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豬流感爆發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南瞻部洲的最南端以前的江南地方有一州郡,因其靠近東海便喚作望海郡。郡中有一座雲音寺,乃是佛門三世道場未來琉璃光世界之俗世道場。此處原本乃是香火鼎盛的東方佛地。卻因為純教的東進也逐漸而日漸蕭索。原本篤信佛法的信徒轉而信仰起了純教救贖之道。雲音寺四周不斷湧現許多全新的廟宇。這些廟宇乃是清一色的純白,牆壁地麵是白色的大理石建造。高大宏偉不遜於任何州府衙門。供奉的乃是一身白色長袍背後有著白色聖光,手中拿著白色聖劍的準提道人塑像。當然信徒們稱他為聖帝。聖帝聖帝,諸聖之帝。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反正純教門徒從來就沒有解釋過。
當孫悟空從花果山一個筋鬥雲來到望海郡的時候,見到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人。剛開始他還以為是妖怪,按著西遊養成的習慣就去掏棍子。可眯著火眼金睛那麽一看,這些人雖然生著藍色的眼睛,可卻是實實在在的人。孫悟空找人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西方純教天界的傳教使者,是來播撒聖帝的福音的。
猴子雖然知道準提鬧分裂搞了一個純教。卻因為當時規避嫌疑沒有去湊這個熱鬧。再他向來準提鬧分裂,不過還是當和尚嘛。就如同法門分為三世佛而開辟三個道場一樣。可眼前的純教傳教使者完全顛覆了他內心的預想。隻見那幾個傳教使者頭戴銀帽子,脖掛銀鏈子,身著白色長袍。那銀帽子就像是一個毗盧帽,但是卻是沒有諸佛畫像在上麵,也不是金黃色,而是銀白色。上麵鑲有寶石明珠等物,頗像是一定王冠。身上穿的白色長袍也不是僧侶們所常見的斜肩,而是從中間筆直的對襟長袍。腰間還有寬寬的錦帶束腰。看起來卻是比僧袍華麗和精神多了。如此一裝飾,倒也顯得男英武女颯爽,很有一番幹淨幹練的味道。如果不是脖子上還掛有一串特殊的銀鏈子,隻怕還要被誤會是一群大戶人家的武士。那鏈子本不為奇,奇就奇在鏈子下端的吊墜上。這吊住也非金鎖也非玉佩,乃是一銀製葫蘆。孫悟空向旁邊的人詢問這些傳教使者吊個銀葫蘆幹嘛用的。那人不識變化了的猴子,很是鄙夷的道:“一看你就是外鄉來的,沒見識。銀葫蘆,倒過來念是啥?福音。可懂?他們戴上這個表示他們是來傳遞福音的聖教使者。”孫悟空這回還真是長見識了。葫蘆還有這妙用?!
猴子沒有在大街上多逗留,尋個僻靜的地方變作一個遊方僧人便進了雲音寺。那寺中長老也是有道高僧,見猴子所變和尚渾身佛光縈繞,連忙合十禮敬:“聖僧稽首了!”猴子也學那金蟬子往日模樣:“貧僧還禮了!”然後便是請進請進、有勞有勞一番客套。猴子進入大殿對那空空的蓮台禮拜上香。為何沒有佛像,隻有一座空空的蓮台?那是因為未來佛祖還未歸位,但佛位已在,故而隻有蓮台沒有佛像。待猴子上香禮佛已畢,轉身問那長老:“雲音寺乃東方未來世界之世俗道場,為何貧僧來時見山門空空、寺中寂寂,似乎很是蕭索?”長老聞言歎息道:“不瞞聖僧,如今寺內連老僧一起隻剩下二十個老弱僧侶了,此時大多外乞食,不在寺中。”猴子奇道:“這是何故?”長老又是一聲長歎:“唉!說來話長。想當年我雲音寺作為東方未來世界的俗世道場,也是香火鼎盛、僧侶眾多。何曾想過如今這般田地。這都是純教那般人給禍害的啊!”猴子插言問道:“這還和純教有關係?”
長老無奈的搖了搖頭道:“長老有所不知。即使先前我們和太乙玄門相爭也沒有這麽淒慘過。那太乙玄門雖然素來以我佛門為旁門左道,卻還不至於下死手。可這純教就不一樣了。自從純教傳教使者來到這望海郡,首先便是四處修建他們的寺廟純淨寺。那廟宇高大輝煌,通體純白且完全不同於其他寺廟的式樣。此舉便是大大吸引了民眾的目光。而後他們又以布施衣食,贍養孤弱為手段開始拉攏信徒。傳遞他們所謂的福音。他們的教義乃是,人生來就是有罪的。隻要向他們的教主也就是聖帝懺悔,就會獲得救贖和福報。那些不信聖帝的人,都是邪惡的異教徒。會被聖帝以聖光淨化,或者被聖劍清除。嚴令皈依的聖教徒們必須遠離異教徒。更加不能給異教徒提供幫助。聖教徒如果做了惡事,隻要誠心的向聖帝懺悔,就會獲得救贖,使靈魂得以升華。虔誠的聖教徒可以升入純教的天界,永享仙福。這種隻要跪地懺悔就能獲得救贖,修得正果的法門;自然要比我佛門苦修枯坐、明心見性更加具有吸引力。而且聖教徒沒有諸多戒律,教徒之間可以自由婚配也可以殺生。對於那些又希望往生極樂又放不下七情六欲的人,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如此一來,純教便得以迅速發展。此消彼長,我佛門的信徒就迅速的減少。且他那霸道的教律,讓我等僧侶漸漸得不到善信們的施舍。生活是步履維艱啦!”這長老說道後麵,想起最近的際遇,心中淒苦,居然嚶嚶哭泣起來。
猴子被他這一說一哭鬧得心中無比煩惱。到底是經過了無數年月的錘煉,心性已經不同早年。當下耐著性子道:“他們這等做法卻是太霸道了些。行此蠱惑之術,和妖魔也相去不遠了。可我佛門不是還有護法嗎?難道無人來掃除這些個障礙。”那長老聽得護法二字,卻是無比激憤道:“護法!護個甚法?四大金剛在天庭守大門。八部天龍叛逃了大半。二十四諸天各自為政。就是最高護法鬥戰勝佛也被供奉在純教淨寺前殿,稱勝佛乃是聖帝弟子,是純教至高護法神。聖僧您說,有了鬥戰勝佛坐鎮純教,其他那個護法敢再去行事。”
長老這話一說,猴子是喜怒參半。喜的是他孫悟空的威名至今猶在,怒的是莫名其妙的被供奉在淨寺之中。他二反天庭還可以說是事出有因,是年少無知。但如今他已經皈依佛門,豈可再歸順純教。如此一來他不就變成了反複無常的小人了嗎?想當年猴子好歹也是個英雄人物。即使做了天下最有名的偷兒,也是敢作敢為。哪裏允許他人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如此作踐他的名聲。豈有此理!簡直就是豈有此禮!當下猴子借故辭別了長老,便往城中的淨寺而去。
猴子走了好幾座純教淨寺,果見每一座淨寺的外典都供奉有他的塑像。仔細一看,猴子差點把鼻子氣歪了。咋說他也是猴群之中一枚帥哥美猴王,那成想卻被造成了身發白光的大猩猩模樣。如果不是那猩猩手中不是握著一根如意金箍棒,他還以為那是白猿泥金剛咧。猴子見他的尊容被如此糟蹋,氣得咧嘴齜牙。當即從耳朵裏掏出那棒子,晃一晃二丈長短、碗來粗細,甩手論起就是一頓棍子。將那前殿搗為齏粉。如此這般行事,但凡供有猴子的殿堂俱皆搗碎。
他這一番作為,早已驚動了各寺鎮守的使者們。這其中就有帶隊前來的光明日聖使,光明日聖使乃呈現一美婦人相貌。但見其做傳教使者打扮,手拿一根頂端為亮銀色火焰金輪的手杖,足踩白色祥雲,作色而出。猴子在靈山見過這位光明日聖使,原是佛門東方未來世界的脅持菩薩。可光明日聖使並不認識已經變化了的孫悟空,當即用她那火焰金輪手杖指著猴子罵道:“你這狂妄的異教徒,膽敢毀我護法聖使大殿。端的不知死活!還不速速通名受死!”
猴子一聽心中就笑了:“護法?護個屁法。”猴子當即一手叉腰、一手拄棒囂張無匹的對日聖使道:“呔!婆娘你站穩,聽我慢通名。我祖居花果山,洞前水簾門;入海龍王隱,九幽除姓名。官封弼馬誌不遂,心高要做齊天聖;曾就蟠桃飲禦酒,囫圇金丹反天庭。十萬軍中無敵手,淩霄寶殿無能人;卻被如來勝一場,五行山下壓老孫。五百年來心不改,唐朝來了取經人;一路保護功德滿,八十一難顯手段;現為佛祖鬥戰勝,萬代傳名孫悟空。”猴子說完往臉上一抹,顯出本相大喝道:“俺老孫何時做過你教什麽鳥聖使?居然敢供我神像,毀我名頭?你也曾為我佛門大士,怎麽行此等卑劣之事。俺為佛門護法,護佑萬千佛子。爾等如若識相,從速回歸西方。不然,老孫金箍棒一下,便要多了許多亡魂。”
那日光聖使聞言,嗤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你這忘恩負義的猴精。聖帝當年栽培於你,如今更是封你為最高護法聖使。你卻如此不知好歹!跟我回純教你乃教主聖人之下第一人,留在此處你也不過是多寶如來一馬前卒而已。你可考慮清楚,是皈依純教,還是要離經叛道。如果你一定要行那欺師滅祖之事,本聖使接著就是。”猴子自然不會回答,不,他是用棒子回答的。自然是一通好殺:金箍棒、火焰杖,你來我往。金箍棒曾打十萬天上兵,火焰杖也是金烏精髓成。一個說俺是佛門護法僧;一個要誓度萬千升天門。兩廂裏,氣難平,殺到朝陽近黃昏。卻是難分勝負,隻能罷兵。猴子自回那雲音寺,日聖使自有歡喜門。
卻說經此一鬧純教倒是收斂了許多,沒有再要求信徒們不能給予異教徒施舍,隻是更加加快了發展信徒的腳步。對於僧侶來說,吃飯暫時是沒有問題了,但是後如何,誰也沒有底。猴子砸了淨寺的殿堂後,純教並沒有繼續找他算賬,他也不好繼續發作。畢竟無理取鬧的事情,他暫時還做不出來。凡事也得有個由頭不是,可惜純教的那些傳教使者也明白這點,並不打算給他這個由頭。猴子怎麽一鬧也並不是毫無作用,至少如今的佛祖多寶是對他越來越信任了。還特地招她回靈山淨土世界了一次,當麵表示赦免沙僧叛教的罪孽,讓其轉世投胎。猴子自是拜謝不提。如此一來,沙僧也投胎人間界漂白去了。
猴子無心插柳柳成蔭,自然對多寶的觀感改善了不少。再說猴子也知曉一些內幕,這多寶雖然是佛祖至尊卻也是一個尷尬人。出生在截教,學到在人教,最終還是歸了佛門。同是天下淪落人,尷尬人何必為難尷尬人。猴子也很願意跟著多寶幹一番事業。如此兩個尷尬人便達成了一致,和純教死磕到底。猴子和多寶關係搞好了,卻有不少佛門高層皈依純教了,歡喜佛、懼留孫古佛、自在天等。還沒等多寶做出應對,又有一個勁爆的消息傳來,天庭四大帝之首的紫薇大帝被人刺殺隕落。
天庭組織了多人調查,甚至聖人出手都沒有找出來蛛絲馬跡。各處司職府衙均沒有見到紫薇大帝的魂魄真靈,給人的感覺就是徹徹底底的消失了。此事眾說紛紜,最值得懷疑的便是玉皇大天尊。因為紫薇大帝是他最為強勁的競爭者。除了玉皇大帝,最值得懷疑的卻是準提道人。卻是源於準提最愛搬弄是非,製造混亂。可無論究竟是誰,卻沒有絲毫的征兆和證據。即使眾人求到紫霄宮,道祖也是一句話:“因果輪回,福兮禍兮;隨緣際會,各有道理。”搞得大家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可人家道祖,根本就不管你懂還是不懂,說完這幾句話便轉身不見了。
紫薇大帝的事情,再次給已經漸漸不安分的三界添了一把火。各方借機對天庭發難,天庭則必須招兵買馬以求安穩。而在此時還有阿修羅眾出血海,純教東進傳福音。新一輪的人才競爭和利益爭奪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