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禍起東山

字數:4227   加入書籤

A+A-


    禍起東山

    天地之道,極純極正,如豔陽高升,照耀大地,普濟世人,是以,聖人以浩然之氣養心,以浩然之氣正世,以浩然之氣證道。

    道成則天下安,天下安則功德聚,功德聚是為聖道也!

    故,我輩之修,必先修己心,養己性,是為修身也。

    身修性正方能治國,國治則天下平也。

    文正己心,氣煉膽魄,文膽成,則聖道起。

    ……。

    這些日子以來,方玉根據天聖老祖《太初聖儒章》內《聖道篇》的行功總訣,體悟這那功法口訣內,天道規則的無窮妙變。

    在似明非明,似悟非悟之中,方玉感到了大道之上,種種時空內規則的奧妙之義。

    天地初生,無那因果,也無那業力,無那劫難。

    太初之時,天地之潔,有如初生的生命,一片混沌,無善無惡,無美無醜,無邊無際,無窮無盡。

    至聖人開天辟地,媧皇捏泥造人。

    世間始有了靈性,有了靈識,也有了因果輪回,有了善惡劫難。

    亦有了天道。

    天道初生於人,由人而生,因有人,故有天道,天道是為人道也,天道之規則,亦為人道之規則。

    ………。

    當方玉在《聖道篇》內,領悟到了這些大道上的奧義之後。

    對於時空規則,天道規則,有了更近一步的明悟。

    明悟之中,方玉水到渠成的,竟然有了突破化神境晉級,進入斬屍證道境的趨勢。

    當然,對此的變化,方玉也不覺得。

    俗話說:大道三千,卻殊途同歸,歸於一淵。

    《聖道篇》雖然是儒修功法。

    按理說,是不大可能,對道門境界有所幫助的,或者說,對道修上的成長,隻有輔助之功。

    不過,這樣的情況,隻是能針對那些,誤入歧途,陷入偏見的修士身上,才能發生。

    有修真係統的幫助,在修真係統融合進了識海後。

    方玉事實上,對大道上的領悟是沒有障礙的。

    而儒道釋三教的奧義,也都歸於天道,天道一統,乃是大勢所趨,也是由人誕生之初,其靈性,靈識,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三教歸流,以證功德。

    功德乃是大道奧義的真正本源。

    而整個天道內的規則,也是由功德衍生而出,縱然萬千變化,始終脫離不了功德的籠罩,限製。

    在大道奧義上有所明悟的方玉。

    胸中通明,而道修上的化神境界,也有了突破的跡象。

    這天,方玉正在內室裏打坐吐納,意欲一舉突破化神境巔峰。

    打坐吐納之中,方玉意守玄關,性定紫府。

    神念融合,控製著,修真修通八部天龍空間內,凝聚成的幽冥神功,北冥神功,神龍青玄功三門道統功法的靈息靈力。

    出天門,過紫府,入靈台的一路衝撞了下來。

    那三股道門氣息,在神念的控製指引下,一路如潰敗的洪流一般,直衝而下。

    衝破了靈台的玄關,一下子,齊齊的湧入了丹田內。

    轟轟……。

    在三股濃鬱的道統靈息靈力的衝撞下,一陣陣痛入心扉的刺痛感,也分毫間布滿了周身。

    疼痛幾乎也讓方玉喪失了意誌,不過心清意明之中,方玉知道,自己正處在破關的緊要關頭,萬萬不可煎熬不住,喪失去堅毅意誌之心。

    一但意誌喪失,必然心神具亂,心神一亂,則禍不遠了,那時不要衝關晉級,能不走火入魔,落下個半身不遂的殘疾,就是萬幸的了。

    胸中清明,方玉那敢大意。

    當即,依然神念控製著三股道統靈息靈力,由識海裏的係統八部天龍空間內,出天門,過紫府,入靈台的周而複始的循環衝撞著。

    “先生,先生,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正在緊要關頭,不料這時,青竹真人那廝突然嘴裏叫道的闖入了內室。

    方玉心神受到幹擾,體內氣息一亂,頓時噴出了一口鮮血出來。

    幸虧方玉意誌堅定,反應靈敏。

    體內氣息一亂,慌忙倒吸一口真氣,令湧出靈台的靈息靈力回流,方才在緊急之間,撿回來一條小命。

    隻是噴出了一口小血,別無大恙。

    同時,方玉頭頂上聚集的那片七彩祥雲,也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原來先生在衝擊玄關泉台,倒是我該死了,你現在怎麽樣了?”見此,青竹真人也嚇得個半死,他那裏會知道方玉是在衝關晉級。

    心急之間,青竹真人一步跨上前來,伸手往方玉的天門處一壓,一股濃鬱的溫潤的玄黃靈息,也經由指間,湧進了體內。

    頓時,一陣溫熱包裹住了方玉的周身。

    有這股靈息相助,方玉也才緩過了一口氣,有些虛弱的說道“我沒有什麽大礙,這也怪不著你,若無大事,你也不會來打擾我的”。

    “先生勿需多言,待我為你順氣穩住靈台根基”。

    耳邊響起了青竹真人的話,方玉也不在說話了。

    片刻,在青竹真人的相助之下,方玉靈台玄關一穩,複好如初,雖然衝關失敗了,但好在無至大恙。

    當即,方玉站了起來向青竹真人問道“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讓你這等驚慌”?

    “先生,秦風客秦老弟傳來信息,說七煞城的七城主風俊傑身損於東山琵琶洞,這是剛剛傳回七煞城的信息”。

    “誰人如此大膽,敢殺了七煞城的七城主?”

    方玉聞言也是一驚,這些日子以來,除了修煉,方玉與青竹真人自然也沒有閑著,為了方便以後行事,二人自然也多打聽了一些江湖上的事務的。

    東山山脈,距離七煞城二千裏以外,嚴格意義上來說,那裏也算是七煞城七煞山脈的地界,不想在七煞城的地界以內,居然有人敢殺七煞城的城主。

    “聽說是一個天生天養的妖王,起因也是因為一件出世的絕世重寶,具體是什麽寶貝,我也不知道,方正七煞城的七城主是折身於東山山脈的琵琶洞了,而七煞城其他的六位城主天煞魔君紅血,上官雲,獨孤劍等六兄弟,正在七煞宮的大殿內,召集人馬,商議出兵報仇的事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