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

字數:2780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忽必烈還沒有滅亡南宋,因此隻占據了中國北方,當時元帝國正在集結重兵準備南征,因此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是很多,隻有兩萬五千人左右,漢人也不是軍隊的主力。所以說這一次元朝征日失敗,不排除有南宋給日本抗血的原因。

    公元一千二百七十四年,元朝派去進攻日本的軍隊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的兩萬五千人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占一半,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女真人和漢人。軍隊的統帥是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是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複亨。

    元軍航行之博多灣,首先攻占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路在九州登陸,準備攻占日本腹地,這三路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麵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

    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一開始的時候,日本人不適應元軍的戰術,吃虧較大,蒙受了巨大的傷亡。當時的日本武士還是以近身單挑為主要作戰方式,在元朝的回回炮和弓箭手麵前著實被教育了一把。不過他們仍然憑借著自身的武藝和死戰不退的精神,成功的組織了元軍的推進。

    在戰鬥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地適應了元軍的作戰方式,於是開始反攻。主要由日本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部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衝擊敵軍,與敵軍展開貼身肉搏,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元軍副統帥劉複亨在激戰中陣亡。

    元軍在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托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經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隻得上船撤退。

    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到了風暴的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人員船隻還是安全返回。

    也就是說,蒙古第一次征日時,是失敗之後才遇到台風的,台風對日本隻是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這一次東征,使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亞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鬥中主要負責近戰,因此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麵衝擊而損失慘重。

    故而高麗人對日本武士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的武士刀印象十分深刻,據他們記載,普通元軍的刀劍與日本的武士刀一碰即斷,手裏的刀都被砍斷了,隻剩下了刀把,還怎麽跟人家打,空手奪白刃這樣的情節隻發生在武俠裏,要知道對方也是訓練有素的殺手,你能保證自己的身體不被他慣用的刀劍挨到?

    這場戰鬥也可以充分說明,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裏以崇尚勇猛著稱的蒙古士兵也是十分雞賊的,他們大多使用弓箭,躲在陣型的後麵,將近身肉搏的工作都交給高麗士兵來幹,因此他們的傷亡並不是太大。

    事後,蒙古人評價日本軍隊,對他們的弓箭倒不是特別推崇,認為他們的弓箭雖然有一定的威力,但是射程較近,但是和高麗人一樣,對日本人的戰刀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武士刀,日本的武士刀起源於唐朝的橫刀,隋唐時期,日本還沒有自己的鍛刀技術,完全是通過模仿和學習中國製刀技術來生產刀劍,當時的日本刀大都保持了漢代環首刀的基本特點。

    在和唐朝進行的白江口之戰中,由於唐朝橫刀的劈砍破甲能力以及柔韌度遠遠超過了同時期的日本刀,身穿皮甲的日本武士對此毫無防護能力,日本舉國精銳打敗而歸,此後日本本土陷入了極度的恐懼之中。

    在幾年的恐慌之後,日本人認清了自己的實力,於是開始以謙卑的姿態向唐朝學習,日本派來的遣唐使中,有不少人是能工巧匠,將唐朝橫刀的鍛造技術帶回了日本,經過模仿和研究,逐漸鍛造出了號稱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日本武士刀。

    另外兩把世界名刃分別為伊斯蘭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等)的大馬士革刀,此刀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十分複雜,成本高昂,具體製作工藝現在已經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刀一般隻有貴族才能擁有。

    以及馬來西亞一帶的馬來克力士劍,起初人們對馬來克力士劍並不在意,直到西方白人開始入侵馬來西亞一帶後,手持馬來克力士劍的馬來人與他們進行了多次戰爭之後,才使得馬來克力士劍名聲大噪。

    據史料記載,馬來克力士劍可以一下子劈斷荷蘭人的火槍鋼管,用手輕輕一推即可穿透盔甲十分鋒利。

    隻可惜的是,後來西方人征服馬來群島後,出於對這種武器的忌憚,開始禁止馬來人鍛造佩戴,再加上馬來克力士劍的鍛造工藝十分複雜,光反複錘鍛入火就要五百多次,而且所需材料必須是天將隕鐵,所以就此失傳。

    相比之下,日本的武士刀並沒有太大的特色,但是它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多麽難找的材料,其優良性主要來自於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因此成本比較低廉,日本的普通兵民都可以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士兵可謂是無能能及,必要時他們可以靠生吃馬肉,喝馬血來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主要靠機動性,以戰養戰,走到哪搶到哪,因此一般很少帶給養。但在此次戰爭中,蒙古人一直未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始終未能突入到日本的腹地,掠奪補給。

    日本人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術固然十分高明,但這也需要他們強大的戰鬥力做後盾,要不然他們無法堅持到蒙古人彈盡糧絕。(一度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