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人才啊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A+A-


    雖然開了兩次大會把要緊的項目給布置下去了,但是到了真正實施的環節裏,依舊是各種困難接連不斷。

    事無巨細,大家都似乎習慣要向老大請示一下,以至於陸飛都有些煩不勝煩,隻要是他人待在基地裏,就沒得一刻的安寧。

    直到劉道龍往返縣城和基地運物資的時候,帶了一個人過來。

    楊寶林,四十二歲的中年企業家,以前是旺多縣排的上號的大老板來著。

    他曾掌管著一家七八百人的機械加工廠,幾乎是白手起家,人生經曆頗為傳奇,末世後是跟旺多縣地虎幫的秦虎和彪哥混在一起。

    這樣的企業家要是末世之前,那是陸飛仰望的存在,恐怕吃頓飯唱個k的花銷,都是陸飛這個苦哈哈一年到頭攢不下來的錢。

    不過現在嘛,對方也隻是個小弟而已,最多算是一個有些身份的手下。

    楊寶林恭敬站在老大麵前,背部微微低垂一個弧度,表情謙笑著,態度十分的端正。

    “飛哥,聽到劉哥說您這邊比較忙。我正好對這方麵略懂一些,所以自告奮勇來給您打打下手的。”

    嘖嘖嘖,這話說的,哪怕最後辦不成事,陸飛也不好再責怪他了。

    陸飛揮揮手把多餘的人都攆了出去,隻留下了楊寶林一人,黎婧揪著嘴巴也跟著出門,還不樂意呢。

    “坐吧。”

    “哎,謝謝飛哥。”

    楊寶林自己搬來一張凳子,坐在了老大的對麵,挨在辦公桌邊上一副下屬匯報的模樣。

    陸飛撐住胳膊,歪頭想了想,道:“既然你毛遂自薦了,那麽我想聽你說說,你都覺得目前我們團隊有哪些困難?”

    哎呦,這是老大考驗來的。

    楊寶林既然敢自告奮勇,沒點本事沒點能耐是肯定不行的,他早做了一肚子的功課準備。

    他整理一下思路,謹慎地道:“橋山村現在是家大業大,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樣凡事都由您出麵敲錘子做決定的。我想,飛哥目前最勞神的恐怕是人力資源管理方麵的事情。”

    人力資源管理?這個詞倒也形容的很準確。

    陸飛點點頭:“嗯,繼續說說。”

    “是。”楊寶林心下一喜,接著道:“人力資源管理,飛哥您肯定知道的。簡單點說,橋山村現在人是看著多,但其實落到實處的工作效率太差,而且很多事情缺乏規範條例管理。這樣的情況,飛哥您心裏受累,下麵人也會覺得累啊。”

    嘿,有那麽點兒意思了,陸飛不動聲色的再點了點頭,然後把目光投向了這個周潤發式的大背頭楊寶林臉上。

    “說到底,就是我們缺乏一套有效的可行性管理機製,各個部門分工不明確。而且,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存在阻塞性.障礙,換句話說,就是上言不能下聽。”

    楊寶林知道麵前的這個老大是個什麽樣子人,手段狠辣做事果斷已經領教過了。所以,他不敢把對方當笨蛋來糊弄,盡量把話說的通俗而又不乏專業性。

    這個機會是很難得的,把握好了,足以讓他一舉進入橋山村基地的核心管理層。因此,他每句話都要在肚子裏腸子裏轉幾圈,深思熟慮了才說出來。

    陸飛聽著也是這麽個道理,於是示意對方繼續講下去。

    楊寶林振奮精神地道:“那麽,我們當務之急就是盡快建立一套管理機製來運作整個團隊,把人員分配到點對點的程度。一方麵對下放權,完善責任交接,一方麵對上集權,強化核心組織。就像樹墩子的年輪一樣,一圈繞一圈地把團隊組織架構化。”

    這些話,陸飛倒不是不懂,他在學校裏的時候,在管理學裏麵見過類似的字麵意思。

    但是具體怎麽去做,他就兩眼一抹黑了。

    陸飛笑道:“既然你有這個經驗,那你覺得我們該建立一套什麽樣的機製?”

    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了,楊寶林也沉思了好一會兒。

    作為老大來說,當然是權利不能完全下放的,最好是有皇帝般的權威。但是想要管理有效化,又不得不下放權利給高層和中間階層的人員。

    這是一個很難把握的界限,跟管理公司是一個套路,但又是兩碼事。

    說點不好聽的,就有些類似於華夏國旁邊半島的棒子國鄰居,“銀姓”家族。

    他小聲地問了句:“飛哥您是想要一個國企,還是想要一個私企?”

    陸飛怔了下,隨即明白對方想表達的意思了。

    嗬嗬,有點水平啊,國企私企的比喻倒也貼切。

    可不是麽,國企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講就的是一層管一層,資曆很重要,而且相對而言老總的權利會受到體製下模式內的限製。

    國企是一種體製下的模式,具體的管理效率其實是相對低下的,因為涉及到大鍋飯等等一係列的賞罰和福利措施,並且經營目的上相應的存在狹隘性。

    畢竟改.革開放的華夏國,前後是兩個決然不同的市場環境,時代不一樣了。

    而私企就不一樣,是絕對的利益至上。

    什麽更讓老板賺錢,什麽能提高員工效率就用什麽管理方案。老板的權利也是至高無上的,掌握員工的飯碗。

    陸飛給了個模棱兩可的回答:“我兩個都想要。”

    這個回答沒有驚到楊寶林,反而是讓他笑了起來,露出一副輕鬆的樣子。

    楊寶林點頭道:“其實國企的製度在創業初期是絕對實用的,而到了中後期卻又比不上私企的管理模式。飛哥,我覺得可以再要一個軍事化管理,您覺得怎樣?”

    “怎麽,有具體的方案沒?”

    “有有有。”楊寶林從懷裏掏出了一個方塊紙卷,是五六張a4紙折疊而成的。鋪開後,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字,還配了結構圖插畫。

    陸飛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你真是有心呀。”

    “能給飛哥您做事,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飛哥,請您過目。”

    《論橋山村階段化管理製度的運作》

    嘿,標題還挺大氣,跟寫論文似的。

    陸飛瞧了一眼,正要開始看呢,就聽到楊寶林提醒道:“飛哥您可以先看看最後的三張紙,我把國企,私企和軍事化管理的全套方案寫下來了。看完後,您再去看前麵的具體方案,這樣會有個明顯的優缺點比較。”

    好了沒認真地看看書了,陸飛這一讀就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期間楊寶林在旁邊端茶倒水,隨時回答老大提出的疑惑點。

    陸飛也是越讀也覺得這楊寶林還真特麽是個人才啊,以前給地虎幫打工還真是糟蹋了。

    論文寫的有條有理,三種管理製度都區分的非常清楚,讓陸飛讀起來就很容易把一些現實案例和橋山現狀結合起來。

    關鍵是最後的具體解決方案,這個家夥居然把三種製度給糅合了起來,做了一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規劃。

    關鍵還很有道理的樣子!

    二十一世紀什麽最缺,當然是人才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