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格局

字數:5533   加入書籤

A+A-




    太子饒有興趣的看著李真,帶著試探性的詢問:

    “你既然成了狀元,未來有很大可能也是要做官的。假如你做了一州之督,你覺得你有把握將這一州帶的富裕起來麽?”

    “有。”

    “那假如就讓你做東南州州督,你有把握麽?”

    “有。”

    “說說看,假如你現在就是東南州州督,你要如何去治理東南州?步驟都說出來,我聽聽。”

    太子頗為好奇的看著李真,是真的有了興趣,想看看這理科狀元能不能開拓思維做一個文理結合之人。

    就如太子本人,也是理科生,但他卻肩負著繼承九州的大任。未來要治國。荀釋飛本人也相信,理科也是可以治國的。

    李真想了想,直指東南州弊端:“東南州在九州各地,屬於土地沙化相當嚴重的地區。那麽如果我想要讓東南州富裕起來,第一步不外乎兩個硬性指標。”

    太子一聽李真竟然還有兩個硬性指標,這種極其有目的性的答案,迫不及待了起來:“快說。哪兩個?”

    “第一,大力投入發展交通,三年內,官道四通八達,或許誕生更快的交通工具。第二,大力發展東南州沿海港口。此為兩個硬性指標。”

    太子疑惑的皺眉:“第一件事,為什麽是發展交通?為什麽不是發展農業進行創收?”

    “因為東南州土地沙化嚴重的緣故,道路時有時無。在內部交通之上隻能走馬,隻有在少數有官道的地區,才可以讓馬車上路。而落後的交通,便會阻礙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向著經濟優勢轉換的進度。一旦交通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善,資源優勢迅速轉換為經濟優勢,那麽交通便能實現反補經濟的作用。”

    太子兩眼一亮,猛然一拍大腿:“妙啊!妙啊。本宮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隻是以為有些地區落後,是當地發展環境受限的原因。卻沒想到,竟然交通的通順,能有這麽大的隱患。太妙了。那你快說說,為什麽又要大力發展港口?”

    李真淡然說:

    “港口與內陸交通是同理。大力發展了東南州港口,便能方便了各地的貿易效率。大批船隊行徑東南州港口,那麽就會帶來大批的貿易。有了貿易,就會增長當地消費值、生產值。良性循環之下,水、陸交通發達,便會吸引更多的貿易經過東南州。更多的貿易經過東南州,就算是一群雁過隻拔一根毛,隻需要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東南州的生產總值便會翻倍上升。所以,要想富,先修路。”

    太子驚駭的張大了嘴巴,重新上上下下的打量起了李真,直到將李真看的臉都紅了,也始終是一言不發。

    走眼了,這次是真的走眼了!

    荀釋飛內心極度震撼,世上隻說,理科生治不了國。但是荀釋飛這個理科生,卻偏偏是未來九州的繼承者,他認為理科生能夠治國。

    今天隻是偶然的心血來潮,想要考校一下李真,沒想到竟然撿到寶了。這個小小少年嘴裏,竟然妙語連珠。

    妙啊!

    這個觀點,這個切入口。讓荀釋飛內心極度的震撼。

    “太子?”

    李真紅著臉喊了一聲。

    荀釋飛清醒過來,急切的問道:“那麽如此一來的話,東南州豈不是生意人就會成倍增長?”

    “對。”

    “那如此一來,都看見做生意掙錢,豈不是就擱置了農業?都跑去做生意了?”

    “太子怎麽可以這麽想呢?生意人多了,為什麽會擱置了農業呢?生意人多了,消費能力同時也就提高了,整體的生產總值也就高了。而事實上,農民的負擔也就減輕了。”

    “為什麽會減輕呢?”

    李真笑了笑:“因為我的第二步,就是逐漸化零為整,用產量化取代零散化。當地區有錢了,地區裏有錢人也多了。本州就會從‘大力征收農業稅’改變為‘大力扶持農業’。對外承包土地,吸引投資者前來大規模投資農田、養殖業。用大規模代替‘私戶零散’。”

    “什麽意思啊?”

    “就是田地,不再是自己種的莊稼自己吃。而是專門有商人大規模種養殖,然後為市場提供。走市場經濟的路線,用資本帶動農業,用商人的無利不起早的特性,讓他們看見農業大有可為。這是一條市場經濟的路線。”

    “這麽做有什麽好處麽?”

    “好處太多了。商人逐利的原因,加入科學的發展觀,就會大大的提高產量。不僅如此,還降低了本州征收農業稅時產生的投入。假如以前一個郡有一萬個農民種出來的莊稼,那麽征收農業稅時,就會投入一百個人。而如果化零為整,那麽同樣那麽大的莊稼,卻隻需要一個人去征收農稅。這就是征收農稅時的降低成本。”

    荀釋飛倒吸一口涼氣:“收稅還有成本?”

    “當然有成本,官府得派人,人力是成本。得要清點到戶,清點到每一個人的情況,這又是成本……”

    “我……我都沒想到,這收稅還有成本。原來是這樣啊。但是,你說的如果農業產量化、產業化之後,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又該怎麽辦?他們沒有了求生技能,活不下去了。”

    李真搖頭否定:“不,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東南州的富有會超過所有州。而東南州,會用稅收的一小部分反哺農民,東南州的農民會享受到本州戶籍的特殊權益。那就是低保。東南州到了那個時候,完全可以養活所有農民,每個月給老無所依的農民發錢,讓他們生活。從而由‘農民養國’,轉變為‘國養農民’。而年邁的農民獲得東南州義務養活,年輕力壯的農民就會轉而進入其他行業。

    又一批人力投入了其他行業,從而又帶起其他行業的蓬勃發展。此為良性循環。”

    荀釋飛沉思片刻:“行不通,你這個辦法行不通。產量化種植說的簡單,但卻還是需要投入大批的人力去種植啊,就是你說的請農民。投入的人力過多,就會壓榨了商人的利益,利益稀薄,還有什麽商人會承包土地?”

    “難道太子沒有想象過,未來有一天,種地是不再需要人的麽?”

    荀釋飛駭然瞪大了眼睛:“什麽?這怎麽可能。種地不需要人?那需要什麽?”

    “機械化生產。”

    “機械化……哪有那種機械?”

    “會有的。”

    李真傲然笑道。

    荀釋飛驚疑不定的看著李真:“你……你能發明出那種機械?”

    李真淡笑道:“五年內,那種東西必然問世。”

    “具體是什麽?”

    “蒸汽機的無限種演變之一,如果給我時間,甚至能出現內燃機。可以代替牛,可以代替人,隻需要一個人,可以完成十個人的工作。”

    “蒸汽機!”太子忽然驚呼了起來:“上古書籍中記載的一種東西,是它麽?你能將這種神奇的東西複原出來?”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李真的心髒不安的跳動了起來,在我的帶領下,蒸汽時代必定提前到來!

    太子鄭重了起來,不再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的交談。他心裏已經清楚了,自己將李真的格局看的太小了……

    李真的格局,是要改變一個時代。

    而不是純粹的在一門學科上為王。他不需要任何人和他比拚學術,他不需要獲得任何一切虛名。他的格局是改變一個時代啊。

    “夜深了,睡吧。”

    太子沒有說激勵的話,沒有追問蒸汽機。背著手幽幽離去。

    一番夜談,太子心中有了定計。

    什麽考校?什麽比拚學問?都隻是浮雲罷了。

    “小蓮。”

    “怎麽了太子?”

    “明日一早,送李真等人入京。”

    “啊?不是要比拚學問麽?”

    “不比了。我已經輸了。”

    太子歎息著說,眼裏卻看不出絲毫失敗的挫敗,有的隻是興奮與狂喜。

    作為帝國的繼承者,沒有什麽是比發掘一個改變時代的人才還要狂喜的事情了,即使是獲得了虛名又如何?證明了自己不是李真的對手,或者李真不是自己的對手,又能如何?

    帝國命脈啊!

    “百姓熱情如此之高,現在說不比了,豈不是謠言四起?”

    荀釋飛嗤笑一聲:“謠言,輿論,又算的了什麽?”

    “……”

    李真心裏也是激動難耐,當他和太子聊到農業的時候,他就有計劃的將自己的蒸汽機計劃告訴了太子。他隻想給太子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會隨著蒸汽機的問世,而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對於帝王而言,有什麽是比機械化生產,效率化生產,徹底解決全民溫飽的問題更激動人心的呢?

    蒸汽機就是結束麽?不。蒸汽機隻是開始,未來太長了,李真需要帝國命脈——錢、權。

    一夜過去了。

    這一夜,沒有夢見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