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分頭並進 八
字數:2814 加入書籤
第91章分頭並進(8)
劉雨倒是感到納悶,這自從自己結識了孫二友這麽個人後,好處倒是收到了不少,可是倒也沒見著他來求自己什麽,雖然自己也沒什麽實權來幫助眼前的這個商人,自己一個管學政,負責教化的官兒,對一介商人來說也沒什麽利用價值,若是放到前朝,自己這個官兒也許吃香的緊,可是現在——那是不行了哦。
原來元代不注重開科取仕,滅宋後一度不舉辦科舉,元代選士製度是以怯薛入仕和吏員出職為主要途徑,科舉製經過長期行廢後雖然也開設了幾十年,但在人才選取方麵作用有限。盡管在延佑二年恢複了停廢幾十年的科舉考試,但無論是對社會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還是對政權結構所發生的作用,上不逮唐宋,下不及明清。元代科舉製度正式頒行於元仁宗皇慶二年,離世祖建立元朝已有四十多年。在這麽一個大前提下這個分管教育的官員能有什麽油水可撈?泉州那些回回們送禮那是從來都到不到這劉雨的手上,這些回回家的子弟若是想當官自有自己的門路犯不著去求他,所以這好處嗎自然也是到不了劉雨的身上。
這好不容易碰上了個孝敬自己的商人,連這劉雨都摸不清楚這是為了什麽,自己明明也幫不上他什麽忙啊?至於什麽一見投緣的話劉雨是信不過的,畢竟劉雨也早過了十八歲這個年齡。
“兄弟有事盡管開口便是,隻是為兄人微言輕怕是幫不得什麽忙,不過為兄自當盡力就是,兄弟不要有什麽疑慮。”
“嗬嗬。”孫二友忙賠笑道“哥哥這是說笑了,兄弟結識的最大的官兒就是哥哥,哥哥這般本事還說什麽人微言輕,那兄弟一介商賈那是不用活命了,也不是什麽大事,是受一相好的朋友所拖,當然哥哥若是難為的話,那便不說了。”
“兄弟這是什麽話,你我一體,有什麽快說,否則為兄可是不高興了。”劉雨作色的道。
“是,是,哥哥身在廟堂之中還如此仗義,真是令人欽佩,仿佛古之人物,也沒甚大事,隻是小弟有一相好的兄弟在南洋一帶經商,做的就是這次那些回回欲剿滅之地的生意,本來這些土蠻據說是溫和的緊,隻是這些回回逼的太緊了,才沒辦法反抗,大人應該知曉這些海外蠻夷向來是崇敬天朝上國,如何敢和我們上國動刀兵,無非是到了民怨沸騰的地步,如秦二世的故事,隻是這些化外蠻夷向來是尊崇天朝,並不願意隔絕與天朝之路,如今之事,大人知曉的……有這些回回在此,這些海外之人如何對天朝進行孝敬,再說這次過後,這些回回必然會蒙蔽朝廷,唆使朝廷出兵為他們自家謀利,導致生靈塗炭,兵戈大凶器也如何使得,再這傳揚出去,海外諸夷會如何看待天朝,必以為如今的天朝小人當道,欺淩小國,久之必損害皇上之名,四海離心。”孫二友突然的長篇大論倒讓劉雨吃了一驚,沒想到一向視為粗人的孫二友倒有這個見識。
劉雨沉吟道“這個——兄弟說的甚是,這些回回原本也不是我天朝的人物,自然不會為我國朝思慮太多,況且這些人本就是逐利之徒做出何等事情我也是能理解的,為兄對這些人也是憤恨的緊,隻是為兄歲也為個官兒,隻是這些事情為兄是管不得的,為兄也不知如何去主持這個公道,來幫助你這個朋友。”
孫二友道“這個自然,兄弟如何會去為難哥哥,也不需哥哥去如何,隻需要哥哥把這件事情在官場之中宣揚一翻即可……”
劉雨不解的道“這樣就有用處,恐怕用處不大吧。”
孫二友笑道“這些土蠻原本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隻是著實仰慕天朝,不願意與天朝為敵,隔離於天朝之外,隻想的不與天朝再起戰端,以至他們灰飛湮滅罷了,至於其他的不敢多想,隻讓泉州的老爺們知道這回事,能夠不為這些回回所蒙蔽就行了。”
“若隻是這樣倒無問題,隻是兄弟這些消息可為當真,否則哥哥可擔不了這個幹係。”劉雨遲疑的道。
孫二友聽罷忙正色的道“兄弟待大哥如最親近之人一樣,如何肯欺騙大哥,若是有半句謊言自當天打雷劈……”
“好了,好了。”劉雨忙阻止孫二友說下去。“兄弟嚴重了,為兄如何信不過兄弟,隻是為兄身在官場不能不慎重啊。”
“哥哥說的是,怎能為這些不相幹的事情阻礙了哥哥的前程,哥哥也是一片心全為了朝廷,怕朝廷為奸人所蒙蔽,其實哥哥隻要無意中吐露少許,這等事情自然有人會替我們宣揚的。”孫二友說罷有掏出五錠金子送與劉雨麵前笑道“這些是那些土蠻送給哥哥的見麵禮,那些土蠻十分想結識哥哥這等有學識的人物,那些土蠻說了會一年三節的來孝敬哥哥,隻希望哥哥能笑納,給他們一個機會。”
劉雨望著桌上沉甸甸的黃金一咬牙“那為兄便為朝廷做一好事罷了,何惜自家的功名。”
泉州府這些日子不知是從何處傳來一則消息說是那前些日子派往海外剿匪的民團鄉勇在海外是全軍覆沒,消息傳來這泉州的百姓是大吃了一驚,印象中的大元朝是從來沒有打敗仗的時候,那征扶桑不過是遇上的大風非戰之罪,在說那畢竟遙遠的呢,這可是真鎮切切發生在眼皮底下的事情如何不讓人吃驚。
接著又傳來了一則更為震驚的消息說是原本根本就沒有什麽海匪,不過是那回回丁家自家在外邊和人做生意吃了虧就假言海盜欲去報複別人做那滅絕之事,而且聽說之所以會起爭執,也是那丁家在外邊橫強霸道慣了,平日裏做的就是欺男霸女的事情才會惹來禍事,出事之後不知悔改反而要讓朝廷為其背黑鍋,簡直是大逆不道。
傳言如同空氣般那是蔓延的越來越快,以至短短時間內泉州竟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到處都在議論紛紛。
更為驚奇的是,在這些傳言的出現之前,泉州官場之上已然在流傳這一樣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