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18.憂鬱非絕症,弄不好也要命

字數:635   加入書籤

A+A-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英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卓別林父親失業了,整天借酒澆愁愁更愁,不久便抑鬱而死。小小卓別林從此失去了經濟來源,被迫早早輟學。隻讀過一年書的卓別林便四處找活幹。小小年紀前後做過店鋪小夥計,家庭傭人,當過學徒,賣過小玩意,飽嚐了人間辛酸。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窮人家的孩子早獨立,艱苦的生活磨練了他的意誌,並成為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為他日後的成才奠定了基礎。在母親的撫養和教導下,卓別林沒有承傳父親的憂鬱症,而是學會笑對艱苦,為笑而生,刻苦努力,成長為世界著名的喜劇大師。

    美國家,作品風格以簡潔明快而著稱,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有《太陽照樣升起》,《喪鍾為誰而鳴》的作者海明威,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十分抑鬱,經多次醫治無效,於1961年用獵槍自殺。

    將美注入筆端和人生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於1968年獲得諾貝文學獎。伴隨著巨大榮譽而來的是無盡的煩惱。慕名者紛至遝來,踏破門檻使他心裏十分厭煩。他曾對夫人發脾氣說:“家裏並不是旅館,我們不是為客人而活著。”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沒有留下隻字遺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