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山居歲月長
字數:4995 加入書籤
得聞宜章北門守將黃誠江及金雞嶺關守將夏鈞稟報,廣州方麵迅速派出了鐵橋三等人率領近衛營大部北上尋找周曉峰下落。
然而自出了金雞嶺,再也沒有了其人蹤跡,此事又無法公開,以免引發騷動,是以,鐵橋三等人隻能四下分散人手,慢慢打探。
這一拖,就是數月光景。
山居寂寞,卻讓周曉峰獲得了難得的安寧,因為餘毒未清,雖然頭腦恢複了清明,體力透支的後遺症,卻是要時間慢慢調養,隻好在這個名叫萬樂衝的小山村裏安頓下來。
在他閑居山中修身養性之時,曆史的車輪,在稍微的偏轉之後,依然滾滾向前。
楚軍各部橫掃江南,南北各地紛起響應,滿清統治四處漏風,洪楊所部割據大別山據險自守,而北上鄂西北的石達開所部太平軍在鄂西北也混得風生水起。
自從鹹豐二年底兵敗漢陽之後,周曉峰並沒有派兵追殺石達開部,而是選擇了清理繳獲,消化俘虜,安撫百姓,鞏固勝利成果。有意放任石達開部從容撤退,使得這一路太平軍除了損失在漢陽戰場的幾萬兵力之外,反而多了恢複與發展的時間。
十二月,石達開部棄守漢川西進,數十萬大軍兵分數路,浩浩蕩蕩沿路橫掃。克天門,占荊門.....旬月之間據地千裏,在漢陽慘敗中所損失的兵力不僅是補充上來,還超過了戰前。
四五十萬大軍太平軍兵分數十路,四麵開花,打土豪,分田地,搞得如火如荼。
石達開處事簡易,不隨便騷擾民眾,也不隨便用刑法責備。軍中還允許女人當官,翼王屬下有女官兒和侍女好幾百人,經常騎馬出入,待遇和男人一樣。
在周曉峰曾經的提示下,石達開放棄了太平軍以往的嚴苛政策,懲惡揚善,安養生民,軍民關係相當和諧,令石達開在鄂西北的聲名如日中天。
石達開大旗所至,遠近精壯紛紛來投,隊伍迅速壯大。
就在楊秀清兵敗楊三寨之際,石達開提兵三十萬,北上襄陽。
其時,清朝固原提督孔廣順、署湖北提督訥欽等糾集近十萬綠營八旗兵馬及各地團練依托堅城迎戰石達開,城外連營數十裏。
鹹豐三年正月中,兩軍接戰,石達開身先士卒,率軍衝陣,一戰打破清軍四十座營盤,孔廣順退守襄陽,固守不出,連連向北京發文告急。
然而此時的滿清朝已是風雨飄搖,告急折子象雪片一般飛到鹹豐的案頭,讓他惶恐無措。
襄陽因地處古襄水之陽而得名,地處湖北西北部,漢江流域中遊,秦嶺大巴山餘脈。地處南襄盆地中原地區西南,自古為交通要輳,有四省通衢的美譽,曆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的稱號。
漢水穿襄陽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及樊城,隔漢江相望,兩城在曆史上都曾是軍事與商業重鎮,合稱襄樊。
襄陽城牆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厚重,卻借得一江漢水,贏得十裏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
夏商周秦漢以前,襄陽為鄧、盧、鄀、羅、鄢、穀、厲、隨、唐等諸侯國之城,隨後為楚境,秦漢以後又是三國文化的中心區域和曆朝曆代的重鎮。
古襄陽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數千年的曆史中,大小戰役難以數計,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之戰、朱序抗拒苻丕之戰、嶽飛收複襄陽之戰、宋元襄陽之戰、李自成進占襄陽之戰等。
襄陽上流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自古就是兵家、商家必爭之地。
正因為襄陽戰略地位重要,且又卡在了石達開大軍北上西進的道路上,還容易被斷了後路。是以,必得之而後安。而孔廣順、訥欽等人身負守土職責,也絲毫不敢退讓。
是以,雙方在襄陽雄城之下,鏖戰愈月。
襄陽城三麵環水,一麵靠山,易守難攻,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襄陽城共有六座城門,即大,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每座城門外又有甕城。
遷延數十日,太平軍在襄陽城下撞得頭破血流,損傷了數萬人馬,士氣大跌。
到了二月,僧格林沁率萬餘蒙古馬隊馳援襄陽,形勢急轉,太平軍大半為民壯,與綠營八旗等部交戰尚堪一戰,對付團練也有餘,遇上僧格林沁騎兵,可算是遇上了克星。
甫一交戰,騎兵衝陣,太平軍圍城日久,士氣早就低落,在上萬騎馬的衝擊下,如湯沃雪一般,被打得潰不成軍。
此時石達開也是心力交瘁,隻能引軍且戰且退,並將部隊一股股散入各地,以避敵鋒銳,也用以攪亂視線,掩護主力撤退。
石達開主力撤入到鄂西神農架一帶,才徹底擺脫了僧格林沁追兵。
而這個時候,撚軍事起,直接威脅到了滿清在北方的統治,鹹豐無奈,隻能調遣僧格林沁退兵,雙方至此偃旗息鼓。
此為第一次襄陽之戰。
.....
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采嚐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
相傳,上古時候,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楚,所以,人們經常遭受饑餓和病痛的折磨。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瞧在眼裏,疼在心裏。怎樣給百姓充饑?怎樣為百姓治病?
神農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第四天,他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隨州曆山出發,向西北大山走去,來到了一座茫茫大山的腳下。這山半截插在雲彩裏,四麵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神農站在一個小山上,對著高山,尋思著攀登的方法。
突然,他看見幾隻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爬過去,靈活得很。神農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杆,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
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
神農帶著臣民們上了山頂,這山頂是一個奇花異草的世界。在這裏,他嚐出了麥、稻、穀子、高粱能充饑,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
他又嚐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神農嚐完百草,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穀、醫病的草藥,準備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
原來,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為了紀念神農嚐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神農架位處於湖北西部邊陲,方圓數千裏,林區內山巒迭嶂,溝壑縱橫,河穀深切,山坡陡峻,地形複雜,乃是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
由於這裏穀深林密,交通不便,曆來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貶為廬陵王後,命神農架山脈為“皇界”。清順治、康熙及嘉慶年間,義軍劉體純部及白蓮教軍先後在此屯守十餘年之久。
神農架早年遺跡已鮮可尋覓,陽日的淨蓮寺,九衝的天觀廟,鬆香坪的白雲庵、觀音閣,隻依稀辨認出斷壁殘垣,但蘭英寨、鬆柏寨等古寨堡和大九湖古戰場保存得十分完好。
入山之後,太平軍的日子過得相當艱苦,但因為有鄂西北和山南等地打下的基礎,大軍主力倒也沒有失去支援。
在山中數月,也給石達開有了機會整訓部隊,休養生息,太平軍的戰鬥力在再次慘敗之後,再度得到了提升。
到了五月,石達開率領主力部隊三萬餘人出山,並征召精壯士兵十餘萬,民夫近二十萬,第二次攻打襄陽。
這一次,沒有了僧格林沁的騎軍,襄陽的防務又因為上一次大戰的結束而變得鬆懈起來,麵對洶洶而來的太平軍大軍,擁兵不過萬餘的孔廣順、訥欽等人束手無策了。
“石賊如此剽悍,敵眾我寡,形勢緊急,如之奈何?”
看到襄陽城下越聚越多的太平軍,訥欽已經失去了底氣,未戰先怯。
孔廣順隻能強自安慰:“賊兵勢大,襄陽確實守不住,不如躲敵鋒銳,擇險要之地,整兵再戰。”
這是為撤退找借口了。
五月底,襄陽清軍稍作抵抗,敗退南陽,至此,太平軍通往陝南自十堰,商洛一線再無強敵,一路攻城拔寨,數十萬大軍直抵西安。
西北亂起,而周曉峰此時隱居宜章,對於遠在數千裏外的西北戰局全然不知。
這個時候,駐守武漢一帶的楚軍各部也開始了對周邊清軍的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