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進軍二手車市場

字數:4491   加入書籤

A+A-


    到燕海師範大學玩得這一天,尤其是飯桌上的吟詩作賦。讓楊寧感到,自己的知識底蘊還很薄弱,文化素養更談不上。和那些文學社的大學生相比,自己的氣質,明顯粗俗。他甚至感覺自己真的給林雙巧抹了黑。

    通過這次和大學生交流思想;通過處理馬濤遇刺的事情。對“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千古流傳的詩句,楊寧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有機會一定要繼續讀書。用讀書來提升自己的品位;用讀書,來陶冶自己的靈魂。想到這兒,他頭腦裏,又冒出一句詩:“腹有詩書氣自華”。

    嗯,沒錯,這肚子裏有沒有點詩書,就是有點兒俗不可耐。”楊寧拍著自己的肚皮對雙巧說。

    大學裏走了一圈兒,他看那校園裏,甬路旁,走廊上。處處都映襯著文化的氣息,給人啟示,讓人思考。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熏陶和啟迪。

    他受到啟發,讓自己的汽車修理部也變個樣子。改變以前淩亂無章,到處油汙的環境。

    他把想法,講給林雙巧聽,林雙橋非常讚同。並請文學社的同學們,一起出主意做設計。

    楊寧則帶領馬濤,王誌全和另一個年輕師傅,一起動手收拾內外環境。

    他購進了幾副透明櫥櫃。把一些零件、工具。分門別類,有秩序的放在裏麵。將牆麵粉刷,地麵清洗。在汽修部的門外,靠著牆邊位置,也安上了兩個櫥窗。

    林雙巧根據環境的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分別設計了名言警句,日常提示,工作細則,以及汽車的保養維護等知識。

    幾天下來,燕東修車部煥然一新。也彰顯出了一種文化氛圍。王東師傅說:“讓你們這麽一搞,我覺得,我這個修車師傅的檔次,也提升了。”

    這點環境的變化,在汽修這個行業裏。還真顯得有些新奇。給修車的朋友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閑暇的時候聊談。在無意中起到了廣告宣傳的作用。

    每天大家下班後,楊寧擠出點時間來讀書。他讀的書側重兩個方麵。一是法律。二是文學。後來又喜歡上了曆史。

    楊寧買書可不是為了裝門麵,他舍不得拿錢去裝門麵。他把想讀的書買到手,那一本也不會隻讀一遍。更不要說擺在書櫃上附庸風雅了。

    天長日久,楊寧身上的文人氣質越來越濃。越來越有一些儒將的風格。但他心底裏藏著的虎氣可是絲毫沒有減少。

    他這種抓緊時間學習的精神。對王誌全和馬濤,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倆雖然不法律和文學。但卻抓著時間讀氣修專業書籍。因為學得認真,他倆在很多時候能解決兩位老師傅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偶爾興致來了,楊寧,也學著寫詩作詞。而且寫出的詩詞,還很有一點兒情致。

    他寫的欣賞春雨有感,林雙巧給予的評價很高。

    (一)

    春雨潤綠萬物身,花紅柳綠景色新。人傑當悟春之意。不誤天時奮力拚。

    (二)

    洗淨塵埃燕海美,蕩滌汙垢,淨乾坤。細雨染綠山河色。展望未來倍信心。

    (三)

    辛勤勞作始於春。深秋碩果滿園林。若無農夫撒汗水,哪有遍地生金銀?

    (四)

    悟懂春雨誌堅韌,磨難熔鑄壯士魂。多年磨得利刃在,揮劍斬得邪惡神。

    這首詩,楊寧寫就後,雙巧給予了個別字句的改動。她很喜歡這首詩。因為這詩,是楊寧內心境界的真實寫照。

    林雙巧滿意的說:“以你這首詩的水平,完全可以頂替我這個文學社社長的位置了。

    安寧的讀書學習、吟詩作賦。都是在晚上,多數時間是和林雙巧一起交流學習。這使得二人的情感更加合拍,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話題。

    但在楊寧的心裏,重要的還是那兩個汽修部。在有關汽修部的任何事情上,楊寧都不敢掉以輕心。

    最近一段時間,兩個汽修部的業務量,不斷增加。

    1

    由於李師傅和王東師傅兩個人的技術不凡,而且,兩個人對修車工作非常認真。他倆修複的毛病。在短時期內,絕不會發生第二次。尤其是一些跑長途車的司機,車子,無論是有了大故障還是小毛病。他們都願來王寧的修車鋪,找二位師傅進行修理。

    馬濤和王誌全等四人。受兩位老師傅的影響,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和公司的信譽。由於大家的努力,也由於大家的通力協作。汽修部的營業額和利潤,顯著的提高。大大超出了以前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楊寧又產生了擴張的想法。

    他說的擴張,不是在增加汽修部。而是想在燕南汽修部的旁邊。辦一個二手車銷售市場。這個主意,在籌建燕南汽修部的同時,已經在楊寧的心裏謀劃著。

    楊寧是一個有雄心有抱負的人。在給燕南汽修部選址的時候,他就看中了汽修部旁邊的一塊空地。他當時就考慮,如果條件具備了,就在一這裏開一家二手車市場。自己,買進二手車。經過機械修理,外部包裝,再重新賣出去。或者。給一些二手車車主做中介。幫他們賣車,然後收取手續費。

    楊寧相信自己的眼力,因為隨著城市汽

    的逐漸飽和。車子的更新換代也不可阻擋的到來。而農村,二手車的需求量還很大。這就給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他一直盯著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另外,經營二手車,給汽修部,將創造出大量的潛在客戶。甚至,有可能修車部的業務擴大了一倍。如果把這個算進去,辦一個二手車市場的好處,就幾乎翻了一番。

    當楊寧把這個想法,跟林雙巧講出來時。林雙巧吃驚的瞪大了雙眼。她想不到楊寧不僅有這樣的眼力,而且還有這樣的城府。這麽長的時間,竟然沒聽到他透露一個字。

    李建國和楊東師傅聽到楊寧這個計劃後,也禁不住給他點讚。這個計劃還沒有實施。就給汽修部的人們帶來了一陣春風般的喜悅。大家興奮,大家感到汽修部的前景一片陽光。

    這個時候,楊寧對兩個汽修部的管理也有了新的想法。他在保持底薪不變的前提下。把每一個汽修工的獎勵。和他每個月所創造的利潤結合起來。萬元利潤獎10;兩萬元,獎15;一個人的單算,幾個人的分成。這樣連馬濤這樣的小師傅,每月都可以拿到一千到4000元的獎勵。再加上底薪4000元。每月的工資,他可以得到5000到7000元。為把這項工作做實,他招聘了一名專職會計。

    二手車市場,也開始著手辦了。先把緊鄰的五畝地租了下來。然後將這塊地用鋼網和欄杆圍了起來。用彩鋼瓦搭建了五排車棚。靠著汽修部這邊用舊門窗,舊木料,搭建了三間房子,作為辦公地點。

    一切就緒後,通過各個渠道打出了廣告。為買賣二手車的朋友牽線搭橋。

    由於汽修部的良好口碑。二手車市場,迅速的紅火了起來。每天,買賣二手車的客戶。人流不息。每天,成交量,都在一百輛以上。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麽快就紅火起來。

    紅火的不僅僅是二手車市場。修車部的業務幾乎同步增加。兩個修車部已經是車滿為患。尤其是,緊鄰的燕南修車部。每天下班關門都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楊寧決定。利用二手車市場的一角。封閉起來,見一個簡易修車部。用於維修二手車市場裏麵的一些不嚴重的故障。

    二手車市場營業以後,遇到了以前從來沒有的問題,都要想辦法不斷的加以解決。這一忙,又是兩個多月,楊寧的身上又瘦了一圈。

    由於二手車市場的業務超乎想象的好,楊寧竟然忙的沒有顧上給市場掛牌。

    直到今天,二手車市場的出口處。大門的上方。才有了幾個醒目的大字:“燕南二手車批發市場。”

    歡迎各位朋友前來閱讀、轉發、發表意見和建議,進行批評和指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