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孤狼鬥仇 眾虎成很
字數:8303 加入書籤
上回說到這一對新人出了大堂,折向一間偏堂,推開門時,眼見得那兒有一人背向鶴立,凝神玄思,渾然禪定。這兩人盈盈一拜,朗聲道:“我們新夫婦拜謝恩公······”隻見那人有如石雕陶俑,木木地好不遲鈍,半響才緩緩回過頭來,展現出一臉僵硬,雙眼充血,隱隱泛出綠光,好不恐怖。新娘猶自可,她蓋著蓋頭,看不到什麽,新郎呂臣可就苦了,眼前一幕,讓他發出一聲駭然的驚歎:“啊呀······”此人是誰?正是蒯通。
蒯通回頭冷冷地道:“謝什麽,有什麽可謝我的?我隻不過是以自己的品行還清了債,現在我們已經兩清付訖。煩請尊家高抬貴手,休要再理不清,放我走了,再不要買我人格,淪落我為死士,置我於不義之絕境死地。”呂臣聽了好不尷尬,一瞬間猶如骨刺在喉,已是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麽好。在一邊的畢月兒一臉懵然,本來就對眼前的這一幕深感詭異,行完婚禮了,還拜什麽恩公?拜就拜吧,弄什麽神神秘秘,在後庭遮掩,也不去大家熱鬧樂嗬的地方坐席,他是誰?等同天地父母,有這麽重要嗎?便發聲問道:“呂臣,這是怎麽回事兒?”呂臣一聽趕緊拉了新娘子急急就走。蒯通見狀,轉了口風,長歎道:“蒯某祝你們百年好合,鸞鳳和鳴······”可是,這對新人已經出門去得遠了。
就在這時,縣令呂青已然進來,身後有家人用丹漆托盤,奉獻千錢謝禮,哈哈樂道:“蒯通,還是要謝的,先生名通,安能這麽不懂變通呢?不但要謝,還要重謝,此是一千錢,請先笑納,後麵還有重酬。”蒯通抱手而立,也不言語。呂青自嘲道:“你是在做一件大好事兒,既能保我一家無事,小兒能活下來,而且活的美滿,又能使我呂家有後,這就是恩重如山的大造化啊。就是對畢月兒未必不好,她現在出入官宦之家,總勝過山居白屋的貧寒吧。”蒯通長息,道:“呂大人,除了和你再三陳詞,我現在已經和令郎也說過了,我們之間已經兩清付訖,不再有糾纏不清,從此各行其道,了無幹係,你大人就別費口舌了。這些日子,我們有時間各自審度對方的品德,蒯某以為我們適合到此為止。”說著,他動手從丹青托盤上取了五百錢,收入囊中,朗聲道:“這五百錢,夠我回薊縣路費,也不會超過我為尊府上勞苦的報酬,是我應得的,我一定得拿。至於其他的錢,我再不能陷入人情以失人品。”說著,伸手拿起那些錢,一運力,逐件摔在地上,頓時,斷了貫穿繩子的銅錢,飛濺輻射,天女散花一樣,猶如下了錢雨,叮叮當當,散落不絕。
呂青見了臉色劇變,咬牙切齒,氣得胸部起伏,渾身瑟瑟發抖。他的左右立刻捉刀上前,就要對蒯通動手。蒯通惡狠狠道:“蒯通告訴你,縣令大人,我現在悔之晚矣,悔之晚矣,今天我沒有脫你掌握,我的生死予奪,尊聽尊便。”呂青陡然大笑,擊掌喝彩,道:“好個忍生,果然不虛此名,那我也告訴你,我決不為難你,你且隨意。”說著,嗬斥左右,讓出一條大道來。
蒯通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叫:“天知也。”不顧而行,出了呂府的朱門大戶,身後的呂青忍不住怒罵:“真是一個豎儒······”
再說那韓(國)信回到山居白屋,情景依舊,隻是少了伊人,睹物傷情,不禁呆呆地潸然淚下,自言自語道:“畢月兒,我韓(國)信自從家國被秦國滅了宗廟,流落江湖避禍,輾轉淪落,在海內四處浪跡,浮萍一樣漂泊,終於在這兒邂逅了你。從此後,我們在這山中遁世,遠離塵囂,柴門聞犬,白屋雞鳴,聽春雨瀟瀟,尋落花啼鳥,習武相依霜雪,秉燭西窗夜話,你使我韓(國)信平生第一次有了家的歸宿感覺。我原以為從此就可以這樣幸福的生活,直到終老,可誰知······為什麽就不能讓我們這樣太太平平地過下去?亨受天倫之樂?就要這樣天降橫禍?為什麽?老天爺,你說呀?你會說話嗎?”韓(國)信想到這兒,中心如煎,大吼大叫,拔出劍來一陣狂舞,將門前鬆樹捅穿數遭,然後,倒立飛旋,將這一塊地兒蹂躪得塵土狂飆,直將自己折騰到沒有一點力氣,方才倒地大哭,嚎啕道:“可憐絕世韓王孫,化作流落紅塵客,走吧,走了吧,我就要離開這塊傷心之地,眼不見心不煩,走得越遠越好······”然後癡癡的看著自己的山居,仿佛要將他牢牢的銘記在夢裏,然後,慵懶的起身,草草收拾了一番,翌日一早,背負包裹,帶上箬笠,腰懸酒葫蘆,帶上門戶就要登上下山征途。
就在韓(國)信就要離去之際,忽然一個頭蒙黑色紗笠,全身一襲大氅的神秘人直闖了過來,將手中短劍拍在柴門外的石頭幾案上。韓(國)信見狀心中一炸,瞪眼瞠目,驚問道:“你是何人?要幹什麽?此是何意?”那人拱手冷哼道:“我乃是範陽人蒯通,你這就要走了?”說著,挑開頭上的黑紗鬥笠,脫去身上黑袍,韓(國)信認得,原來就是自己一直在下邑城的點頭之交的那位落魄人。心一下子落在了實處,馬上不耐煩的一頷首表示肯定了。蒯通道:“那就先不要走了,容我說完話再走,因為到時候你的所問就有答案了。”韓(國)信搖頭道:“我們已經點頭交好久了,不可謂不相識;而我們並不知對方是誰?連姓名也不清楚,也不可謂相識,突遭變故,我實在是難以承受,所以我不想聽你說什麽?我現在最要緊的是早早離開這兒,越快越好,要不然我的心會寸寸碎裂的,你懂嗎?”
蒯通一拍劍道:“此短劍我交給你,因為我要說的是你今天的奪妻之恨,全是因為我,你還走嗎?你還聽不聽?”韓(國)信好比聽了一聲晴天霹靂,倒吸一口冷氣,輕輕問:“你在說什麽?能否再說一次。”
你今天的奪妻之恨,全是因為我,你還走嗎?你還聽不聽?”
韓國信倒退幾步,跌坐在石頭上,喃喃地道:“不會呀,你在下邑城中形同鬼物的時候。我一直知遇你;在你有難的時候,被官兵追擊,我可是義無返顧地將你藏好,你?······”
可是那一切,全是我蒯某使的詭計。我從遼西郡肥子國城榆關羈難,然後輾轉京城求官,一直不如意,回鄉途中還遭遇一場大病,當我流落到這兒的時候,我比乞丐還乞丐,因為我不肯去乞討,隻有等死。就在我奄奄一息,必死無疑的時候,有人救了我,給我吃給我喝,待我為上賓,我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能力去回報。於是,我欠他的人情越來越多,最後隻能成為他的死士,拿出自已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人格品行,直至生命,去盡忠與他,否則我就是個千古小人,我蒯通可以成為任何一種人,但是不能成為小人。”
想來那個人,施舍你的那個人,就是本縣縣令呂青,其實,他是別有用心,我猜的沒錯吧?”
很對,後來,他的公子呂臣就在這兒,偶遇你的女人畢月兒,回家之後,魂魄丟了,得了一種怪病,漸漸風幹,徐徐端詳自己死亡的全細節。一開始,他爹很是不屑他的所為,可是後來他越來越發沉重,他爹慌了。畢竟他是他的獨子,眼見得百年孤燈已是必然了,於是,他最後找到了我,我們合夥演了一場戲。我故意打傷呂臣,然後跑到你這裏躲藏,我料定憑你韓王孫的秉性,你一定會幫我,因為你在我不人不鬼的時候,你是唯一一個知我者,果然,你將我藏了起來,也就是上當了。再往後,他們就追了過來,我配合著出來,於是,你就成了窩藏犯,被他們拘留起來。到了最終揭曉的後麵,知道你所有背景的畢月兒不想你有閃失,隻得嫁入呂府,事情就這麽簡單。”
韓(國)信跳了起來,撿起石頭幾案上的那把短劍,雙手快如閃電,一把抵在蒯通的咽喉上,大吼:“原來是這樣,我本來就納了悶,難怪事情這般蹊蹺,卻是你這個助紂為虐的作惡幫凶,你死有餘辜,你去死吧。”蒯通雙眼一閉,道:“所以我特來領死,你殺了我吧,我不怪你,因為我受人給我一條活路的最大恩惠,不盡忠,我不如死,我別無選擇,隻能不顧一切地使用這種方式來回報恩人恩惠,否則我沒法償還,任你怎麽想,怎麽看和怎麽處置我,我蒯通絕無怨言。”可是,韓(國)信沒有動手殺他,吼道:“你給我跪下,你讓我害得愛人失去,家園毀掉,你給我謝罪,我就不殺你。”蒯通連眼也不睜開,朗聲道:“我不受你這人情,你還是殺了我吧,蒯某雖然知罪,但是我寧死,也不會屈膝的。”韓(國)信咆哮道:“那你走吧,你不走,我就會用你的劍自裁,走!”
事已至此,蒯通拱手一揖,低眉道:“謝不殺之恩,蒯通走了,如天有緣,日後終得再見,一定會有複續後緣的一天。”收了石頭幾案上的短劍,轉身飄然自去了。
韓國信突然雙目炯炯,對天盟誓道:“大丈夫在世,要活得頂天立地,決不能無果而去。”說完,逐一解除了行囊,自語:“我不走了。”轉身細細收拾山居,摩挲畢月兒的體香衣著,禁不住感慨萬千,道:“畢月兒,我一直以為我們夫婦是融為一體了,所以,我對你從來就沒有絲毫的戒心,甚至告訴你我的一切,包括任何人不知道的,我的身世,可如今你······”歎息一番,自去煮茶,再奔入鬆林見練劍起來。從此,下邑縣多了一匹覓食的孤狼,隻是,他的對手卻不能知道。不過,呂臣自從和畢月兒婚後,也是全變了,公子哥兒的他那一頁書已然悄然翻過去了,他同樣在文武兼修,和下邑縣的名士們交遊教學。這就是所謂的,一個好的女人會再塑造一個好的丈夫的道理,就這樣,時間在暗流湧動中悄悄流逝。
話說這下邑縣有一座赫赫有名的鄉校,位於城中心,門樓子鏤刻“下邑鄉校”四個古隸書字,是原來魏國留下來的名士薈萃,議論時政,激辯諸子百家的地方。這兒庭院闊遠,栽滿竹林,白石鬆下,藤蘿丹藥。下邑一帶的讀書人定時到這兒聚會,有的鼓瑟吹笙,有的練劍舌辯,天問嘯呼,能到這兒即是身份的象征,呂臣自然是必來的,他不但來,而且是這兒的組織人,也就是群主吧。
這一天,呂臣和下邑縣諸神,正在談學問談得深入,忽見一人上前,冷笑道:“呂臣,再有才德,奪人之妻,也是卑劣之人,對吧?”呂臣暗叫不好,這人不就是韓(國)信嗎?韓(國)信此時已經是長劍“嗡嗡”出鞘,直取自己,趕緊招呼手下左右:“快拿下刺客!”他的此言一出,整個鄉校空氣驟然一緊,但是,沒有慌亂奔逃,有的是一片出劍的金鐵錚錚之聲,殺氣衝天而起,籠罩著整個鄉校,於是,一場搏殺驟然而發。
諸位,為什麽他們絲毫不亂?因為文弱書生一詞,是起於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盛於程朱理學,到後來我們中國人隻多了雌了男兒的文弱書生,被外來民族吊打。而秦以前的中國可是中國人潛能最發揮的時代之一,也沒有開科取士的八股文愚民政策,百家爭鳴,思想自由,實行遊學求仕的官製,學德、智、體、美兼修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靠一張嘴、一把劍行天下,去七國集團憑真本事當官,而且,沒有鐵飯碗,不行就走,乃至於不行就死。所以,強悍的匈奴等邊族隻能在戰國時代乖乖地呆在苦寒窮邊的地方不敢動,有內戰,絕無外患。那時沒有真正的純文人和純武夫,都會幾下子,這是真諦。
正所謂哀兵必勝,今天韓國信乃是有備而來的,胸膺中充填滿一腔悲憤,腰中的酒葫蘆裏的酒已經喝完,他對著呂臣質問道:“你們合夥使詭計奪我愛妻,我韓國信今天找你搏命來了。”接著又對鄉校裏其他的人正告“大家都聽好了,你們誰能容被人奪妻之恨?誰能忍有仇不報的窩囊?話已經說明白了,你們誰還往前站,敢當官家走卒,悉聽尊便,那就憑天意死傷完活。我韓國信可能死於此地,但是有放手一搏,你們有誰自信碾壓我,上來就是,如果拳腳無言,你們不辨善惡,或有死傷,休怪我,怪自己吧。”說完,往天一擲酒葫蘆,騰身龍躍,倒踢那個酒葫蘆,聽得一聲鈍響,酒葫蘆淩空踢碎,碎片有如天女散花,激射傘狀狂出,竟然,四五個呂臣的保鏢悉數中招,手中兵器紛紛掉落,渾身酸麻,被擊中穴位。這一來鄉校裏無關的人,漣漪波紋一樣向後退去,無事自保。
就著這一瞬間,韓國信已經起身而進,接近了呂臣身邊,將長劍緩緩送回劍鞘,道:“我們不使你們那樣的官家陰謀,來,公平一搏。”說著,一招相如撞柱,雙手擄著呂臣的衣帶,一聲呐喊,霸王舉鼎,已經將他淩空舉起,飛旋擲出。嚇得全場發出一片驚呼。可是,接下來的喝彩聲有些不對味兒了,原來,呂臣在被拋出的同時,已經同樣擄住對方衣帶,借力一翻,兩個人車輪一樣掉個翻動,沒有了主次,贏得陣陣喝彩聲。猛聽得一聲撕裂絲帕之聲,兩人衣著盡數剝去,都露出一身腱子肉來,搏鬥變成了展示,贏得一連聲的叫好,讓韓國信熱血沸騰,心裏感到這也太不嚴肅了。他略一運氣,使出暴風驟雨一般的打法,拳掌踢擊,全方位無死角,呂臣想倒地也倒不下去了,隻是全部無一遺漏接受毆打。明眼人就看出來,這樣下去,縣太爺的公子可就撐不下去了,發聲喊,全部湧上來聲援。
韓國信一見不對勁了,陡然感到後怕,俯身抄起劍來,且戰且退,奪門而去,消失在鬧市上。呂臣雖是一身傷,還是鼓起餘勇大叫:“不要讓韓國信走了。”他的手下,發聲喊早追出門去,裏中有人急急報了縣令,縣尉點起兵馬,使魏勃去追,早不見了影蹤,一路追至芒碭山中他的老巢——山居白屋,也是渺然不見影蹤,隻好怏怏折返。
到這時,呂青才發現兒子呂臣已經打傷,而且傷得不輕,躺在地上起不來了,大聲呼痛,趕緊報了上頭郡守,以襲擊官眷重罪緝拿韓國信;同時自己出重金懸賞緝拿人犯,正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馬上就有人舉報韓國信行蹤,奔碭郡的睢陽城去了。因為那兒是郡守的直轄範圍,縣令呂青不敢造次,為了避嫌,隻得求碭郡郡守派人緝拿。郡守接報,也沒懈怠,責令郡尉去辦,郡尉便使命手下的各個都尉去拿人。須知韓國信也不是尋常人,哪裏有那麽容易捉到,折騰了好些時日,其中的一個都尉候敞竟然就拿下了同名字的淮陰韓信,就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候敞拿到了韓信,也不管韓信如何解釋鳴冤叫屈,一路叫好,羈押回郡裏邀功而去,郡守將人犯發回下邑縣,一路輾轉,費盡了不少時日,待到苦主縣太爺公子呂臣一見他時,雙眼發直,這哪兒是啊,分明是抓錯了人,他們父子麵麵相覷一番,哀歎徒費了獎金,竟然抓錯了人,但是,又有什麽辦法呢,隻好放人。韓信一肚子冤屈,一見放了自己,悵恨道:“你們將我抓來,使我受盡冤屈,靡費我許多的時間,貽誤了我好多的事情,如今說放就放啊?還有天理沒有?”呂臣一身創傷,路也走不了,正惱恨,道:“誰讓你叫韓信的?天下沒名字了嗎?賴上我了不是?好,不想走,再次蹲土牢裏去不是不行。”韓信頓時徹悟民不和官鬥的真諦,低頭道:“小民錯了,不說了,謝過。”呂臣見了此情,心中也生愧疚,備足錢來打發韓信,韓信趕忙出了下邑縣,因惦念起薛婀的事兒,風火雷電一樣,再往睢陽城裏趕去。
韓信一路奔波,趕到睢陽城長亭時,已經是又饑又累,正癱倒長亭休憩,隻見得一群乞丐湧了進來,俱是一嘴的油光,個個酡顏微醉,大呼小叫,道:“到底是大戶人家,睢陽城第一富戶薛家,這嫁女兒的宴席,可是蓋了帽兒,海吃管夠,這好事兒真是百年一遇啊。”韓信一聽說是睢陽薛家,雙耳一側,忍不住問道:“各位哥,你們說的可是薛婀家的嗎?”其中一個鶉衣百結的丐頭,死死瞪著韓信,繼而爆發大笑道:“我認得你,你不就是二十天前,那個薛婀的擇婿新姑爺嗎?叫韓信,淮陰人氏,睢陽城的風雲人物,當時,誰不知道啊?嗨,不過,現在沒你啥事兒啦,你知道不?我們兄弟都是剛剛去他家吃的喜酒,你原來的那個未婚妻薛婀,現在已經嫁給陽武縣來的陳平了,今天已經大婚。你說,你這個前任,被遺棄的備用姑爺,現在還去她家算什麽?給你一大塊肉吃?你真是比起我們乞丐還差啊,哈哈哈······”韓信聽到這兒整個頭“嗡嗡”地一大,雙眼金星亂晃,幾乎要暈厥了,趕緊出了長亭,逃避瘟疫一樣離開了睢陽城,隻聽得身後的乞丐們哄然大笑,在韓信看來,那聲音大得充塞了宇宙。
韓信出了睢陽城,一路南行,思緒萬千,忍不住破口大罵韓(國)信起來:“你這天殺的韓王孫韓信,你也叫什麽韓信?你也敢名信,我呸!害得我遭殃,白白失去了愛人機會,我若見了你,一定會將唾沫噴你一個滿臉星不可。”一路南行回家,心生不平,想起來指名道姓就罵一陣,心中稍稍好受一點。
這一日,韓信來到了彭城(江蘇徐州),在一家酒肆休憩,要了些牛肉,痛飲了幾杯,觸動心中塊壘,免不得破口大罵起來:“你這天殺的韓王孫韓信,你也叫什麽韓信?你也敢名信,我呸!使得我遭殃,白白失去了愛人機會,我若見了你,一定會將唾沫噴你一個滿臉星不可。”正在罵得起勁,不料突兀被人攔腰抱起,一跤摔在地上,韓信哪有防備,一扭腰已然站起,就要動手,聽的對手哈哈笑道:“可沒道理啊,是你平白罵我?”韓信問道:“莫非你就是韓王孫韓信。”對手“嗬嗬”一笑,拱手道:“同名哥,我就是韓(國)信。”說完,兩人執手,哈哈大笑起來。
韓信道:“那好。聞名不如見麵,既然是同名,便是好哥倆,哥倆好,來,來,來,拚一席痛飲幾杯。”韓(國)信道:“我正好也是此意,好,不過,是我冒犯了你,誤了你的好事兒,我來做東,權當賠罪。好兄弟,你的事兒大,睢陽城求親被反複。江湖傳言頗大,我全知道了。”韓信也不推辭,於是兩個人拚一席。韓(國)信招呼店家道:“店家,隻管挑招牌菜上來,休要問錢,我們兩韓信吃得好就好,那就少不了你的金銀。”店家宛轉打聽得真相,忍不住鼓掌到:“這同命兩韓信,乃是當世佳話一樁,可喜可賀,小店禮送一道名菜作賀,兩韓信公子盡興就是。”
兩韓信吃得興高采烈,突見一人闖了進來,是誰?蒯通也,對韓(國)信拱手叫道:“正所謂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真是有緣,我蒯某又和韓兄見麵了。”韓國信長籲,又指定麵前的韓信道:“蒯通,我們果是有緣,轉眼又見了麵,與你介紹一下,這位也是韓信,不過是淮陰韓信,我們是同名姓的兄弟,這緣分又大一倍了,要不你過來敘話,同飲一杯?”蒯通微微驚噫,注目韓信良久,細細審視,然後對韓信折腰一揖道:“哈哈,兩韓信啊,真乃奇緣也。我蒯某今日一見,怎麽突然感到心中靈光乍現,倒似乎昔日似曾相識淮陰韓信這位賢弟一樣。”韓信答禮道:“我突兀中也有同感,冥冥中莫不是往生有相識,或是今生將後遇?幸會!幸會!”蒯通道:“二位告罪,今日不便,我正好偶遇到師門兄弟禦史張蒼在此,在微服監察呢。他可化妝得十分好,要不是往日十年的同窗,我也認不出他來,活脫脫落泊儒生一個,哈哈······我們正在陪話,不起得遇兩位,因此先過來問訊,那就休要走了,容蒯某忙完了,再來還人情,就這麽鐵定了,休要讓我失望。”韓(國)信道:“既如此,你自便就是,”蒯通即刻諾諾而去。
誰知去了不到一刻,蒯通倉皇而來,臉色灰白,急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兩個韓信嚇得從座位上一起跳了起來,急問怎麽會事兒?蒯通順手一直,兩人頓時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