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穿越

字數:4890   加入書籤

A+A-




    梁二一口氣講完了天露山杜鵑花的故事後,覺得有點口幹舌燥。劉蔓莉善解人意地擰開了那壺裝滿了山泉水的壺蓋,然後遞了過去,神情專注地望著梁二,“叔叔,先喝點水潤潤口吧,杜鵑仙子與龍王四子敖小炳的愛情故事太淒美了,太感人了!”很顯然,劉蔓莉還沉醉在故事當中。

    梁二接過那壺山泉水,從座在那塊大石上站起來,一仰頭,咕咕地猛喝了幾口,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連聲說“這水真清爽、甘甜,舒服、舒服!”

    此時,隻見梁仕容站在巍然聳立的巨石前,點了一根香煙吸了一口,左手叉腰,凝神望著從天露高山多層瀑布匯聚成的禪龍峽溪流……任由思緒飛揚開來。

    梁仕容靜靜地回味著梁二剛才講的天露山杜鵑花的故事,品味著這裏的每一方空氣中所散發來的愛意。

    悠忽,晴朗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地間處於灰蒙蒙的一片混沌之中。

    一道閃電劃破長空,跟著一聲霹靂巨響......刹那間,梁仕容被這一景象震撼了!

    “混沌、閃電、霹靂、江河,這情景......”他在心裏嘀咕,似有“思接千載視通萬裏”之感。

    猛然之間,他頭腦靈光一現,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遠古蠻荒時代,回到了他的前世……

    …………………………………………………

    在遠古洪荒之初,沒有天、地之分,到處是一片灰蒙蒙的混沌。

    混沌如一巨蛋。在巨蛋內孕育著一尊大神,在大神旁邊還孕有一斧一珠寶石,這尊大神便是盤古。

    混沌之中不記年。不知過了多久,從混沌中央傳來一聲霹靂巨響,盤古轟然出世。此時,盤古雙手摯著巨斧,將整個混沌劈開。瞬間,一道陽清之氣上升為天,一道陰濁之氣下降為地。就這樣,天,一天天的不斷升高著,地,一天天的不斷下沉著,終於在天不能再高,地不能再沉的時候,盤古力竭,轟的一聲倒在了他開辟出來的這一片天地中。三道清氣瞬間從他身體上飛離出去,左眼飛上高空變成了太陽,照耀著整片大地;右眼變成了月亮,讓黑夜不再漆黑;身上的千絲萬縷變成了天上的星星,點綴著洪荒的天空;四肢和軀體化作了三山五嶽;鮮血變成了江河湖海。

    至此,這洪荒大地終於形成,天地間開始有山川、河流,有飛禽、走獸等靈物產生……

    天露山禪龍峽這條溪流,日夜川流不息奔騰,越過崇山峻嶺,匯入新江,流經西江出大海。

    新江又名新興江,本是一條既不起眼,但又小有名氣的河流。說它不起眼,是因為在那些比例尺偏小的報曉公雞狀的中國版圖上,就找不著它的蹤跡來,隻有在比例尺偏大的地圖上,才能找到一條淡藍而又細小的河流的標識線;說它小有名氣,則是因為但凡讀過作家洪盤東的作品《走進天露山》的人,都能領略到一河兩岸和河上的秀麗和神奇的自然風光。

    新興,自古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優美。自南向北流的那條新興江,發源於巍巍天露山大山脈,匯天露高山之水流經新江。波光瀲灩的新江,澆灌出兩岸的秀麗風情,給萬物帶來生機,成為生命之源,孕育著世世代代的新興子民,更孕育出惠能成為中國禪宗創始人。

    中國的江河無數,但以縣域命名的江河不多,可見縣名江名相擁生輝。發源於境內天露山脈的新興江,由南向北流經新興全境,於gy市南岸鎮注入西江。新興江全長145公裏,其中103公裏流經新興。新興江不僅對新興的自然與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也賦予了新興人文的意義。新興江使新興有了靈魂,也有了無限的內容。正是由於新興江的川流不息,那種由新興江所帶來的清新之風,以及文明積累和積澱,才使得兩岸廣大地區慢慢地蛻去了山野的莽荒之氣,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風格,也形成了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相對和諧的局麵。新興江小流域、小盆地,形成獨特的小氣候,風調雨順,基本上不怕旱不怕澇和不怕風,是粵xs區少有的“魚米之鄉”。

    我國地貌是西北高、東南低,因而大多數河流向東南流,著名詞家李煜有“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名句。當然也有不向東南流的河流,有一首很出名的詩詞描述hn湘江走向曰:“湘江北去”。新興江也是向北去的。這應該是很少見的江河走向。

    xx縣誌載人傳,言新興人的品性中,多耐苦、倔強、叛逆、誠信。看來與環境有關,更與水向北流有關,用當代時尚的話說,叫做環境決定意識。

    百裏逆向而行的江畔,造化出一個千古不朽的、不無叛逆意味的靈魂,他就是六祖惠能。1300多年前,龍山腳下一名24歲的樵夫,為求佛緣,沿著北去的江畔,一路往北走啊走啊,曆盡艱辛,終於走到hb黃梅,在東山禪寺以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以接受衣缽傳承。惠能以逆向思維,敢於否定傳統的修佛之路,變“漸悟”為“頓悟”。他以改革的精神,將西方傳入的佛教中國化,把深奧的佛學平民化。惠能“他否定傳統偶像和陳規,勇於創新,並把外來的宗教中國化,使之符合中國國情”、“是真正的中國佛教的始祖”。一部《六祖壇經》,是惠能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萬古流芳。六祖惠能,環球敬仰如神。

    三百裏新興江曲曲彎彎,日夜北流,順著群山萬壑,一路衝關奪隘、奔湧流歸大海。新江的最上源名為水源河,發源於天露山脈的正源主峰——天露山群中。

    天露山位於粵中南部。這裏有著六十萬畝大麵積的原始森林,是世界所罕見的生物資源基因庫和舉世矚目的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基地,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與“自然基因寶庫”。這片古老而茂密的原始森林,形成了一座天然綠色大水庫。山中的清泉和溪流匯集成九條大河,從四麵八方流向天露山外。這些河流的河道窄,落差大,多激流和險灘;河床多為石塊與沙礫;河水冷,養分高,魚產豐富,種類繁多。當然,新江作為這九條河流中的一條,在流出西江之後,沿著逶迤、綿亙的群山下,一路繼續接納了數十條山溪與河溝,它時而在深山峽穀裏縱橫衝蕩,時而在平闊的田壩中間緩慢流淌。然後從粵西的高要縣的山區裏,流經金度丘陵的南岸和黃崗兩縣,在金竹流入肇慶西江,再匯入廣州的珠江和長江。

    “米黃花開滿樹梢,風來難隱兩岸香”。在新興江流經的這片江岸裏,長有不少的奇珍異草和樹木。春天蓮花開放,從花蕊裏滲出的玉液瓊漿真是馨香撲鼻,彌散於江河裏。其中有一株千年蓮花經風沐雨,吸取清澈江河水而靈氣飛揚。

    人生如草木,春去秋來,人人都過得尋常而又短暫。人在煩惱之餘易想清靜,而真正過上六根清淨的日子,又嫌其寂寞,仙凡的本性大都如此。

    這棵千年蓮花也跳不出凡界七情六欲的圈子。它默默無聞地生長著,日複一日,年過一年,春去春來,清閑無人問津。而當它想到紅顏易逝,於是嫌棄江河裏蠻荒冷清,就產生一種念想,一日對旁邊一株水榕說:“榕哥哥,我倆在一起的時間這麽久了,聽說外麵的塵世很精采,你能不能陪我去走一趟?”

    水榕回應道:“蓮妹子,我笨重,隻怕哪裏也去不成呀。”

    蓮花又說:“沒關係,我們化成兩塊寶石,合在一起叫洪水兄送我們到下遊的岸邊,讓人撿到之後帶回家去,雕刻成一對酒樽。哥為雄,名千鍾;奴為雌,名玉禧:合在一起稱‘千禧杯’。意思:禧,自然是喜也,杯,則為悲唉;即為悲前有喜,喜後生悲。我們去塵世間遊曆幾千年後,再設法回到這片河床來。在滾滾紅塵裏,世人若是垂憐我倆,善待我倆,能夠讓我倆雌雄團聚,陰陽合一,他家就能喜上加喜,喜事重重,家道昌盛;誰若是將我倆強行拆散,他家就會喜悲相隨,福禍交錯,家道衰落,你說好不好?”

    “蓮妹子,既然如此,我當然樂意陪你去一趟。”

    於是,他倆化成兩塊寶石,結伴讓洪水衝到西江岸邊。不久,果真有人拾到懷揣回家,並花錢請人雕刻成一對酒樽。

    起初,千鍾和玉禧在南越大地上遊曆,接著順江而下到了蘇杭一帶,再北上到達濟南府時,已曆經了一千載。

    他倆一路流落到誰家,主家就能家道昌盛。

    日月輪回,世事滄桑。又過了幾百年,他倆繼續北上,來到了京城的皇宮裏,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看酒樽精致雅觀,也喜歡用這兩隻酒樽來飲酒。酒樽存放在唐朝皇宮裏,曆二十一代、二十位皇帝,二百八十九年,成為中國曆史上強盛王朝之一,顯赫一時。

    酒樽存放到唐昭宗李曄這一代,不幸被一宮女將玉禧偷出皇宮,帶到長沙被一位劉姓的官員買去。自此,朝中宦官弄權,政令不明,又加上天災人禍,終於在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發了王仙芝,黃巢大起義,最後攻進了長安。唐昭宗李曄雖然是一個聰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輕皇帝,並發誓自己要複興王朝。但是終告回天無力,大唐帝國也由此覆滅!

    再說那位買了玉禧的官員,盡管進士出身,滿腹經綸,出任朝廷五品官職,但也跟多數普通人一樣,隻是看得見千禧杯表麵上的祝福,卻看不出內裏暗藏著的魔咒。

    不久,那位官員被貶到嶺南新州,把玉禧也帶回了新江上遊岸邊的故土上來。玉禧杯存放在劉家府第上,這位官員的後人,不少人沒逃離酒樽的魔咒,他們一直就過著“喜悲相隨,福禍交錯”的日子。

    玉禧回到新江上遊的岸邊來,一來是故土難離,眷戀著這片淨土;二來是難忘故友又想等待千鍾回來,期望能夠結伴重新生活在這片幹淨的土地上。

    可是,日月輪回,光陰飛逝,玉禧千等萬等,不見千鍾歸來,禁不住胡思亂想起來:不知是千鍾迷戀紅塵中的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還是什麽原因的,把自己全然給忘記了?

    她左思右想,惱恨千鍾忘情負心,陷入了俗世情緣裏。於是,就演繹出這段“新江情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