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章 最是激情漂流時(下)

字數:3932   加入書籤

A+A-


    天露山的山到底有多美,隻有親臨其境你才能體會到她的美妙和神秘。

    當一塊突兀的石頭像一隻巨龜伏在水麵上,向你述說著一個久遠的傳說,你便忍不住想要探尋它出身的秘密;不經意地看見一塊巨石隆起,象一艘輪般屹立在河灘,那唯美唯俏的浪漫也會讓人多生發出幾分遐想;奇妙的聖祖峰巨石更是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好像不把這片山林盡心雕琢,就會讓遺憾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心病。

    在漂流而來的一條竹筏上,響起了耳熟能詳的山歌《月花下的綠杪蘿》,讓慧能對杪蘿花心生幾分向往。

    到底是何方佳麗把這支山歌演譯得如此惟妙惟肖?直等到一叢極其茂盛的足有上百株的野生綠杪蘿在溪邊亭亭玉立地乍現,驚鴻一瞥之後的震撼讓慧能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她的嫵媚和多情。她如羽翼般蓬鬆的枝葉在上部聚焦在一起,各自向外傾斜著一個和諧的角度,仿佛一群婀娜的舞女向外伸展著柔柔的腰姿,頭上的鳳羽隨風搖曳著,和著溪水歡快流淌的節奏,把初秋的圓舞曲演繹得如癡如醉,直想攬過她的腰身,做她一生的舞伴。

    在風景中穿梭,時間過得飛快,當玉女峰就那麽情深款款地佇立在慧能眼前時,意識竟有片刻的模糊。

    那該是怎麽樣的一種震撼呢?無數語言感覺到乏味,隻那片刻的恍忽,就讓他覺得大自然的奧秘中不可思議的東西太多了。纖纖玉指上的關節居然清晰可見,仿佛彈奏天籟之音的玉手撩撥起一段動人的旋律。他想玉女還在思念著她牽係的大王哥哥,否則何故脈脈含情地守候在這裏,一等千年?

    青山是她的嫁妝,綠樹是她的彩妝,繚繞的雲霧是她的麵紗,清澈的溪水是她的伴娘,她已經等了太久,眼淚終化成了潺潺溪水,悄悄地滲進大王峰的胸膛,一解相思之苦。

    筏工善解人意地把竹筏停在玉女峰前稍做休息,不知道什麽時候,筏工居然一躍到筏頭,操起了長長的竹杆像模像樣地開始比劃起來,樣子笨拙得有些可愛,不過一招一式還算正宗,竹筏在溪水中打著轉,逗得慧能和梁玉蓮、桂花哈哈大笑。

    九曲溪灘多水急,竹筏多是用十餘根拳頭粗的碗口竹紮製而成,筏頭象龍頭一樣高高昂起,梁玉蓮調皮地拿起了一杆竹杆,效仿筏工的舉動,像揮舞金箍棒一樣地將長長的竹杆順勢插入水中,四米五長的竹杆深插下去有時隻露出一尺餘長的頭,橫豎斜插皆順手牽來,仿佛拈著一根繡花針,將天露山的山山水一絲一線地繡入她的眼中。

    筏在畫中遊,小小竹筏成了慧能眼中最美麗的流動風景,人們身著米黃色的救生衣,給蔥翠的天露山平添了一些豔麗的顏色。魚兒們在筏後貪婪地搶食著人們遠遠撒下去的魚食,偶爾掀起一朵朵浪花,人們的笑聲不知何時已經與這青山綠水融為一體,有了人和山水的互動,這一山一水更具有了靈動。

    當竹筏穿過茂密的叢林,不得不結束視覺的饕餮盛宴,天露山的美已經讓慧能他們沉醉不知歸路。

    站在竹筏上,繼續追蹤天露山的細節之美,就成了慧能他們與她一見傾心之後的最大誘惑了。

    慧能他們乘著的竹筏被灌進了很多水,渾身濕透了。梁玉蓮還沒來得及穩定一下情緒,第二個險灘又來了……

    等到了水流平緩的地方,梁玉蓮驚魂甫定,放眼一望,河道溪水清澈,綠波瀅瀅。沿河兩岸綠樹婆娑,頭上有很多蜻蜓飛舞,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

    河裏不時有幾隻野鴨子在嬉戲,一派生氣盎然的景象。慧能站在竹筏中,就像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正當這時,他們的竹筏突然被一塊石頭卡住了,筏工怎麽用力竹筏還是紋絲不動。

    就在這緊急的時刻,他們的後麵有一條竹筏衝來,慧能巧妙地用手抓住竹筏內側的扶手帶,讓那條竹筏把他們的竹筏衝了下去,幫他們離開了危險地帶。

    天露山禪龍峽漂流果然氣勢磅礴,不愧為“大唐第一漂”。抬頭遠眺,隻見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磐在半山之中,把來自高山峰崖陡峭中奔騰呼嘯而來的瀑布引入河道,渾然天成一條原生態漂流。當竹筏沿著漂流河道直衝而下的時候,慧能才開始體會到了禪龍峽漂流比江南那灘長浪急的飛水河更刺激、更愜意。

    竹筏漂入湍急的激流,隻感覺竹筏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時而擁堵不前,時而在驚濤拍岸中擱淺,時而在風口浪尖上顛簸,任浪花濺淋,憑激流戲弄。強大的激流如同猛獸一般衝擊著他們的身體,竹筏好幾次險些被激流掀翻,驚得梁玉蓮和桂花這二位美女花容失色,不由自主地發出一連串的“喲......喲......”驚叫聲,筏工也一時之間亂了方寸……

    而慧能則幾次用力平衡穩住,竹筏盡在他掌控之中,真可謂驚險刺激。此刻,梁玉蓮和桂花乃至筏工才真正體會到慧能在此時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經過將近1小時的驚險刺激漂流,竹筏進入了“逍遙漂流區”。梁玉蓮緩過神來,四處眺望,展現眼前的是一條曲折縈回、滿目翠綠的漂流河道,如玉帶串珍珠般將沿線的奇峰怪石連成一線;河道兩旁,處處靈氣、處處生機,梅花、杪欏等珍稀花木環河繞道,仿如一條綠色寶庫帶;滴綠溢彩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山高林密的空氣特別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四周的景物仿佛都被八仙點化過了,出神入化、靈氣飛揚,仿佛熔鑄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詩情畫意和美學意境,人與自然構成了一幅和諧相處的幽美畫卷。真是:人在水中漂,如在畫中遊。

    美景當前,惹得梁玉蓮詩興大發,提出要和慧能吟詩作對並先吟出一句:“漂過一山又一山”。

    慧能低頭所思間,目光不經意停留在她濕漉漉的身上——厚實的救生衣難掩那高挺傲人的乳峰,卷起的長褲裸露出來的山裏人特有的光潔可鑒、白嫩渾圓的非常性感美腿......怦然心跳間禁不住脫口而出:“賞盡一景又一景”。

    此時,隻見梁玉蓮神態嬌媚,眼波如秋水,嬌豔欲滴。見慧能目不轉睛地打量著她,如花嬌靨的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害羞地低下頭來,一邊向慧能潑水,一邊嗔道:“看什麽來呀!”

    慧能剛想作答,好好與她抒懷遣興一番,不料一個飛瀑呼嘯而來,竹筏衝進了那條騰空而起的巨龍中......慧能隻覺得眼前一黑,靈魂似乎飄出了體外,隨著“飛流直下三千尺”,最後從巨龍口中漂出蕩入了湖景廣場親水平湖之中。

    在碧波蕩漾的親水平湖中緩過神來後,慧能發覺自己的雙手還在拉住竹筏的護手環作平衡,梁玉蓮的手則緊緊地握住他那雙強有力的手,神態越發楚楚動人、嫵媚,而慧能也顯得更加剽悍了!

    天露山禪龍峽漂流,讓慧能感到了興奮,回歸真本。最興奮的不是刺激、愜意,而是幾次用平衡力穩住竹筏的掌控方式:男子漢的霸氣、自信,力挽狂瀾舍我其誰?天不怕地不怕,這樣的氣質,在他的身上已好久沒有感到了。所以,在挽竹筏於既倒這幾次驚險刺激出現的時候,慧能真的喊出了“行!”不為別的,隻為久違了的青春激情和回歸真本,顯露人的本性;

    天露山禪龍峽漂流,給慧能最大的感受是——驚、悟、靈。

    驚,有驚無險。在漂流最高落差處,“飛流直下三千尺”,確實驚險刺激!使你忘卻生活的煩惱,仿如隔世有重生之感頓感萬念皆空;悟,覺悟、頓悟。她會使你觸景生情,景由心生,在不經意間有所感悟,捕捉那些深藏於紅塵之中的禪機,傳遞著那些穿越生死的禪意。

    驚和悟,恰如天上的藍天白雲。用驚詮釋著悟,然後用悟詮釋著快樂、幸福。這種快樂、幸福飽含了某種禪機妙語,也更加切近生命的真諦。

    如果說,驚和悟,是天露山禪龍峽漂流給予他感官上最為直接的感受,那麽,天露山禪龍峽漂流的靈,則是她給予他最大的精神感悟。靈動,靈性,江環水繞,田園牧歌;虛中有實,實中帶虛;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一切都是原生態的麵貌,一切都是優美的自然風光,讓你隨時隨地都行走在一種“禪意”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