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天邊那抹霞 (61~65)

字數:2625   加入書籤

A+A-




    ——我的生活隨想錄節選

    人生專列迎來新成員,它們是奮進號(輕舟已過萬重山)、和諧號(天邊那抹霞)和幸福號(人生短章輕歌曼舞朝霞滿天)。歡迎免費乘坐,體驗人生多態。若能留下金玉良言,幫助專列完善改進,專列人員感激不盡。

    謹遵聖賢教誨,每日三省吾身。一時一地所思,權作拋磚引玉。若有思之不當,敬請指正為盼。

    61成就來自堅持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曾經因為他的學說與人們的傳統觀念存在很大衝突,受到學術界和社會輿論的廣泛批評,他本人也成為當時德國科學界最不受歡迎的人。當時的弗洛伊德可謂是四麵楚歌,遭遇冷落,學術處境十分艱難,沒有一定的定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但是,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一個信念,他堅信自己的認識沒有錯,錯在他人的不理解。他不改初衷,依然故我,認準的目標就不要回頭,堅持並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無視他人評頭論足。

    弗洛伊德就憑著這堅定的信念,硬是把他認準的路越走越寬廣。他創辦學會,培養人才,著書立說,影響深遠,超越時空,終成為20世紀具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人物之一。不理解是很自然的,認識是需要時間的,堅持是不可或缺的,時間會證明一切,真理終究會衝破曆史的塵埃,照耀整個世界。

    62法拉第的幸運

    法拉第一生中,僅在11歲時上過一年小學。13歲時就開始了艱苦的學徒生活,一幹就是七個年頭。這看似不幸的生活,卻成了他真正的幸運。他不必參加任何科目的考試或各類知識競賽,他可以自己喜歡的書。

    沒有偏薄的批評,也沒有誇大的表揚,讀他喜歡的書,做他感興趣的事。沒有讓各種評比和排名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做事認真,頗得人緣,有幸結識了許多科學家。他大量,勤做筆錄,僅實驗筆記就達到16萬多條。他積極實驗,善於總結,永不滿足,著有《化學實驗研究》,《化學操作》等著作。他還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電解定律以及法拉第效應等。

    63遲開的花兒也芬芳

    自傳體長篇《索古德的一生》創造了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歲數最大的小學生和世界上最老的處女作者。”—張達明語。

    喬治道森於1907年出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馬歇爾市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庭貧困,吃飯都成了問題,讀書就免談了。文盲幾乎伴隨了他一生。直到他98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才有幸進入掃盲班學習認字。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自然是不會掉以輕心,更不會輕言放棄。

    他樂觀開朗,勤奮刻苦,認真學完了所要求的全部課程。一年後順利從掃盲班畢業。會讀寫是一種技能,喬治道森不敢怠慢。技能不用則廢,這來之不易的技能他得好好利用起來。既然錯過了成名要乘早,他就不能再錯過大器晚成了。在一名小學教師的鼓勵下,喬治道森用了四年時間,以生動的語言,將自己的故事寫成了一部長篇。在他102歲時完成的這部自傳體長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同時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64文憑無大礙讀書最實在

    讀書無用論曾有過一段風光的過去,後來在時光的隧道裏,追隨著風塵而去了。近日,新一輪的讀書無用論思想從天而降,在某些地區某些人心裏產生疑問:讀書究竟還有沒有用?

    就此疑問,曾憲梓先生近日發文說:欲成事業,陶冶性情者,須善讀書,讀有用之書。靠讀書吃飯的人,古今中外多的去了,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嘍,讀死書,讀黃書,則另當別論。我讀過一些書,發現一個並不新鮮的問題,即有無文憑倒是次要的,會不會讀書是重要的。著名漫畫家蔡誌忠先生的經曆可謂是一部勵誌書,值得對讀書還心存疑問的人花點時間研讀。蔡誌忠先生的文憑是初中二年級。初中二年級已是相當的了得。大發明家愛迪生隻有小學不到的文憑,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簡直是沒有文憑。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酷愛讀書,而且是博覽群書,文史哲,科學書都能廣泛涉獵,從而開闊了視野,為他們後來在各自的領域裏高屋建瓴般地開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遠的已經遠去了,近的有蔡誌忠先生,他還在中國美術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教書。他說他讀過兩萬本書,自己寫了三百本書。讀書有用沒有用,一試就知道了,無須過多贅述了。

    65儉以養德國泰民安

    唐玄宗即位之初重用賢相姚崇和宋璟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姚崇講究實際,宋璟堅持原則,玄宗倡導節儉,君臣聯手,曾一度開創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國力強盛,社會安定的開元盛世。

    在玄宗的大力倡導之下,節儉之風漸成時尚,宰相姚崇的節儉便是其中的代表。姚崇不僅自己一生節儉,衣著樸素,還影響著自己的妻子兒女也甘心情願地過著貧寒的生活。堂堂一朝宰相,家徒四壁,睡的是破床席,吃的是鹹菜飯,穿的是粗布衣。

    姚崇死後,家中無錢發喪,還是老家人自願賣身替他辦了喪事。死後連一塊墓碑都沒有。玄宗發現後感動得淚流滿麵,命人給他補立了一塊,並親手書寫了碑文,以嘉良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