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俠 士 的 策 略
字數:6543 加入書籤
赴永嘉翁婿把酒
不速客進獻妙策
這個家可說是一貧如洗,除了幾件換洗的舊衣服,再也沒什麽可帶的了,範祖亮給鄰居打了招呼,對裏長表達了謝意,到鸝鸝養父母墳上磕了頭,便往回趕。坐在馬車裏,鸝鸝問黃鶯鶯:姐,他是誰呀。
你不認得他,不是叫他大哥哥嗎?
是大哥哥,他救了我,可他叫什麽名字,幹什麽的呀?怎麽認得你們的?鸝鸝好奇地問。
黃鶯鶯笑了,你問他。
鸝鸝拉著範祖亮的手,哥哥,你告訴我。
好,我告訴你,我姓範,叫範祖亮,在衙門裏做事,是你姐夫,你姐是我媳婦。
十天之內,範祖亮接連娶了一妻一妾,連他自己都覺得太順太幸福了。還有兩天,就要離家赴任了,鶯鶯和阿梅忙著收拾行李。吳縣衙門來人,送一份信劄。來信人是前親軍步軍司前護軍都虞侯,現淮東兵馬副總管解毅來函,告訴他,他得知範大人家中雜事纏身,屬下將提前五天去揚州,眼下,事情還不甚急,因此,軍中的事交給我,你就在家再歇上一個月。有急事,我會報告給你的。
範祖亮從心底裏感激這個副手,雖是見過短短一麵,卻是個可以信賴的兄弟。有了一個月時間,可以做許多事。
鶯鶯和阿梅高興得手舞足蹈。範祖亮告訴她們,接下來,要做兩件事:先去明州象山縣祭拜黃鶯鶯的父母,然後,帶著孩子和阿梅去永嘉拜會嶽父嶽母。鸝鸝高喊,姐夫,我也去。祭拜你父母,你當然要去了。
回到吳縣,鸝鸝不願去大哥那裏,定要跟姐夫走,好說歹說才回家,哥哥姐姐心疼她,範祖亮也疼愛她,在姐姐結婚後第三天就來了,夫婦倆做什麽都帶著她,一有空就教她識字。
晚上,錢阿梅問,去永嘉,拜會姑夫姑媽,還去哪?
“你看呢?”範祖亮逗她,阿梅和藹地回答,“我聽你的。”
範祖亮深情地看著她,阿梅,我要謝謝你,未結婚先當娘,象個老媽子,對孩子那麽好,說到底都是為了我。我要去你親爹那裏,給他磕個頭,感謝他,給我生了這麽一個好媳婦。
阿梅心裏暖暖地,相公,有你這句話,我阿梅死了也心甘。
看你,這麽說,就不對了。咱要好好活,有兒子有孫子,見了重孫子再死,知道嗎。
知道,咱都活他一百歲。
在書房裏,鸝鸝研墨,範祖亮提筆寫出兩份書函。昨天,就想好了,遲去一個月,起碼要向上級作個匯報,萬一有什麽問題,也好解釋。一份給解毅,感謝他理解,為他著想,一份給左丞相說明家中情況,對自己延遲到任表達歉意。
書函封好,讓仆人送到縣衙,以便驛站傳遞。一時無事,端起茶湯品上一口,看著站在一旁的鸝鸝,比起半個月前,小姑娘象是變了個人,白裏透紅,臉上身上有了肉,不再那麽瘦骨伶仃,範祖亮深有感慨地說:我們的鸝鸝成大姑娘了,該給你找婆家了。
鸝鸝說:找什麽婆家,不要。
不要哪行啊,女孩子大了,都要出嫁的。
我不出嫁,要嫁就嫁給你。
哎哎,鸝鸝,這可不能亂說啊,傳出去人家會笑話的。
笑話什麽?黃鶯鶯走了進來。
姐,姐夫趕我走,說要給我找婆家。
瞎說,我們鸝鸝才多大,就跟著姐姐,哪都不去,他要是再胡說,就揪他的耳朵。
鸝鸝笑了,拍著手說,好,好,還是姐姐好。
這時,黃建林也到了,範祖亮說,都準備好了吧,那就向象山出發。
與錢阿梅帶著振綱振芳到達永嘉葉府的時候,葉正則夫婦,阿梅的父親和繼母都迎了出來。兩孩子見到外公外婆也特別高興,遠遠的撲了過去。
按說,此時,葉正則還在兵部侍郎任上,因女兒突然離世、妻子錢氏傷心不已,遂請辭回鄉,中書都堂知道情況後,報告皇上,皇上溫言慰留,準其回鄉休養。
見侄女阿梅氣色還好,錢氏問她:梅呀,阿亮待你如何?
阿梅便將範祖亮對她感激的話說了一遍,錢氏說,怎樣,姑給你選的女婿不錯吧。別看他開始那個冷冰冰的樣子,一旦娶了你,就會真心對你好,這種外冷內熱的男人靠得住。
阿梅打心底裏感激這個姑姑,姑啊,還是你對我好,你就是我的親媽。
錢氏接住話頭,要是嫂子活著,該有多好。
妻以夫貴,阿梅在錢家第一次這麽揚眉吐氣,父兄對範祖亮畢恭畢敬,嫡母也是滿臉堆笑,陪著小心。範祖亮也是給足了他們的麵子,請他們陪著祭祀錢家的祖先,帶著禮品拜訪阿梅的每一位至親。
翁婿倆煮酒相談。
聽說範祖亮任職淮東,葉正則告訴他:凡事工作要做在前頭,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要指望未經努力,就會達到目的,帶兵打仗更是事關重大,要知彼知此,以穩求勝,切不可操之過及。
範祖亮問,嶽父說得是,我記住了。外界傳說,皇上就是聽了你的話,才有興兵北伐之意。
葉正則說,事情並非傳得那麽簡單。應該說,最早有興兵北伐之意的是韓平章,他想象曾祖韓琦那樣有保土拓疆那樣的功勳,用以鞏固其地位,就鼓動皇上,說些諸如洗雪先祖之恥、恢複中原故土之類的話,哪一個皇上不想國家強大、疆域寬廣?陛下聽了自然有些心動,但是也有大臣反對,無非是說,兩國和平相處這麽多年了,民眾都喜歡這種安寧富庶的生活,何必再生幹戈?更何況,金人驃悍善戰,一旦北伐失利,可是自取其辱,遭受更大的災難。這麽一來,皇上又猶豫了,韓平章又說,那些人膽小怕事,根本不懂戰爭,陛下可以聽聽那些上過戰場、老成持重的大臣之言,於是,便召見了辛棄疾和我。我稟報皇上,備戰而後動,守定而後戰,皇上哪記得那麽多呀,就問我,這金人到底該不該打?我怎麽說?我能說不該打嗎?因此,就有這麽個傳言,說就說吧,我也懶得去解釋。
我以為,是該改變這種苟且偷安、文恬武嬉的狀況了,用北伐來提振國民的鬥誌。範祖亮說。
我們漢人一向不喜歡戰爭,遇事總愛忍讓和寬容,息事寧人。這種性格最大的毛病就是得過且過,安於現狀,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不思進取、自甘落後,對於國家來說,那可是致命的,你安於和平,不願生事,可是蠻夷之邦可不這樣,他以為這是軟弱可欺,你越怕打仗,他就越肆無忌憚,憑著鐵騎和勇猛,闖進你的家園,燒殺搶掠,直至將你征服,因此,一個人可以軟,國家不能軟。
正說,下人報告,有個叫呂祖泰的人前來求見。
呂祖泰?呂祖儉之弟。他來為何?呂祖儉活著的時候,與葉正則有些來往,交情也不錯。當初,呂祖泰擊鼓上書、請斬韓侂胄,名振京師。
嶽父,這樣的人能見嗎?
葉正則知道,呂祖泰出生世家,讀書明禮,卻有些俠肝義膽,也算是個光明磊落之人。
葉正則告訴仆人,請他到客廳相見。
果然,呂祖泰一副江湖俠士裝扮,束發,須髯飄飄,一襲白衣長袍,腰係一柄長劍。進門即拱手作揖:葉大人一向可好?小弟這廂有禮了。
葉正則回禮,不必客氣,請坐請坐。見他盯著範祖亮,便介紹:這位是小婿範祖亮。
呂祖泰拱手:範公子,失敬,失敬。
呂賢弟還沒吃飯吧?
不瞞葉大人,小弟趕了一天的路,真有些饑腸轆轆。
範祖亮站起來,我去準備。
呂賢弟,你一向飽讀詩書,怎麽忽然變成行俠之人?
呂祖泰捋著胡須說,這得感謝韓大人呀。他讓我遠竄欽州(今在廣西),我能裝熊?出潭州向南,到達醴陵,知縣錢文子是我的堂姐夫,拿了幾十兩銀子給我,堂姐拉著我的手:好兄弟,你要保重,一定要活下去。
看著堂姐的淚水,我突然明白了,怨天怨地、哭哭啼啼有什麽用?死在千裏之外,關別人什麽事?堂姐說得對,要保重,好好地活下去。到了欽州,我絲毫不覺得什麽苦什麽累,吃飽了喝足了,幹活,下海遊泳,三十大幾了,才活明白了,治國平天下,我輩做不了,但是練好功夫,仗劍走天下,行俠仗義,救人於危難之中,可以做得到。到了欽州,不到兩年,遇大赦天下,我就走回來了。在湖北荊州的時候,有人勸我,趕快躲起來,韓侂胄正派人抓你呢。我根本不怕,我是什麽人?一介草民,他抓我有什麽用?
你說得對,有的人就愛捕風捉影,狐假虎威,當初林采不就是這樣嗎?
監察禦史林采審問呂祖泰時,認為呂氏所為,決非一人,肯定有人背後指使,這個人可能就是周必大。哪知,呂祖泰本來就抱著必死的信念,向來仗義直言,希望喚醒皇上和眾臣,因此,他毫無懼色。押到臨安府,府尹裝著一副假惺惺的樣子,勸告他說:“這件事是誰教你的?你告訴我,我會對你寬大處理的。”呂祖泰笑了:“你這麽問多麽愚蠢啊。我早就知道這樣必死,為何還要連累他人,再去與人商議?”臨安府尹說:“我看你人病得真是不輕,腦子都壞掉了?”呂祖泰反唇相譏:“我看你們這些攀附姓韓的、謀取官職的人更是病得不輕,都喪失了做人的本份,真是可笑之至!”
飯後,呂祖泰說明了此行的目的。在建寧(今福建建甌)時,他特意去看了華嶽,華嶽經過這麽多天的思考,覺得他奏表裏的話,也有欠妥之處。也許大宋並沒有那麽不堪。當今世人絕大部分都耽於享樂,根本忘了靖康之恥,更不談被金人占據的中原故土。隻有極少的有識之士,反對苟且偷安,談論恢複,不能不說,這是一股難得的正氣。但是,光談不做有什麽用?如今,韓太師有意興兵北伐,勇氣可嘉,隻可出謀劃策,不應一味地潑冷水。葉大人,你說是也不是?
的確如此,光說不幹,等於白說,我大宋能說會說的人太多了,就是缺乏說了就幹的人。葉正則深有同感,因此,我們永嘉學派推崇事功學,倡導實幹興邦。
還有一點,許多反對北伐的人都是衝著韓平章來的,認為他沒有出身,又是外戚,加上以前禁偽學,不相信他能辦成什麽大事。如果是趙汝愚提出北伐,恐怕反對的人不會這麽多。範祖亮插言。
如果趙汝愚還活著,繼續擔任首相,他會提出北伐嗎?估計不會。讀的書越多,經曆越豐富的人,做事顧慮就越多。反倒是讀書少的人想到了就做,要更幹脆一些。葉正則捋著花白的胡子說。
大人說得極是,比如我們這些遊俠之人,遇見歹徒欺侮良民,就會想都不想,拔劍相助,將人救了再說,如果想這想那,說不定人都被害死了。華老弟的主張是可以大造聲勢,訓練兵馬,陳兵邊境,但暫不出兵。先拒絕支付歲幣歲絹,以激怒金邦,金邦進攻時,還可以避其鋒芒,待其士氣哀落時,猛然出擊,一舉擊潰敵軍。呂祖泰點明講話之要點。
葉正則桌子一拍,這個主意好。江淮宣撫使邱宗卿就認為,我們不宜先動手,先作準備,後發製人。展示大囯之風,如果金挑釁在先,我們就會在道義上占優。那時,就可以同仇敵愾。韓平章就說,隆興和議以來,近五十年了,金都沒有挑釁,我們何以後發製人?難道再等五十年嗎?停止進貢歲幣歲絹,就是逼金先動手,你那個隆興和議是不平等的,我們現在不承認。
我這次來,就是想請葉大人將華老弟的計策轉告上去,看對朝廷有沒有用,再以您的名義,要求赦免華嶽,讓他獲得自由。
可以,我能向韓平章報告,要求赦免華嶽的話也能說,華嶽有劄子嗎?
劄子沒有,隻有給你的一封信,談得高興差點忘記了。
聽說,範公子任職淮揚,要不我在你麾下弄個當副將當當?
範祖亮知道他是說笑話,便順水推舟,歡迎呀,正將也沒問題。
算了吧,我還是當江湖遊俠吧,走到哪玩到哪,隻要姓韓的當政,我絕不淌這汪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