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章:秦瓊病危

字數:5175   加入書籤

A+A-


    李浩趕忙道:“微臣不敢!微臣混賬!”

    李世民剛想點頭,忽然發現不對,自己明明問他是不是裝混賬的,居然跟著他思路走,被他帶到溝裏了,他頓時覺得自己很看不透李浩這家夥。

    李浩又陪著李世民散了一會兒步,說了一些沒有營養的話,李世民便打發他離開了,臨走前還囑咐他,每隔半個月來太極宮一次,替晉陽公主檢查病情。

    李浩回到家後,先去特種兵訓練基地查看了一番,薛仁貴據實向他匯報了訓練成果,並讓他親自檢閱,經過將近半年的訓練,這些少年們個個都變得十分壯實,一般的訓練已經難不倒他們了,李浩很滿意,並給薛仁貴製定了接下來的訓練計劃,搏擊,軍械,刺殺訓練。

    搏擊刺殺訓練他可不敢公開進行,這時候,李浩的地下密室就派上用場了,地下密室隻有一間當做冰窖儲冰,其他地方一直空著,李浩讓薛仁貴每隔兩天帶這些少年到地下密室裏進行搏擊,軍械,刺殺訓練。

    與此同時,李浩讓魯直帶著一些信得過的工匠秘密研製軍械,其中最牛逼的就是連弩,李浩拿出自己的連弩作為樣品,讓魯直帶著工匠做一批連弩出來。

    安排訓練就花掉了李浩一整天的時間,接下來,李浩準備拓展新的生意-玻璃。

    玻璃是個好東西,李浩可以肯定,玻璃的問世在大唐絕對會引起轟動,而伴隨著玻璃的出現,將會誕生一個東西,那就是玻璃鏡。

    玻璃的燒製工藝可不簡單,分為:預熱,燒結,穩泡,退火。李浩雖然將燒製玻璃的所有技術都背下來了,然而這也隻是理論知識,離實踐還差得遠呢,他隻能且行且試。

    從七月開始建爐窯,李浩不知道試驗了多少次,總是在穩泡和退火工序失敗,總結了多次失敗的經驗之後,他終於在十月下旬燒製出了第一塊玻璃,不過形狀似乎不大好,而且還不平整,僥是如此,這也激動得他當晚都沒睡好覺。

    又經過三天的技術穩固,李浩終於燒製出了一塊完美的玻璃,接下來便是製作鏡子了,製作鏡子需要在玻璃的一麵鍍銀,現在是古代,電鍍是肯定不可能的了,那麽便隻能用化學方法了,化學鍍銀需要用的化學品還挺多,好在都不是什麽稀罕的化學品,在這個時代也做得出來,不過這也花了李浩不少的人力和財力去收集,並確保了穩定的貨源。

    鍍銀成功,再在背麵封漆,世界上第一麵玻璃鏡終於問世了,當工匠們看到玻璃鏡的時候,驚為神物,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麽神奇的東西。

    李浩將自己燒製玻璃的技巧心得和訣竅全都傳給工匠們,李浩的玻璃窯便開始正規投產了,由於場地限製,李浩的玻璃窯並沒有建多大,所以玻璃的出產量自然有限,目前大唐還沒人用玻璃,所以他讓工匠們暫時將所有的玻璃都做成玻璃鏡,第一批貨出來,總共十五麵圓鏡。

    李浩給家裏的所有女眷每人發了一麵,最後還剩八麵,然後他自己留下一麵鏡子,其他都都用來送人,送誰呢,程咬金家必須送一麵,免得這貨到時候跟自己鬧,李績也送一麵,畢竟李浩對他印象還不錯,自己冠禮和結婚的時候,李績兩次都來了,特別是自己結婚的時候,李績送了一萬貫的厚禮呢。然後便是長孫無忌了,長孫無忌這人心胸不咋滴,李浩為了防止他給自己找麻煩,特地把最大的一麵鏡子送給他,最後就是李世民了。李世民宮中妃嬪比較多,剩下的幾麵鏡子全都給他,就當是拍個馬屁吧。

    李浩坐著馬車來到長安,先去太極宮給李世民送鏡子,順便給李明達診一下脈,發現李明達身子恢複的不錯,他便安心了,從太極宮出來,他先去了長孫無忌家。

    為什麽先去長孫無忌家呢,因為如果先去程咬金家的話,他怕自己會豎著進去,橫著出來,所以還是把程咬金留在最後吧。

    長孫無忌見李浩特地來給自己送禮,很開心,微笑相迎,還特地請李浩喝茶,二人剛寒暄幾句,長孫無忌就嘿笑著道:“詩狂啊,難為你啦。”

    李浩趕忙謙虛:“孝敬長輩是我應該做的。”

    “不不不。”長孫無忌搖頭擺手,“我說的不是玻璃鏡,我說的是你拒絕太子殿下的邀請。”

    李浩聞言一怔,敢情長孫無忌已經看出來了,不愧是老狐狸,什麽都瞞不過他的眼睛,不過李浩可不打算承認,幹笑著問:“長孫伯伯說什麽呢,小子怎地聽不懂?”

    長孫無忌淡笑道:“希望你是真的聽不懂啊,李浩啊,太子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李浩聞言心中暗笑:“老子正是因為有遠慮才會拒絕他的,繼承皇位?嗬嗬,別鬧了。”

    他嘴上自然不會這麽說,隻是裝作一臉迷茫的樣子,道:“太子繼承皇位與小子有何幹係?小子隻想安安穩穩地做個富家翁,每天白天數錢,晚上摟著一大堆女人睡覺。”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哦,對了,要美女!”

    “你這混賬。”長孫無忌無奈笑罵,對他無語。

    李浩隻是來給長孫無忌送個禮,不想跟他多聊,找了個借口便離開了,接下來去李績府上送禮。

    到了英國公府,李浩遞上拜帖後,管家來報,說翼國公病重,李績前去探望了。

    李浩聞言一驚,翼國公可不是一般人,大名鼎鼎的秦瓊秦叔寶就是他了。

    曆史上的秦瓊在武德年間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勇武難當,立下無數汗馬功勞,不過也因此受傷無數,後來在玄武門一役中,受傷極重,雖未能傷及性命,但卻落下了病根,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失血過多引發的嚴重貧血,病情嚴重的話會死人,曆史上的秦瓊也確實是死於貧血。

    一提到秦瓊,李浩直拍腦門,懊悔大叫:“糟糕,我怎麽把他給忘了,怎麽把他給忘了。”

    李浩在南陀山查閱曆史資料的時候,曾特地查了一下秦瓊的資料,也查清楚了他的病情和治療方法,他原本是打算治好秦瓊的病,這樣秦瓊就欠自己一個莫大的恩情了,秦瓊耶,右武衛大將軍耶,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耶,讓他欠一個恩情是什麽概念。

    李浩頭腦風暴了一下,秦瓊死於貞觀十二年,現在是貞觀十一年十月底,按時間算,秦瓊也該發病了,李浩有點擔心,秦瓊現在病情惡化到非常嚴重的程度了,自己到底能有幾分把握救他。

    他站在門外想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試一試,不過不是現在,而是明天,因為自己缺少工具,於是他也不給程咬金去送禮了,直接打道回府。

    回到家後,他取來自己的迷彩包,從裏麵取出一隻急救箱,打開一看,裏麵有許多紗布,消炎藥,還有注射器皮管和針頭。

    注射器皮管和針頭就是替秦瓊治病的關鍵,因為他要給秦瓊輸血,既然要輸血,那就要化驗血型,化驗血型是需要高科技儀器的,以李浩現在的條件,是絕對不可能化驗得出血型的。

    不過沒關係,李浩早有準備,他不化驗血型,隻做血型配對,不管秦瓊是什麽血型,隻要找到血型能跟他的血型配上對就行了,血型配對就容易多了,隻要多做幾個溶血實驗就可以。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李浩便帶上工具出發,前往長安拜訪李績,他剛到英國公府門口,恰巧碰到剛出門的李績,李浩趕忙上去見禮。

    李績見李浩來訪,略感訝異,想到管家昨天告訴他李浩來給自己送禮,便問:“詩狂賢侄,到底是什麽禮如此重要,這麽一大早便來拜訪我?”

    李浩道:“李叔叔,小侄今天來不是來送禮的,而是想讓叔叔引薦一下,我要替翼國公治病。”

    李績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大喜,問:“你有辦法治好叔寶?”

    李浩也不敢打包票,很是含蓄地說:“倘若早個半年,小子有把握,現在的話,小子隻能盡力一試,盡人事而聽天命。”

    “好,有你這句話便夠了!”李績聞言歡喜無比,李浩多次獻出神奇藥方,據宮中傳出消息,李浩這次又治好了晉陽公主的氣疾,所以他對李浩的醫術還是很有信心的。

    一想到李浩要為秦瓊治病,李績便激動不已,道,“我正巧要去探望叔寶,你便隨我一起去吧。”

    “是。”李浩頷首,和李績一起上馬,前往翼國公府。

    來到秦府,嗬,人真多,全都是朝堂大佬,在李績的引薦下,李浩一一朝他們行禮,臉黑如炭的尉遲敬德,體型如熊的程咬金,段誌玄,牛進達,就連李靖都來了。

    自從吐穀渾之戰後,有人彈劾李靖有謀反之心,李靖知道自己功高震主了,正巧他腳疾發作,便以養病為借口,一直在家深居簡出,謝絕所有訪客,今天連他都來探望秦瓊了,說明秦瓊這次真的離死不遠了。

    在場的大佬中,其他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李浩,不過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尉遲恭,這個黑炭頭脾氣暴躁,性情憨直,還喜歡居功自傲,所以沒少得罪人,據說貞觀六年的時候,李世民大擺酒宴,席間,尉遲恭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大怒不已,說道:“你有什麽功勞,配坐在我的上席?”當時還是任城王的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釋。尉遲恭竟然勃然大怒,毆打李道宗,李道宗猝不及防,一隻眼睛幾乎被打瞎。

    經此一事,李世民找他談話,意思很簡單,你可以像程咬金一樣混賬,但卻不可胡鬧,如果你再這樣居功自傲,屢次觸犯國法,說不定哪一天連我都保不了你。

    這大老黑害怕了,之後果然收斂了很多,後來不知道是他自請還是李世民的主意,讓他去做了外官,現在的尉遲恭官居宣州刺史,爵封鄂國公,近日他回京述職,正巧趕上秦瓊病重,身為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自然每天都來探望。

    尉遲恭見李績這次帶了一個十七歲的小鮮肉過來,頓時不高興了,咋咋呼呼地道:“茂公,你來探病便探病,帶個半大小娃娃來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