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膽大包天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A+A-




    “這幫人還有沒有天理?還有沒有王法,簡直不把我這個郡守放在眼裏,完全是欺人太甚,我可是天子親自冊封的朝廷郡守,他們這麽做,簡直就是跟天子為敵,與整個大隋朝為敵!”此時守備兵長已經被一盆冷水潑醒,身上也被鬆了綁,正一臉垂頭喪氣的站在朱裘的麵前。

    朱裘看著他的士兵一個個慫包的樣子,身上的鎧甲佩刀都被偷了,就隻穿著一條褲衩,光溜溜的站在那裏,心中那個氣啊。隻是他心中的氣,不非全部來源於守備兵長這幫人沒用。

    守備兵長是他的親信,守備兵長是個什麽樣的人?朱裘心中自然一清二楚,平日裏欺負欺負老百姓還行,今天碰到硬茬也隻能認慫了。他心中氣的是楊辰那幫人,膽子居然那麽大。

    “你們說說,這幫人可能跑商一趟就有幾百兩的利潤進入口袋,而我當這個郡守按照朝廷的利律,每個月不過十幾兩的俸祿,而我身為父母官,管他們的吃,管他們住,要保證他們一方的安寧,我要他們拿點銀子來孝敬我,你說這過分嗎?過分嗎!”

    朱裘身邊的士兵一個個都低著頭不說話,他們跟在朱裘身邊多年,也清楚朱裘這個人的個性,朱裘平生最愛的就是金銀珠寶,現在不僅有人公然違抗了他的命令,還把它唾手可得的金銀財寶全部卷走,所以此刻是朱裘心中最惱火的時候,誰也不敢出聲。

    朱裘在發現了一通之後,立馬向周圍的人說道:“他們有整整八十多輛馬車,運的貨物這麽多,肯定走不遠,現在馬上派人去給我追,把他車上的東西全部給我搶過來!”

    既然軟的不行,朱裘就準備來硬的了。

    隻是這個時候朱裘身後馬上有提醒道:“郡守大人這樣做恐怕不妥吧,既然那幫人敢這麽做,那就說明他們已經有受到追捕的心理準備,恐怕他們也早已想好應對之策,大人此計不妥!”

    朱裘的親信是話裏有話,他不敢把話說的太明白了,以免遭到朱裘的怒火,但其中的隱含意思就是,朱裘在壽州任郡守也有一段時間了,每天從壽州來往的商隊網絡不絕,他朱裘也從這些商隊身上撈了不少銀子下來,這些商隊雖然表麵順從,但心中肯定已經恨死朱裘了,並且他們這些話肯定也在道上傳播了不少,很多人都知道朱裘這種見不得人的事。

    楊辰他們這次跑掉了,若朱裘直接派人去抓捕,肯定可以抓得回來,隻是若是楊辰也來個魚死網破,直接把朱裘的事上報朝廷,或者弄得人盡皆知,到時候受到朱裘敲詐過的商人肯定會紛紛響應,屆時就不知道他朱裘這個郡守位子還能否坐穩。

    朱裘思慮了片刻,決得手下說的也有些道理,既然他這次敲詐沒能成功,也算是徹底的失敗了,接下來如果用搶的方式,難免會給人留下口誅筆伐的證據,惦記著他這個位置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到時候朱裘的這些事,就變成了其他人接替朱裘位置的理由。

    雖說朱裘打消了直接動用武力的念頭,不過楊辰博了朱裘的麵子,朱裘可不準備,就這樣放過楊辰。

    朱裘將眼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戰戰兢兢的守備兵長的身上:“對我交待下去的命令,辦事不力,並且還弄成這個樣子,簡直丟盡了官府的臉,本來我想直接將理消去官職,貶為庶民,不過我現在準備給你一個機會,楊辰那幫人不是要去山東做買賣嗎,你就快馬加鞭的趕在他們前麵到達山東,找到一個人!”說著朱裘讓守備兵長附耳過來,在他的耳邊小聲叮囑了幾句,守備兵長知道這是一個機會,忙不迭的趕緊點頭,隨後退了出去。

    看著守備兵長離去的背影,朱裘露出了一絲陰森的笑容:“楊辰,你膽子不小啊,俗話說破財免災,你居然想躲過這一關,恐怕沒有那麽容易,這次我就要讓你知道,得罪我朱裘的人,不僅是手上的財產保不住,就連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

    楊辰一行人緩緩的走在去山東的官道上,段周時刻都從後麵快馬來報,是否發現有官兵的行蹤,但這一路走來都是有驚無險,並沒有官兵趕來,因此楊辰也舒了一口氣。看起來他的猜想還是對的,朱裘做這些見不得人的事,還是不敢把事情鬧大。

    接下來所幸的是楊辰他們沒有在遇到朱裘這種大貪官,每經過一個縣城,要麽是平安出城,要麽是給官府塞進去一點銀子,便解決事情,所以一路上還是比較順暢。又經過了一個月之後,終於到達了山東境內。

    楊辰他們的目標是趙郡到涿郡那一帶,涿郡地處北方比較寒冷,相信那裏的北方漢子會對蒸餾酒這種東西感興趣的。

    而趙郡處於冀州,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最大的州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州之一,那裏也可謂是藏龍臥虎,像三國時代有許多著名的謀士,譬如郭嘉沮授等人就出自於冀州。蒸餾酒在那種地方一定會備受推廣。

    這一日,楊辰他們正在向趙郡進發,途經一個小縣城時,突然看見周圍的百姓都開始慌張了起來,街上來往的行人,擺點做生意的小販,都紛紛的讓開了中間一條大道,惶恐的站立在了道路兩旁。

    楊辰拉住一個中年人問道:“大叔,請問這個縣城出了什麽事?為何周圍的人都如此惶恐!”

    中年人看了楊辰一眼,隨後說道:“年輕人,你應該是外地來的吧,對我們這邊的事不太了解,也算情有可原。如今我們山東這邊的匪患甚多,但朝廷對此不聞不問,不過我們好在有願意為民請命的張須陀大人,張須陀大人堅決反對匪患的存在,多次親自出兵剿滅匪患,雖然每次都可以旗開得勝,隻是張須陀將軍手下的士兵也要付出一定的傷亡,既然有傷亡,就要補充,這樣才能保證部隊的戰鬥力,為此張須陀將軍不惜傾盡家財,四處招兵買馬,籌措糧餉。”

    “隻是僅憑張須陀將軍一人之力,難以維持整個部隊的開銷,部隊的人數和供給越來越跟不上,無奈之下,張須陀將軍隻好向四處的官吏求助,隻是許多官吏都不願意伸出援手,唯有登州的靠山王,在得到張須陀將軍的求助之後,沒有任何條件的伸出了援手,不僅給張須陀將軍送糧食,還給張須陀將軍送軍隊,這兩位將軍都是我們朝廷的好官啊!”

    “我們縣城昨日就貼出了布告,今日靠山王的軍隊,會經過我們縣城通往涿郡,所以我們才紛紛讓開一條道路,你若是呆在路中間,還不得遭撞死!”

    經過這麽一番了解,楊辰總算弄懂了事情的原委,張須陀和靠山王楊林,他都是聽說過的,隋朝末年,到處都是農民起義,有人甚至統計過隋末的農民起義高達兩百處,大隋朝風雨飄零,大廈將傾,隻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張須陀和楊林兩人依然在不斷的為朝廷剿匪,為大隋朝貢獻自己的最後一滴血液。

    雖說有人會說他們這是愚忠,為一個即將滅亡的朝廷付出自己的生命不值得,但換個角度來看,他們願意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死,這也不失為一條漢子,楊辰心中還是比較佩服他們二人的。

    既然是靠山王楊林送來的援兵,那還是不要阻擋的為好,於是楊辰迅速吩咐張生等人將馬車移到一旁,隨後分立在兩側,等待大軍通過。

    看著周圍的百姓紛紛下跪行禮,準備迎接即將入城的軍隊,楊辰心中就有些不解,這次莫不是是靠山王親自前來了?畢竟靠山王,可是一個真正的王,隻比皇帝的級別低一級,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軍隊,所以平常百姓見到了他們都要紛紛下跪,不然就是大不敬之罪。

    楊辰雖然心中不願,但迫於形勢,也隻好這樣做了。

    很快伴隨著金戈鐵馬的聲音,靠山王的軍隊,緩緩的駛入了縣城。

    楊辰抬頭看去,看見為首的一人甚為年輕,根本不是楊林本人,隻是楊林收的十三太保之中的一個,大太保羅方。

    隻見羅方騎在最前麵,一臉的盛氣淩人,根本不屑於看周圍的百姓,仿佛他就是高高在上的天神一般。

    跟在大太保後麵的就是楊林的二太保薛亮,薛亮的神情倒沒有羅方的這麽傲氣,隻是總是死板著一張臉,雙眼隻是平視前方,似乎也對這個地方沒有多大的興趣。

    楊辰心中有些奇怪,這支軍隊明明打的就是楊林的旗號,但為何走在前麵的卻是楊林的兩個義子呢,雖說在封建社會義子和兒子的區別並不是很大,隻是在封建社會等級實在是森嚴,楊林這次說白了,也就是為張須陀送兵而來,楊林也不可能隻為了這一點事,就讓他的一直打著它的旗號招搖過市。

    楊辰正疑惑間,眼睛繼續往下掃,終於明白了,靠山王為何不親自前來,卻要打著他的旗號而來。

    現在每天兩更,兄弟們來點推薦票可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