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學海無涯
字數:3695 加入書籤
南昊院是什麽地方?
沒有一個修真者會問這樣的問題。
因為,每一個在修真大陸上的修真者,都知道南昊院是什麽地方。
南昊院是修真大陸五大勢力之一,與西霞山,東辰島,鈞天宗,和北冕宮並列的超級門派。
你問哪裏是什麽地方?
那麽,如果不是你的腦子壞了,那就隻能有一個解釋:
你智障。
無論如何,南昊院都是修真界中無法忽視的一股勢力。
但是,人往往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因為太過執著地關注一件事情,而忽視掉另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事實。在對待南昊院的認識上,許多修真者都是或多或少地犯了這樣的錯。
每次說起“南昊院”的時候,人們都會認為那是一個門派。然而,實際上,南昊院並非是一個門派。不僅南昊院不是,東辰島,西霞山,這兩個勢力也不是一個門派。
人們經常說起來的超級門派“東辰島”,指的其實是東辰島上的蓬萊劍閣。以劍為名,以劍成名的蓬萊劍閣,作為修真大陸上的劍道正宗和劍修聖地,那才是一個門派。
而東辰島,則是蓬萊劍閣的駐地罷了。
至於西霞山,其實那裏真的就隻是一座山,不管你是在山下,還是在山上,都看不到有修真門派的存在。因為佛門的初祖達摩,是利用自己的無上修為,在一片芥子之中開辟出一個名為“須彌山”的秘境。因為佛門一直避世不出,外人也無法進入,所以,修真界對佛門的了解知之甚少,隻有些零星的佛門經典之中,記載道:
“那芥子之中,乃是無盡汪洋。須彌山從水中伸出,如大地之獠牙,高出水麵八萬四千丈水麵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丈須彌山的四周,環繞著八座大山、八條海流,如同群星拱衛須彌山中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夾道兩旁有七重寶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牆、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相和而鳴,有四方天八萬萬僧眾、羅漢、金剛、菩薩居住其中”
寥寥數語,讓修真界對佛門的實力,抱有極大的期待和猜測。而人們猜測的這一方勢力,無疑就是那芥子須彌,而不是西霞山。
那麽,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
南昊院是什麽地方?
南昊院指的是一個地方。這個所在,位居於南海之濱,是修真大陸南部。因為這裏的陽光很好,所以就被冠以“昊”字,寓意為“天光照耀之地”。
至於那個“院”字,說的則是這裏有一個院子,那院子裏居住著的,自然就是那修真大陸上的五大勢力之一的儒門世家。
儒門,就是讀書人的門派。在修真界中,除了修真者之外,其他的人也是存在的。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比如熙熙攘攘、利來利往的商人。
再比如,經史子集談笑過,青燭綸巾話《春秋》的讀書人。
農民們侍奉一畝三分地,過著勞累而平淡的小日子。商人們則心眼靈活,為了牟利,往往會結成同盟,形成壟斷一方的商業聯盟。商人的這種合作,叫做“商會”。
讀書人幹不來體力活,所以他們也和商人一樣,四處遊學,作詩結社。而讀書人的門派,就是儒門。
在數千年前,修真大陸上存在著許多儒門。讀書人往往心高氣傲,儒門與儒門之間,內鬥的事情,一直以來都沒有消停過。為此,有心人曾經戲謔地說的那句“儒門林立,百家爭吵”,倒是頗為貼切,在讀書人的臉上狠狠地打上一巴掌。
在眾多的儒門之中,在紛紛擾擾的儒門爭鬥之中,世家脫穎而出,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世家的建立者姓誰名誰,在如今已經成了一個沒有人知道答案的謎。所有的史書中都沒有記錄下來他的名字,現在的人們隻知道,他是一個實力強大,卻很神秘的人。
相傳,他曾經在梧桐樹下靜坐,看到百鳥從天際飛過,一隻鳳凰飲下泉水,落在梧桐樹上。當時,實力還不算強大的鈞天宗的宗主好奇鳳凰是否有傳說中的那樣高貴巍峨,就親自去拜訪他,問道:“你見過鳳凰了?”
“是。”
“鳳凰好看嗎?”
“很醜陋。”
“怎麽會這樣?”
“因為天下無道,聖人不成。”
當時,正是魔族為禍修真界的時候。麵對實力強大的魔族,修真界的選擇卻是內鬥,紛紛地想要爭奪修真界的霸權。
那其中,尤其是以儒門的內鬥,最為激烈。
在見過鈞天宗宗主之後,第二天,那人便離開了梧桐樹下,開始在修真界中奔走,在如山林中樹、田中雜草一般的儒門之間展開斡旋。
配合著他的雷霆手段,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就統一了儒門,並且給統一後的儒門,起了一個新的名字:
世家。
最終,他的名字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他本人也早已湮滅在漫長的曆史之中,但是,他建立的門派,卻依然流傳於世,並且成為了修真大陸上耀眼的存在。
儒門世家,是那個院子的名字。
南門站在一座門前,看著頭頂的牌匾,沉默無語。
“這個牌匾,很奇怪。”
一個聲音響起,澹台無明站在他的身邊,與他同樣地,揚起頭來看著那個牌匾。
牌匾上寫著:學海無涯。
“這塊牌匾,據說是那位寫的。”
“你蕭師叔說,這四個字,暗合陰陽之道,五行之意,八卦之形,囊括宇宙,修真界中所有的法門,都能從這四個字中找到源頭。”
南門開口說道:“那位已經走了那麽久了,這四個字如果真的是他寫的,怎麽可能會保留到現在?”
“的確,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之中,似乎沒有什麽能夠保存到現在。”
澹台無明淡然地說道:
“可是,世家還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