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起飛
字數:4348 加入書籤
李真不理會別人怎麽說的。
但是說實話,聽見那些圍觀群眾的議論,還是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
柳驚鴻早就笑的前仰後合了:“還特麽一本正經的裝逼。氫氣罐在翅膀裏,哈哈哈,笑死老子了。”
徐秀峰倒是麵色平淡,嘿然:“柳院長也不用如此否決別人。科學嘛,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罷了。每一次科學的進步,不都是奇思異想之下的結晶?說不定千百年後,我們的後人看見我們的這段曆史,還會嘲笑我們像是個傻子一樣呢。”
柳驚鴻滿頭霧水:“什麽意思?後人為什麽會嘲笑我們像是傻子?”
徐秀峰嘿笑:“科學水平不對等,觀念不對等罷了。就像是我們之前去嘲笑荀伽源奇思異想,妄圖發明出宇宙飛船一樣。”
柳驚鴻哈哈笑道:“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那荀老頭確實是荒誕……”
徐秀峰正色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暫且不論荀伽源的身份吧。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宇宙飛船也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嗨,越描越黑了。舉個例子,就像是很久以前,他們都嘲笑我們要發明滑翔傘一樣,所有人都覺得我們荒誕了。但最後我們成功了。”
徐秀峰闡述表達的能力不夠清晰。
但李真還是聽出味道來了,不由得對徐秀峰刮目相看。以前一直沒注意到,徐秀峰竟然還有這樣的思想境界。
不由得回想起他加入九州科學院之前,是朝廷調來的帝國理工的高級教師,那個時候他不就是對九州科學院一片嘲諷麽?
柳驚鴻和徐秀峰聊了起來。而李真透過車窗看著外邊的藍天白雲,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那句話來: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他現在想起來這句話是誰告訴自己的了,是章至告訴自己的。
很難懂的一句話,需要細嚼慢咽,需要細細的去品味,反複的吞下去又反出來品味。
每一次不同的場景下,這句話的意思都會顯得有些不一樣。
原話是:起風了,唯有努力活下去。
李真愜意的躺在軟沙發裏,吹著從車窗外傳來的藍天白雲下的威風,伸手挑開遮住眼睛的發絲,用一種滿足而又帶著堅定的語氣呢喃出聲:
“每個人都身不由己,被一股明知是妄想的颶風所裹挾,我能做的不再是深埋夢想,麵對現實。而是唯努力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不再死去,在看不見也抗不了的風中尋找堅持著。”
“……”
一個小時之後,來到了大風台的一片寬敞平坦的沙石地麵。
李真等人跳下了蒸汽車,看見圍觀群眾已經很自覺的站在了後方讓開了空間。而工作人員正在解開飛機上的牽引。
柳驚鴻很緊張,不僅僅是柳驚鴻。整個航空院的所有人都很緊張。因為這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一次試飛。
是一次根本就沒有絲毫把握,沒有任何實踐支持,甚至理論支持都極弱的一次實驗。
李真不打算去開導他們。
也許他們的成長太過於順利,每一次都是成功,成功,成功。沒有遭受過任何的打擊。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在自己提供了大量的基礎理論之下完成的。
這一次,就連自己也沒有辦法來對他們提供什麽了。完全需要靠著摸著石頭過河。
如果成功了,他們會發自內心。
如果失敗了,那麽他們會更加的堅定。
李真親自去進行了檢查,從飛機的三角起落輪,到翅翼的平衡,再到機身穩固的安全隱患。從頭到尾一丁點都不放過。
實驗失敗,它也許根本不會飛上天。那也不存在安全隱患。
實驗成功,那麽它便會充滿一定的危險。
李真問道:“先試哪一個?”
眾人麵麵相覷,柳驚鴻喊道:“那就先試試單翼的吧?”
李真揮了揮手,工作人員當即將單翼的飛機脫了過來,用繩索分別掛在了兩輛蒸汽車的尾部。
用馬兒來拉是一種不太現實的事情,而一輛蒸汽車的動力顯然不夠,所以便用兩輛吧。
當然,兩輛車來拉,那麽力會被分散。
它隻是起步的時候用兩輛車,當徹底跑起來了,就會斷掉其中一輛車的繩索牽引。
當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柳驚鴻自告奮勇的跳了上去,哈哈大笑:“這是我設計的飛機。我必定要親自進行試驗,它的第一次試驗。”
李真皺皺眉頭,想說什麽,但是卻語鋒一轉:“係好安全帶,帶好安全頭盔,千萬不要被甩出來了。”
柳驚鴻一邊做安全設施,一邊點頭:“不會的。我對它非常有信心,我說了,單翼是王道,單翼就必須是王道。這裏邊有我的靈魂,我很熟悉它。”
李真翻了個白眼,指向前方的茫茫海灘:“直線距離五公裏。五公裏如果不能飛起來,那麽就證明是失敗了。”
柳驚鴻深吸一口氣:“我保證它一定會在五公裏之內起飛的。”
“……”
做好了安排之後,駕駛蒸汽車的是兩個航空院的學生。他們做好了商量之後,沒有什麽廢話就開始發動車輛了。
而此時,圍觀群眾已經全部跑向了前邊,站在道路的兩旁。
九州科學院不少人也都跑去了前方,時時刻刻準備記錄數據。而五公裏的平坦道路上,還用白石灰畫出了距離,每兩百米畫一道。這樣就可以知道飛機是在多少時速,在多少公裏處能夠起飛的數據。
一切準備就緒後,蒸汽車發出了嘯叫聲。‘嗚嗚’的不絕於耳。
李真揮了揮手。
他們得到了信號,兩輛蒸汽車立即發動。
一開始就是最大的速度,但是幾百公斤的飛機卻在緩慢沉重的移動著。
看見這個移動的速度,李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呢喃道:“還是太重了麽?”
遠處圍觀的人群也是議論紛紛:
“這要怎麽才能飛起來啊?”
“這就是飛行器?這不是風箏麽?”
“難道他們的新型飛行器,必須要在下邊用車拉著麽?但這還有什麽意義啊。、”
“唉,這真是一次失敗的科學。竟然需要借助外力來飛天。”
“是不是用車把它拉起來,然後再切斷繩索。主要是完成滑翔啊?這個沒有什麽意義吧。”
“……”
外人不懂。
他們根本不了解這一次的無動力試飛的意義是什麽。
‘嗚嗚嗚’
蒸汽聲嘯叫。
白煙之中,兩輛蒸汽車拖著單翼飛機由慢到快,終於在跑到上以時速二十公裏的速度奔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