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風起雲湧 完

字數:1894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林文所預料的並沒有錯,那扶桑的北條時宗壓根就是個強硬派,你說你大元朝是天朝上國,可是人家就沒怎麽在意,天朝怎的,人家就是不在乎,人家就是要和你幹,加之上兩次大戰,人家扶桑就是打贏了,怎的,這日本幕府還真的不怕大元朝了。

    北條時宗可不是傻瓜,腦子進水的人如何能坐的那位子?趙顯來到扶桑的時候,這其中的厲害幹係人家早就想的明明白白,這軍備自然早就備好了,人家還有自己的打算,隻是這打算現在無漢人知曉而已,即便是來自後世的林文也根本不曉得這其中的事情,扶桑人的野望向來是不缺的,蒙古人能入主中原,他們又怎的會沒別的想法。

    大元軍隊渡海攻擊,首先就是對馬島,北條時宗派遣幕府軍隊五百人,再召集流浪武士三百人,協助當地的宗馬家守地,因為這本武士部隊的基礎是守、介地頭製。這市是源賴朝建立幕府時期形成的兵製。任守、介地頭職的武士,多為有功於曆代將軍或執權的家臣,即“禦家人”。守,是掌握某一地方兵馬大權的最高行政長官,但從其品秩看,也不過是從五位上到正六位下的中下級官員;地頭,是管理公私土地進行征稅的官吏,並對其管理的土地擁有警察權,其職位更低,隸屬於守。他們按其管理的土地麵積大小,蓄養私兵。某一守率隊出征,其一族的家人、族人即成為該守部隊的骨幹隨同出陣,守所轄的地頭,亦率其家人、郎黨自成一隊,歸守指揮。這種主從關係構成的部隊,組織鞏固,不易潰散,散而可以重聚。家臣以死於君主馬前為榮,因此戰鬥力頗強。但是,這種隊伍又各自為戰,指揮不統一,戰鬥時偏重於一騎對一騎的單打獨鬥方式,因此戰鬥幾乎是混亂、無組織、無紀律的,不易於指揮,無戰術可言,根本無法和元軍相抗衡,整體戰力相當弱。

    而這宗馬家又弱的很。當年第一次蒙古征高麗的時候蒙古軍逼近對馬島。當地地頭宗馬允助國,召集八十餘騎弛向元軍登陸據點,雙方展開激戰。由於眾寡懸殊,宗馬允助國及其嫡子養子共十二人戰死,對馬守護軍全部被殲,八十騎,可想而知,要知道在中土一些江湖大豪能夠調動的人馬也比這多的多。

    北條時宗是個聰明人,聰明的很,這對馬島守不住這是必然的,蒙古人十萬眾而來,若是連這最前線也攻不破,那就是笑話了,天照大神再厲害也不會顯靈到這種程度,但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這點道理北條時宗還是知曉的,何況自己這個中央指揮不可能名言放棄土地去打敵後抗戰,那樣幕府估計著也不用存在了,蒙古人不來打自己,自己也會被那些憤怒的武士所廢黜。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的時候北條時宗都覺得自己像個英雄,扶桑的救世主。元大將劉複亨帶病出征,首先攻擊那對馬島,對馬島不足千人的兵力如何抵擋的了那八千元軍的攻擊,但是這些扶桑人打鬥起來也確實不要命,雙方激戰兩天,對馬島被元軍攻占,島上今兩百幕府軍退往壹岐島。

    北條時宗在那壹岐島上設置了第二條防線,由於林文等人幫助,和前兩次戰爭中那扶桑方麵俘獲的工匠,扶桑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配製了火器,當然先進程度自然是不能和林文的火器部隊相比,但是確實有火器,與當年相比已然有很大的不一樣。

    北條時宗其實對這壹岐島能不能守住也不報很大信心,那經高家族已經沒落,不過三百人兵力,加上四地而去的浪人也不過五百人,加之從對馬島過去的潰兵也不過七百人,人數教之對馬島尚有不如,隻不過這壹岐島上有城池,加上上幾次戰爭的經驗,北條時宗動用幕府的經費來家固了這城池,北條時宗無非是想這裏可以據城而守,爭取時間罷了。

    北條心中真正的主戰場是在肥前,在這裏,北條決定於元軍一戰,即便戰敗也要在這裏盡量的殺傷元兵,消耗元軍主力,再在後方消滅元兵。

    當然林文得知此時已是五日後。

    林文襲擊蒙古補給線的計劃已經報於王德,王德此時也已經做好了大戰的準備,借扶桑浪人之名襲擊蒙古補給線的計劃,王德自然是欣然同意的,隻是這襲擊之人,怎的也沒想過那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