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平壤城內
字數:3986 加入書籤
從衛三和陳子路兩人抓到的舌頭口中得知,按照美軍司令部的消息,會在今天黎明前對敵對方的前沿陣地大規模釋放生化毒劑,同時也會對中朝邊境的城鎮進行多種類長時效的毒氣彈攻擊。
能問出這樣的消息,看了衛三又使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那舌頭應該沒剩下多少肉了。
這個消息一經得知,這裏的二十八人盡數產生了一個表情,那就是震驚後的怒火!
美國難道要學日本鬼子那樣?
這就是一個經濟強國,軍事大國的手段?
還要不要臉了!?
午夜以過,留給特戰隊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衛三自己走進一個房間內思索著行動的計劃,要炸掉機場談何容易,用什麽炸?土質炸藥包嗎?別逗了!就隻是進入機場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按照衛三之前的設想,在時間充分的情況下,可以慢慢的摸近機場,再製定一係列的行動計劃,這時間上已經沒有給他們準備的機會了,現在除非部隊已經打到平壤,不然,後果真的難以想象。
馬有德看著衛三所在的房間內開始煙霧繚繞,就知道這次就連衛三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不禁有些衝動的說:“隊長,要不咱們先出去通知大部隊?”
衛三悶頭抽煙:“來不及了!”
馬有德:“那要不我們豁出去,衝進機場,跟他們拚了!”
隊員中馬上就有人響應:“對,我們總能幹點什麽的!”
衛三抬起頭閉著眼睛說:“你們想過沒有如果要炸掉那些飛機,我們自己也就完了,那麽多的毒氣彈,我們根本來不及逃出爆炸時所波及的範圍......”
美軍所使用的生化毒劑也就是生物毒劑和化學毒劑,一旦距離太近被波及到,他們就連救治的機會都沒有,這才是衛三想不通的地方。
“不能近戰的話,那我們就遠轟啊!”王連勝出著注意。
衛三所在的房間擁擠著二十多號人,氣氛相當的凝重,王連勝的話讓大家都覺的很可笑,他們就來了二十幾個人,有靠什麽來遠轟,盡管好笑,卻沒人能笑出聲,如果飛機從這裏起飛,那可能造成的傷害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往小了說,會殺死毒害自己的同胞數以萬計,往大了說,一旦被美軍得逞,那他們之前所取得的優勢有可能會一朝喪盡,兩國交兵不是過家家,一旦被美軍得勢,那犧牲的就不僅僅是幾萬人那麽簡單了!
王連勝的話讓衛三的眼睛一亮,這何嚐不是一個方法,但想要做到又談何容易,想了一下,衛三對陳子路說:“美國佬的炮營大概離我們有多遠?”
“不到三公裏。”
“機場和炮營有多遠?”
“應該不足五公裏吧?”
衛三猛的站起身說:“就是他了,搶他們的炮營,炸翻這些狗r的!”
衛三的話讓眾人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隊長總是能帶給他們驚喜,既然有了目的和目標,接下來就是製定行動計劃,按照衛三所說,就是要摸到美軍在城中的炮營裏,調集重火力打擊美軍的機場!
這很可能又是一次玩命的勾當,不過也沒有辦法,他們二十幾個人在脫離了大部隊後,又突然發現了這樣一個驚天的秘密,肯定是要通知大部隊的,不然他們就算炸毀了機場,阻止了美軍的計劃,那他們也將在今天畫上句號。
在保留自己的生命還是挽救更多生命的兩個選擇中,這裏的人都選擇了後者,這次的任務異常艱難,很可能等不到大部隊的到來,他們就已經被圍殲的屍骨無存,但這裏的人都沒有抱怨什麽,他們就是特戰隊,他們就是毒刺,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在敵人毫不防備的情況下,用毒刺捅進敵人的心窩裏!
死有何懼!必要時候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是他們付朝作戰前就已經有的心理準備,他們不後悔,也絕不後退!
計劃製定完後,特戰隊就離開了這裏,向美軍的炮營摸了過去,悄悄的速度卻不慢的穿行在平壤的街頭上,躲避巡邏隊讓他們耗去了大量的時間,好在平壤城內足夠大,總能讓他們尋找到一些機會的。
平壤(朝鮮文:??),全稱為平壤直轄市(朝鮮語:?????),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朝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
平壤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橫跨其中,因其地勢平坦而得名。大同江與其支流流經市中心。是朝鮮半島曆史最悠久的城市,相傳早在檀君時代就被定為都城。全市下轄18個區域、2郡,總麵積3,194平方公裏,截至2011年,全市人口約325.5萬人。
平壤雖然和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是當時的朝鮮兩大商業中心,但屢遭兵燹。1592年發生壬辰倭亂,日本攻陷平壤城,後來朝鮮在明朝援軍的幫助下與日軍激戰,收複了平壤。1627年的丁卯胡亂和1636年的丙子胡亂期間,滿洲(女真)軍隊曾兩度攻占平壤,大量市民被擄走為奴隸,平壤又遭到嚴重破壞。1811年洪景來在平壤附近起義,後來被鎮壓。1866年8月,平壤發生舍門將軍號事件,美國武裝商船舍門將軍號強行駛入平壤大同江,肆意開炮,最後被平壤軍民擊沉。這一事件也被北朝鮮認為是朝鮮近代史的開端。1894年,清朝和日本的軍隊在平壤開戰,最後清軍戰敗,是為中日甲午戰爭中著名的“平壤戰役”,此外,平壤的外港鎮南浦還是當時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時日本的兵站基地。
1896年,朝鮮將8道劃分為13道,平壤隸屬平安南道,仍為該道首府。1897年,鎮南浦開港,1898年5月,大韓帝國政府宣布向各國開放平壤,1902年5月,大韓帝國將平壤升格為陪都,稱“西京”。當時,平壤不僅有許多日本和西洋人,也是朝鮮華僑的重要聚居地。隨著平壤的對外開放及地位提升,平壤近代化進程加快,逐漸成為朝鮮半島的商業和工業中心,並成為朝鮮半島的基督教中心,全盛時教堂超過1400座(在朝鮮戰爭時期這些教堂被美軍全部炸毀),有“東方耶路撒冷”的別稱。
日俄戰爭前夕,大韓帝國的高宗皇帝還打算遷都平壤以躲避日本威脅,但在日本壓力下沒有成功。
日據時代,平壤曾在1919年作為三一運動的重要中心。1931年,發生萬寶山事件,平壤市民在日本人的誤導和唆使下引起大規模的排華騷亂。1945年,日本投降,平壤為蘇聯占領。1948年,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以金日成為內閣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定都平壤。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色情,一經發現,立即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站所有書籍采集於互聯網,本站全自動蜘蛛爬行,無人工幹預,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係我們
如果你發現任何違法及損壞國家利益的內容,請發送郵件給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北京時間10:00-18:00內刪除)
版權保護刪除內容請聯係email:267362373@
copyright?2016 讀來讀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020972秒
滬icp備16026625號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滬)字12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5]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