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喜 團 圓
字數:4571 加入書籤
南園集議懲敗將
平安歸來合家歡
南園集雲樓,宰執和機速房人員在此開會商議相關重要事項。
平章軍國事韓侂胄開宗明義:今日集議的內容是對北伐戰事中的功過予以獎懲,接下來北伐之事怎麽安排。並且聲明,諸位有話盡管說,誰說得對就按誰說的辦,他決不搞一言堂,也不越俎代庖。
對於攻城掠地打勝仗的將領進行擢升和獎勵,這一條各人都表示讚成。
畢再遇老當益壯,帶領敢死軍攻克泗州,在靈璧鳳凰山,挺身而出掩護大軍安全撤退,功勞最大,擢升為左驍衛將軍、鎮江都統司中軍統製,獎白銀五百兩,鎮江武鋒軍統製陳孝慶與畢再遇率軍攻克泗洲,又克虹縣,再敗靈璧,有功有過,進為鎮江副都統,江州統製許進攻克新息縣,品級由正七品進為正六品,獎白銀二百兩,忠義軍首領孫成、朱裕攻克褒信縣,各獎白銀一千兩。
對戰敗的將領如何處置,眾說不一。
左相陳誌善表示,對戰敗的官員應當處罰,但是文官武將要區別對待,武將處理要重一些;
同知樞密院事張岩認為,打仗就有勝負,隻失敗一次,不宜一棍子打死,應暫不懲罰,令其戴罪立功以觀後效,需知,臨陣換將是兵家之大忌。
樞密院都承旨蘇師成以為,打敗仗就是要處罰,而且要嚴厲,這樣才能以儆效尤,免得重蹈覆轍。
眾人發言完畢,都看著韓侂胄,韓侂胄表態:
諸位講得很好,立功有獎,戰敗受罰,古來如此天經地義。總的原則就是不宜太輕也不能過重,還要分文武,看具體情況。
先看淮東,宣諭使鄧友龍不通軍務,未發揮作用,罷職保留宮官;兩淮宣撫使郭仁指揮失當,致使兵敗宿州,罷其三官;郭作、李如翼臨陣無能,戰敗辱國,褫職除名;
次是中路,兵部尚書、京湖宣撫使薛叔似對整個戰場失敗負領導責任,貶為通判;京西安撫使、鄂州副都統、王甫斌指揮無方,一敗再敗,罷官編管嶺南;江州統製王大節、李爽兵敗壽州、鄧州,褫職除名;
再談西線,興元都統製秦世輔率兵攻打鳳翔府,不戰而潰,褫職除名;興州統製楊東方攻鹽川寨而不克,罷其三官。
對官員的處罰就這些,韓侂胄看了各位一眼:“還有沒要說的,沒有就進入下個議題。”
張岩見韓平章今日心情還好,示意:
“我有話說。”
韓侂胄點頭許可。
東中兩路的主帥雖未上戰場,都因指揮無方而受到處罰。西線吳曦乃武將世家,吳家軍又名聲在外,率六萬之兵,久克秦州而不下,為何不見戰績。戰報隻說圍攻秦州軍事重鎮,因天氣原因而放棄,是真是假暫且不論,這放棄就是撤退,等同失利,我以為,對這個吳大帥也應該懲戒一下,責令他拿出戰果來鼓舞士氣。
右相魏友澄支持:“張樞密說的有道理,不然不公平。”
韓侂胄說:“那就給吳曦下道詔令,責他一月內攻下秦州,否則,降他的職;再給程鬆下道詔令,責他將川陝戰場的實情報來。而後,根據情況決定怎樣處置。”
左相陳誌善讚成:“平原王安排得很周密。”
知樞密院事邱仲卿舉手:
“平原王,我也有話說。”
“說吧。”
這次前線戰場一敗再敗,說明什麽?至少說明用的這些將領能力不行,而這些將領是誰推薦的,應追究其繆舉之責,否則難以服眾。
他這一說,眾人都看著蘇師成。
魏友澄、張岩都表示同意。
該來的還是來了。這些天,韓侂胄承受朝野上下眾多的壓力,有人說,根本不應主動打這個仗,也有人說,一個抄抄寫寫的書吏,也能身居都承旨的高位,還指揮北伐,真是曠古未聞。昨天皇上趙擴將他叫去,也表達類似的含意。看來想保也保不了,無奈地對蘇師成說:“師成你回避一下。”
蘇師成出去後,大家將矛頭對準了他,討論決定:將蘇師成禠職除名。
管家報告:範祖亮和韓青鬆求見,說有要事報吿。韓侂胄想起來了,這範祖亮不是受傷被俘了嗎,怎麽突然來京。看來,事有蹊蹺。便關照大家等一下,他要處理個急事。
範祖亮便將自己被俘及杜有德、韓青鬆相救的經過從頭至尾說一遍,韓青鬆在旁作證,又將杜有德的信交給韓侂胄。
看完信,韓侂胄壓住心頭怒火:“祖亮你吃苦了,先回家休養,明天派禦史台去核查,隻要屬實,決饒不了郭仁、郭作、李如翼。”
再回到會場,韓侂胄繃著臉,一副苦大仇深之態,周雲鑾連忙勸道:
“平原王,請息怒,別氣壞了身子。”
這麽一說,倒將他心中的怒火勾了出來:
“混蛋,忒不是東西,打金邦沒本勢,為搶功和自己活命,向自己人下手,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勝?奇恥大辱啊。”便將範祖亮說的事情況告訴大家。而後,下指令:
“陳相,明日讓禦史台派人去揚州核查,隻要是真的,立即將郭作、李如翼給抓來,砍下他們的狗頭。”
接下來的會開得很沉悶,大家都不敢多說,生怕點燃裝滿火藥的炮筒子,由韓侂胄唱獨角戲:
邱仲卿即日赴揚州,接替郭仁,任兩淮宣撫使,張岩即日赴襄陽,接替薛叔似,任京湖宣撫使,到任後,調整戰將,繼續北伐。
此前,曾讓邱仲卿接替鄧友龍,因邱腿受傷而去不了,考慮郭仁是武將,由他指揮還算合適,就取消了任命。此番任命,邱有新的想法,見平章的臉拉得好長,隻好將話咽了下去。
範祖亮從南園出來,將韓青鬆等兄弟安頓一下,直奔家中。此時,已是黎明時分,府門緊閉。
敲開門後,門僮驚得大叫起來,範祖亮示意小聲,問家中有無他人,門僮告訴他:太夫人在家,葉奶奶從永嘉來了,天天盼著你回來。
範祖亮說:讓你小聲點,就怕你喳喳呼呼,老人家乍聽,受不了怎辦?
你關照張嫂,炒幾個菜,多做些飯,一會有三十人來吃,去外麵買也行,快去準備。
走進自家的廂房,門虛掩著,他敲了兩下,傳來妻子黃鶯鶯的問話,那久違的聲音撥動他的心弦,“鶯鶯,我回來了。”語音有些激動,推門便進。
鶯鶯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借著燈光一看,丈夫已到眼前,直撲過來,“四哥,你可回來了,想死為妻了。”
“鶯鶯,我也想你呀。”說著,就捧起她的臉吻起來。見妻子投來疑問的目光,“什麽也別說,去看看阿梅和孩子。”
阿梅見丈夫回來,欣喜得說不出話來。範祖亮看了兒子和女兒一眼,拉著妻妾的手,向母親房裏走去。
老夫人聽門僮說了,和親家母錢氏欣喜地在屋裏等著。見兒子媳婦進來,連忙圍上來,上上下下打量。
老夫人雙手合掌,口中念道:蒼天保佑,他爹呀,小兒祖亮平安回來了。嶽母關心地問,有沒有什麽傷?
範祖亮回答:有,不過好多了。遂將事情的前前後後說了出來,母親嶽母和妻妾聽得眼淚汪汪。
範老夫人心疼地說:“祖亮受苦了,我就說嘛,這仗不能打,大宋這麽多文武官員,誰敢打誰又會打?我範家為國赤膽忠心,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民,我死亦瞑目矣。”
“不說廢話了,快給孩子準備吃的。”嶽母提醒道
範祖亮回應:“已安排了,待會請那些救我的人來喝幾杯。”
範老夫人說:“我要敬他們。將太上皇賜的禦酒拿出來,還要多準備些好菜。”
阿梅興奮地說:“我這就去告訴大哥大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