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九十七品

字數:2154   加入書籤

A+A-




    我不是不要錢,我是最要錢的人,我要做很多的事,沒有錢怎麽做?

    我寧可上課收費,出賣知識而不弘法。

    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又有心學的人,不但不收一毛錢,還要幫他。

    但是對有慳吝心的人,我非要他拿錢出來不可,即使勉強他,他不高興我也要做,這是為了使他養成布施的習慣。

    維摩居士接著說,能這樣布施,等於大慈悲,不是為了求果報才去法布施。

    你一求果報,像是做生意的心理,就完了,是錯誤的。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當時毗耶離城中有一個最可憐的人,看到維摩居士神通智慧的力量,聽了他的說法,也發起了無上的道心。

    要注意,現實的社會中,最富貴的人不會發心學佛學道的,因為他的環境沒有痛苦,沒有這個刺激嘛。

    再者,富貴中人沒有時間跟你學佛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的有錢人太忙,可以說他們一分鍾都不得空。不要說富貴的人,像我的忙碌你們就想象不到,有時眼睛在看東西,嘴裏吩咐人做事。同樣地,最下等人也不會發心跟你學佛,因為被生活痛苦所逼迫,心裏沒有一秒鍾清淨。

    所以一個病到極點的人,你還要他念佛是外行空話,他念的隻是痛,你先把他病痛解脫了,他才有時間和精神念佛。

    你們這些佛婆婆佛媽媽去探病,不要亂講外行話,病人痛得要死還能念佛的話,這個人也不用你勸了,他能把病痛丟得開,已經成功解脫一半了,他還要聽你勸?他不勸你念佛已經是客氣了。

    記住,布施下等人、困難中的人,同供養佛一樣,這是《維摩詰經》上卷最末一段的精神所在。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因此,善德菩薩也表示,他不夠資格代表佛去探維摩居士的病。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其它每一位菩薩也都不敢去。

    《維摩詰經》的經題是《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是這一部經的全稱。

    怎麽叫做不可思議解脫?我們到最後再作結論。

    維摩居士是一位在家佛,這是佛法大乘精神所在,真正成就不一定要出家。

    當然並不是說出家不對,出家解脫固然更快更好,但是在家也一樣可以得成就,得解脫,真正得解脫不在生活的形式,或一切的外表。

    維摩居士以生病作為說法的因由,一個人有生命一定會有病。

    正應了佛學基本的四句話:

    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鹹歸死。

    假有的生命最後一定是死亡,由生到死之間,老病不過是死的前奏。所以生、老、病、死定必然的,不是偶然的,這個前因後果的關係,不需要等到後果來到才知道。

    佛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對智慧高明的人,“因”一敢動就知道結果了,因裏頭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結果出來了才知道。

    所以菩薩怕因,不輕易種因。

    比如兩個人講話意見不合,彼此態度開始不對,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情緒變化,不高興就擺出臉色,這一來就有了因,人家反應的結果當然不好。

    還有,跟人講話先皺眉頭,本來很好的事,人家也不願意聽了。

    你有時跟人開個玩笑,但後果怎樣有沒有想過?

    言者無心,可是聽者有意,別人不認為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