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破神跡仙隱
字數:4053 加入書籤
上回說到周市寫罷字據,和灌嬰兩人各自畫押,呈上縣老爺鄭昌,鄭昌接過,瀏覽一回,心中暗道:“這老豪強,果然是為富不仁,一如他們所說的歹毒,今日果然遭現世報了。”他尋思差不多了,一敲大堂幾案。片刻,即從屏風後轉出一張臉來,周市一見,如同身遭雷擊,五官挪位,雙足癱軟,來者是誰?項羽也,一雙眼突現重瞳仁,渾如雪鴞,恐怖之極,炯炯直瞅他冷笑。到了這時,周市總算是什麽都明白了,原來灌嬰背後是他在幫助著,頓時一背的芒刺紮心,哀歎道:“項家在鄰,禍劍高懸,這吳縣可是呆不得了。”突然就生出卜宅他郡的迫切念頭,心中無限苦楚的退下。
後麵的事兒可就很好解決了,一切迎刃而解,七天後,周市果然能說出一句話來:“我終於能說話了,我終於能說話了······”當然,他會記得解除對灌嬰的羈押,退還他所有的貨款。灌嬰失而複得,自是悲喜交集,這兩人心中都清楚有數,這裏後頭還有一個很角色——項羽一族。灌嬰重新收購足量的絲繒,心中大喜,選定吳縣虎丘之下,最大的最奢華的酒肆宴請諸項。
置酒高會,流觴把盞,灌嬰自是千恩萬謝,對項羽道:“我不知道怎麽恩謝項羽小哥,就分我身上所有的錢財一半,你看如何?”項羽搖頭,決然不受,道:“我此舉意在周市太惡,圖報複耳,實在不是全部為君。”灌嬰高呼:“那我如何報答得完?”項梁道:“既然我家項羽要適意,就不要再言圖報的話了。”灌嬰潸然淚下,欲要一拜,被項羽一托,身體懸空,哪裏拜得下去。項羽笑道:“實在要記恩,他日我們兩個有戰,在戰場上再讓吧。”灌嬰一聽懵了,道:“灌嬰是個布販子,這一生就這麽多能耐了,豈能去戰場上功成?項羽小哥,見笑了。”項羽一拍腦袋道:“我是個戲言,開玩笑的,我也弄不清,怎麽冥冥之中突然有了這一句話?別介意就是。”哪知道項梁聽了,起立拱手道:“世事皆有可能,既然是天意直覺,可必須要順天認真才是,那灌嬰可就要知恩圖報,立誓於此了。”灌嬰肅然,仰天道:“上蒼在上,灌嬰今日受諸項再生之恩,他日若是相遇於戰場有戰,灌嬰一定要效法晉文公重耳,退避三舍,雖有君命,雖死也不親自戰鬥項羽,如有違今日誓言,不得好死。”席上大家聽了縱聲大笑,也不以為意。
這一席上痛飲得好不盡興,席終人散,灌嬰自去,項梁不快,怪道:“籍兒,今日是怎麽了?你哪一天都是自負勇力,當世無雙,今天你怎麽對一個布販子說出這番喪氣的話來?讓人茫然不解,好不心寒。”項羽答道:“其實我也不知道,就說這灌嬰也有膂力武藝,我勇戰他數十個,又豈不是帶小兒玩一般?隻是沒由來心中就有了這一席話,倒像是一語成真的樣子·····”項梁聽了,沉沉玄思,搖手不再言語。翌日,灌嬰又來項家村辭別,諸項送至長亭,自回北方不提。
這一日,項羽泛舟來到洞庭山禹王宮,早課時間,卻沒有看到師父,山房闃然無聲,項羽連喊了幾聲師父,也沒人應答,甚是無聊。便在這山房中無聊閑逛,手中無意中觸動一個機關,隨著銅汁澆鑄的一個巨大的金人轉動,竟然從山房裏轉出一個黑洞洞的空間來了。項羽見狀,吸了一口涼氣,可是,接下來的景象,讓他的眼珠子都要瞪飛了,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絕對是不該看到的物件——大鐵錐。陽武縣博浪沙的大鐵錐一擊秦始皇,震驚海內,早已是傳的沸沸揚揚,神鬼莫辯,成為千古迷蹤,而如今這個威名赫赫的大鐵椎就在眼前了。項羽忍不住動手一試,金鐵錚鳴,黑黝黝裏透出幽藍色的金屬光澤熠熠,少說也有一兩百斤,他忍不住驚歎:“師父?蒼海公,大鐵錐?莫非他就是這一屆的天神黃巾力士?······”正在駭異,瞠目結舌,神情恍惚之中,不知道蒼海公什麽時候突兀冒了出來,神色冷漠,淡淡地對他說:“項羽,該上早課了。”項羽又驚又怕,喃喃道:“師父,你,你······”蒼海公若無其事,按動機關,瞬間一切複原如初,就好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項羽再也不敢問,隻有隨他去練習早課。
等到第二天早上,項羽再來的時候,他驚呆了,同時也證實了自己從和昨天早上開始的可怕的預感,禹王宮已經人去樓空,蒼海公神秘的失蹤了。隻有那一杆虎頭蒼龍戟,鄭重的擺貢在正殿中央,上麵覆蓋著黃色的絲帕。蒼海公哪去了呢?項羽愣了半天,回過神來了,忍不住一路大呼小叫師父,可是,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了。項羽好不惆悵,心中頓時湧出無限的悲涼,自覺得有無限多的話要給師父講,可是已經不能夠了,他自悔昨夜就不該該回去,好好看著師父,師父或許也就不會走了。他轉到禹王宮前殿後堂的每一個角落,看到兩個道童兒正在酣然沉睡,上去搖晃也不醒,自去廚房裏拿出一碗水來噴醒。問起師父行蹤,兩個童兒伸懶腰道:“我們也不知道啊,正做夢呢,夢見大真人手裏拿著一幅巨大的鐵鏈子錐子,頭戴黃巾,飄然自去了。”項羽聽後,忍不住一笑,想道:這哪兒是做夢,隻是小孩子將現實和夢境恍惚了。頓時,感悟了無字碑的意義,人世間人與人其實全是緣來而聚,緣盡即散,你就是有萬千強求和不舍也是阻擋不了的,那麽就該拿的拿了,該放下的一定放下。他趕緊安撫一番道童,再去正殿,取了沉重的大戟,暗暗祝禱:“師父,我自以為這大戟,情理上你是贈與我的,因為這世上除了我和你,別人也耍不動啊;另外一個就是,我會遵從你無語無字之意,不再去尋你了,除非有一天你就像我們當初怎樣邂逅之狀,不期而遇,我們還是一輩子的師徒如父子,你就適意而去吧,弟子力圖不負你所教就是了。”
項羽又去找來禹王宮的道人火工,細細問起來,全都執一詞,仿佛一個集體的夢境,就是主持蒼海公手執奇異的鐵鏈子錐子,頭戴黃巾飄然去了。項羽便吩咐道:“我師父雲遊四海去了,不日歸來,所以托夢來告訴大家。大家以後就勉力打理好宮中的事務,一切待到我師父雲遊歸來之日再敘。”眾人諾諾。項羽自泛舟而歸,在船上感懷一動,一手叩船舷悲歌,一手手執神戟,端坐在船上就像天神臨塵一樣。
此後,大鐵椎這一個傳奇,在華夏大地上隱現延續,駭人心膽,明清之際,魏禧記載下了再在世間突現的《大鐵椎傳》。文曰:“大鐵椎,重百四五十斤······柄鐵折疊環複,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便是千古傳承的陽武縣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的大鐵椎,再現江湖,黃巾力士的後世接班人一代代傳承不絕,赫赫於當代,懲惡鋤奸,此是後話。
項羽回家,談起禹王宮的際遇,項梁大驚失色,叔侄兩個不勝唏噓,正在這時,門外有人一路歡叫:“喜事來了,天大的喜事來了。”項家叔侄看見吳縣縣令鄭昌一路帶風而來,興衝衝道:“近來始皇帝詔命天下,著令天下官吏舉薦賢能,我就保薦了項梁兄,沒想到天佑良人,當然也是由於項梁兄的才德兼備,竟然一路順暢,現在禦史大夫司,行文到了會稽郡和在下的公廨,委以項梁兄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會稽山都山長。此會稽山一名茅山,乃是往昔大禹王號召天下諸侯大會,斬首防風氏的地方,可是越地和楚國的命門,吏狀我也帶來了,可不是可喜可賀也。”項梁一聽,慌忙避席,禮謝道:“如此項梁恩謝仁兄了,四海一,秦朝立,我也想為國出力,勝於荒廢光陰。哪知道鄭大人早有此美意,如此大恩,項梁不知如何報答?”鄭昌道:“項兄此言見外了,楚國之時,若沒有你們項家提攜,我還不是落落黔首布衣,而且,當初我犯事的時候,若沒有令兄長項燕大將軍,我的墳墓草已離離。隻是一件,山陰縣邊鄙之疆,會稽山乃是荒蠻草萊之山,山民愚昧,多虎狼蛇蟲,叢莽山巢中有強人盜賊,比不得中原開化昌明,你需要一個強力的人輔佐,我看項羽小哥倒是不做的人選。”項梁道:“我也正有此意,換言之,將他一個人留在吳縣,誰能管他?”項羽起身肅然道:“項羽願往。”三人皆大歡喜,諸事如意。
半月後,項梁上任山陰縣會稽山都山長,管理茅山事務,因為這官來的不容易,項梁辦公事盡心盡力,全不懈怠,滅盜賊,弭惡獸,政績有聲有色。如此一晃半個月過去了,這一天,他責令項羽和都山丞趙利巡山,兩人領命而去。話說這趙利可不是尋常人,乃是故趙國王孫,趙國趙王遷亡國,故流落在此避難,深埋身份,平素不敢多言語,怕有不測。
項羽和趙利擁兵進山,項羽道:“趙老哥,此山如此大,我們巡山宿衛,得走一天到黑,我看不如這樣好了,我們分開巡山,我東、南山,你西、北山,這樣大半日即刻清完,我們早早回家可以愜意戲耍了。”趙利不同意,自顧慮道:“項壯士小哥,我們就這麽幾個兵卒,前行有虎豹狼蟲,強悍盜賊,若有事,如何勝得?別說保民平安,就我們自己如有閃失,令叔麵前如何交代?”項羽肩扛大戟,順手曼舞,疾風狂嘯,道:“所有軍卒歸你,我一個人足矣,我倒是要看看這山裏,上自山神,下至鳥獸,誰敢來找我捋虎須?”趙利是管的官,欲要再說,項羽指定他,厲眼一瞠,激怒道:“你休要再囉嗦,就這麽定了,分開走!”說畢,自己扛起大戟,足下神風生起,步履如飛上了山巔。趙利哪敢再說,招呼手下軍卒向著相反的山區巡守而去。
這項羽入得山來,尋那崖石山徑,竹木間道疾行,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好比那野牛犢子犄角剛剛長全,雙眼發紅充血,欲要找對手頂抵方才盡意一樣,這項羽正要找事兒呢。行到香爐峰下的一處山坳裏,無端的卷起一陣腥風,俗話說龍行從雲,虎行從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