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海上生明月之十九

字數:2410   加入書籤

A+A-




    ——星星草科屬係列

    這是一輛幸福號通往美麗人生的加長列車。知道它有幾節麽?知道你在第幾節麽?

    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來自業餘時間。”

    蘇格拉底說:“我們需要的越少,我們越近似神。”

    205女人能把我們引向更高的境界(筆會采訪錄節選)

    “季風老師,請問你什麽時候開始詩歌創作的?”

    “八五年。”

    “你一般在什麽時間創作?”

    “在火車上,輪船上,飛機上。”

    “能說說創作體驗嗎?你生活快樂嗎?”

    “不敢說體驗,別叫我老師,就叫我季風好了。我們應該稱朋友的。我先問你,你說心裏話,你喜不喜歡當官?”

    “對當官沒有欲求。”

    “那麽假使你是市長,你快樂嗎?”

    “說不出,那感受太遙遠。”

    “假使你是某雜誌主編,你快樂嗎?”

    “這感覺像霧。”

    “如果你是主編,我的作品你發表嗎?”

    “那當然要看質量如何?”

    “對了,我們創作不為發表,也不為迎合讀者。記下內心真實的感受,當然不同的人感受也不盡相同,有膚淺的感受,有深層的感受。把深層的感受寫出來,說出別人想說又說不出的話,這感受好。”

    “季風老師,能談談創作衝動嗎?”

    “我一般是為老婆寫詩,女人能把我們引向更高的境界。”

    “見解新穎。季風是你的真名嗎?”

    “對,我姓季,叫季風。”

    “挺有詩意。你已成就卓著,我還剛剛學步。”

    “不能這麽說,我也很一般。我們互相學習嘛。”

    “你已經跑到前麵去了,我正在後麵追趕呢。”

    “我哪裏跑到什麽前麵去嘍,都一樣嘛。”

    “不能不承認差異,我一定要努力追趕上你。”

    “行。”

    季風的胡子幾厘米長,看上去三十好幾的人了。上次北京筆會見到葉文福老師頭發長,見識不一般。上午開會期間問了葉曉山老師,簡短地說了一點,因為到了散會時間。

    “葉老師能談談你是怎樣走上文學之路的嗎?”

    “我十四歲就幹苦力活了。後來當了兵,在部隊搞宣傳工作,這樣就有了更多的機會搞文學創作。我先是搞古詩創作。我背了一些古詩,如唐詩不少詩句我背的很熟。後來發現古詩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我就寫起了新詩。我出版了一些集子。退伍後工作幾年,我被調到文化部搞專業創作,這樣創作的時間就更多了。我想隻要你們認定了一條道路,堅持走下去,就會成功的。”

    會前問了中華基金會文學部主任林莽先生談談我的稿子情況。他說:“你這些天不走嗎?我們以後會有時間認真座談。我看你詩歌寫得還不錯,有一定的基礎,構思也巧妙,內容上還需要改一下。”

    很遺憾,我聽不到他們的修改意見了,我隻請了一天假。開完開幕式,我得趕回去。他們還要在縣城呆上幾天改稿座談。我也不必遺憾了,抓緊時間多讀點書就是了。

    劉白羽的秘書說:“以後去北京,歡迎到我們人民文學編輯部去玩。”劉白羽因《人民文學》副主編出差遇車禍喪生,未能出席本次筆會,特派其秘書來參加會議。主編程樹椹寫來賀信,祝願此次筆會圓滿成功。北京我去過兩次了。希望第三次北京之行會有新的收獲。

    october25, 199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