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字數:5136   加入書籤

A+A-




    他們可以不能不顧忌師生之情,所以徐清便是通過這一切來掌握權力的,而其他的宰相也同樣是如此,整個官場就是一張巨大的人情網絡,所有人被師生這最大的感情所聯絡在一起,雖然科舉製度廢除了,座師也已經不存在了,但公務員考試取代了科舉製度,同樣在運轉著,師生這一層關係,這也是為什麽皇帝指揮不動基層官員的原因。

    像後世很多皇帝幹脆就把科舉握在自己的手中,進士都是由自己出題來選,如此一來,每個進士就都是自己的門生,也號稱是天子門生,以此來通過師生之情來掌握官僚,但最後無疑都失敗了,畢竟官員與官員之間自然更好溝通,而與老板,顯然就會有很多的隔閡,而宋朝的大佬們,也正是通過這一層關係,才牢牢的把控住屬於自己的權利。

    而如今,這些小家族的城市們,紛紛受到了威脅,如果他們這些老師不去管,那麽必然會受到學生們的反對,他們的權利正是由這些小官員的支撐才能得到實施,如果這些官員不支持他們了,他們的權利也就無法變現了,所以徐清等人所擁有的城市雖然沒有問題,但小城市的安危他們不能不考慮,因此,張青北所提出的意見,他們也隻能接受。

    不然任由那些叛軍騷擾地方,許多城市都有可能被夷為平地,到時候損失就不是錢那麽簡單了,許多家族將徹底喪失在新大陸的根據地,這仇可就真的結大了,俗話說得好,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許多家族為了經營好這一份財產,可以說是把自己家的老本都給貼了進去,才辛辛苦苦建起了一個據點,若是就這麽被摧毀了,他們這些家族也就徹底完蛋了,所以自然不願意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

    至於底層的平民死傷,自然無關緊要,到時候多賠一點錢,也就結了,所以最終這場暴亂在持續了兩個月以後,張青北以自身的威望終結了這場叛亂,張青北再次擔任東大陸總督的想法又開始躍然紙上,但這一次,朝廷顯然不會再答應了,這一次之所以雙方能夠搭乘協議,是因為漢族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東大陸明顯處於膠著的狀態下,自然不可能繼續打下去。

    漢族要的是少量犧牲,換來巨大的勝利,若是犧牲的太多,那麽這場仗自然也就不值得了,所以如今的和解隻不過是暫時的,若是繼續按照張青北的執政理念那麽幹下去,勢必漢族會繼續不滿有色人種的存在,到時候戰亂會繼續蔓延下去,而這一次,漢族可就不會再那麽毫無防備了,所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人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而這個人不可能是張青北。

    不過朝廷答應張青北,讓他允許住在東大陸,不需要再回到本土了,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主要還是因為生活在東大陸的有色人種,對於張青北有著很強的依賴,如果讓他就這麽離開,或許會動搖有色人種的心,讓他們以為朝廷會有什麽動作,所以為了安撫有色人種們,張青北就不能那麽走了。

    二來則是因為張青北雖然執政不力,但作為一個思想家和哲學家,他確實有著屬於自己的魅力,有他在,漢族和其他種族之間的關係會稍微穩定一些,不至於天天都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這是朝廷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張青北繼續留在東大陸顯然是一件好事,至於東大陸新的總督人選,朝廷也很是重視。

    首先這個人不能是籍籍無名之輩,如今的東大陸局勢複雜,必須要有一個有相關經驗的人才去處理才行,二來則是需要有很高的地位,不能隨便派一個小官去,畢竟東大陸除了麵對本地的威脅之外,還有西大陸的威脅,作為親王,如果他的敵人僅僅隻是一個沒有背景的小官,那麽很有可能會被趙曙壓製,所以在家庭這個成分上,就算不是世代貴族,也得是詩書傳家之人,而有了這兩條,能夠選擇的人數就不多了。

    最後經過政事堂的公論,一致決定,由徐清的長子,徐寧接任東大陸第二任總督之職,這個決定,並沒有出乎徐清的意料之外,甚至他也是推動者之一,本來按照徐清以前的設想,徐寧就是要從政,將來接自己的班的,隻不過後來皇帝喜歡徐安,所以希望徐安來接替自己,成為朝廷之上徐家的代言人,以及徐家子弟的代表,對此,徐清在經過艱難的思想鬥爭之後,同意了皇帝的命令。

    畢竟雖然如今的徐家如日中天,但未來會怎麽樣,誰也說不清楚,又何必因此而得罪皇帝呢,至於徐寧本人,雖然有心於仕途,但也知道,如果自己出仕,皇帝必然會更加忌憚徐家,所以最終他選擇跟公主結親,成為駙馬,從此退出政壇,成為了一個商人,周遊列國,倒也是好不快活,但在他的心中,做一名政治家,將自己心中的政治理想實現,確實一直是他的目標,他從小讀的就是四書五經,想的就是做一名好官,清官,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雖然後來妻子的溫柔和孩子的可愛,都讓他慢慢放下了這點執念,但這麽多年過去,他的這點願望也始終沒變,對此,徐清也很是清楚。

    曾經也多次在喝醉之後,可惜徐寧經天緯地之才,無力施展,隻能在商業上消磨,但如今,局勢發生了變化,自然情況也就不一樣了,首先便是原本應該繼承自己政治遺產的徐安因為政治立場與自己不同,從而切斷了父子之情,雖然暗地裏雙方還有聯係,但是明麵上,徐安確實已經不再是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自己的政治遺產自然也無法由徐安來繼承。

    要知道徐清為官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廷各個角落,若是他死了,這些人就會繼續投靠徐家的後人,這已經是一股政治派係了,徐家是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接他的班,不然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權利真空,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也不是好事,所以當徐安無法接班的時候,徐寧就成了唯一的人選。

    畢竟徐寧在政治理念上首先跟徐清幾乎一樣,也是提倡保守改革,重視問題,但也同樣要重視現實,要先去改革那些已經影響到人民生活的問題,再去觸碰那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官員是能夠接受他的,二來皇帝本人也能夠接受他,徐寧首先是徐清的兒子,再來也是他皇帝的姐夫,又是士大夫,又是皇室成員,這樣的身份讓徐寧可以輕鬆遊走於皇室與官員之間。

    至於駙馬不得從政,這條規定雖然在以前是有的,但如今皇帝的權利都沒剩多少了,自然這條規矩也就作廢了,畢竟封建王朝之所以不讓駙馬從政,主要還是為了防止駙馬造反,畢竟他已經成為了皇室成員,如果讓他從政,同時又擁有政權的話,那是很危險的事情,看看漢朝時期的外戚就知道了,駙馬自然也是外戚的一種,所以自然不能參政。

    但如今時代變了,皇室的地位開始改變,自然駙馬的地位也有所不同了,更何況他是徐清的兒子,想要參政,皇帝也不敢拒絕,以前還有個理由,徐安在朝堂上,徐家不應該有兩個孩子參政,這將會極大的威脅皇權,但如今徐安背離徐家的宗旨,獨立出去了,自然不能再拿這個當借口,所以皇帝也就不能阻止了。

    至於為什麽讓徐寧去當東大陸的總督,這也有徐清自己的考慮,首先徐寧確實有著方麵的才華,徐寧曾經代表自己,前往東大陸,開拓了巴拿馬,紐約和德克薩斯這三處地方,作為世家大族的代表,首先大城市就不會不聽徐寧的話,這跟張青北有著本質的區別,之所以大城市會聽張青北的命令,是因為徐清在給張青北背書,隻要徐清反對張青北的執政理念,那麽大城市就會徹底拋棄張青北,選擇新的執政者。

    而徐寧就不一樣了,他的身份是徐清的嫡長子,同時也是徐清未來政治上的繼承者,這個身份讓所有的大城市都進比對張青北更加效忠的方式聽從徐寧的命令,這一點是最大的不同,張青北的命令他們可以陰奉陽違,徐寧的命令,他們卻沒有這個膽子,而城市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裏,剩下唯一需要應對的也就隻有有色人種了。

    而在這個方麵,徐寧有著充足的經驗,他在拿下這三塊殖民地的時候,曾經與當地的印第安人有過十分親密的接觸,通過自己的努力,徐寧並沒有讓印第安人和漢族成為死敵,反倒是成為了合作夥伴,雙方共同生活,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火並,直到現在,這三個區域依舊是對於印第安人最為友好的地區,從此可以看得出來,徐寧是有這方麵經驗的,如此一來,有色人種也能夠相信徐寧在這方麵的能力。

    至於東大陸上生活著的漢族,有徐清長子這個名頭,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在這個年代,徐清就是全體漢族眼中的英雄,守護神,徐寧作為他的長子,世人隻需要知道這一點,就足以讓徐寧獲得民眾的信任了,所以徐寧來擔任總督這個職位,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簡直是恰如其分的事情。

    他在這個位置上,沒有人會反對他的意見,那麽他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劃分雙方的角色,徐寧與張青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是世家大族出生,天然就是城市的領導者,而張青北更適合作為一個革命者,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自然也就形成了很大的差別。

    而最關鍵的是,徐寧雖然從徐清這裏接受了現代人的思想,但卻經過時光的沉澱,慢慢與這個時代靠攏,而張青北則是屬於戰士般的改革信念,再加上他的背後沒有強大的背景支持,最終也就隻會被漢族所討厭了,而徐寧顯然就是一個更加適合的人選。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在身份上,徐寧並不輸給趙曙,趙曙是皇親,而徐寧是國戚,且他的父親是徐清,兩者之間從身份上來說,沒有誰差誰好之說,而東大陸有了徐寧的存在,必然會使得趙曙忌憚,畢竟他也不敢得罪徐寧,同時在趙曙治下的城市們,也算是找到了主心骨,這些城市可都是士大夫家族的,如今徐寧來了,自然能夠憑借自己在官場上的影響力,影響到他們,反過來趙曙才需要擔心自己的政權能不能夠穩固,這也是徐寧擔任這一任總督的考量之一。

    結合以上幾點,最終徐清同意讓徐寧以東大陸第二任總督的身份重新出山,算是他官場之上的第一步,從一介平民瞬時間成為三品大員,不得不說,這簡直是坐火箭一般的上升,從此也可以看出,如今的士大夫們到底掌握著怎樣的權利,僅僅隻憑借著徐清長子這個名頭,就能瞬時間成為國家的地方諸侯,不得不說,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徐清對此也知之甚多,但卻無法改變。

    這是一個發展中的帝國必然要進行的一步,就像當年的羅馬帝國在急速擴張中,就會出現大量的家族,成為一個個地方的諸侯,從而紮根下來,慢慢使得一個行省變成自己的私產一樣,這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以如今的治理方式,很難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中央統一治理,地方上必須要擁有更大的權利,因此朝廷也就需要適度的放權,就像中國的夏商周,都是封邦建國的製度,之所以會如此,就是因為以當時的科技,無法建立起中央統一調度的製度。

    而如今也是一樣,國家如此巨大,單單依靠皇帝一個人自然無法治理,而必須依賴與官員,而官員與官員之間,互相拉抬,自然就會使得他們的子孫也占據高位,如今因為帝國依舊在急速的擴張,每年都會有更多的位置多出來,給有誌青年們去做,也就是說,在官場上,上升通道並沒有關閉,所以這件事還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等到士大夫們占據的官位已經讓底層百姓再也沒有機會上升到執政者的地步時,那麽問題就會慢慢開始湧現了,但如今,顯然還不是朝廷最應該擔心的問題。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