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投降?(2)

字數:563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兒(全集)最新章節!

    意外的意外

    大淩河失陷了,皇太極走了,孫承宗也走了,這就是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的結果。

    但還有一個結果,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也沒有料到的。

    而這個結果的出現,和袁崇煥同誌有莫大的關係。

    袁崇煥殺掉毛文龍後,皮島的局勢很穩定,過了一年,就開始鬧事。

    鬧事的根本原因,還是毛文龍,因為這位兄弟太有才能,以至於他在島上的時候,大肆招兵,不但招漢人,還招滿人。

    畢竟不管漢人、滿人,都認錢,而且滿人作戰勇猛,更好用,加上毛文龍會忽悠,越招越多,許多關外的人還專程坐船來參軍,到最後竟然有上千人。

    但毛文龍死後,繼任的人能力差點兒,沒法控製局麵,就兵變了,先是士兵互砍,然後是將領互砍,最後總兵黃龍專程帶兵上島,才算把事鎮住。

    但這件事一鬧,許多人都不想在島上待了,其中有兩個人,這兩個人是孔有德和耿仲明。

    但到底去哪裏,還是個問題,這二位仁兄都是山東人,原先還是礦工,出來闖關東,現在闖不下去,一合計,還是回老家。

    當然,回去挖礦是不能的,既然是兵油子,還是當兵合算,找來找去,聽說登萊巡撫孫元化那裏缺人,就去了。

    孫元化,明代偉大的科學家,徐光啟的學友,特長是炸藥學、彈道學,簡而言之,是搞大炮的。

    據說這人不但精通物理、化學,還懂葡萄牙語,當年還上過葡萄牙火炮培訓班,屬於放炮專家。

    當時他正跟葡萄牙人搞科學試驗(造大炮),手下缺人,孔有德帶人跑過來,十分之高興,當即就把人給收編了。

    其實孫先生雖說致力於科學研究,也曾打過仗,之前還曾當過寧遠副使,給袁崇煥打過工,也見過世麵。可惜,知識分子就是知識分子。

    他並不知道,所謂孔有德、耿仲明,屬於有奶便是娘型,是典型的兵油子,給錢就開工,不給錢就打老板,招這麽倆員工,隻好認倒黴。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這兩位礦工兄弟還是很聽話的,也服管,估計換了老板,也想好好幹兩天。

    然而,意外發生了。

    祖大壽在大淩河築城,被人圍攻,朝廷四處調援兵,孫元化歸孫承宗管,孫承宗找他要兵,他就把孔有德派去了。

    孔有德很聽話,立馬就出發,前去拯救祖大壽。

    走到半路,意外的意外發生了。

    因為此時已經是十月份(陰曆),天開始下雪,孔有德估計是走得急了點兒,不知是糧食沒帶夠,還是當兵的想開小灶,反正是幾個人私自到老百姓家打獵,把人家裏的雞給吃了。

    吃完了,被人發現了。

    吃了就吃了吧,並非什麽大事,大不了賠幾隻。

    可問題是,當地的老百姓比較剽悍,且沒說賠雞,把人抓住以後,先修理了一頓,打得很慘。

    消息傳上去,當即炸鍋,孔有德怒了,這還了得,後金軍老子都沒怕過,怕老百姓?二話不說,索性搶你娘的。

    問題是,搶完了怎麽辦,畢竟大明是法製社會,犯了法,是要殺頭的,所以孔有德破罐子破摔,反了。

    孔有德同誌原本是挖礦的,也沒什麽政治目標,更不打算替天行道,但既然反了,替天搶一把還是要的。

    他帶領部隊,開始沿路搶劫。

    此時,得到消息的孫元化急得不行,連忙找來山東巡撫餘大成商量對策,談來談去,談出一個結果——招安。

    想出這麽個招,原因在於他們認定,孔有德的反叛是出於誤會,隻要把他拉回來,安慰安慰,沒準兒再給幾隻雞,就能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如果追究起來,黑鍋就背定了,趁著現在事情還不大,瞞報情況拉人回來,還能保住官位,所以不能動武,隻能招安。

    事實證明,瞞報注定是要穿幫的。

    孫元化派出使者,找到孔有德,告訴他,趕緊歸隊投降,否則就什麽什麽。

    孔有德很害怕,當即表示願意投降,前往登州接受整編。

    孫元化很滿意,坐在城裏等著孔有德,幾天後,孔有德順利到達登州,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城。

    孫元化同誌畢竟是知識分子,他並不知道,像孔有德這種兵油子,本沒有道德觀念,算是無賴,而能鎮得住他的,也隻有更無賴的無賴,比如毛文龍。

    而孫專家最多也就是個技術員,對孔有德而言,不欺負是白不欺負。

    還好守軍反應快,立即出城迎敵。

    但就戰鬥力而言,雙方差距實在太大,登州城裏的部隊,平時最多也就打打土匪,跟從皮島來的孔有德相比,隻能算儀仗。

    所以沒過多久,部隊就被孔有德軍擊潰,退回城內。

    雖然失利,但大體還算不錯,因為登州城有大炮,據城堅守,應該沒有問題。

    可惜孫元化同誌疏忽了極為重要的一點——他忘記了一個人:耿仲明。耿仲明還在城內,作為孔有德的鐵杆、老鄉、戰友兼同事,如果不拉兄弟一把,是不地道的。

    耿仲明很地道,所以他連夜打開了城門,放孔有德進城,登州淪陷了。

    孫元化很有點兒骨氣,聽說叛軍入城,就準備自殺,但手慢了點兒,導致自殺未遂,被俘。

    孔有德到底是混社會的,講點兒江湖道義,沒有殺孫元化,隻是把他扣做人質,同時,他又致信山東巡撫餘大成,要求和談。

    好在餘大成還比較清醒,知道事情鬧大了,當即上報朝廷,登州失陷。

    崇禎大怒,搞這麽大的事,現在才來匯報,幹什麽吃的!

    他馬上下令,免去孫元化、餘大成的職務,委派謝漣為登萊巡撫,接替孫元化,平定叛亂。

    很快,孔有德也得知了這個消息,他明白,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但他對孫元化似乎很有感情,到這份兒上,都沒動他一根指頭,竟然給放了。

    但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難得幹了件好事,也能把孫專家害死。

    因為這事從頭到尾,孫專家的責任太大,所以孫元化千裏迢迢投奔朝廷後,就被朝廷逮了,送到京城,審訊完畢,竟然判了死刑,拉出去砍了。

    現在的孔有德很麻煩,他雖然占據了登州,但也就是個小城,且還在明朝腹地,上天沒路,下地沒門,渡海沒船,基本是歇菜了。

    但非常難得,孔有德同誌很樂觀,他非但沒有走,還幹起了大買賣,找來了當年的同事李九成、耿仲明、陳友時,還拉上毛文龍的兒子毛承祿,並廣泛招募各地犯罪分子,擴編軍隊。

    更搞笑的是,他們還組織政府,開始封官,封到一半,發現沒有官印,還專門抓了幾個刻印章的,幫他們刻印,很有點兒過日子的意思。

    當然,他們在百忙之中,沒有忘記自己的主業——搶劫,原先隻搶個把縣,現在牛了,組團搶劫,分兵幾路,從登州開始,沿著山東半島去搶,搞得民不聊生。

    崇禎決定解決問題。

    但新任巡撫謝漣剛到任,就發現,在圍剿孔有德之前,他必須先突圍。

    孔有德同誌手下這幫兵,打後金軍,隻能算是湊合,但打關內這幫人,實在是綽綽有餘,謝漣到達萊州之後,就被圍了。

    但孔有德攻城的水平明顯是差點兒,雙方陷入僵持,你進不來,我出不去。

    朝廷倒真急眼了,聽說新到的巡撫又被圍住,立即增兵,兩萬多人,直奔萊州。

    孔有德聽說朝廷援兵到了,也不含糊,加班加點地攻城,現炒現賣,拉出了登州城裏的大炮,猛轟城頭,竟然轟死了新到任的山東巡撫(謝漣是登萊巡撫)。

    謝漣雖說打仗沒譜,還是比較硬的,死撐,等援兵來。

    他等來的不是援兵,而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消息。

    圍城的孔有德派出了使者,交給他一封信,信中表示,希望謝大人開恩,願意投降。

    聽明白了,不是要謝大人投降,而是要謝大人接受投降。

    這是個比較搞笑的事,深陷重圍還沒投降,包圍的人倒要投降了,鬼才信。

    謝漣信了,因為形勢擺在眼前,朝廷援兵即刻就到,孔有德是聰明人,投降是他僅存的選擇。

    他決定親自出城,接受投降。

    謝大人到底還是知識分子,他不知道,孔有德同誌雖然是個聰明人,卻是個聰明的壞人,從他反叛那天起,就沒打算回頭。

    時候到了,孔有德張燈結彩,鑼鼓喧天,親自在城門迎接。謝巡撫很受感動,帶著幾個隨從出城受降。

    為示莊重,他還去找萊州總兵,讓他一起出城。

    總兵不去。

    不但不去,還勸謝巡撫,最好別去。

    跟謝漣不同,這位總兵,是從基層幹起來的,比較了解兵油子的特點,認定有詐,堅持不去。

    保住萊州,就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