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到貨了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A+A-




    而就在這一天。數百輛大型蒸汽車到達了西州金城郡。

    荀釋飛與李真一起,坐汽車親自敢往金城郡。而整個西州的氣氛也嚴肅了起來。

    押車的人是新九州農業部的副部長,也是高官。而這數百輛汽車中裝載的,便是此次西州將要用到的雜交水稻的秧。

    之所以沒有直接給稻種,是因為袁兵並不放心農民自己培養稻種,所以是直接將稻種培養成熟,生長成為了秧苗才給護送過來。

    而西州的農民享福了,直接就是領到秧苗,直接開始插秧。省略了很多很多的步驟。

    到達西州金城郡之後,全城都被戒嚴了。荷槍實彈的士兵守衛著這些大型蒸汽車,嚴正以待,不允許任何人輕易的接近。

    不多時,汽車車隊幽幽而來。

    李真和荀釋飛聯袂走向了頭車。

    農業部的副部長張康當即快步上前:“參見李院長。參見荀宰相。”

    李真點點頭,沒有說什麽,帶著九州科學院的人進入了車隊,有些緊張的說:“驗一下。”

    “是的。”

    九州科學院裏生物院的人當即上了一輛輛蒸汽車,嚴格的查驗了起來,看看秧苗是否完好無損,查看秧苗有沒有在運輸途中損壞。

    而張康卻找上了荀釋飛:“荀宰相,請驗收。”

    說著,張康遞上了一張文書,便是簽收合同。

    說實話,這一路上張康的心思早已千瘡百孔了,這雜交水稻的秧苗實在是太過重要了。害怕顛簸,又害怕風吹雨淋。更害怕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

    一路上那都是重兵護送,每到一境,當地官員都是嚴正以待,一路戒嚴,一路護送。

    操碎了心。

    終於到了金城郡,張康的心也放了下來,恨不得就地癱軟在地上狠狠睡上一覺。

    荀釋飛點點頭,拿著文書卻並沒有簽單,而是帶著人親自進入一輛輛蒸汽車裏,開始四處查驗了起來。

    所有人都緊張無比,氣氛變得極其壓抑了起來。

    張康等一眾人等大氣都不敢喘一下,揣測不安的看著荀釋飛和李真這兩批人馬進行查驗,緊張的腿都發軟了。

    生害怕被查驗出什麽問題,自己腦袋不保。

    對於整個西州的脫離貧窮,個把人的腦袋那是小問題。

    過了約莫一個多小時,袁兵走到李真麵前,麵露笑容的道:“李師,沒問題。”

    李真點點頭,看向了荀釋飛。

    荀釋飛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幾個精通農業的官員在他麵前匯報:“荀宰相,沒問題。”

    “哈哈哈哈。好!”

    荀釋飛大笑一聲,狠狠一拍張康的肩膀:“你做的很好。這一路上辛苦你了,這些雜交水稻至關重要,事關國家命脈,切不可馬虎。而你卻完成了運輸這個艱難的任務。可以說是功勞甚大,西州百姓會記你一功,國家也會記你一功的。”

    說完,荀釋飛大手一揮,在文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張康顫抖著手接過,然後小心翼翼的揣進懷裏,整個人冷汗淋漓的就地坐了下來。眼裏有一絲疲憊之色。

    這一路上,太操心了。

    簡直說就是操碎了心。

    晚上睡覺的時候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害怕出啥問題。走在路上的時候,有些地方不通車,更是過不了這種大型車隊。所以又在各種風吹日曬之中修橋補路,一路顛沛流離,輾轉數千裏,終於從東洲到達了西州。

    他現在就隻想找個地方,好好的睡一覺。最好能洗個澡。

    荀釋飛看見張康這個樣子,連忙吩咐一聲:“帶張部長等一眾人,下榻西州最好的酒樓,用最好的招待犒勞他們。”

    “是!”

    張康站起來,疲憊的說:“謝荀宰相。”

    “這是你該得的。”

    “好的,那我去了荀宰相。”

    說完,張康又回頭對李真說:“李院長,那我先走了。”

    “去吧去吧,接下來的事情就有西州的人負責了。”

    “……”

    荀釋飛和李真對視一眼,兩人相視一笑:“那個誰。”

    眾人茫然,金城郡的郡主懵懵的指了指自己:“荀宰相是叫我?”

    “你答應那就是叫你了。安排一下,你負責將這些秧苗護送到整個西州各地。每一輛車上都有編號,每一個編號都對應著一個地區,每個地區分配了多少秧苗這都是有數的,你不要搞混了。在播種前,一定要護送到位。”

    金城郡郡主心裏發苦,我特麽嘴賤,我答應幹啥啊?

    這種護送的事情,是最吃力不討好的。看看張康那個模樣就知道了,趕個長途,累的仿佛蒼老了十歲。不是身體的累,而是太操心了。

    “是。”

    當即,金城郡的郡主就哭喪著臉,開始安排人手護送了。

    蒸汽車沒有休息多久,當即又冒出了滾滾濃煙。‘嗚嗚’呼嘯著開始遍地開花,分散向整個西州各個角落裏去了。

    看著車隊呼嘯離去。

    李真忽然豪情萬丈:“三個月後,西州將大不同。”

    荀釋飛感慨一聲:“都是托李院長的福,托九州科學院的福。我等著西州致富的那一天,也等著西州百姓從此不再有餓死骨的那一日。”

    “會的。”

    “但願吧。”

    “……”

    而隨著秧苗的到來,整個西州都狂歡了。

    每個人都翹首以盼,等待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秧苗。

    翌日。

    西平郡。

    王煥連滾帶爬的帶著人來到了城門前,翹首以盼。

    “怎麽還不來啊?”

    “不是說快來了麽?”

    “這都等了多久了。”

    王煥回頭,卻見滿城百姓也都跳著腳往外看。經過幾次大事件之後,百姓們對於播種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而經過西州政府的宣傳,大家也都知道了雜交水稻的不容易,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聽說這雜交水稻種下去,長出的莊稼是往年的好幾倍。”

    “是啊。往年的莊稼長出來還不夠自己吃,現在不僅自己家結餘,還能賣很多。”

    “聽說還有很多收稻米的,已經開始提前聯係農戶了。”

    “怎麽沒聯係我啊?”

    “來了。”

    “是那個車隊麽?”

    “……”

    “西平郡郡主王煥在哪裏?”

    一輛蒸汽車上跳下來一個人,喊道。

    王煥激動的喊道:“這裏,這裏,我在。”

    “來,簽單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