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約賭
字數:3656 加入書籤
第五百五十二章約賭
眾人眼,既然能夠看清那所謂天寒子的容貌,自然也會用神識去判斷一下,是否為易容改裝變換的相貌。 ()
易容麵具,最為精妙的地方是可以蒙蔽神識的探查,對於麵貌的模擬倒是沒那麽神。
外形的幻化,完全在於使用者做出的調整,但這種調整往往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瑕疵。
特別是孫長青雖然與天寒子交戰過,並近距離將其擊殺,但激烈交戰之下,自然不能完全將注意力集在天寒子的相貌之。
好在玄月真人在維持法陣之餘,倒是細致觀察了一番,二人相互溝通商議之後,倒也將天寒子的外貌還原了九分神似。
若是永家的修士真的仔細查看,未必不能發現一絲端倪。不過因為是他們從塵土掩蓋之下發現的容貌,而不是孫長青直接展示給他們看的,所以疑慮自然少了很多。
再加對於天寒子的關心,會迫使他們想要盡快確認是否是用外物易容,直接動用神識探查。
神識探查的結果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易容麵具在迷惑神識探查方麵可謂是神乎其技,玄月等人在近距離用精神力探查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何況是這些在遠處探查的人。
而且孫長青可以明顯感覺到,這些修士,有一部分探查的較細致,另一部分人則探查的較簡單。
按照常理而言,永家的修士應該是探查較細致的那部分,但事實卻正好相反。
探查最細致的是靈武宗的修士,永家修士卻是草草掃視一番此作罷。
關心則亂,雖然坑修士是否為天寒子本尊對於永家修士而言十分重要。但同樣的,那由孫長青假冒的天寒子此時昏迷不醒,也使得他們想要更早的做出判斷。
靈武宗修士之所以探查的更為細致,是因為他們認定了那天寒子是個陷阱。
即便不是陷阱,也要將其強行歸為陷阱,因為永家太長老的生死,目前來說,與他們的關係並不大。
而為了這個可能是陷阱的人,將己方的守備力量派出去排查,無疑是個不那麽明智的選擇。
可靈武宗又弱於永家,哪怕此處禁製的主導權在靈武宗手,但他們也不敢輕易的與永家撕破臉皮。
且不說撕破臉皮之後,能否真的阻止對方出去。也不考慮對方是否會一怒之下直接與靈武宗開戰。單是對方可能會不出力幫助守衛傳送陣,已經不是靈武宗所能承受的了。
傳送陣之於靈武宗,如同雪之碳,生之心脈。
傳送陣之於永家,不過是錦添花,可有可無。
所以靈武宗帶頭的長須修士不敢賭,隻能想盡辦法說服永家的修士,讓他們主動放棄救援。
而唯一的辦法,是那禁製之外的修士是假的,或者徹底死掉。
讓自家修士仔細探查,是想找到一些可以利用的破綻。
不過精神力無論如何細致探查都是沒有結果的。而可能稍有一絲瑕疵的麵容,一來是他們也沒有過多關注,二來靈武宗眾人其實對於天寒子的相貌談不有多熟悉。
“那確實是我永家太長老無疑,我用神識探查過了,並非是易容改裝,變換容貌的樣子。”
對於這個消息,永家修士自然是倍感欣喜的,太長老天寒子回歸,無異於讓他們的守備力量大增,這還不算,終於不用提心吊膽了。
自從北側傳送陣被毀以來,元嬰巔峰境界的修士天寒子失蹤,讓永家修士一直提心吊膽,惶惶不安。
那可是元嬰巔峰境界的修士啊,修仙界最頂尖的戰力,這樣修為的天寒子竟然生死不明,那他們要麵對的對手又是何等樣的修為呢?
哪怕是對方設計埋伏,那也不是普通修士可以將其圍困的。
而如今天寒子回來了,雖然是重傷之軀,但這又有什麽關係呢?
能從埋伏突圍而出,那在不被對方陷阱埋伏的情況下,他們相信,天寒子一定不會輸給對方。
“確實是天寒子長老,我們快去將長老迎接回來吧。”
“嗯,正合我意,咱們這出去迎接天寒子長老。”
“且慢!”
長須修士急忙製止,他可不願意見到對方這樣離開禁製,“幾位雖然都已經用神識探查過了,但這樣出去是否太過草率了一些?”
“有話說,別總這樣陰陽怪氣的,本座不喜歡。若隻是這些空口白牙的套話,倒是不說也罷。”永家那領頭的修士顯然一如既往的反感長須修士的說話方式,並毫不留情的挖苦了一番,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長須修士對此也並不在意,而是一攬胡須,指著不遠處的孫長青說道:“修仙界之大,無不有,能騙過神識探查的易容之法也並非沒有,若是對方真的有備而來,早有準備也並非不可能。諸位可有其他能確認天寒子長老的辦法?”
“若是有的話,在下保證不阻攔各位前去迎接天寒子長老。可若是沒有,怪不得在下了。”
永家修士聞言,群情激奮,若不是顧及兩家尚且還是合作狀態,此刻早已出手教訓這不知好歹的家夥了。
“哼,你的意思是說,若是本座不能證明那是天寒子長老本尊,你不開放禁製了?”
永家修士眯起雙眼,有些陰沉的看著長須修士,顯得極其不滿。
長須修士的話語,無非是對於永家修士的不信任,這如何能讓他們不憤怒。
永家三人已經確認無誤,對方竟然還要懷疑,這已經觸及了永家修士的底線。
堂堂修仙界永家,何時受過如此對待?
“在下不敢,不過若是因此使諸位不快,在下願添一賭注,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長須修士恭敬一禮,卻是以退為進的方式。
他確實是不信任永家的判斷,關心則亂,如何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不過這些都是不能說出來的,但他自信可以通過別的辦法達成目的。
本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