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蓄勢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戰隋 !
十月十八,平地鬆林,桃水。
寒風呼嘯,又一場雪從天而降,漫天飛舞。氣溫驟降,閃電河已然冰封。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冒著嚴寒風雪,帶著一萬控弦,風塵仆仆趕到桃水西岸。前線將領蘇尼阿史那阿斯溫、失畢阿史德跋苦水、頡利發烏古裏、俟斤烏蘇承宗等一大批軍官熱情出迎,但看到的卻是一張冰冷的臉和一雙同樣冰冷的眼睛。阿史那咄捺高踞馬上,麵如寒霜,一言不發,麵對出迎眾將,僅僅點點頭、揮揮馬鞭便算回應了,看上去心情十分惡劣。
阿史那咄捺的情緒立即影響到了前線軍官,他們臉上的笑容頓時消散,心裏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陰影,難道鬼方那邊傳來的謠言是真的?
阿史那咄捺突然率軍支援而來,且神情凝重,憂心忡忡,抑鬱不樂,顯然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大雪紛飛或者因為連夜趕路疲憊不堪,肯定是因為當前形勢發生了不利於磧東南牙旗的重大變化,而當前能夠危及磧東南利益者,唯有遭到中土攻擊的奚族,所以不難估猜到,奚族那邊的危機可能嚴重了,甚至奚王阿會正都有可能被中土人擊敗了。如果形勢當真如此變化,阿史那咄捺和磧東南牙旗的責任就大了,正是因為他們判斷錯誤,妄圖漁翁得利,遲遲不予救援,導致奚族敗亡,中土獲利,嚴重損害了突厥人的利益,那麽始畢可汗和牙帳必然追究,事情就麻煩了,阿史那咄捺固然要承擔責任,磧東南牙旗的貴族官僚們也難辭其咎,必受連累。
進了密林中的營寨,到了溫暖的軍帳,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下令,立即召開前線大軍俟斤級以上將領軍議。
很快,磧東南牙旗一大批高級軍官雲集帥帳,上至最高軍政長官設,下至普通部落酋帥俟斤,濟濟一堂。
磧東南牙旗是直屬牙帳的一個地區軍事機構,相當於中土的弘化留守府、涿郡留守府,但它的獨立性更強,自主度更高,權力更大,其最高軍政長官就是設,副長官是亦都護。在設和亦都護下麵,有一個首席僚佐達幹,還有一個主掌監察的吐屯。
設、亦都護、達幹、吐屯就是牙旗的核心決策層,地區最高軍政領導層,一般都由突厥高等貴族主要是皇族阿史那氏和阿史德氏擔任。除了他們之外,牙旗其他高級官員中,以統兵官蘇尼、失畢最為重要,相當於十二衛府的將軍,一般也由突厥高等貴族擔任,其他異姓種族基本上沾不上邊。
蘇尼是馬軍統兵官,失畢是步軍統兵官,但在塞外,代步工具都是戰馬,即便是步軍,也以馬代步,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當馬軍衝鋒,所以征伐時,失畢和蘇尼都可以單獨擔任前線指揮官,若兩者都在,則以蘇尼為正,失畢副之。此次奉命攻打桃水的突厥軍隊有一萬餘騎,其中主帥就是阿史那阿斯溫,副帥則是阿史德跋苦水。
牙旗下麵就是突厥部落和異姓部落,還有一些混雜居住的城池。
這個部落是指一個姓氏的大部落,比如烏氏部落,其最高首領就是頡利發烏古裏。異姓部落則是指其他種族,比如東胡諸種的奚族、霫族和契丹,它們是突厥的有力別部,其首領官職大小依據種族的綜合實力高低,分別為俟利發或頡利發,但大部分都是頡利發。至於零星散布在大漠上的一些城池,因為扼守要道,有屯兵、囤物、回易、中轉等特殊作用,其城主一般也由突厥高等貴族出任頡利發。
頡利發這個官職相當於中土十二衛府中的武賁郎將或者武牙郎將,帳下控弦很多,少則數千,比如烏古裏,帳下就有八千控弦,此次奉命帶三千餘騎攻打桃水;多則數萬,比如奚族阿會正,帳下五部聯盟大軍就有三萬餘控弦,所以頡利發都是獨領一軍,可以鎮戍一方,也可以領兵征伐,但在大規模戰爭中,諸部落雲集,頡利發就是一個普通統兵官,必須接受更高一級軍事長官的指揮。
頡利發下麵是俟斤,普通部落首領,統領幾個都督(千夫長),相當於中土十二衛府中的鷹揚郎將級別,在突厥軍隊中同樣是基層統兵官。
烏蘇承宗就是這個級別,雖然他在閃電原上威望很高,名氣很大,也是磧東南牙旗最為彪悍的部落首領之一,但他隻是烏氏旗下的一個普通部落酋帥,貴族等級較低,帳下也隻有三千餘控弦,實力也弱,距離突厥高等階層遙不可及。
今夜這場重要軍議由蘇尼阿斯溫主持,首先出場的就是牙旗首席僚佐,達幹史阿裏門。
達幹這個職務由牙帳指派專人出任,以便對牙旗最高正副長官形成製約。
這種製約屬於內部,在一個係統內,知己知彼,有效分權,掣肘牽製,防止最高長官權力失控,不像吐屯這個監察專員,由可汗直接任命,對可汗直接負責,它屬於另外一個係統,與軍政這個係統天生就有矛盾隔閡,彼此尖銳對立,利弊都很大,很多時候衝突一旦激烈,可汗和牙帳均被牽扯其中,稍有不慎就會形成政治動蕩,所以到了啟民可汗時代,吸取了教訓,設常置,吐屯卻不常設,以緩和牙帳與部落、種群之間的矛盾,加快休養生息的速度。始畢可汗繼任後,雄心壯誌,要擊敗中土,要完成統一大業,這就必然要集權,要加大對部落、種群的控製,於是吐屯再一次遍布大漠。
磧東南牙旗也不例外,因為正副長官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耶瀾都是牙帳保守派,所以不但吐屯由牙帳激進派阿史德漠煌出任,就連達幹也由牙帳激進派的骨幹史阿裏門出任。牙旗決策層的對立對峙,導致阿史那咄捺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未能大權獨攬,一言九鼎,到目前為止最多也就是力壓對手一頭,而這也是之前中土叛軍出塞,閃電河陷入危機,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思摩聯手都未能控製決策,反而被史蜀胡悉屢屢掣肘得手的原因所在。但史蜀胡悉猜對了結果,卻沒有猜對過程,決策失誤,最終讓李風雲抓住破綻,成功突破阻截殺進了安州。
也正因為如此,史蜀胡悉羞愧之下,接受了阿史那思摩的勸說,隨其同赴中土打探虛實,力圖尋找戰機逆轉危局,而牙旗激進力量吐屯阿史德漠煌和達幹史阿裏門也暫時“偃旗息鼓”,主動配合阿史那咄捺,虎視眈眈地盯著奚族,耐心等待攻擊時機。
這段時間牙旗通過各種私密渠道,打探安州動靜,雖然桃水兩岸激戰不斷,平地鬆林的通道已經斷絕,但從安州趕赴閃電河的小路有很多,隻不過山高路險、耗時較多而已,消息還是可以傳遞。
各種消息中,最讓他們吃驚的便是方城失陷,奚王府被中土人摧毀,而導致這一惡劣結果的原因是,阿會正聽聞噩耗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撤軍反擊,而是保存實力,為此帶著主力大軍撤向了馬盂山東南麓,要力保軍隊不失,為此不惜犧牲辱紇王部以拖延時間。辱紇王部不甘滅族,幹脆利落地投降了中土人,並幫助中土人攻克了方城,於是短短時間內形勢發生了顛覆性變化,本來被動的中土人瞬間掌握了主動,而本來主動的奚族則陷入了覆滅的困境。
隻是這個消息主要來自鬼方城內的辱紇王部,而牙旗秘密部署在方城的暗探,雖然送回來同樣的消息,證實辱紇王部背叛、方城失陷,但也打探到奚王阿會正已經帶著主力大軍趕到武列水,距離方城近在咫尺,中土軍隊已傾巢而出,至於雙方是不是展開了決戰,目前不得而知,而同一時間從鬼方城內傳來的消息卻說,雙方在武列水打得很激烈,兩敗俱傷。
從方城到閃電原雖然隻有六百餘裏路程,但戰時混亂,要隘關卡封鎖,傳遞消息非常困難,所以最新的消息也是十天之前的,而且還是來自三百餘裏外的鬼方城。消息的嚴重滯後,導致牙旗對安州局勢的分析陷入困境,最大困擾就是,長城內是否出兵進入安州?中土是否表麵了立場,要與突厥人撕破臉?這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了南北局勢未來走向,不容牙旗有絲毫錯誤。
至於武列水一戰怎麽打,結果又如何,與此也息息相關。如果長城內出兵,中土決心與突厥人撕破臉,阿會正必敗無疑,奚族有覆滅之危。而對於強大的中土來說,它在安州戰場上雖然有腹背受敵之危,但因為中土齊王陳兵於懷荒,虎視眈眈盯著閃電河,磧東南牙旗隻要出兵安州,同樣也會陷入兩線作戰之窘境。所以牙旗不敢動,即便知道方城失陷了,即便從武列水傳來阿會正大敗的消息,牙旗也不敢貿然殺進安州,除非牙旗得到肯定的消息,中土暫時不會與突厥人撕破臉,長城內暫時也不會出兵安州,中土隻想驅虎吞狼借刀殺人,隻想借助白狼這股力量來遏製和削弱突厥人,那麽牙旗的對手就是白狼,牙旗就有足夠把握擊敗白狼,阿史那咄捺就敢出兵攻擊了,畢竟漁翁得利這種撿便宜的事誘惑力太大,阿史那咄捺也不會錯過。
前天,牙旗接到了一封急件,這封急件由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和俟利發史蜀胡悉從中土皇帝的行宮發出,並借助中土驛站係統十萬火急送達塞外。
兩人告訴牙旗,此趟出使至今沒有見到中土皇帝,每日隻有蘇威和封德彝與他們做無謂糾纏,蓄意拖延,種種跡象證明中土皇帝有意給殺進安州的刀以更多時間。隻要刀擊敗了奚族,攻占了安州,混亂了東北局勢,改變了南北對峙之局,則中土人就搶占了先機,接下來必定會利用東北亂局來牽製和消耗突厥人,給中土恢複國力爭足夠取時間,如此中土就在未來的南北大戰中確立了優勢,這對大漠十分不利。
另外史蜀胡悉還通過秘密手段,從行宮某些權貴的嘴裏打探到重要機密,中土皇帝正在積極推動中樞做出第三次東征高句麗的決策,所以中土短期內不但不會與突厥人撕破臉,反而要竭力維持目前尚算穩定的南北關係,而這也是中土皇帝暗中支持出塞叛軍攻打安州的原因所在,目的是利用安州吸引和牽製突厥人,有效緩解北疆鎮戍重壓,為此中土皇帝已經做出決策,必要情況下給攻打安州的中土叛軍以一定數量的物資支持,至於出兵支援,那是絕無可能。
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經過分析、推演和權衡,最後得出結論,必須把危機扼殺於萌芽,必須摧毀中土的陰謀。兩人建議阿史那咄捺和牙旗,乘著刀與阿會正激戰於武列水之刻,乘著刀還沒有在安州站住腳的有利時機,馬上出兵安州,與奚族形成夾擊之勢,陷刀於腹背受敵之困境,擊敗刀,殺了刀,唯有如此,突厥人才能維持自己在南北對峙中的優勢,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才能在談判桌上搶得先機。
這一次,阿史那咄捺沒有猶豫,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中土官方的態度,就是擔心長城內出兵安州。現在,這個顧慮沒有了,攻擊時機到了,突厥人終於露出獰猙麵目,張開鋒利爪牙,要展開猛烈攻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