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章:君臣夜話

字數:5463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看到李浩的窘狀,似乎也意識自己的話有點過頭了,趕忙岔開話題:“詩狂,兩年未見,你長高了,今年應該二十了吧。”

    李浩低頭拱手:“回陛下,微臣今年剛好弱冠之年。”

    “一眨眼,你都二十歲了。”李世民起身走下寶座,踱至李浩身前,唏噓歎道,“朕依稀記得,你第一次見朕的時候,才十四歲,那時候的你……看上去便像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

    李浩沒有說話,李世民負手踱步,繼續道:“當時在太極殿上,你還放了一個屁,很響的屁,大唐立國以來,從來沒人敢在太極殿上放屁,便是朕,有屁也得憋著。”

    李浩聞言故作惶恐之色,頷首道:“微臣罪該萬死。”

    “你若該死,那天底下還有幾人配活著。”李世民笑嗬嗬道,“你那個屁放得好啊,放得相當好……”

    李浩眉毛抽了抽,這話聽著像罵人。

    李世民雙眉輕舞,悠悠道:“當時朕與魏征於廷上對叱,互不相讓,正是你的一個屁,緩和了氣氛,化解了朕和魏征的矛盾。”

    “微臣惶恐。”他口中說著惶恐,心中卻冷哼,“對叱?嗬嗬,你真含蓄,你們那是撕逼,是互相傷害好不好。”

    “不必惶恐。”李世民心情很不錯,伸手輕輕拍了拍李浩的肩膀,道,“詩狂,你很好。”

    李浩聽得一頭霧水,隻能拱手道:“多謝陛下謬讚。”

    “這哪裏是什麽謬讚。”李世民挑眉道,“率四千之眾,力抗高昌和西突厥的七萬大軍,放眼天下,有幾人能夠做到?”

    李浩肅然道:“此乃運氣使然,加上庭州軍民萬眾一心。”

    “好一個萬眾一心。”李世民長聲歎道,“詩狂啊,天幸你生在了大唐,成了朕的愛卿,倘若你生在吐蕃,朕隻怕會很頭疼。”

    “陛下放心。”李浩肅然道,“微臣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魂。”

    “你果然長大了。”李世民若有深意地望著李浩,“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混賬少年了。”

    李浩聞言一凜,猶豫了片刻,緩緩道:“陛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微臣依舊還是以前的那個憊懶貪財的混賬,隻不過,現在不是少年了。”

    李世民聞言愣了愣,隨即仰頭哈哈大笑起來,用手指連點李浩:“你啊你……好好的英雄少年不做,為何非要做混賬。”

    李浩幹笑道:“陛下,沒有人生來便是英雄,也沒有人生來便是混賬,微臣雖然胸有一腔熱血,性子卻是懶散,倘若大唐需要微臣,微臣自然揮灑熱血挺身而上,麵對強敵胡虜,寸土必爭,但若大唐疆土穩固,百姓安居,那麽微臣隻想做一個胸無大誌的富家翁,過著自己的逍遙日子。”

    李浩聞言久久無語,他完全可以聽得出來,這是李浩的真心話,然而卻是一碗毒雞湯,一點都不勵誌,這哪是一個剛剛立下不世奇功的英雄男兒該說的話,預想中的豪情萬丈和熱血氣概統統沒有,隻有這一碗毒雞湯。

    “你啊……”李世民無奈搖頭,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擺手道,“不說這些了,陪朕喝兩杯。”

    他說罷用力拍了拍手,殿外許廉忽然高呼:“傳菜!上酒!”

    兩隊宮娥踩著碎步嫋嫋行了進來,前麵的兩人抬著一張小案,第二人手中捧著軟墊,第三人手中捧著酒壺,第四人則端著一大盆紅燒肉,第五人,第六人……

    從第四人開始,後麵的宮娥每人都端著膳食珍饈,她們進來後設下小案和坐墊,擺上酒食,一半放在李世民的禦案上,一半放在小案上。

    李世民回到禦案後坐下,攤手道:“詩狂,入座吧。”

    “謝陛下。”李浩謝禮入座。

    李浩剛坐下,李世民便倒了一杯酒,緩緩吟道:“西風烈!把酒青天,望千重雲外,應是浩然明月。夜霜寒!笑歎古今,守萬裏疆者,當屬戍邊兒郎。”

    他吟完之後笑看李浩,道:“詩狂,這首《西風烈》深沉厚重,氣勢雄渾而又蒼涼,朕初聞之時,便覺肅殺之氣甚重,勝千軍萬馬,給朕說說,作此詩時,是何種境況。”

    李浩頷首道:“回陛下,當時逆賊曹田派人劫走隆昌糧鋪李掌櫃唯一的小兒子,送至北方兩百多裏外的魔鬼城馬賊窩裏,以此來要挾李掌櫃關門歇業,不售米糧,想要在城中製造恐慌,以此來壓製微臣,微臣派二十八部曲奔襲數百裏前去馬賊巢穴搭救人質,心中擔憂他們安危,於北城牆之上眺望北方,等他們歸來,其時,西風正烈,微臣隨口便吟出了這首詩,其實,這對微臣來說,不隻是一首詩,也是微臣當時的心境。”

    “嗯。”李世民點頭,“心境既是意境,此詩格律工整而又新奇,朕尤喜最後那句‘笑歎古今,守萬裏疆者,當屬戍邊兒郎’,僅為此句,當浮一白!”他說罷端起酒杯,仰頭飲下。

    李浩見狀也喝了一杯,還好,不是烈酒。

    李世民剛擱下酒杯,便又斟了一杯,手按龍案,再次吟道:“塞外孤城軍臨鼓,十萬胡馬塵與土。東風吹醒英雄夢,三千兒郎可破虜。李詩狂,你不愧是李詩狂,要問當今之世,誰還能寫出如此氣魄的詩,除你李詩狂之外,還有何人?好一首《男兒誌》!來!再喝一杯!”

    李浩聞言心中發苦,他正準備吃點菜填填肚子呢,菜都送到嘴邊了,又不得不放下筷子,雖然這不是烈酒,但好歹讓咱吃口菜呀,空腹喝酒很作死耶。

    李浩又陪著李世民喝了一杯,擱下酒杯時,心想終於可以吃菜了,剛拿起筷子,卻見李世民忽然起身,端著酒杯大聲吟道:“蒼龍號角起風雲,烈血兒郎戍孤城。十蕩十決戎羌馬,長槍永守大唐魂!”

    李浩乖乖地放下了筷子,怨念地望著李世民,心中暗忖:“唉,老子真賤,真的,沒事為啥吟那麽多詩呢,吃口菜都沒得消停。”

    李世民微微閉目,沉浸於詩意之中,仿佛看到了李浩帶軍戍守孤城時的烈血畫麵。

    李浩見他閉眼,趕忙趁機操起筷子往嘴裏塞食物,你愛念詩就自己慢慢念,老子先吃飽肚子再說。

    李世民忽然睜眼,轉頭朝李浩望來,李浩嚇得趕緊扭過頭去,麵朝殿門方向,拚命地把食物往下咽,那一嘴的食物太多,還有瘦肉,一團一團的,膈得他嗓子生疼,他隻能不斷捶打胸口,好不容易咽下了食物,眼淚卻憋出來了。

    “詩狂,你怎麽了?”李世民見李浩扭頭不看自己,不禁好奇發問。

    “沒什麽。”李浩回過頭來,嘴上油光鋥亮,眼角淚水尚在。

    李世民見狀微微一怔,不禁暗歎:“果然是李詩狂,這首詩是他親自所作,想必他聽到自己的這首詩,也想起了戍守庭州的苦戰,忍不住都落淚了。”

    “詩狂莫要悲懷。”李世民勸慰道,“庭州所有戰死的軍士百姓,朕都會予以厚賞,撫其家室。”

    “啊?”李浩聞言眨巴著大眼,有點懵逼,自己偷偷地吃了一口菜而已,為什麽要悲傷?

    李世民問道:“詩狂,這首詩可有名目?”

    李浩道:“回陛下,這首詩,題為《唐魂》。”

    “《唐魂》?”李世民聞言麵色一凜,聳眉高聲讚道,“好!好一首《唐魂》,此詩當為萬世傳頌,朕定派人將此詩傳遍大唐軍營,以壯我大唐男兒之氣!”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李浩連連點頭,語氣很敷衍。

    “來,為了這首《唐魂》,再浮一大白!”李世民主動勸酒,這可是隆恩,李浩趕忙起身飲酒,習慣性地猛晃酒杯,一杯酒被他潑出了將近一半。

    李世民眉頭抽了抽,果然,這小子的混賬性子又犯了。

    喝完這杯酒,李世民緩緩坐下,李浩看了看殿外,發現天色已晚,便拱手道:“陛下,天色已晚,微臣該回去了。”

    “不忙。”李世民攤手道,“多陪朕喝兩杯,今夜你就……”

    他本想讓李浩今晚就誰在這裏,但想想又覺得不妥,便改口道:“朕會派人送你回去的,你放心,你的家人朕早已派人送他們回去了。”

    “多謝陛下。”李浩無奈,隻能咂吧了一下嘴,默默坐下。他很鬱悶,自己一個大好青春騷年,家中有四五個美嬌娘呢,他原本應該在自家的浴室包間裏享受古麗娜和艾琳娜的按摩的,卻要在這裏陪著這麽一個老男人喝酒,唉,孤家寡人是有多寂寞啊。

    二人推杯換盞,漸漸酒酣,李浩麵色微紅,已然有點醉了,言行也越發放肆起來,還好李世民也有點醉了,並沒有擺皇帝的架子。

    喝得正歡,李世民忽然道:“詩狂,你就莫要再在家中偷懶了,來朝中幫朕做事吧,以你的本事,遲早會封侯拜相。”

    李浩連連擺手:“陛下莫鬧,那麽燒腦的事,微臣幹不來。”

    “你呀你……”李世民鬱悶地指他,“你就是懶……太懶!”

    “陛下真相了。”李浩咧嘴嘿笑點頭,“微臣就是懶。”

    李世民又喝了一口酒,擱下酒杯問:“你既然不想做官,那接下來可有甚打算?”

    李浩搖頭晃腦道:“微臣有官職了呀,科研寺寺卿呀,陛下難道認為除了微臣之外,還有人比微臣更適合此職位嗎?”

    “朕所說的做官,乃是參知政事。”李世民道,“你難道想一輩子待在科研寺?”

    李浩一本正經道:“陛下可莫要小瞧了科研寺,科學的力量能惠及全大唐,不是其他官職可比的,陛下問微臣有何打算,微臣想開辦報紙,置辦錢莊。”

    李浩看似醉了,心中卻跟明鏡一樣,他之所以要辦報紙,為的就是掌握輿論動向,之所以要辦錢莊,為的就是掌握大唐經濟,自己雖然沒有野心,卻需要一些保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