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結伴同遊(下)
字數:5428 加入書籤
杜鵑仙子平和而答:“以後我們的兒女是仙還是龍,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與他情投意合。我與龍四子已經對天對地作了山盟海誓。我有信心,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是可以努力去克服的。”
王母娘娘眉毛猛地挑起,臉色比雷雨天還要陰沉:“杜鵑,你一個未婚女子,竟然私自跟男子共作山盟海誓,可謂是膽大至極!”
杜鵑仙子反駁道:“婚姻是我們青年男女的事,當然是可以由自己來作主。”
王母娘娘這一回的做法跟她往日的鐵石心腸並無異樣,懸眉如劍:“杜鵑,我一直將你當作我的幹女兒,寵愛有加。但這次你令我太失望了。你不要再在我麵前花費唇舌,浪費時間了。”
杜鵑仙子見懇求不行,站了起來,提高聲音,努力抗爭:“王母娘娘,如果我左求右求,你還是不答應。那麽,我就隻能向您先打個打招呼。我私自下凡去,跟龍四子共結鸞儔。”
王母娘娘一臉嚴肅:“如果讓你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天上人間的一切,不都是亂套了嗎?”
杜鵑仙子力爭:“王母娘娘,你別把事情說得那麽嚴重。”
王母娘娘見杜鵑仙子竟然敢逆拂自己的意旨,還提出了私奔下凡,臉色鐵青:“這事情並非我把它說得嚴重,因它本身就是那麽嚴重。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有言在先,你如果膽敢一意孤行,就將會受到天條律例的懲罰。”
杜鵑仙子還是想盡力說服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天條律例是死的,而我們是活的。”
王母娘娘的態度還是那麽強硬:“天條律例已執行了千百年,有如鐵般,這是誰也不能破戒的。”
杜鵑仙子據理力爭:“天條是你們定的,好的可以執行。不合適理當修改。”
王母娘娘哼了一聲:“修改?難道要為你這個小仙來修改天條例律。須知,誰也無權去修改它。若然違抗,織女便是一個明證。”
織女當年因私奔下凡塵,與牛郎共結良緣,還生下一兒一女,被王母娘娘按天庭律例來懲罰,以銀河為界,將他們夫妻倆分隔,害得牛郎與織女天天要在冷寂的銀河遙相守望,一雙兒女呼喚親娘。每年到七月初七,幸得喜鵲搭橋讓他們一年一度得以重逢相聚,共訴離情之苦。
杜鵑仙子見王母娘娘提到了織女,禁不住將心中的波瀾盡情渲泄,提高聲音回擊道:“王母娘娘,你將牛郎織女強行相隔,你可知天上眾仙和世人怎樣說你的嗎?”
王母娘娘:“他們又是怎樣說我的呢?”
杜鵑仙子這時拚出去了:“他們說你與玉皇大帝天天廝守纏綿,風流快活;卻讓牛郎織女相隔於銀河兩岸,被風吹雪侵,飽受相思之苦。”
王母娘娘:“他們這是咎由自取!”
杜鵑仙子並不畏懼權貴,直言斥道:“不!這都是你濫施淫威所致。大家在你背後都罵你冷酷無情,拆散鴛鴦,是蛇蠍心腸。”
王母娘娘想不到一個小小的仙姬,竟然膽敢挑戰自己那至高無上的權威,勃然大怒,猛地將案桌狠拍:“呸!嘴巴在你們的身上,怎樣說我,我當作聽不見。無論如何,我都是不會改變主意的。”
杜鵑仙子把黛眉扯起,聲調提得更高:“話至如此,我自知已沒有回旋餘地。我的事情由我去處理!”
王母娘娘厲言正色地警告:“孫猴子神通廣大,尚且也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杜鵑呀杜鵑,我警告你,任你去到天邊盡頭,但也是。不信?你若然膽敢以身試法,我就會奉陪到底!”
杜鵑仙子卻是一副寧死不屈的表情,回答時擲地有聲:“我想定的事情,哪怕粉身碎骨,我也將一如既往,誓不回頭!”
王母娘娘與杜鵑仙子互不相讓,當場鬧翻。
王母娘娘看著杜鵑仙子拂袖離去的背影,怒火焚心,下令巡守天上人間的天將要密切監視杜鵑仙子的行蹤,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即隨時向她稟報。
不久,王母娘娘聽到巡守天將巨靈神的回複,杜鵑仙子竟然鬥膽逆拂自己的旨意,下凡塵到天露山去私會情郎龍王四太子,不禁勃然大怒,把雷公與電叔召到殿前:“那個杜鵑仙子要走織女的老路,我規勸她不成,你倆速速到天露山去,施起雷電之威,不要讓他們倆人聚合相會,以免壞了我的天條律例。”
“得令!”雷公與電叔奉了王母娘娘之命,雙雙駕雲馭電,挾風而行,匆匆來到了天露山,見杜鵑仙子已來到第二高峰“淺水大埌”處,便在這裏山坡下遍布了各式雷池電極,擺好了雷陣,然後返回天庭複旨。
杜鵑仙子來到天露山巔後,往下走去,但當她的腳踏進一個區域,即引發雷轟如炸,一股電流從地下傳遍全身,令她不由自主地顫栗。杜鵑仙子並不甘心,不顧一切地要從山巔衝下去,與情郎龍四子敖小炳相會,一訴離情之苦,但每到那一條警戒線,都像遭到電擊一樣,渾身震悚,雙腿麻痹,無法前行,隻得退回山巔處。
龍四子敖小炳知杜鵑仙子到來,不顧一切地衝上山去,但他剛踏進雷區,卻被雷電擊打得渾身痙孿,難以再向前去。經過多番努力,都是勞而無功,無法再衝上往山巔處。
龍四子敖小炳雙手放在嘴巴前,作喇叭狀,大聲地叫喊:“杜鵑妹妹,王母娘娘攔得住我們的身子,攔不住我們的心!”
杜鵑仙子在山巔處同樣是大聲地回複:“是呀,龍四公子,不管何年何月,不管春夏秋冬,我杜鵑的心永遠是屬於你的。”
杜鵑仙子與龍四子敖小炳在天露山上,雙方近在咫尺,但卻不能越雷池半步,隻得隔著雷電之區,深情地互相守望。
每逢隆冬時節,北風呼嘯,寒氣侵體,杜鵑仙子留在天露山巔,以堅強的意誌和矢誌不渝的決心與龍王四子多情守望著。
作為百花仙子的大姐姐牡丹仙子得知這情況後,內心十分難受,帶著眾仙子來到天露山巔,規勸杜鵑仙子返回仙界,以免獨自留在這高寒荒涼之地,備受風霜侵襲之苦,但杜鵑仙子卻是情比金堅,隻是說道:“牡丹姐姐,我不會跟你們再返回天庭仙界的了。”
牡丹仙子大感奇怪,問道:“為什麽呢?”
杜鵑仙子朗聲地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我今生不跟龍四子在一起,活著又有什麽意義呢?”
百花仙子的其他姐妹輪流上前勸說,但她們費盡唇舌,也無法使杜鵑仙子回心轉意。
百花仙子對著這一位如此執拗的姐妹,既是心疼,又是無奈。她知道,杜鵑仙子如果使著脾性,一味呆在這山巔幹旱之地,頂著凜冽寒風,她的性命將是難保的。
該如何去破解這個難題呢?去向王母娘娘懇求,望她大發慈悲,恩準杜鵑仙子與龍王四子共結鳳鸞?這是不可能的。王母娘娘的鐵石心腸眾所周知,誰向她求情都是沒用的。
怎麽辦呢?天宮內外的神仙誰也不敢跟王母娘娘作對,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百花仙子你一言,我一語,在出主意,但一個個主意很快就被推翻了,最後,還是大姐姐牡丹仙子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去求觀音菩薩出麵幫忙。
百花仙子一齊來到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向觀音菩薩懇求,讓她出麵使她們的妹妹杜鵑仙子脫離苦海。
觀音菩薩生就了一副好心腸,經不起百花仙子的多番懇求,親自駕雲來到天露山,當麵規勸杜鵑仙子。
杜鵑仙子先是感謝觀音菩薩的慈悲善心,又向觀音表明了自己的衷情不改,誓不回頭。
龍王四子敖小炳也向觀音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觀音菩薩見這一對有情眷侶愛如山,情如海,卻無辜遭受到如此大的苦難,心中不忍,也被他們的堅貞所感動,思忖再三:王母娘娘的旨意已下,是誰也不能更改的,否則有損王母娘娘的無尚權威,搞亂了天庭的規矩與秩序,以後會引發連鎖反應,亂哄哄的局麵便不好收拾。
觀音進退維艱,左右為難,她的柳眉鎖起,一雙鳳眼凝定思索,過了好一會兒,便向牡丹仙子說:“你們也該知道,王母娘娘的旨意要麽不下,如果下了,誰也不可違抗。但你們姐妹放心,我是不會見死不救的。每到寒冬時節,我便會悄悄地到天露山巔灑一些甘露,不但可保住杜鵑仙子的性命,還將給她滋養,讓她開的花更加燦爛,更加美麗。但這點秘密,你們要守口如瓶,不要外泄,以免王母娘娘知道,對我另有成見。”
百花仙子紛紛表態,當麵向觀音作保證,會嚴守這秘密。
觀音感慨地說:“有道是,女為悅己都容。我灑下的甘露,采日月精華,集天地靈氣,可以讓杜鵑仙子以更美的容貌展示給龍四王子,以慰這對有情人平生所願。”
牡丹仙子與其他仙子都讚觀音的主意好。
從此以後,每到隆冬時節,天露山巔北風勁吹,寒氣刺骨,觀音便會親臨天露山,揮灑甘露。
每當寒冬離去,春之女神蒞臨大地,得到甘露滋養的杜鵑仙子便將它的花朵開得極其燦爛。紅豔豔的花朵,有如袒露著顆顆赤誠的心。如火的熱情,向禪龍峽裏的龍王四子傳遞著愛的呼喚。
這個時候,禪龍峽得到春天雨水補充,龍王四太子更加精神抖擻,在峽穀中用壯美的流水作歌聲來作回應。
天地回響,山水呼應,在春天彈奏著一首淒美的愛情戀曲。
高高的山巔上,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紅花灼灼,一簇簇,一片片,鮮紅的的杜鵑花似火焰般形成了耀目的花海。這裏的景色太美太壯觀了。
當地的人們,將每年農舊三月初三定為天露山的“杜鵑花節”。
這一天,新州與四邑的大人,帶著小孩,不畏辛苦,從天露山的兩邊奮力往上攀爬,山路上人流絡繹不絕,山巔上人海洶湧,踏青遊玩,觀花賞花。青年男女更是相約而至,在山上互唱寄情山歌,情定杜鵑海。成了這裏著名的一景。
在天露山的峽穀裏,多層瀑布匯聚成了日夜川流不息的溪流。遠近聞名的禪龍峽,也留下了一段段頗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