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劍之領域
字數:3003 加入書籤
“這是,劍之領域?”
周遭金色恢複如初,石台之上,華貴的公子劍者靜默站立。於言卿口吐鮮紅,左手按在自己的心脈之上,身體不堪重負地跪倒,地上的鮮血緩緩流淌。
相傳劍道修行到了極致,便能夠以劍道締造秘境,隻不過這種秘境往往深藏劍意,因而極為驚險,於言卿沒有想到,自己麵前的這位看似狂放不羈的劍者居然能夠創造出劍之領域。
“既然認得,自然該明白我們之間的實力差距了。還敢再戰嗎?”
公子劍客還劍入鞘,覷了他一眼,輕蔑地說道:“師兄修為如此高深,能逼得我一百年不敢離開此島。一百年啊,凡人中能活百年已經是高壽,就算是修真者,又能有幾個一百年!”
他的聲音依然華貴,一百年的時間讓眼前的這個人生出的強大執念,其中的悲涼之情令於言卿感到寒意。
他話鋒一轉,對著於言卿說道:“你的劍意最初學的是秦古離。沒想到你作為師兄的弟子,劍道修為竟然如此不濟。東辰島若是人人都像你這樣天資庸鈍,我看師兄要是今日坐化了,明天劍閣就會被鈞天宗和南昊院瓜分!”
正在調息的於言卿聽到他這番話,這才知道,眼前的公子劍者原來是自己的師叔,見他的實力實在是驚人,本來還有些出於輩分的敬意,接著又聽到他的話暗暗詛咒師傅,心下生出悲憤之情,便不顧禮節和輩分,怒喝道:“我本來就不是修道天才,師傅的萬般法門我一樣也沒學到。隻不過,他老人家修為高深,壽命極長,我東辰島弟子萬千,不愁找不出來一個不世出的天才來承接師傅的衣缽,當上閣主,帶領蓬萊劍閣永遠屹立於修真大陸之上!”
“嗬。”公子劍客依然站在原地,揮動的衣袖帶起罡風,於言卿隻覺得臉頰一頓火辣,竟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被他打了一巴掌。
“當上閣主又有什麽用?當上閣主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了嗎?長老會裏一堆冥頑不靈的老東西,跟石頭一樣在前麵擋路,屍位素餐,處處都和閣主對著幹,連喝口水都要說三說四,這麽受氣的閣主還不如樵夫!”
“閣主英明睿智,公道主持閣中事物。東辰島能立於修真大陸五大勢力之一,全賴閣主的努力。再說了,長老製乃是蓬萊劍閣的傳統,就算你是前輩高人,也不能說出這種詆毀長老的話,不然就是欺師滅祖!”
於言卿的話剛說完,“啪”的一聲,他的另一半臉頰也腫了起來。
“聽你的語氣,看來師兄這些年做的還不錯。既然如此,還來找我做什麽!”
最後那句話不是詢問,而是嘲笑。
調息完畢,暫時壓製住傷勢的於言卿抹去嘴角的血跡,站起來回答道:“師傅隻是派我來看看,前輩是否還活著。現在看到前輩生龍活虎的樣子,想必師傅放心了。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說完,他轉身便下山去了,絲毫不顧身後傳來的冷冷聲音:
“回去跟秦古離說,要我出山,讓他親自來見我!”
清晨,起床後的河洛與南門,在一個清靜的小院開始做早課。
做早課是南昊院的傳統,南昊院的學生每天早上都要進行集中的修煉。劍修弟子要禦劍一個時辰,保持劍一直按照既定的軌跡,既定的速度來飛行。對劍的掌控和操縱是劍修的基礎,禦劍的基礎越好,對後麵的修行大有裨益。道理很簡單,但是能夠做到的,真正重視的人卻很少。
和一直保持動態的劍修們相反的是,武者的早課內容是靜立一個時辰。對於學習拳法或腿法的武者,要背上重物紮馬步,一個時辰不可動一下。有兵器的武者,如現在的南門,除了身負重物之外還要雙手托著自己的雙槍。按照院裏老師的說法是,這樣能夠提高對武器的熟悉度與親和度。
河洛的早課內容則是注重於對靈力的掌握方麵。隻見他十指張開,掌心朝上,雙手中各有一個光球。這是河洛利用體內的靈力所做出來的靈力球,球的大小和穩定程度表示對靈力的掌控能力的強弱。河洛要一動不動地凝聚並維持靈力球半個時辰。時間雖然短,但是消耗的精神力其實是非常驚人的,正是通過這種曠日持久的訓練,符師的精神力才能夠得到長足的鍛煉,能夠支撐起更加高深的符文的理解與書寫。
隨著手中的靈力球慢慢地被再度吸收到體內,河洛長籲口氣,結束掉了他的早課。看向一邊旁邊,南門身上托著著幾塊又厚又大的石板,看起來就很沉重。南門雙手托住雙槍,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如同一個石像。
想到他還要半個時辰才能結束自己的早課,河洛便沒有打擾他,獨自回到房間裏把身體清理一番,換上幹淨的衣服。
昨天城主拿出秘境石匣的時候,一開始,的確是引起在場不少的人躍躍欲試,隻是每個人都不想打頭陣,畢竟秘境內部的狀況是未知的,如果是第一個進入的話肯定是九死一生,所以緊接著就是各方勢力都在推讓,誰也不想當出頭鳥。最後還是名喚衛丹青的城主說了自己的安排。河洛與南門佩服他實在是沉得住氣,堅持說要選個良辰吉日,等大家做好萬全的準備再進入秘境探尋寶物。
至於做好準備的這段時間裏,衛丹青表示可以在霜雪城的驛館中住下。原本還在逃亡途中的河洛與南門對石匣秘境十分感興趣,便決定在霜雪城的驛館中暫時住下。
穿過客房前麵的一條走廊,驛館的飯堂在待客廳的左邊。河洛聞著飯菜的香味,麵帶微笑的前行。
雖然對修真者來說,並不是必須要吃飯,但這麽長時間以來顛沛流離,河洛還是想去吃些,以此來慰藉一下自己緊繃的心神。
河洛這樣想著,卻看見迎麵走過來位姑娘,正是玉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