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榫卯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柳澤惠回到縣衙,第一件事就是大手一揮,發出一份文件:“在大風台的另一片更寬闊的地方,在海邊,重新選地。為九州物理院重新起一座磚瓦房。”
第一次,柳澤惠是雙手發抖的做下了這個決定,轉頭還問師爺:“你說,一千平米的地夠用麽?”
師爺皺眉說:“大概,三五千才行吧?”
“那要不,把大風台東邊的正片海灘都批給他們?”
“我看行。”
“……”
大手一揮,又是一份文件下達了下去。
回頭又問:“你說他們需不需要經費呢?”
“肯定需要啊。您可能不知道一件事,他們根本就沒有錢做這些實驗。”
柳澤惠疑問:“沒有錢?”
“是啊,他們本來計劃的是做五次試驗。但是當地的村民們義務的捐款,幫他們籌集了兩千多幣。”
柳澤惠驚聲問道:“他們的錢是周圍百姓義捐的?大風台附近全部都是漁民,漁民能有幾個錢?會舍得給他們捐?”
師爺歎口氣:“這就是我今日建議您一定要去親眼看看的原因。他們最開始是節衣縮食,將自己的錢合在一起搞這個研究。最後,不知道誰想到了一個點子,在城裏搞募捐活動。但是效果不好。最後大風台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了,都跑去看他們搞實驗,搞研究,第二天,就有好多人給他們捐款。然後現在每天依然有附近的村民給他們捐款。”
柳澤惠瞪大了雙眼,滿是不敢相信的神色:“竟然是義捐?難道,這就是他們做實驗不關大門的原因?”
“對,九州物理院的那個院長李真,還邀請附近的村民都可以進來看他們做實驗,看他們搞科學。但是附近的村民都很自覺,就站在門外看,不敢進去打擾。最後李真就直接說九州物理院永遠不關門。”
柳澤惠深吸一口冷氣,呐呐道:“竟然是這樣的……”
“……”
翌日,九州物理院。
李真在總圖紙上進行了最後的修改,集眾人的意見,在汽缸上設置排氣閥門。
“排氣閥門可根據壓力臨界點,手動進行放氣。而為了更加安全性,我們需要在鍋爐上也設置出雙重排氣閥門。鍋爐排氣閥門為自動排氣式,大家有意見麽?”
李真用手指著圖紙上的結構,環首四顧。
阮名學舉手提出疑問:“汽缸上設置手動排氣閥門可行。而鍋爐上進行的自動排氣式,我到現在還是有些疑問。”
李真嗬嗬笑道:“名學,你有問題就提。”
“是這樣的。據我們所設計,這個鍋爐上的雙重減壓閥是和壓力表掛鉤的。取安全值壓力60就應該進行排氣減壓,而自動減壓閥,當壓力值達到70臨界點時,壓力表發出副指針撞擊銅鈴的清鳴聲,而內部鋼絲在彈簧和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自動打開閥門進行排氣。
但是,這一切都要和壓力表掛鉤了。如果壓力表壞了呢?那壓力過線後,人不知道,豈不是會發生危險事故?”
李真點頭:“名學提出的建議非常有用。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在鍋爐外壁設置副壓力表呢?一個蒸汽機上設置兩個壓力檢測儀表,一個和自動排氣掛鉤,另一個不與任何一切掛鉤,減少磨損程度和消耗程度,隻給出直觀數據。這樣的話,安全性也得到了雙重保障。”
阮名學點點頭:“這樣的話,雖然麻煩是麻煩了點。但是卻也實際。”
李真哈哈大笑:“未來的路還長,我們還需要好好研究如何自動減壓排氣,如何始終將壓力穩定在一個均衡值。總會有辦法的,慢慢來,那麽……開始打造吧?這次,是第一代蒸汽機。”
“是第二代!”
“哈哈,第一代已經爆炸了。”
“對,第二代蒸汽機。”
“……”
城裏的那些打鐵師傅也都義務的來了九州物理院,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雖然義務在這裏勞動,但是卻感覺自己非常光榮。
當然,李真還是會自己出錢去購買材料,還是會付給他們一定的工錢。
鐵匠王師傅看見了新的圖紙,激動道:“和以前的不一樣?你們研究出來了?”
李真笑著說:“是啊。這第二代蒸汽機算是研究出來了,就等您打造出來然後立即進行試驗呢。王師傅,你看著有沒有難度?有什麽克服不了的問題麽?”
王師傅看了許久這圖紙,為難的扣扣後腦勺:“這個鍋爐上,要開三個螺旋紋的口?”
“對。”
“開三個口容易,但螺旋紋不好弄啊。”
“王師傅,經過了這麽多次的試驗,試驗結果是,隻有螺旋紋的口才能夠耐操,緊實。要是卡扣型的口,很容易被裏邊的氣崩出來。”
王師傅點點頭:“我有個建議,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真連忙道:“您請說。”
“螺旋紋的卡扣,是一種循序漸進,利用那個斜切麵將兩個物體鏈接在一起的東西。但是,這個其實非常不容易弄出來。我以前都沒聽說過這種形態,要不是李師你給我講了螺絲和螺帽的原理,我都不懂。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手工打造真的很難。”
王師傅抿抿嘴唇道:“所以,這個螺旋紋的卡扣,是沒辦法進行批量生產的吧?雖然這些鍋爐都簡單,鍋爐什麽的都能進行量產,可是這個小小的螺旋紋它就偏偏不能量產了……”
李真一愣,轉頭和柳驚鴻對視一眼。
兩人瞬間醒悟,將最重要的東西給忘記了!
為什麽複原蒸汽機?其主要目的,不就是將蒸汽時代推廣到整個九州麽?可是無法量產,這就注定了舉步維艱,那還怎麽推廣?推廣到九州,竟然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螺絲螺帽的製作工藝卡住了。
李真沉默許久,竟然喃喃無語。
王師傅訕笑一聲:“我不知道我說的是對還是錯啊。但是我有個建議,可不可以換一種堵塞開口的卡扣呢?榫卯其實也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李真苦笑著搖搖頭:“不可以。榫卯是卡扣式結構,如果卡的夠深,它確實能夠卡住。但是取出來卻不好取。”
王師傅一拍大腿:“李師,你那是哪個年代的榫卯喲。我說的榫卯,是五角梅花形榫卯。是大工程上用的榫卯。”
“哦?五角梅花形榫卯?”
“對,一個圓柱裏邊掏空。用五根支柱撐出來,支柱內部用彈簧延伸著,彈簧讓五根支柱始終保持撐出來的模樣。外部有拉線,一拉線,裏邊的彈簧就收緊了,撐在圓柱外邊的五根支柱就會收回去。”
李真一拍大腿,驚呼一聲:“還有這種榫卯?”
“……這都被發明出來幾百年了,都用爛了您怎麽不知道呢?”
李真轉頭,和一眾驚訝的九州物理院眾學子對視一眼,大家相視無言,片刻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