第14章 軍令狀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軍令狀
方玉如今擁有後羿之弓,後羿之弓,準頭準,自帶百步穿楊的屬性。
所以,方玉壓根本就不擔心射中銅錢的事情,而是擔心自己在馬背上做的花俏動作夠不夠帥。
有道是:信係統,得永生。
現在的方玉,對修真係統,那是一百個的信任。當下飛身立於馬上,飛馬奔馳而去。
看看來到校場上,離掛著三枚銅錢的柳樹前,三百步開外。
方玉索性來一個高難度動作,翻身倒立於馬上,轉了一個圈,隨即翻身就倒,如陳躍之前射箭的姿勢一般,雙腿夾住鞍馬,念頭一動,後羿之弓,馬上現於手上。
身體再左右晃動,閃躲的做了二個花俏閃躲動作,閉著眼睛,嗖嗖嗖的連發了三箭。
三箭齊中銅錢,校場上再一次轟動了起來,這一次,眾人可是真的為方玉的箭術折服。
這一局,方玉,陳躍二人打了個平手。
這樣的結果,就是府尊徐良,也倍感意外,之前他特意在比武中安排下弓馬比試的賽程,原因也是因為陳躍的箭術,為了照顧一下陳躍心情,同時也表明了他的心思。
暗中告訴眾人,以及陳躍,他徐良,因為家國之事,是想讓方玉帶兵剿滅青龍山盜賊,而他的女兒徐雨萱,是不會嫁給方玉的。
接下來的一局弓馬比試,乃是箭射移動把子,依然是在三百步開外,在移動中,連發三箭。
陳躍見方玉箭術了得,胸中也不敢托大了。
當下再次率先飛奔策馬,上到了校場,,飛馬中,奔馳到了移動把子的三百步開外,瞧得親切,開了硬弓,嗖嗖嗖的連發三箭。
三箭皆中移動把子,隻是有一箭,偏離了把子紅心二三寸。
“陳公子,三箭皆中,二箭射中紅心,一箭偏離紅心三寸”。
陳躍的成績已出來,頓時校場也轟動了,箭射銅錢與箭射移動把子可不一樣。
箭射銅錢,一是靠眼力,定力,還有開弓的力道。
箭射移動把子,除了眼力,定力與開弓的力道外,還需要抓住那瞬息而過的時機,抓住這瞬時而過的時機,不但要手眼靈活,也得有十足的信心信念,而且還要果斷。
陳躍二箭射中紅心,一箭偏離紅心僅僅三寸,此般箭術,放在正規部隊裏,那也是少有的神箭手了。
陳躍再次博取了個滿堂紅。
眾人也都為他的箭術喝彩。
方玉在眾人喝彩聲裏,飛馬上場,盡管此時的喝彩聲,並非是為他而發,不過陳躍有一箭偏離了把子紅心,此局,自己必勝之。
飛馬來到校場上,方玉也不做多餘的花俏動作了,也如陳躍一般,飛馬而射,動作中規中矩。隻是,老早就拿出了後羿神弓,在離移動把子四五百步開外時,拉開弓弦,嗖嗖嗖的連發了三箭。
胸有成竹,瞧也不瞧一眼,策馬而回。
“方玉方先生,三箭皆射中把子紅心”。
成績一出來,校場上鬧翻了,眾人皆為方玉的神箭射術折服。
帥台上的眾官僚,也都沉默了,眾人萬料不到,方玉居然有這般神箭射術,依此武藝,若是從軍,隻怕上將之職,對他來說,也如探囊取物。
臨陣對敵,弓箭乃是一大殺器。
以此,儒修士子,六藝之中,除了禮、樂、禦、書、數五藝之外,射箭也是儒修必修的一藝。
徐良見方玉箭術了得,知陳躍這位名動京師的箭術大家,也非其對手。
當下一為保全陳躍的聲名,顧及陳閣老的麵子,二來,也決意讓方玉帶兵剿滅青龍山,果斷的中止了比武。
也不言誰輸誰勝,隻言有軍機大事商討,所以草草的中止了校場比武,又與一眾官僚,方玉,陳躍等一行隨從人員,離開了府衙軍校場,回到了之前宴會的閣樓大堂。
重新上了酒菜,佐以歌舞之聲為樂。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酒意之中,徐良頗為欣喜,頓時罷了歌舞。
歌姬舞者才一退下。
徐良當即趁著酒意,說了一聲“秀才方玉,上前聽命”。
方玉自中斷校場比武以來,一直忐忑,胸中也不知道徐良心底打的是什麽主意,會不會讓自己領兵攻打青龍山。
這時聽宣,頓時一喜,慌忙二步上前。
唱諾行禮。
“方先生,不知你之前說出的那一番話,可否是出自真心”徐良醉眼朦朧,斜斜的看了方玉一眼。
“情真意切”方玉眉頭微皺,就這樣在酒意之中,商議定奪軍國大事,是否有些兒戲了,不過,此時要爭取機會,也好向徐雨萱,徐良賣好一番,一來博取點功業在身,二來也要完成係統任務,嘴裏也不敢有任何非議,便應聲說道“學生自幼修習聖人教誨,也有一腔拳拳報國之心,如今有了機會,敢不盡死力”。
“很好”徐良欣然點頭,問道“那先生敢立軍令狀否?”
“多謝府尊,學生願立軍令狀”方玉當即抱拳應聲謝道。
“壯哉!”徐良大喜,隨即對隨從部下喝了一聲“筆墨伺候”。
將校拿來了筆墨,方玉也不多言,有道是:富貴險中求。隨即,在徐良以及一眾州府官員之前,立下了軍令狀
軍令狀一成,徐良大喜,胸中也自有主意,隨即把軍令狀一收,又對方玉,以及眾人說道“俗話說‘一人力短,二人智長’,方先生,本府再派遣徐三為你副手,希望你們二人,精誠團結,一同建功,功成之日,本府自有賞賜”。
“徐三上前聽令”。
徐三聞言轟然上前抱拳行禮。
“徐三,本府令你為方先生副手,一切皆聽從方先生將令行事,不得有絲毫怠慢違背之心”。
“卑職謹遵鈞旨”。
“好”徐良點了點頭,說道“方先生,若不能削平青龍山,你也不必再來見本府了”。
方玉知道徐良話裏之意,當即答道“學生明白,學生自當身先士卒,盡力剿滅賊子,以報府尊之恩,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好了,本府酒後困乏,你等都先行告退吧,三日之後,校場點兵,征剿青龍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