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州出奇才 (上)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翌日,太陽初升,放射出萬道彩色的朝霞,異常絢麗。

    山雀,在剛吐了新綠的樹梢頭上互相追逐、撲騰嬉戲。

    梁達萬正睡得酣香,仿佛聽到了叫門之聲,馬上掀開被子,揉搓著惺忪的眼睛,下床去,打開了門,一股稍帶涼意的山中晨風撲麵而來,令他覺得渾身十分舒坦。

    門外的楊柳樹下,站著兩位身穿黑色道服的男子,一高一矮,都是相貌慈祥,見到梁達萬,躬身行禮:“施主有禮。”

    梁達萬還過禮後:“兩位師傅,從何處而來?”

    高個子自報家門:“我倆來自九華山。”

    矮個子道:“我們雲遊五嶽,放跡四海。近日來到嶺南。”

    梁達萬把身子一側,伸出左手指指屋裏:“天剛亮,兩位光臨寒舍,必定在昨晚遠途跋涉,辛苦了,請進寒舍休憩。

    高個子擺了擺手:“我們此來,並非是為了討齋化緣,而是有事相告。”

    “什麽事情?”

    “昨夜我們在十多裏之外筠城投宿,本來已是睡夢方酣。不知為什麽,我倆雙雙忽然覺得心如潮湧,並且是越湧越猛。我們連忙起得床來。”

    梁達萬:“為什麽?”

    矮個子接著說:“憑著多年的自我感覺。每逢驀地產生這種感覺,定然有非凡之事發生。”

    “是呀,我倆到窗前往外觀看天空,見到這邊有道紅光衝天,彩瑞千條,此乃祥瑞異兆。不久還聞到夜風挾著而來的異樣香氣。我們順著飄溢的香氣遁跡查蹤,見你家雖然隻是瓦屋,但是裏麵卻是豪光熠熠,估料是你家產下貴子。”高個子數著手指道。

    梁達萬大吃一驚:“啊,十裏之外,你們怎會知道是我家產下麟兒?莫非兩位師傅是千裏眼、順風耳?”

    “我倆並非千裏眼,也非順風耳,隻是世間修道的道人而已。”矮個子道人微微一笑,“施主,你的孩兒出生之時,出此奇景幻象,實屬罕見呀。”

    梁達萬有感而發:“師父講到罕見,我家娘子懷的胎也是罕見哩。”

    兩位道人同聲追問:“有什麽的罕見之處呢?”

    梁達萬:“世間的婦人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而我妻子的胎隻懷了六個月餘。”

    “六?好呀!”高個子道人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我們道佛學上有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即戒、定、慧、布施、忍辱、精進。”

    矮個子:“任何眾生,都有六道輪回。你兒子在你妻子肚裏六月餘,早已從輪回中備嚐了世間的各種滋味,提前在裏麵洗髓易筋,脫胎換骨。”

    梁達萬:“如此說來,可真有點兒巧合哩。”

    高個子道人興奮得拍手稱道:“六六六無窮,這是好兆頭呀!”

    矮個子道人:“我看這是天意預兆。”

    梁達萬追問著:“這是什麽樣的天意預兆呢?”

    高個子朗聲道:“日後你兒子長大成人,定非平凡之輩。”

    梁達萬摸著頭腦:“我們居住在這荒涼的山野,我兒子怎會成為不凡之人呢?”

    高個子:“施主不曾聽過,深山出鳳凰、深潭藏蛟龍嗎?世間的偉人,哪一個的身世不是平凡的呢?”

    矮個子咧開大嘴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梁達萬疑惑地:“不甚明白。”

    矮個子:“此語出自《道德經》。意為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

    高個子接過話題:“《道德經》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上貞。貴子在娘胎裏六月餘就呱呱墜地,六……六……我看,他說不定還是天上貞哩。”

    梁達萬更是不解:“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怎解?”

    高個子答:“貞通正,這句的意思是侯王得到一,因而做了天下的首領。”

    梁達萬:“你們是出家人,而我梁某人不過是世間的俗子凡夫,無錢聘請名師,更並無高人扶掖,我兒子怎會成為天下貞呢?你們別跟我開玩笑了。”

    “道門之內,並無戲言,”矮個子反問道,“空門與凡塵的輪回,跟生與死的輪回一樣,實際上隻不過瞬間的轉換。世事無常,如天際之風雲,須臾變化,奇幻莫名。你兒子剛剛呱呱墜地,還有那麽漫長遙遠的人生之路要走,你怎能就此判定他永遠是凡夫俗子呢?”

    梁達萬結舌:“這……”

    矮個子神色認真:“故此,我們今天是專程為你兒子送名而來的。”

    梁達萬向著兩位道人:“那就不勞煩兩位大師了,敝人剛才已為小兒命名了。”

    兩位道人異口同聲:“何名?”

    梁達萬答道:“樹榕。”

    “樹榕?”兩位道人覺得這名字的諧音竟然與他們所要起的名“仕容”相同,想到了一起,不覺心中疑惑,追問道:“世間可取名字有成千上萬,施主為何要起這個名字?”

    於是,梁達萬如實將起名經過對他倆說了一遍。

    矮個子朗聲地說:“好!這名字好!”

    ”隻要施主好好教育,將來你兒定能脫穎而出,必成正果,立於巍巍高聳的尊......”高個子說到這裏,突然一陣心血來潮,欲言而止。

    梁達萬懇求:“請大師明示。”

    兩位道人正色地:“天機不可泄露,希望施主不要將我倆的話當作戲言。”

    “一定,一定,”盧行瑫連連點頭,將手往屋裏一指,“啊,兩位大師昨夜辛苦,如今來到我家,一直辛苦地站在門前,還是進屋去先喝碗熱茶吧。”

    高個子道人正想舉步邁過門檻,但驀地想到了什麽,又忙將腳縮了回來,搖了搖頭:“法王如今正在酣睡之中,如果我們進去貿然去打擾他,這可不禮貌呀。”

    矮個子和尚臉露敬畏之色:“是呀,我們怎敢莽然犯上呢!”

    梁達萬見他們講話古裏古怪,大惑不解地問:“你們說什麽法王呀?”

    高個子道人:“你兒子不僅是龍象之輩,而且是龍象之王呀!”

    梁達萬更莫名其妙,巴眨著眼睛:“你們說的是什麽呢,怎麽我越聽越糊塗?望大師給我點撥。”

    兩個道人同時擺手答道:“這是天機,不可泄露也。”

    梁達萬知道難於勉強他倆,說:“你們既然不肯進屋休息,那麽,待我進去取點布施與你們吧。”

    “不必啦,我們就此告辭。”兩位道士雙手合十,行了一個禮,連大門也不踏進半步,即齊齊轉身,步履如飛,輕若飄萍,眨眼間,兩個黑色身影消失在山坡那邊的綠樹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