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 口 脫 險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備受摧殘不屈服
俠義相救出虎口
淮東兵馬總管範祖亮被俘,宿州刺史納蘭邦烈如獲至寶,勸範投降,說出宋軍的軍事部署。範祖亮斬釘截鐵地說:
“範某主動請纓,沙場殺敵,不料被奸人所害,落入敵手,惟求一死以報朝廷,想讓我投降,決無可能。”
納蘭邦烈聽罷,狡黠地說:“宋人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今天我倒要看看,是我的板子硬還是你的骨頭硬。來人哪,給我打!”
啪,啪,一頓板子下去,範祖亮皮開肉綻,渾身鮮血淋漓。
納蘭邦烈問:範提轄,降還是不降?
不降,寧死不降。
一連三天,範祖亮死去活來,受盡折磨,決不投降。
納蘭邦烈決定,派人送往汴梁,交左副元帥布散揆處置。就這樣,三十名軍士在一名什長的帶領下,押送範祖亮一路北上。
一行人到達相州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相州安陽皇甫屯村有個三十來歲的韓姓年青人,叫韓青鬆。此人是韓青元的胞弟,哥哥潛入宋境後,做生意發了大財,因此,他做夢也想變為宋國人,隻是因為父母年老,兄弟倆說好,哥哥在外掙錢,弟弟贍養二老。
有哥哥作經濟外援,他的生活倒也富足,種幾畝地外,就喜愛舞槍弄棒行俠仗義。仿照宋結社之例,與二十來個青年人,組織一個火雲健身社。火者克金也,雲者快如雲也。
宋軍北伐開始,韓青鬆就坐不住了,召集火雲健身社全體成員,商討如何為宋軍伐金出力做事。大家群情激憤,有的主張攻進安陽縣,火燒縣衙,有的主張組織一支幾百人的忠義軍投奔宋軍。當談到宋軍現在何處,如何投奔等具體問題時,卡殼了。
這天深夜,韓青鬆睡得正香。咚咚,屋外傳來敲門聲,他披衣起床,問何人敲門,門外傳來中年男人的聲音:
“二弟,開門,我是大哥杜有德。”
杜有德他當然認得,是大嫂的哥哥,這幾年在燕京經商。
韓青鬆連忙開門,將杜有德請進屋,又叫醒妻子,給大哥做飯。
洗把臉,吃碗熱湯麵,杜有德精神一振,拉著韓青鬆,“來,二弟大哥給你說件重要的事。”
原來,杜有德在做生意的同時,還暗地裏搜集有關金軍的情報,通過一些渠道報告給宋皇城司。
兩月前,種種跡象表明,宋軍要即刻北伐,起初他隻想,盡量搜集一些金軍將領、駐軍布防等情報。無意之中,聽得一位道士之言,才覺得事關重要,設法將這一觀點告訴韓平章。
那道士的祖輩是宋的州提轄,能文善武,靖康之變後,見大勢已去,卸甲歸田,在五台山下隱居。
道士雖滿腹經綸,但不涉官場,亦耕亦讀之時,遊曆名山大川,熟悉各地情況。談起天下大事,有一番叫人耳目一新的宏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如今,赤縣神州群雄並起,大漠草原有蒙古,中原大地有大金,東南是宋,西麵是夏。西南的吐蕃和南詔,就是盤散沙,不值一談。四國之中,究其財富,宋為最佳,究其軍力,蒙古最強,夏國力既弱,朝廷又昏聵,亡國之日不久矣。宋雖富卻無良將,更無強有力的軍隊,蒙古建國雖晚,成吉思汗是位胸有天下的英雄豪傑,加之所向披靡的鐵騎,注定能成大器。夏亡以後,蒙古必然伐金,之後再伐宋。中華大地,趨於一統。之間,金宋相爭,蒙古則坐收漁翁之利,如若捐棄前嫌,攜手抗衡,金宋尚能立國。
從宋的現實來看,欲雪靖康之恥,恢複中原,需借助蒙古之力,即在蒙古興兵之際,趁機北伐,方能成功,否則難以取勝。
杜有德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想,未到宿州,兩軍已經開戰,而後宋軍大敗,一名將領被俘。再一打聽,方知此人是範祖亮。
去年夏,範祖亮作為副使,赴金賀金帝壽辰,受韓平章之命,在金探聽消息,還在燕京見了杜有德,回國後,在皇城司差遣,專管對金情報。不想,被自己人出賣,被俘以後,堅貞不屈。
說到這裏,韓青鬆插話:“大哥,你停一下,你說這個範什麽的,是七叔派來的?”
杜有德點頭,是呀,範祖亮,是個文官,卻主動要上戰場殺敵,哪裏會想到,會被自己人挷著交給金人。
韓青鬆拍著大腿叫道,大哥,範祖亮有骨氣,又是七叔派來的,咱得救呀。
兄弟,你是個聰明人,咱找你就是為這個事。
天色將晩,押送範祖亮的一隊人馬,大搖大擺地走在官道上,什長見各人無精打采,便督促道:
兄弟們,提起精神過這個山坳,就到相州城了。
進入山坳,路變得越發難行,可能是前些天,下過暴雨,路被衝壞了。囚車難以行走,需十多人推著才能緩慢向前。
正在這時,前後出現幾十個騎馬的人,不由分說,拿刀就砍,什長喊道:“什麽人?”話音未落,韓青鬆一刀將他砍倒,見他未死,用刀指著他:車上押的可是範祖亮將軍?
什長斷了右手,成待宰的羔羊,本能地點頭,叫範祖亮,壯士饒命。
韓青鬆四處一看,押送的金人都已身首異處,囚車已打開,遂伸手一刀,結果了什長的性命。
一個月以後,範祖亮在韓青鬆等一班人護送下,回到了揚州。他沒有冒失地進宣撫使司,而是悄悄找到了忠義軍副將朱裕。
見範祖亮安全脫險,朱裕喜出望外。去年夏天,因為李石章相救,朱裕回到鎮江,召募數百人,自願隨大軍北伐。平日裏,他對範祖亮十分敬重,視為救命恩人。聽完範祖亮曲折離奇的經曆後,他感慨地說:蒼天有眼呐,範總管您是好人有好報。接下來,你要怎麽做?
範祖亮說出了他的想法:到郭仁宣撫使司去報到,告郭作李如翼的狀,再看宣撫使司怎麽安排。還有,根據金人的戰略布署,建議調整方案,因涉及機密,他沒有說。
朱裕搖搖頭。此行不通,戰事結束後,郭仁隻向朝廷報告:攻宿州失利,範祖亮受傷被俘。沒提射殺攻城忠義軍士之事,更沒說郭李二將挷你送給金人以求保命之事,郭仁李汝翼私下威嚇知道實情的將士,誰要是說出去,就殺他全家。郭作是郭仁的堂弟,就是知道實情,也不願意將真相傳出去。如果那樣的話,郭作李如翼就是死罪,宣撫使郭仁也有欺瞞朝廷之罪。你這一去,郭仁說不定立馬將你關起來,汙你叛變投敵,郭作知道了,還不設法殺你滅口?
說的的確有理,接下去怎麽辦,範祖亮一陣迷茫。
朱裕看出楊元道有些懵了,給他主意:總管,事不宜遲夜長夢多,還請那些兄弟護著你,星夜趕往臨安,一則向韓平章報告實情,請求平章嚴懲郭李二人,二則給家裏報個平安,讓伯父伯母和弟妹安心,您身上的傷還沒好利落,順便在家好好將養身。象您這樣的忠臣良將,朝廷需要,民眾歡迎呀。
朱裕失望地說,範爺呀,靠這幫軍爺打仗,想取勝難於上青天,要不是為了韓平章,我早就回家過自個的小日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