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個縣令的雄心 三
字數:2759 加入書籤
第133章一個縣令的雄心(3)
“那高兄弟可知火藥是如何配法?”林文急切的知道這個高強真實的本事,故而發問道。
“回大人,這火藥的配法不外乎硫黃、硝和木炭其中這硝要最多。據說這火藥最早為方士之術,到我朝方為大興,雖然配法各不相同,但不外乎這些配法。”高強一本正經的道。
林文心道果然沒有讓自個失望,起碼知道火藥的配法,林文的化學成績雖然說是不好,可是卻是在網絡上觀看過火藥的配法,知曉火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其三種主要成分硝石、硫磺以及硫磺中的鉀化物,都是煉丹術中常用的藥物。
秦漢時期,古時帝王為祈求長生不老,崇信方士,尋求不老之藥,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此間最熱衷者。在他們的提倡下,煉製所謂長生不老之藥的方術——煉丹術日漸發展,後經兩晉南北朝至唐代,煉丹家的活動方興未艾。
雖然成仙的幻想終成泡影,但在實驗化學方麵卻作出了一定貢獻。如南朝時的陶弘景已總結出以火焰實驗法來鑒別硝石硝石,硝酸鉀與芒硝硫酸鈉,其方法已近似近代分析化學所用以鑒別鉀鹽和鈉鹽的火焰實驗法。後來,又有了使硫黃“伏火”,以摸索各種藥物成分而掌握火藥配方的試驗。
這種約始於唐代的試驗在進行時如稍有不慎,便可引起爆炸乃至丹房失火等事故,因為這些藥料配合起來易點火,能猛烈燃燒並發生爆炸,所以被人們稱作“火藥”。這與高強說道的一般。
人才啊果然是專業的人才,林文正思考著在問些什麽,卻見那高強卻說的勁來了“大人,家父以前為官家製造火器,小人曾經聽家父說起過這火器早在唐哀宗天佑四年。鄭璠攻打豫章城時,就曾利用“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
這一戰例一般被認為是火藥兵器出現的最早戰例,我朝太祖滅南唐時,使用過用****發射的火箭和用炮也就是發石機拋射的火炮,正是因為改用裝有火藥的彈丸來代替石頭,於是“炮”字原來從“石”才改為從“火”了。
這之後不斷有關於製造火藥兵器的記錄。聽家父說我朝為了戰事曾大力研製過火器在火藥三種主要成分的基礎上,為達到不同的效果而增減配方中的其他成分,製作出作用不同的火藥兵器。“毒藥煙球”,爆炸後球內毒劑發煙起毒氣彈的作用,蒺藜火球是利用爆炸的強大推力,把球內的鐵蒺藜撒放開來,借以殺傷敵人;火炮火藥法主要是爆炸後起燃燒作用。建炎南渡後由於火藥的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我朝可在大竹筒內以火藥為能源發射彈丸,並掌握了銅鐵管鑄造技術,家父曾經預言不久後必然會有新的火器出世,並且威力巨大。”
,林文點頭,心道“以前看介紹時說北宋初期雖已掌握了火藥的生產技術,生產了性質不同的火藥兵器,但仍屬火器製造的初級階段;現代槍械雛形的管形火器還沒有出現。盡管如此,以火藥用於兵器製造,實在是兵器發展史上劃時代的裏程碑,從此冷兵器時代過渡為火器和冷兵器並用的時代。
火藥兵器登上戰爭舞台,預示著將導致軍事史上的一係列變革,終將使戰爭的麵貌徹底改觀。
果不如其然,真的是這樣,隻不過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承罷了。
不過這一切已然沒有什麽關係了,自己的到來不出意外自然是會改變和加速這裏曆史進程,想到將可能出現的冷熱兵器混合的軍隊,林文自是高興的不已,那將是何等恐怖的存在,如果真的成了,無敵與天下的蒙古鐵騎還能無敵嗎?
“這個高兄弟以後就專門為本縣來製造那火器,這可是有大功勞與大宋的事情,還望高兄弟要盡心盡力就是。”林文笑道。
高強忙道“承蒙大人看的起,小人定當努力,這本是小人的家學,隻是小人若是做這個卻是不能糊口,既然大人看重這火器,小人定當全力以報大人的知遇之恩,隻是大人若是要做那完美的火器,最好是能煉就那鋼鐵。”
林文心中一動道“那你可曾會?”
高強道“這個小人也曾聽聞過,不過要想完成卻是甚難,不然可則做那大炮。”
聽高強如此說林文突然想到十五至十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在學習中國火藥和火藥兵器的基礎上,製造出了新的火藥兵器——佛郎機除佛郎機外,明中期以後還仿製了一種紅夷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明萬曆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誌》記載;“大西洋船至,複得巨炮,曰紅夷。
長二丈餘,重者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裏。”紅夷炮與佛郎機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朝廷為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製紅夷炮。崇禎二年至三年,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四百餘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製大中型西洋炮五百門。
佛郎機在明朝北部防禦要地甘肅、寧夏、大同、宣府各鎮長城關口要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擊退後金部隊的多次進攻,後金太祖努爾哈赤就是在這次戰役中被紅夷炮擊成重傷,不久死去。
既然如此那練鋼之事是定然要實行的了,按照某位偉人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
林文突然雄心萬丈的道“明日起,我諸羅火器製造營正式成立,高強,一切都看的了,異日火器大成之日,你就是我大宋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