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大羅無為
字數:11153 加入書籤
A+A-
“此子竟然如此記仇,不過是幾句閑言碎語就要誅滅別人的道心,這未免太過凶狠了吧?”通天教主提醒一聲“二哥你若是再不出言,隻怕闡教弟子都要誕生心魔了。”
他的目光望向下方的墨羽,雙眸之中流露出一絲警惕之色。按理來說,弟子之間論道切磋他們本不該出言幹擾,但闡教陷入魔障之內,如果不出言喚醒,恐怕有礙日後的修行。
“闡教順應天意行事,又豈會有天道大劫臨身,爾等還不速速醒來!”元始天尊冷哼一聲,宣喝道,浩蕩聖音響徹天地,傳入闡教眾弟子的耳中,讓他們逐漸蘇醒過來,神識變得無比清明。
闡教順應天道行事,又怎麽會有劫難落在身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這一刻,闡教眾人才回過神來,他們完全就是被墨羽給坑了。
玉鼎真人醒悟過來,雙眸流露出憤怒之色,狠狠的注視著墨羽,恨不得嗬斥對方幾句。隻可惜他在和墨羽論道之時不幸陷入魔障之中,說明自身已經落敗,哪還有什麽資格去嘲諷對方,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失敗“道友巧舌如簧、機鋒深沉,貧道甘拜下風!”
見玉鼎真人認輸,墨羽的心中積攢的怨氣,這才有所宣泄,西方眾人剛來昆侖山就被闡截兩教弟子肆意譏諷,還被三清故意刁難。
這口怨氣憋在心裏可謂是不吐不快,所以他上場之前就做好打算,要讓玉鼎真人吃些苦頭,現如今闡教眾人險些道心失守,也算償還了之前的仇怨了。
墨羽平靜的回應道“玉鼎道友承讓了!”
接引聖人與準提聖人頓時麵露歡喜的笑意,驚歎道“墨羽徒兒勝過玉鼎真人,也算初立威名了,想必闡截兩教弟子都不敢再小覷他了!”
接引聖人雖然料想到墨羽有可能會獲勝,但沒有想到他會以這種方式勝出,真仙修士讓金仙修士道心失衡,這種事情從未在洪荒出現過,墨羽可謂是開創了先河。
隨著玉鼎真人落敗,自行退場,墨羽頓時占據主場,向著眾人詢問道“貧道有幸勝得一場,不知哪位道友願意上場討教?”
聞言,四周噤若寒蟬。
截教弟子已經見識過墨羽的巧辯之能,不敢輕易與他論道,想要多觀望一下。如果墨羽能先勝過闡教弟子,對於截教而言將會更加有利,所以多寶等人都沒有選擇上場。
反觀闡教落敗導致顏麵大失,廣成子等人還險些被誅滅道心,他們都憋著一股怨氣,想要找回顏麵。
“墨羽用心險惡,險些壞了我等道心,此事絕對不能就這樣算了。我來與他論道一場,爭回闡教顏麵!”廣成子立即站起身來,緩步來到墨羽的身前“闡教廣成子,前來討教道友高論!”
見廣成子上場神色顯得有些警惕,廣成子是闡教大師兄,對於道法的專研肯定要強於玉鼎真人,墨羽自然不敢小覷對方,拱手一禮道“原來是闡教大師兄,貧道有禮了!”
“素聞西方有八百旁門佛法,敢問墨羽道友,何為佛?”廣成子微微點頭表示回應,率先發難道,墨羽以闡之大道刁難玉鼎真人,因此他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詢問前者何為佛,隻要墨羽闡述的佛法之中,蘊含一絲漏洞,他都會加以抨擊,讓對方無地自容。
墨羽怎麽都沒有想到廣成子竟然會問什麽是佛,玄門上下,不管是三清還是三教弟子,都對西方佛法十分排斥。現如今廣成子卻主動問起佛法,顯然是被之前的事情氣得不輕,導致思想有問題。
墨羽正愁西方佛法無法宣揚,廣成子就送來機會,既然你想要知曉何為佛,那他就在昆侖山宣講佛法,讓爾等知道何為佛之大道,當即闡述道“佛為無上正覺者,以無上智慧解脫眾生疾苦,超脫生死因果束縛……”
墨羽以自身佛念闡述佛法正覺,下一刻周身迸發澎湃佛韻,引動天地佛紋顯化佛法,無量佛文籠罩四方虛空,無量佛韻交相輝映,衍生一尊聳立諸天的佛陀法相。那佛陀法相頭頂蒼穹,盤坐於昆侖仙境內,他巍峨的身軀猶如鎏金鑄就,迸發無量佛光,照耀諸天寰宇。
凡是佛光普照之處,一座座虛幻的婆娑塔聳立而起,山川大地化為佛國淨土,浩蕩梵音禪唱之聲,響徹整個昆侖山。
這一刻,墨羽宛若佛陀降臨,他周身寶象莊嚴,慈眉善目間,流露出大慈大悲之狀,一手呈拈花狀,另一手先前攤開,像是在接引眾生向佛,一絲無比純正的佛陀真意,渲染四方天地,佛陀法相迸發浩蕩佛音,口吐億萬佛法經文,向著闡教弟子和截教弟子飄灑而去。
在佛法經文的籠罩下,闡截兩教弟子顯得無比安詳,他們隻覺得神台清明,內心無比平靜。
墨羽在接引聖人的夢境世界內參悟一絲佛陀真意,還聆聽到諸多佛法真解,如今他闡述著接引聖人的佛法真解,就等同於在給三教弟子講解佛之大道。
在浩蕩佛音的加持下,三教弟子都有不少人陷入悟道之中,在參悟著其中蘊含的佛之大道,甚至有些實力較弱的弟子,身上已經散發若有若無的佛韻,即將皈依了。
要知道,萬族眾生皆有佛性,隻是因為東方生靈修煉道法才抑製了佛性。
如今墨羽闡述佛法,就等同於在引導他們釋放自己的佛性。
在封神量劫之後,不少截教弟子和闡教弟子都入了西方成佛,就連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都舍棄闡教,皈依佛門。由此可見,闡截兩教弟子中有諸多修士都是頗具慧根的,隻是缺乏一個接觸到的機會罷了。
如今,墨羽便是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可以比較佛法和道法的差距,即使無法讓眾人當場皈依西方,但至少也能留下隱患,為日後皈依佛門做準備。
“廣成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問什麽不好,偏偏要問他何為佛。如今他直接在昆侖山講解佛法,讓我等門下弟子都沾染一絲佛性,日後定會留下禍根。”就在墨羽闡明佛法之時,通天教主頓時發現有些不對,連忙嗬斥道,大袖猛然揮動,澎湃上清法力宣泄而出,化為璀璨光幕籠罩截教弟子,阻礙佛音的傳入。
下一刻,截教眾弟子緩緩醒來,這才想起他們剛剛竟然陷入佛法感悟之中,內心感到一陣懊悔。
“墨羽竟然想要引誘我等入佛,實在可惡!”截教眾弟子都對墨羽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但他們轉念一想,又對廣成子投去厭惡的目光,如果不是廣成子向墨羽詢問何為佛,後者又怎麽可能當眾闡明佛法,讓他們險些墜入佛道。
這一刻,截教眾人對廣成子都帶有一絲恨意。
“可恨,這墨羽竟然在昆侖山宣講佛法,實在目無聖人,偏偏本座還不能出手阻止!”元始天尊見廣成子犯下大錯,心中恨意十足,卻又不忍懲罰,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隨後他大袖猛然揮動,磅礴玉清仙氣化為光幕籠罩在闡教弟子的身上,阻擋佛音的入侵。
下一刻,文殊等眾闡教弟子緩緩醒來,他們腦海中卻多出諸多佛經,而且有種揮之不去的感覺。
雖說三清不願意見到墨羽在昆侖山講解佛法,但他與廣成子是在論道,如果元始天尊直接出手打斷墨羽講解佛法,必然會被準提和接引詬病,闡教又會因此落敗。
闡教已經輸了一局,若是連廣成子都落敗了,闡教將會顏麵掃地,徹底與論道大會無緣了。在這種情況下,元始天尊即使再憤怒,都不好出手打斷墨羽。
“我們師兄弟二人常年想為東方生靈講解佛法卻得不到機會。想不到墨羽師侄一出手直接就在昆侖山講解佛法,實在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啊!”準提聖人見墨羽在昆侖山講解佛法,頓時大為歡喜,驚呼道。
“此事還得多虧廣成子相助,否則墨羽怎會有機會在昆侖山講道。”接引聖人回應準提,麵容浮現濃鬱的笑意。
接引和準提兩人一直為興盛西方而努力,但每次都被三清阻止,甚至連在東方大陸傳法都難以做到。如今墨羽直接在昆侖山傳法,如此壯舉是準提和接引從未想到過的。
墨羽講解佛法,雖說沒有讓闡截兩教弟子皈依西方,但至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將佛法呈現在東方生靈的眼前。
相比於憤怒的三清,準提和接引自然是無比歡喜,就連彌勒、藥師等人都對墨羽感到無比佩服能在昆侖山講解佛法,墨羽恐怕是洪荒第一人了。
見虛空中的佛陀異象,廣成子的神色陡然驚變,原本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沒想到墨羽竟然當場闡述佛法,宣傳佛法經文。
此刻,廣成子極其後悔,早知墨羽會如此,他說什麽都不會問對方何為佛,哪怕是問詢萬千大道,也不至於讓墨羽傳揚佛法。如此一來,這場論道不管勝負如何,等大會結束後,自己肯定少不了一頓責罰。
三清耗費無數歲月阻攔西方教傳播佛法,現在竟然被他打破了,這讓廣成子如何承受。
“這次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吾該怎麽辦?”此時,廣成子已經無暇顧及論道了,他隻想快些讓墨羽停止闡述佛法,避免佛法東傳的局麵。
要知道,昆侖山是東方祖脈,四周山嶽峰巒間有無數生靈,如果這些生靈聆聽到佛法,說不定很有可能會皈依西方。再者說,昆侖山傳出佛法,這件事情要是宣揚出去,勢必會讓三清顏麵大損。
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廣成子隻能通過認輸結束這場論道,來讓墨羽停止闡述佛法“墨羽道友佛法精湛,不用再闡述了,貧道自願認輸?”
廣成子的心中感到無比憋屈,他還沒怎麽和墨羽論道,就被對方逼迫的不得不認輸,如果他不認輸,墨羽就會一直闡述佛法。既然你問起什麽是佛,總得闡述清楚吧,那就將西方佛法從頭到尾講一遍。
如果沒聽明白,那就再講一遍,若是聽明白了,就考校你一下。不管是哪種情況,廣成子最終都會落敗,在這種情況下,他敢不認輸嗎?
墨羽此刻闡述著佛法,絲毫沒有理會廣成子的言語,因為他的心中多有感悟,修為即將有所提升。
之前,墨羽在夢境世界內,先後與彌勒和藥師交手,導致他獲得諸多感悟,隻因為沒來得及整理收獲就被拉來昆侖山論道,如今闡明佛法,就等同於在梳理自己的收獲,讓他的佛法造詣得到小幅度的精進,修為得以突破。
不多時,墨羽的體內傳出一道悶響,他渾身迸發真仙中期威壓,澎湃佛韻滾滾湧動,讓佛陀法相變得更加凝實,萬千佛理宣泄開來,四周大地湧現一朵朵金蓮,噴湧磅礴氤氳。
在虛空中,有羅漢、菩薩等虛幻法相,各自站立四方諸天,他們神態各異都在朝拜佛陀,繁雜的天地異象,讓昆侖山遍布佛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在場的眾人都感到震驚。
“嗯,小師弟竟然當眾突破修為,這無疑是在狠狠拍打廣成子的臉麵啊!”彌勒的笑容拂麵,雙眸微眯成縫,神情顯得十分歡快,闡教和西方教論道,墨羽不僅輕易獲勝,還讓自己的修為得到突破,這無疑表明了他的佛法造詣,已經達到高深境界。
這一刻,西方教眾弟子都對墨羽的表現感到十分的欽佩,如果是他們麵對廣成子的刁難,能闡明什麽是佛就不錯了,哪裏還能臨陣突破。
“好,墨羽大漲我西方教威名,此番論道結束後,吾定要好好獎賞他!”接引聖人見墨羽當眾突破,還接連勝過玉鼎和廣成子,讓他的內心感到無比歡喜,甚至已經計劃好,等論道大會結束後就對墨羽進行嘉獎了。
墨羽先後勝過玉鼎和廣成子已經算是大漲西方教威名,至少壓過了闡教一頭,這對於西方教具有深遠的意義,準提和接引兩位聖人自然感到無比歡喜。
西方教眾人感到歡喜,三清聖人的麵色就極其難看了。
此時,元始天尊陰沉著臉,目光不善的盯著墨羽,恨不得將其打殺,在昆侖山講解佛法還不夠,竟然在廣成子認輸的時刻就選擇突破境界,這豈不是當眾打他闡教的臉麵嗎?
“僅憑一個墨羽就壓的闡教喘不過氣來,本座何時受過如此窩囊氣!”元始天尊在心中暗罵,陰沉的麵容,顯得他極為憤怒,但作為天道聖人又不好當眾發怒,隻能一直隱忍不發。
一旁的太清聖人暗自搖頭道“西方教有備而來,加上廣成子被墨羽搞得心浮氣躁,闡教此次落敗也是警醒爾等,要小心防範西方。”
太清聖人當即不再多言,闡教雖然敗了,但還有截教和人教,未必會讓西方教拔得頭籌。
“隻是宣講一番佛法,竟然就讓修為得到提升,西方佛法修行的速度當真如此之快嗎?”見墨羽輕易突破境界,截教不少弟子都感到一陣羨慕,他們在昆侖山修行道法,雖然有諸多修煉資源,還有聖人教導,但修為提升起來卻十分緩慢如果我們修煉佛法,是否也能像墨羽這般快速提升修為?
此刻,一些實力低微的截教外門弟子心中都想要嚐試修行佛法,但卻不敢表露出來。
墨羽不知眾人的想法,他隻知道自身修為得到突破,內心感到一陣驚喜“想不到闡述佛法精要,竟然讓我的修為小幅度提升,著實是意外之喜!”
這一場論道,他不僅逼迫的廣成子自願認輸,還讓自身修為得到提升,雖然隻是提升一個小境界,那也算是有所收獲了,而且還獲得不小的威名。
墨羽的目光越過闡教眾人,向著截教弟子望去。
隨著廣成子認輸,闡教落敗已成了事實,在見著廣成子落敗後,文殊等人就沒打算再上場,連大師兄都落敗了,他們上去又有什麽用,闡教眾人自然不願再出風頭。
“素聞截教道法高深,不知哪位道友願意前來討教?”墨羽的雙眸散發淩厲的目光,掃視截教眾人一眼。
多寶道人見著墨羽連贏數場,還逼迫的廣成子自行認輸,心中湧現一道戰意,當即站起身來,直接從人群中走出,站立在墨羽的身前“截教多寶前來討教道友高論!”
見多寶道人上場,墨羽的神色略微有些凝重,不敢小覷對方。
多寶道人是截教大師兄,他跟腳強大悟性非凡,深受通天教主的看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在封神量劫之後會建立小乘佛教,之後又被準提聖人邀請到靈山擔任大乘佛教教主之位,成為後世鼎鼎有名的萬佛之祖。
墨羽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是否會影響洪荒大勢,也不知多寶還能不能成為萬佛之祖,但毫無疑問的是,多寶能被準提聖人看重,並讓前者擔任萬佛之祖,必然有過人之處。
墨羽此刻與他論道,自然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神色嚴肅的回應道“原來是截教大師兄,貧道有禮了!”
多寶道人微微拱手回禮,沉聲道“墨羽道友接連獲勝,可見造詣頗深,貧道有一言想問,敢問道友,何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聞言,截教弟子一片嘩然。
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這是修士在突破大羅金仙時才會遇到的問題,而多寶道人還處於金仙層次,竟然拿大羅金仙之道來考校墨羽,這讓眾截教弟子都感到多寶的智慧。
“大師兄不愧是大師兄,竟然以大羅金仙之道考校一介真仙修士。就算那墨羽再精通佛法,他也不可能知曉大羅金仙道法吧!”無當小聲的對金靈說道。
“莫說是真仙佛修,就算是太乙金仙修士也未必能參悟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看來他終於要落敗了。”金靈與無當竊竊私語,似乎對多寶道人信心十足。
多寶道人雖然處於金仙層次,對大羅金仙之道也不了解,但並不妨礙他拿出來考校墨羽。
在多寶看來,墨羽對於道法並不精通,此前能夠獲勝都是以各種手段取巧罷了,真要比拚道法造詣,墨羽未必是他的對手,所以才會以大羅金仙之道考校墨羽的道法造詣。
聞言,彌勒等人的心中大為焦急。
“這多寶用心險惡,竟然以大羅金仙之道來考校墨羽師弟。”藥師和彌勒義憤填膺,都在為墨羽鳴不平“多寶確實可恨,若是小師弟因此落敗,我就以聖人之言考校他,看能不能回答上來。”
準提聖人和接引聖人卻依然十分平靜“爾等不用吵鬧,沒見著你們師弟神色如常嗎,想必他有應對的方法!”
經過接引聖人的提醒,西方教眾人這才見到墨羽依然氣定神閑,根本沒有什麽壓力。西方教眾人當即不再多言,既然師弟都不擔心,他們又何必緊張。
墨羽麵對多寶的詢問,神情不悲不喜,自己雖然修行的是佛法,但對於道法也有所了解,隻是沒有修煉罷了。
要知道,接引和準提兩位聖人是在紫霄宮聽過道祖講道的,豈會不知道法的玄妙?而且西方兩位聖人是在道法的基礎上才創造的佛法,兩者自然也有互通之處。
墨羽觀悟聖人法相修行,自然也將接引聖人對於道法的部分感悟,牢記在心中,當即回應道“先天五行之氣,與五髒之精氣生尅製化,朝歸於黃庭,謂之五氣朝元。天地人三花齊聚於頂,神氣精混而為一,以萬物法則相合,修得大羅道果,謂之三花聚頂。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此乃大羅金仙之道也。”
下一刻,蒼穹上異象頻發,隻見蒼穹上雷霆滾動,無窮瑞彩化為祥雲,遮蔽浩瀚虛空,天地道韻顯化金蓮,噴吐磅礴氤氳,天地法則墜落,顯化萬物至理。
墨羽講解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從而引發天地異象共鳴,可見他闡述的道法無比純正。
“什麽,他闡述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竟然引得天地共鳴,並彰顯無窮異象。看來墨羽不僅精通佛法,在玄門道法上的造詣也不低。”玄都平靜的麵容,因為墨羽闡述大道引起天地異象,神情頓時出現細微的變化,內心更是感到一絲震驚。
尋常修士想要闡明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至少也得有大羅金仙修為,而且是主修仙法的修士。而墨羽主修佛法,自身修為也沒有達到大羅金仙,卻能輕易闡述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這讓玄門三代首徒的玄都感到一絲巨大的壓力。
多寶道人見墨羽引發天地異象,神情陡然一驚,目光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不是佛修嗎,怎麽講解的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竟然獲得天地認可?”
道法與佛法雖然有所差異,但大道殊途同歸,修仙之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凝聚大羅道果,突破大羅金仙。而佛修同樣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隻是將道果凝聚成了舍利子,成就大羅正覺果位。
墨羽雖然沒有修煉到大羅金仙境界,但他觀望聖人法相修煉,或多或少知曉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的真意。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乃是大羅金仙之道,多寶道友不過金仙境界就好高騖遠,妄圖感悟大羅之法,這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墨羽闡明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當即詢問道“修行還是要穩紮穩打,否則根基不穩,日後終會留下後患。”
墨羽意味深長的告誡多寶,讓後者有些無地自容,心中感到一陣氣憤,他自身都不懂得何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卻被墨羽正確解答,這已經說明,他多寶在悟道方麵不敵墨羽,再無顏麵與對方論道了。
“墨羽道友道法精妙,貧道佩服!”多寶說道,當即心有不甘的返回人群之中。
見多寶都落敗了,截教弟子也無人再敢上場,墨羽連大羅金仙之道都能闡明一二,截教眾人誰還敢觸及黴頭。
見多寶落敗,玄都連忙站起身來,沉聲道“墨羽道友連敗闡、截兩教弟子,可見你道法高深,貧道玄都,前來討教。”
見玄都上場,墨羽的心中暗自期待,四教論道大會進行到這裏已經接近尾聲,隻要能勝過玄都,便可以拔得頭籌,至於針對玄都,他早就想到辦法,當即回應道“原來是人教大師兄,貧道有禮了,素聞玄都道友精通無為之道,不知何為無為?”
墨羽直接詢問無為之道,頓時讓眾人有種熟悉感,他們可不會忘記,墨羽與玉鼎論道時就用過類似的手法,險些讓闡教眾人道心有失。
如今墨羽故技重施,讓眾人都為玄都擔憂起來,就連太清聖人的神色都略顯擔憂,但很快又恢複正常。
“玄都精通無為之道,應該不至於道心有失,墨羽想要故技重施,隻會無功而返!”太清聖人對玄都頗具信心,覺得墨羽的伎倆無法奏效。
“無為之道是不妄為,遵循天地自然而行事,以天道規則約束己身。吾無為,而眾生自化,我不爭,故莫能與之爭。”玄都的神色依然十分平靜,仿佛早就預料到,墨羽會這麽問,當即便回應道。
玄都作為三清首徒,又是人教唯一的弟子,他學得太清聖人的無為之道,闡述起來自然是毫不費力,甚至覺得他的無為之道毫無缺陷,應該不至於被墨羽抓住漏洞。
“既然道友說了,無為是不妄為,那為何又要與我論道?”墨羽當即淺笑一聲,沉聲道“既然是不爭,那為何又要和貧道爭論高低,如此行徑豈不是與無為之道,背道而馳嗎?”
他的目光望向下方的墨羽,雙眸之中流露出一絲警惕之色。按理來說,弟子之間論道切磋他們本不該出言幹擾,但闡教陷入魔障之內,如果不出言喚醒,恐怕有礙日後的修行。
“闡教順應天意行事,又豈會有天道大劫臨身,爾等還不速速醒來!”元始天尊冷哼一聲,宣喝道,浩蕩聖音響徹天地,傳入闡教眾弟子的耳中,讓他們逐漸蘇醒過來,神識變得無比清明。
闡教順應天道行事,又怎麽會有劫難落在身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這一刻,闡教眾人才回過神來,他們完全就是被墨羽給坑了。
玉鼎真人醒悟過來,雙眸流露出憤怒之色,狠狠的注視著墨羽,恨不得嗬斥對方幾句。隻可惜他在和墨羽論道之時不幸陷入魔障之中,說明自身已經落敗,哪還有什麽資格去嘲諷對方,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失敗“道友巧舌如簧、機鋒深沉,貧道甘拜下風!”
見玉鼎真人認輸,墨羽的心中積攢的怨氣,這才有所宣泄,西方眾人剛來昆侖山就被闡截兩教弟子肆意譏諷,還被三清故意刁難。
這口怨氣憋在心裏可謂是不吐不快,所以他上場之前就做好打算,要讓玉鼎真人吃些苦頭,現如今闡教眾人險些道心失守,也算償還了之前的仇怨了。
墨羽平靜的回應道“玉鼎道友承讓了!”
接引聖人與準提聖人頓時麵露歡喜的笑意,驚歎道“墨羽徒兒勝過玉鼎真人,也算初立威名了,想必闡截兩教弟子都不敢再小覷他了!”
接引聖人雖然料想到墨羽有可能會獲勝,但沒有想到他會以這種方式勝出,真仙修士讓金仙修士道心失衡,這種事情從未在洪荒出現過,墨羽可謂是開創了先河。
隨著玉鼎真人落敗,自行退場,墨羽頓時占據主場,向著眾人詢問道“貧道有幸勝得一場,不知哪位道友願意上場討教?”
聞言,四周噤若寒蟬。
截教弟子已經見識過墨羽的巧辯之能,不敢輕易與他論道,想要多觀望一下。如果墨羽能先勝過闡教弟子,對於截教而言將會更加有利,所以多寶等人都沒有選擇上場。
反觀闡教落敗導致顏麵大失,廣成子等人還險些被誅滅道心,他們都憋著一股怨氣,想要找回顏麵。
“墨羽用心險惡,險些壞了我等道心,此事絕對不能就這樣算了。我來與他論道一場,爭回闡教顏麵!”廣成子立即站起身來,緩步來到墨羽的身前“闡教廣成子,前來討教道友高論!”
見廣成子上場神色顯得有些警惕,廣成子是闡教大師兄,對於道法的專研肯定要強於玉鼎真人,墨羽自然不敢小覷對方,拱手一禮道“原來是闡教大師兄,貧道有禮了!”
“素聞西方有八百旁門佛法,敢問墨羽道友,何為佛?”廣成子微微點頭表示回應,率先發難道,墨羽以闡之大道刁難玉鼎真人,因此他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詢問前者何為佛,隻要墨羽闡述的佛法之中,蘊含一絲漏洞,他都會加以抨擊,讓對方無地自容。
墨羽怎麽都沒有想到廣成子竟然會問什麽是佛,玄門上下,不管是三清還是三教弟子,都對西方佛法十分排斥。現如今廣成子卻主動問起佛法,顯然是被之前的事情氣得不輕,導致思想有問題。
墨羽正愁西方佛法無法宣揚,廣成子就送來機會,既然你想要知曉何為佛,那他就在昆侖山宣講佛法,讓爾等知道何為佛之大道,當即闡述道“佛為無上正覺者,以無上智慧解脫眾生疾苦,超脫生死因果束縛……”
墨羽以自身佛念闡述佛法正覺,下一刻周身迸發澎湃佛韻,引動天地佛紋顯化佛法,無量佛文籠罩四方虛空,無量佛韻交相輝映,衍生一尊聳立諸天的佛陀法相。那佛陀法相頭頂蒼穹,盤坐於昆侖仙境內,他巍峨的身軀猶如鎏金鑄就,迸發無量佛光,照耀諸天寰宇。
凡是佛光普照之處,一座座虛幻的婆娑塔聳立而起,山川大地化為佛國淨土,浩蕩梵音禪唱之聲,響徹整個昆侖山。
這一刻,墨羽宛若佛陀降臨,他周身寶象莊嚴,慈眉善目間,流露出大慈大悲之狀,一手呈拈花狀,另一手先前攤開,像是在接引眾生向佛,一絲無比純正的佛陀真意,渲染四方天地,佛陀法相迸發浩蕩佛音,口吐億萬佛法經文,向著闡教弟子和截教弟子飄灑而去。
在佛法經文的籠罩下,闡截兩教弟子顯得無比安詳,他們隻覺得神台清明,內心無比平靜。
墨羽在接引聖人的夢境世界內參悟一絲佛陀真意,還聆聽到諸多佛法真解,如今他闡述著接引聖人的佛法真解,就等同於在給三教弟子講解佛之大道。
在浩蕩佛音的加持下,三教弟子都有不少人陷入悟道之中,在參悟著其中蘊含的佛之大道,甚至有些實力較弱的弟子,身上已經散發若有若無的佛韻,即將皈依了。
要知道,萬族眾生皆有佛性,隻是因為東方生靈修煉道法才抑製了佛性。
如今墨羽闡述佛法,就等同於在引導他們釋放自己的佛性。
在封神量劫之後,不少截教弟子和闡教弟子都入了西方成佛,就連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都舍棄闡教,皈依佛門。由此可見,闡截兩教弟子中有諸多修士都是頗具慧根的,隻是缺乏一個接觸到的機會罷了。
如今,墨羽便是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可以比較佛法和道法的差距,即使無法讓眾人當場皈依西方,但至少也能留下隱患,為日後皈依佛門做準備。
“廣成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問什麽不好,偏偏要問他何為佛。如今他直接在昆侖山講解佛法,讓我等門下弟子都沾染一絲佛性,日後定會留下禍根。”就在墨羽闡明佛法之時,通天教主頓時發現有些不對,連忙嗬斥道,大袖猛然揮動,澎湃上清法力宣泄而出,化為璀璨光幕籠罩截教弟子,阻礙佛音的傳入。
下一刻,截教眾弟子緩緩醒來,這才想起他們剛剛竟然陷入佛法感悟之中,內心感到一陣懊悔。
“墨羽竟然想要引誘我等入佛,實在可惡!”截教眾弟子都對墨羽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但他們轉念一想,又對廣成子投去厭惡的目光,如果不是廣成子向墨羽詢問何為佛,後者又怎麽可能當眾闡明佛法,讓他們險些墜入佛道。
這一刻,截教眾人對廣成子都帶有一絲恨意。
“可恨,這墨羽竟然在昆侖山宣講佛法,實在目無聖人,偏偏本座還不能出手阻止!”元始天尊見廣成子犯下大錯,心中恨意十足,卻又不忍懲罰,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隨後他大袖猛然揮動,磅礴玉清仙氣化為光幕籠罩在闡教弟子的身上,阻擋佛音的入侵。
下一刻,文殊等眾闡教弟子緩緩醒來,他們腦海中卻多出諸多佛經,而且有種揮之不去的感覺。
雖說三清不願意見到墨羽在昆侖山講解佛法,但他與廣成子是在論道,如果元始天尊直接出手打斷墨羽講解佛法,必然會被準提和接引詬病,闡教又會因此落敗。
闡教已經輸了一局,若是連廣成子都落敗了,闡教將會顏麵掃地,徹底與論道大會無緣了。在這種情況下,元始天尊即使再憤怒,都不好出手打斷墨羽。
“我們師兄弟二人常年想為東方生靈講解佛法卻得不到機會。想不到墨羽師侄一出手直接就在昆侖山講解佛法,實在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啊!”準提聖人見墨羽在昆侖山講解佛法,頓時大為歡喜,驚呼道。
“此事還得多虧廣成子相助,否則墨羽怎會有機會在昆侖山講道。”接引聖人回應準提,麵容浮現濃鬱的笑意。
接引和準提兩人一直為興盛西方而努力,但每次都被三清阻止,甚至連在東方大陸傳法都難以做到。如今墨羽直接在昆侖山傳法,如此壯舉是準提和接引從未想到過的。
墨羽講解佛法,雖說沒有讓闡截兩教弟子皈依西方,但至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將佛法呈現在東方生靈的眼前。
相比於憤怒的三清,準提和接引自然是無比歡喜,就連彌勒、藥師等人都對墨羽感到無比佩服能在昆侖山講解佛法,墨羽恐怕是洪荒第一人了。
見虛空中的佛陀異象,廣成子的神色陡然驚變,原本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沒想到墨羽竟然當場闡述佛法,宣傳佛法經文。
此刻,廣成子極其後悔,早知墨羽會如此,他說什麽都不會問對方何為佛,哪怕是問詢萬千大道,也不至於讓墨羽傳揚佛法。如此一來,這場論道不管勝負如何,等大會結束後,自己肯定少不了一頓責罰。
三清耗費無數歲月阻攔西方教傳播佛法,現在竟然被他打破了,這讓廣成子如何承受。
“這次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吾該怎麽辦?”此時,廣成子已經無暇顧及論道了,他隻想快些讓墨羽停止闡述佛法,避免佛法東傳的局麵。
要知道,昆侖山是東方祖脈,四周山嶽峰巒間有無數生靈,如果這些生靈聆聽到佛法,說不定很有可能會皈依西方。再者說,昆侖山傳出佛法,這件事情要是宣揚出去,勢必會讓三清顏麵大損。
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廣成子隻能通過認輸結束這場論道,來讓墨羽停止闡述佛法“墨羽道友佛法精湛,不用再闡述了,貧道自願認輸?”
廣成子的心中感到無比憋屈,他還沒怎麽和墨羽論道,就被對方逼迫的不得不認輸,如果他不認輸,墨羽就會一直闡述佛法。既然你問起什麽是佛,總得闡述清楚吧,那就將西方佛法從頭到尾講一遍。
如果沒聽明白,那就再講一遍,若是聽明白了,就考校你一下。不管是哪種情況,廣成子最終都會落敗,在這種情況下,他敢不認輸嗎?
墨羽此刻闡述著佛法,絲毫沒有理會廣成子的言語,因為他的心中多有感悟,修為即將有所提升。
之前,墨羽在夢境世界內,先後與彌勒和藥師交手,導致他獲得諸多感悟,隻因為沒來得及整理收獲就被拉來昆侖山論道,如今闡明佛法,就等同於在梳理自己的收獲,讓他的佛法造詣得到小幅度的精進,修為得以突破。
不多時,墨羽的體內傳出一道悶響,他渾身迸發真仙中期威壓,澎湃佛韻滾滾湧動,讓佛陀法相變得更加凝實,萬千佛理宣泄開來,四周大地湧現一朵朵金蓮,噴湧磅礴氤氳。
在虛空中,有羅漢、菩薩等虛幻法相,各自站立四方諸天,他們神態各異都在朝拜佛陀,繁雜的天地異象,讓昆侖山遍布佛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在場的眾人都感到震驚。
“嗯,小師弟竟然當眾突破修為,這無疑是在狠狠拍打廣成子的臉麵啊!”彌勒的笑容拂麵,雙眸微眯成縫,神情顯得十分歡快,闡教和西方教論道,墨羽不僅輕易獲勝,還讓自己的修為得到突破,這無疑表明了他的佛法造詣,已經達到高深境界。
這一刻,西方教眾弟子都對墨羽的表現感到十分的欽佩,如果是他們麵對廣成子的刁難,能闡明什麽是佛就不錯了,哪裏還能臨陣突破。
“好,墨羽大漲我西方教威名,此番論道結束後,吾定要好好獎賞他!”接引聖人見墨羽當眾突破,還接連勝過玉鼎和廣成子,讓他的內心感到無比歡喜,甚至已經計劃好,等論道大會結束後就對墨羽進行嘉獎了。
墨羽先後勝過玉鼎和廣成子已經算是大漲西方教威名,至少壓過了闡教一頭,這對於西方教具有深遠的意義,準提和接引兩位聖人自然感到無比歡喜。
西方教眾人感到歡喜,三清聖人的麵色就極其難看了。
此時,元始天尊陰沉著臉,目光不善的盯著墨羽,恨不得將其打殺,在昆侖山講解佛法還不夠,竟然在廣成子認輸的時刻就選擇突破境界,這豈不是當眾打他闡教的臉麵嗎?
“僅憑一個墨羽就壓的闡教喘不過氣來,本座何時受過如此窩囊氣!”元始天尊在心中暗罵,陰沉的麵容,顯得他極為憤怒,但作為天道聖人又不好當眾發怒,隻能一直隱忍不發。
一旁的太清聖人暗自搖頭道“西方教有備而來,加上廣成子被墨羽搞得心浮氣躁,闡教此次落敗也是警醒爾等,要小心防範西方。”
太清聖人當即不再多言,闡教雖然敗了,但還有截教和人教,未必會讓西方教拔得頭籌。
“隻是宣講一番佛法,竟然就讓修為得到提升,西方佛法修行的速度當真如此之快嗎?”見墨羽輕易突破境界,截教不少弟子都感到一陣羨慕,他們在昆侖山修行道法,雖然有諸多修煉資源,還有聖人教導,但修為提升起來卻十分緩慢如果我們修煉佛法,是否也能像墨羽這般快速提升修為?
此刻,一些實力低微的截教外門弟子心中都想要嚐試修行佛法,但卻不敢表露出來。
墨羽不知眾人的想法,他隻知道自身修為得到突破,內心感到一陣驚喜“想不到闡述佛法精要,竟然讓我的修為小幅度提升,著實是意外之喜!”
這一場論道,他不僅逼迫的廣成子自願認輸,還讓自身修為得到提升,雖然隻是提升一個小境界,那也算是有所收獲了,而且還獲得不小的威名。
墨羽的目光越過闡教眾人,向著截教弟子望去。
隨著廣成子認輸,闡教落敗已成了事實,在見著廣成子落敗後,文殊等人就沒打算再上場,連大師兄都落敗了,他們上去又有什麽用,闡教眾人自然不願再出風頭。
“素聞截教道法高深,不知哪位道友願意前來討教?”墨羽的雙眸散發淩厲的目光,掃視截教眾人一眼。
多寶道人見著墨羽連贏數場,還逼迫的廣成子自行認輸,心中湧現一道戰意,當即站起身來,直接從人群中走出,站立在墨羽的身前“截教多寶前來討教道友高論!”
見多寶道人上場,墨羽的神色略微有些凝重,不敢小覷對方。
多寶道人是截教大師兄,他跟腳強大悟性非凡,深受通天教主的看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在封神量劫之後會建立小乘佛教,之後又被準提聖人邀請到靈山擔任大乘佛教教主之位,成為後世鼎鼎有名的萬佛之祖。
墨羽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是否會影響洪荒大勢,也不知多寶還能不能成為萬佛之祖,但毫無疑問的是,多寶能被準提聖人看重,並讓前者擔任萬佛之祖,必然有過人之處。
墨羽此刻與他論道,自然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神色嚴肅的回應道“原來是截教大師兄,貧道有禮了!”
多寶道人微微拱手回禮,沉聲道“墨羽道友接連獲勝,可見造詣頗深,貧道有一言想問,敢問道友,何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聞言,截教弟子一片嘩然。
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這是修士在突破大羅金仙時才會遇到的問題,而多寶道人還處於金仙層次,竟然拿大羅金仙之道來考校墨羽,這讓眾截教弟子都感到多寶的智慧。
“大師兄不愧是大師兄,竟然以大羅金仙之道考校一介真仙修士。就算那墨羽再精通佛法,他也不可能知曉大羅金仙道法吧!”無當小聲的對金靈說道。
“莫說是真仙佛修,就算是太乙金仙修士也未必能參悟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看來他終於要落敗了。”金靈與無當竊竊私語,似乎對多寶道人信心十足。
多寶道人雖然處於金仙層次,對大羅金仙之道也不了解,但並不妨礙他拿出來考校墨羽。
在多寶看來,墨羽對於道法並不精通,此前能夠獲勝都是以各種手段取巧罷了,真要比拚道法造詣,墨羽未必是他的對手,所以才會以大羅金仙之道考校墨羽的道法造詣。
聞言,彌勒等人的心中大為焦急。
“這多寶用心險惡,竟然以大羅金仙之道來考校墨羽師弟。”藥師和彌勒義憤填膺,都在為墨羽鳴不平“多寶確實可恨,若是小師弟因此落敗,我就以聖人之言考校他,看能不能回答上來。”
準提聖人和接引聖人卻依然十分平靜“爾等不用吵鬧,沒見著你們師弟神色如常嗎,想必他有應對的方法!”
經過接引聖人的提醒,西方教眾人這才見到墨羽依然氣定神閑,根本沒有什麽壓力。西方教眾人當即不再多言,既然師弟都不擔心,他們又何必緊張。
墨羽麵對多寶的詢問,神情不悲不喜,自己雖然修行的是佛法,但對於道法也有所了解,隻是沒有修煉罷了。
要知道,接引和準提兩位聖人是在紫霄宮聽過道祖講道的,豈會不知道法的玄妙?而且西方兩位聖人是在道法的基礎上才創造的佛法,兩者自然也有互通之處。
墨羽觀悟聖人法相修行,自然也將接引聖人對於道法的部分感悟,牢記在心中,當即回應道“先天五行之氣,與五髒之精氣生尅製化,朝歸於黃庭,謂之五氣朝元。天地人三花齊聚於頂,神氣精混而為一,以萬物法則相合,修得大羅道果,謂之三花聚頂。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此乃大羅金仙之道也。”
下一刻,蒼穹上異象頻發,隻見蒼穹上雷霆滾動,無窮瑞彩化為祥雲,遮蔽浩瀚虛空,天地道韻顯化金蓮,噴吐磅礴氤氳,天地法則墜落,顯化萬物至理。
墨羽講解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從而引發天地異象共鳴,可見他闡述的道法無比純正。
“什麽,他闡述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竟然引得天地共鳴,並彰顯無窮異象。看來墨羽不僅精通佛法,在玄門道法上的造詣也不低。”玄都平靜的麵容,因為墨羽闡述大道引起天地異象,神情頓時出現細微的變化,內心更是感到一絲震驚。
尋常修士想要闡明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至少也得有大羅金仙修為,而且是主修仙法的修士。而墨羽主修佛法,自身修為也沒有達到大羅金仙,卻能輕易闡述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這讓玄門三代首徒的玄都感到一絲巨大的壓力。
多寶道人見墨羽引發天地異象,神情陡然一驚,目光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不是佛修嗎,怎麽講解的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竟然獲得天地認可?”
道法與佛法雖然有所差異,但大道殊途同歸,修仙之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凝聚大羅道果,突破大羅金仙。而佛修同樣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隻是將道果凝聚成了舍利子,成就大羅正覺果位。
墨羽雖然沒有修煉到大羅金仙境界,但他觀望聖人法相修煉,或多或少知曉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的真意。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乃是大羅金仙之道,多寶道友不過金仙境界就好高騖遠,妄圖感悟大羅之法,這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墨羽闡明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當即詢問道“修行還是要穩紮穩打,否則根基不穩,日後終會留下後患。”
墨羽意味深長的告誡多寶,讓後者有些無地自容,心中感到一陣氣憤,他自身都不懂得何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卻被墨羽正確解答,這已經說明,他多寶在悟道方麵不敵墨羽,再無顏麵與對方論道了。
“墨羽道友道法精妙,貧道佩服!”多寶說道,當即心有不甘的返回人群之中。
見多寶都落敗了,截教弟子也無人再敢上場,墨羽連大羅金仙之道都能闡明一二,截教眾人誰還敢觸及黴頭。
見多寶落敗,玄都連忙站起身來,沉聲道“墨羽道友連敗闡、截兩教弟子,可見你道法高深,貧道玄都,前來討教。”
見玄都上場,墨羽的心中暗自期待,四教論道大會進行到這裏已經接近尾聲,隻要能勝過玄都,便可以拔得頭籌,至於針對玄都,他早就想到辦法,當即回應道“原來是人教大師兄,貧道有禮了,素聞玄都道友精通無為之道,不知何為無為?”
墨羽直接詢問無為之道,頓時讓眾人有種熟悉感,他們可不會忘記,墨羽與玉鼎論道時就用過類似的手法,險些讓闡教眾人道心有失。
如今墨羽故技重施,讓眾人都為玄都擔憂起來,就連太清聖人的神色都略顯擔憂,但很快又恢複正常。
“玄都精通無為之道,應該不至於道心有失,墨羽想要故技重施,隻會無功而返!”太清聖人對玄都頗具信心,覺得墨羽的伎倆無法奏效。
“無為之道是不妄為,遵循天地自然而行事,以天道規則約束己身。吾無為,而眾生自化,我不爭,故莫能與之爭。”玄都的神色依然十分平靜,仿佛早就預料到,墨羽會這麽問,當即便回應道。
玄都作為三清首徒,又是人教唯一的弟子,他學得太清聖人的無為之道,闡述起來自然是毫不費力,甚至覺得他的無為之道毫無缺陷,應該不至於被墨羽抓住漏洞。
“既然道友說了,無為是不妄為,那為何又要與我論道?”墨羽當即淺笑一聲,沉聲道“既然是不爭,那為何又要和貧道爭論高低,如此行徑豈不是與無為之道,背道而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