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李儒讚同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A+A-


    放棄天子等於放棄最大的政治資本,這是不明智的,甚至也可以說愚蠢的,董卓不願意可以理解,李儒沉默不說話,因為他是謀士,在這方麵他想的肯定要比董卓要多些,易軒說的在董卓看起來簡直癡人說夢,但在李儒眼裏卻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如何客觀評價李儒這個人?計謀多端,狠辣果斷。

    在《三國演義》中,李儒也是董卓的女婿,同時也是席謀士,堪稱董卓親信,無論大小事宜,李儒均會參與謀劃,隱有董卓席下第一智囊之稱。

    也許有人會說賈詡,或許在後來人眼中,賈詡應該是三國最聰明的人,但先要說明,賈詡可不是董卓引以為重的心腹,董卓怎麽可能知道賈詡今後幾十年能有什麽成就?

    至於李儒,董卓趁亂進京、說降呂布、廢立皇帝、遷都長安等舉動,均離不開李儒的參謀之功。

    別的不說,漢少帝劉辯被廢後不滿,李儒能夠得到董卓的信任,親自帶人入宮毒死劉辯,這就說明了李儒在董卓集團中的地位真不低。

    後來王允使用著名的“連環計”離間董卓與呂布的父子之情,李儒卻能顧全大局,果斷勸董卓放棄貂蟬而換取呂布的效忠,這就說明李儒不是一個隻會拍馬屁和托其所好的人,不過很遺憾的是董卓最終沒有聽從李儒的建議,以至於最終死於呂布之手。

    易軒對於李儒最深的影響其實是當時董卓想要廢帝,結果丁原直接喝斥董卓圖謀篡位,董卓當時囂張的大喊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然後擎劍欲斬丁原。

    這個時候李儒一眼就看到了丁原背後站著一個人,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看見呂布後,李儒急進曰:“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眾人皆勸丁原上馬而去,丁原離去後,直接就兵來攻打董卓了。

    如果不是李儒機智,當日在廳堂會議上,死的可能就是董卓了。

    董卓對易軒的提議有些生氣,他無論如何也放棄不了眼下的權勢,易軒說的他怎麽會聽不明白,其實就是讓董卓提前進入諸侯戰亂的時代,占據西北角,隻要群雄開打,董卓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吞並其他人了。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滿朝文武都痛恨董卓,一旦董卓失勢,淪為一方軍閥,無論天子在誰手上,文武百官都會想方設法的提醒天子先幹掉董卓。

    易軒也是很無奈,畢竟他是開了上帝視角的人,無法跟董卓明說後麵一定會怎麽樣,但是現在的問題就是董卓成了眾矢之的,此戰之後按照曆史也隻不過是遷都長安苟延殘喘,他甚至連挾天子以令諸侯都做不到,諸侯離去後肯定不會再聽從中央下達的指令,而且還是理直氣壯的拒絕,畢竟董卓禍亂朝堂,諸侯拒絕的理由很充分。

    如果是升遷或者封賞呢?那諸侯肯定照單全接了,畢竟是朝廷給的嘛,名正言順。

    如果是調動或者奪兵權呢?不好意思,奸臣禍亂朝堂,蒙蔽聖聽,假借天子之名倒行逆施,妄圖陷害忠良,自然拒絕。

    此戰之後,所謂的朝廷正統在董卓手裏已經全成了雞肋,但是如果他及時自我閹割,幹脆拋掉這塊燙手山芋,反而還能出其不意的給自己留下好大一塊呼吸的天地。

    這就是現實,能夠果斷壯士斷腕,說不定能夠止住致命的毒藥侵入心髒。

    李儒走上前去,對著易軒拱手道:“敢問將軍,倘若主公失去天子,朝野百官又如何啊?”

    “這就看願意接受的那位諸侯需要把臨時朝廷設立在哪裏呢。”

    李儒眼珠轉了轉,接著問道:“天子一旦確定了臨時朝堂所在,又該如何?”

    “該去的去,該留的留。”

    言下之意,百官自行選擇。

    李儒捋了捋小胡子,來回踱步,然後提升語調再問道:“假如天子真去了聯合軍營,諸侯又當如何?”

    易軒知道李儒是個聰明人,已經在想著放棄天子會帶來的所有變化,他答道:“該走的走,該留的留。”

    “哦?”李儒表情頗為凝重,立馬拋出下一個問題,“敢問將軍,假若放棄天子,我軍又待如何?”

    “該走的走,該留的留。”三個一模一樣的回答,將所有的答複盡皆放在裏麵。

    說完這話,李儒立即轉過身來對著董卓說道:“主公,放棄天子,勢在必行。”

    董卓被李儒這話驚了一跳,他打心裏的希望李儒能夠在一番詢問後徹底駁回易軒的意見,不管怎麽看易軒這種意見要是換了其他人說出口,董卓輕則將其棍棒打出,重則直接殺頭,但是易軒不一樣,這就是神奇到讓董卓忍不住鞠躬的大神,易軒這樣一說,他是又氣又急,他是否定的,是絕不讚成的。

    李儒,這個心腹是董卓倚重的智囊,他的一句話往往能讓董卓猶豫的思緒立刻拍板決斷。

    現在李儒不僅同意了易軒的意見,而且該反過來一臉著急的勸自己趕緊行動,不要猶豫絲毫。

    董卓傻眼了,這下子他肯定的心緒徹底動搖了,難道眼下自己真到了必須趕緊放棄天子的地步了嗎?

    他表情都快哭了,急忙問道:“文優,怎麽連你也認為我必須放棄天子?”

    李儒不敢大意,立刻鄭重道:“太師,漢室敗亡已是不可避免,目前人心浮動,以黃巾之亂已然形成地方割據之勢,亂世之相顯露無疑,不過眼下各地方尚且服漢庭管轄,不管私欲如何都不會公然反叛自立,但也隻是時間問題,眼下把天子交出去,大不了退出洛陽,以守長安,對我軍而言並無任何損失,該拿的東西拿走便是,該留的留給他們也無所謂。”

    “可是群臣恨我入骨,他們一定會教唆天子來舉兵伐我,到時候我不能以天子為質,豈不是坐以待斃?”

    李儒麵露微笑,恭敬道:“有足夠的兵糧錢財,何謂坐以待斃?太師且放心,眾諸侯絕不會再大舉伐我等,隻要天子到了他們手上,定然會以各種緣由推托,將與我軍交戰的機會送與他人,而且儒已想好一離間群雄之策。”

    董卓疑惑道:“說來聽聽。”

    “將傳國玉璽贈予孫堅或者袁術!”

    話音一落,董卓還未反過來,易軒猛然驚喜道:“先生大才,此計才是真正的殺招!”

    看樣子李儒是真的明白了易軒的意思,此乃“釜底抽薪+離間計+借刀殺人”之連環計。

    (本章完)

    記住手機版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