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隨緣

字數:4692   加入書籤

A+A-




    梁健興背著梁二,與師傅來到石頭山半山腰處,一條分叉路就在麵前。

    梁二聽到梁健興“籲、籲”的氣喘聲,知道他已經十分勞累,說:“亞興兄弟,這裏叫‘嶺脊’,我們在這裏休息一下吧。”

    “好的。”梁健興將梁二放了下來,左盼右顧,思索著,“二哥,我們該往哪條路上走呢?”

    梁二指著右邊那一條比較寬的山路,道:“這一條是古驛道,是通往山頂接馬坳的,來往恩平、陽江等地就是走這條路了。”

    梁健興玩味著:“也就是說,這條古驛道上行人比較多。”

    梁二再側過身子,指著左邊的那一條路:“這條小山路通往我們馬王寨,再往裏走是一條山陡林密的山坳,”

    梁健興見密林裏麵隱隱約約露出一些屋頂,道:“啊,你們的家就在那裏麵?”

    梁二點著頭:“那是一個很偏僻的山寨,才十幾戶人。”

    在“嶺脊”處休息了一會兒,梁健興又背起了梁二,朝馬王寨走去,

    馬王寨掩映在密林的深處,十分隱蔽。

    沿著崎嶇的羊腸小路再往深處走,經過幾個拐彎來到了馬王寨。

    有一條小溪在寨子旁蜿蜒流去。

    此時,太陽已經升上中天了。

    梁二的家是一個小小的四合院,門前用竹籬笆圍著,上麵爬滿開得燦爛的金黃色爆仗花,一簇簇,一團團的。院子中間有一棵蒼勁的紫玉蘭樹。當地人將紫玉蘭叫做玉堂春,看來樹齡該有上百歲了,樹上綻開著一朵朵拳頭般大的紫紅色花,煞是好看。

    梁仕容雖然從小在鄉村長大,挨過不少苦,身體素質不錯,但連續走山路,來到半山腰救治梁二後,還要爬了近十裏的上坡路,感到這路途太艱辛了。

    梁健興進了小院子後將梁二從背上放下來,整個人的骨架都像散了架似的,不停地喘著大氣,喃喃地說:“終於到……到了。”

    這時,院子裏有男女青年各一人正在忙著。

    院子紫玉蘭樹下擺著幾個香樟木墩,梁二坐在木墩上,拔出腰間的竹竿長煙鬥,點著了,深深地吸了一口,見梁健興渾身上下都被汗水弄得濕淋淋的,好像一隻剛從水中撈起來的落蕩雞一樣,心疼地問:“看你,累得連隔夜風爐也吹得著。沒累壞吧?”

    梁健興大氣喘定,擺著手:“我平時幹活累慣了,沒什麽。”

    梁二指著那兩位青年男女作介紹:那個長得高大威猛、正在用斧頭劈柴的是梁二的兒子梁雲,二十出頭,那個在喂著雞的是他的女兒梁小蘭,今年十八歲,尚待在閨中。

    梁雲和梁小蘭初時見父親被一個陌生人背著回家,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奔上前來,異口同聲地問:“亞爹,你怎麽啦?”

    梁二用竹竿長煙鬥敲了敲伸出的左腳,歎了口氣,回答道:“剛才我去打獵在山腳處被毒蛇咬傷了腳。”

    梁小蘭緊張地:“現在怎麽樣了?”

    梁雲:“爹,現在你安然地回來了,應該沒有大礙吧?”

    “現在沒什麽大礙了。”梁二先將自己的兒女作介紹,再指著梁仕容與梁健興說,“亞雲、小蘭,你們先得謝謝我的救命恩人。”

    梁雲和小蘭先向梁仕容、梁健興行禮,表示謝意。

    梁雲:“爹,這是怎麽一回事?”

    “這位兄弟叫亞容,”梁二把今天打獵被毒蛇咬的遭遇講了一遍,然後指著梁健興,“這位後生仔是亞容的徒弟,在路上遇到我被毒蛇咬傷了。亞容救治我後,亞容的徒弟背我返上山來。說實話,我心中實在過意不去,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

    梁小蘭向梁仕容和梁健興道:“,太為難您們了。”

    梁雲:“我不知道該如何答謝您們才好。”

    梁仕容和梁健興擺了擺手,平和地說:“不用客氣的。”

    “亞蘭,家裏來客人了,快進來扶我出客廳來。”這時,從裏屋正房裏傳出了亞蘭娘親的聲音。

    “亞娘,就來了。”梁小蘭應聲進裏屋正房去了。

    梁二有點不好意思說:“小蘭她娘的雙腿去年患了皮膚病,紅腫得走動都不是很方便。”

    不一會兒,隻見梁小蘭扶著她娘親出來。

    梁仕容趕忙上前說:“亞嫂,我叫亞容,這個後生仔叫梁健興,真是不好意思,打撓您們全家了。”

    “怎麽能這樣說呀,您救了俺家亞二,我們答謝還來不及呢!”

    小蘭他娘打量著梁仕容和梁健說。

    “哎,看你們累得全身都濕透了,亞蘭,快去煮碗薑湯給亞容他們喝。”小蘭他娘有點過意不去地說。

    “是,娘親。”梁小蘭說完,就走進了廚房。

    沒有多久,梁小蘭用盤子捧上給兩碗熱氣騰騰的薑茶,遞給梁仕容與梁健興:“您們先唱碗薑茶驅驅風寒吧。”

    梁健興這時也不客氣,接過那碗薑茶,仰頭猛地喝了起來。

    梁仕容接過那碗薑茶,慢慢地一邊喝,一邊指著隨身帶來的那堆蛇舌草,對梁小蘭說:“這是醫治蛇傷的中草藥,你現在就拿去煲水給你父親喝吧。”

    “好的。”梁小蘭應聲後拿起那摞蛇舌草到廚房去了。

    梁二喝過薑湯,指著梁健興惠能向梁仕容說:“您這個徒弟優點是死牛一邊頸,缺點也是死牛一邊頸。來石頭山的途中,我見他太辛苦,多次叫他將我放下來休息。但他總是不聽。”

    梁健興咧嘴笑著說:“師傅,什麽叫做苦盡甘來呢?一路上怎樣辛苦也無所謂,看,現在不是挺到山上來了嗎?”

    梁仕容:“這……這也是。”

    梁二誇獎道:“,亞興,你在大風大雨裏背著我走那麽遠的路,真是個大好人!”

    梁健興認真地說:“我知道,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孝以心為本。”

    梁二:“啊,聽你講起話來可是一套套呀!看來你是讀了許多書的。”

    梁仕容插嘴道:“喲,你這話說錯了。他家裏那麽窮,哪裏有錢供他讀那麽多書呢?”

    “有些道理是我跟隨師傅聽師傅講的,不過這也是我的心裏話,”梁健興講出了由衷之言,“我這是在報父母的大恩。”

    梁二:“報恩?”

    梁仕容臉色莊重:“報恩就是大孝中的大孝,最好的孝順。”

    梁二誇獎道:“你娘親生下你,真是三生修來的福澤呀!”

    梁健興講話時神色認真,充滿了深情:“娘親養育之恩大如天。父母在堂猶如活佛在堂。父母是我們的福田,如果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他就算有福也很快會消散。所以孝敬父母可以令我們增長福報,這就是種福報的種子。我離開娘親這麽多年,現在有機會我是要盡力報答的。”

    “亞容,你對徒弟真是教導有方。”梁二聽梁健興講罷後,又拿起竹竿長煙鬥,猛地吸了一大口,然後轉向了他身邊的兒女說,“你們呀,要向亞興兄弟好好學習學習。”

    梁小蘭點著頭:“是呀,亞興哥是我學習的榜樣。”

    梁雲從梁健興的話語中得到了啟發:“我也知道今後應該怎樣盡孝了。”

    梁二今天經曆了這場災劫卻又安然無恙地回到家中,舉起了竹竿長煙鬥,在空中劃了幾個弧,提議道:“今天我能夠死裏逃生,是因為遇到了亞容兄弟。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打算今晚在院裏子擺上幾桌,請寨裏的鄉親父老來熱鬧地慶賀一番,跟你們痛飲幾杯,來個一醉方休。”

    <ahref=http://>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a>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