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0181】老君獻出八卦爐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A+A-




    說著,也不管太上老君願意不願意,唐申便是將係統中的那口,名為寶象鼎的煉丹爐,釋放出來。

    隻見落入地麵後,這口寶象鼎,便立刻變成一人多高,古色古香的青銅鼎。

    隻見這口鼎,呈方形,鼎口四周邊沿,有四頭小象,動作各異,活靈活現。

    鼎有四足,足上有青龍蜿蜒而上。

    看著這口鼎的外形,如此落落有神,就知道,此鼎必有來曆。

    當看到這口鼎的時候,太上老君的眼睛突然一怔,似乎想起了些什麽,然後他的神色卻是慢慢暗淡了下來。

    唐申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也不關心他在想些什麽,此時,他想要的,就是讓太上老君收走這口鼎,那麽,自己就能隨理成章地占有八卦爐。

    老君,你看看這口鼎,能不能用?如果能用,那就用它來代替八卦鼎,作為我給你的賠償。”

    當唐僧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太上老君臉色帶著迷茫,望向唐申,似乎有激動和感激之意。

    唐申心中有些竊喜,看來老君對這口寶鼎,還是比較喜愛的。要不然,怎麽會是這個表情呢?

    老君喃喃開口說道:“唐僧,你真的願意將這口寶鼎,贈與老夫麽?”

    老君這一次,沒有再次自稱老子,而是改用了老夫,說話的語氣也緩和了許多,而且聲音之中,還帶著尊敬一般的詢問。

    唐僧咧著嘴,微笑著揮手說道:“當然,這口寶鼎如果你喜歡,我就送給你。”

    太好了,好好好。”太上老君徹底的控製不住情緒,大聲叫喊起來。

    就連一旁的孫悟空等人見狀,也都紛紛表示驚訝,究竟是為什麽會這樣?難道太上老君曾經也使用過這口寶象鼎麽?

    唐僧,這一次老夫不知如何感謝你才好,你可知道這口寶象鼎的主人是誰?”

    唐僧眨了眨眼,心中暗想,難道這口鼎的主人不是白晶晶麽?

    這時,太上老君繼續說道:“這口鼎的主人,名叫孔雀大明王,也就是被稱為佛母的女神。這口鼎,曾經在她的手中,隻是,不知道你是從何處得來?”

    唐僧聞言,麵色微微一怔,沒想到這口寶象鼎,居然來頭這般大。

    可是為何係統卻說這口鼎,不是法器,隻是一般的煉丹鼎呢?

    要知道,孔雀大明王是佛主的母親。

    當然不是生母,而是在如來入道之時,她將如來吞入腹中,而後,令如來破而後立,如來便是從他的後背上鑽出來,從而成就成佛。

    從此,孔雀大明王,便是被尊稱為佛母。

    當年為如來座下弟子時,唐僧就聽說過此人,之時一直不得相見。也有傳聞,孔雀大明王,失蹤了,好像是被迦南山那邊擄走。

    為了此事,金翅大鵬隱秘地盤旋在迦南山附近,足足十年時間,卻還是一無所獲。

    想到此處,唐申突然反應過來,莫非孔雀大明王,壓根就不在迦南山?或者也不是迦南山那邊,擄走了她?

    那這口鼎,又是從何處而來,這些事情,唐申自然是要找白晶晶問個明白的。不過,眼下不是弄明白此事,而是要讓老君收下這口寶鼎。

    是一個朋友留在此處的,我就做主,將之贈與你。”唐申淡淡然說道。

    太上老君臉色一變,雙目流淌出淚水,而他也是朝唐申大跨一步,緊緊握住唐申的手,說道:“真是太感謝你了,哎……”

    歎了口氣,思忖了片刻,老君終於說道:“其實這口寶鼎,比起我的八卦爐,確實低級了許多。隻是,我睹物思人,想起了很多關於孔雀大明王的故事。其實我這六百多年來,一直都在尋找她的下落,隻是,一直都未能尋得蹤跡。”

    唐申眼珠一轉,歪著嘴說道:“老君,你是不是暗戀人家孔雀大明王?”

    太上老君猛然抬頭,望著唐申,也不遮掩直接說道:“豈止是暗戀,我也不妨跟你說吧,其實我與她,還有一些孽緣。

    她是那樣的美,我隻是在人群之中,多看了他一眼,便再也無法忘掉他的容顏,這六百多年來,我夢想著還能有一天與她再相見,從此我不再孤單想念,想你時你在腦海,想你時你在心田……”

    說著,太上老君一揮衣袖,這口寶象鼎便是被他,收入了袖口之中。

    他神色惘然,腳下一踏,祥雲憑空出現,口中念叨這詩句,飛升天際。

    唐僧,其實我知道,我的八卦爐就在你的身上,就當老夫用來與你交換寶象鼎的吧。”

    驟然間,天邊傳來太上老君的話語,回蕩天際。

    點了點頭,其實剛才唐申就感覺頗為奇怪,憑借如此渾厚的修為,以及如此渾厚的靈魂力,老君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八卦爐的所在?而給了自己一個尋找,並且收藏的機會?

    原來,這一切都是他故意安排。

    隻是,也不知道,他如此安排,究竟有何用意。

    這個天地冥,共分為五類:鬼、人、仙、佛、魔。

    鬼,可投胎轉世,能成為人。

    人,專於修煉,成為仙佛。

    而鬼、人、仙、佛產生邪念,而墮落成魔。

    人、仙、佛、魔陷入輪回穀底,而成為鬼。

    其實,這五大類完全是互通的,此所謂道亦有道,不墮輪回的不是仙佛本身,而是他們所產生的意誌。

    隻是仙、佛都在尋求永生,因此他們不停修煉,不停煉製丹藥,故而能與時間長存,在世俗界的人看來,這便是不墮輪回。

    唐申也向往那種永生,所以他要不停的修煉,成就仙佛之功,獲得長生之體,與時間長存。

    想到這些,唐申心中一陣陣的激蕩。

    隻是現在的局麵,似乎仙佛兩界的關係,並不像表麵那樣融洽。雖然表麵平靜,但是兩界之間似有隔閡。

    仙佛合流”的思想,早在數萬年前,就已經產生,可到得如今,卻始終沒有實現,這說明什麽?

    是人各有誌?還是有人阻撓?

    隻是唐申此次的西行,他的隨身護衛,六丁六甲、四值功曹皆是仙界之士,而五方揭諦屬佛門中人。

    這似乎又在預示著,仙佛兩界的大能中,有一些還是支持仙佛合流的思想。

    在這個問題麵前,唐申沒有明確的選擇,至於合與不合,一切皆有定數。合有利也有弊,分有弊但也有利。

    因此,唐申倒是不太在意。

    求一求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