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東海紛亂 十
字數:1945 加入書籤
扶桑,京都。
陳宜中隨王伴駕也已然有一段時間了,自大宋滅亡之後其一直在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倒是在這裏有少許的清淨。
說起來陳宜中也是了解那皇城司的,大宋朝的宰鋪相公們雖然無唐時之顯赫權利但是待遇之高,受敬重之程度卻是曆代之最,對當朝事物的了解程度自然也是最高的,在陳宜中看來這皇城司無非朝廷之鷹犬能成今日之勢也算是所料不及。[]
皇帝從漠北脫險這不是一般能做的到的這已經不說,忽必烈舉天下而來也是意料之中,但是陳宜中絕對感受的到,皇城司並不怕,起碼是身邊的人不怕,似乎這些人早已然有準備,而且這些人似乎還在謀劃著什麽,隻是自己不知曉而已。
什麽全真新七子,河北豪傑,陳宜中那是統統不知曉,可是其卻知曉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人,雖然朝廷的相公們都不屑那江湖草莽,可是陳宜中不是一般的相公,這個從亂軍之中掙紮得性命的相公知曉這些江湖人物的能力和不易駕馭性,這些近百的江湖好手聚在此處怎的是一般?
陳宜中不知道王德這個人,但是今日卻不能重中之重的來研究這麽號人,此人雖不符合大宋之祖製,但是這個時候怎的也少不得這樣一個人。
趙顯,對於這個皇帝,陳宜中有無盡的感慨,也許經曆這些磨難,如果大宋還能複國,其一定是個有作為的皇帝。大宋三百載除去太祖太宗再無一人為有民間經曆民間磨難之帝王,陳宜中讀的不是死書,即便當時是,這般年的經曆,其早已然不是當年那個書生郎。當然知曉這種經曆的可貴之處和重要之處。
想及此處,陳宜中心中微微一歎,可莫要走那楚懷王之老路,想當年楚亡之後,熊心在鄉間地方隱居,以牧羊為生。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當時反秦力量之一的舊楚國將領項燕之子項梁接納範增的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熊心,立熊心為楚王,仍號懷王,定都盱台,以爭取楚人民心。項梁在定陶之戰中戰死後,懷王從盱台遷至彭城,重用宋義及劉邦,以牽製項梁之侄兒項羽,又立下“懷王之約”,首先攻入秦國首都鹹陽的將領將被封為關中王。宋義後來在率軍北上救趙時被項羽所殺,懷王任命項羽領宋義軍,在巨鹿之戰後,項羽勢力大增。劉邦首先進入鹹陽,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其後項羽大軍抵達,雖然項羽希望懷王封他為王,但懷王的答覆是“如約”。項羽尊懷王為“義帝”,隨後自行分封天下,劉邦被封為漢王,項羽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項羽不久把義帝徙至長沙郴縣,義帝被逼起行,在途中被項羽暗中命令英布等人殺害。
蘇軾評說:“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秦二世二年秋九月項梁戰死後,懷王乘勢獲取了楚軍實際統治權,主持楚**政事務,並為天下盟主、伐秦滅秦的統帥。這是懷王政治地位及作用的鼎峰時期。懷王熊心有膽有識、誠信守約,用政上力行道義,扶寬抑暴。故蘇軾讚論:“吾嚐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而擢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論範增》。秦二世三年,為伐秦主要戰爭時期,二支楚軍捷報頻傳。隨著項羽、劉邦勢力壯大,“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懷王實際控製力日趨減少。但懷王作為統帥其伐秦滅秦的功勞是不容忽視的。
僅也一般,在陳宜中的心目中,若不是有人看中了趙顯的身份地位有著與那楚懷王相似的作用,這個傀儡君主如何能做的得,數百豪傑,誰人能為王前驅?陳宜中自然是不甘心,大宋正統不能有絲毫之閃失。
陳宜中念及此眼中寒光大現------
歐陽九,關中大豪,生平俠義無雙,人稱“中州大俠”。素來為恢複漢人之正統江山而努力,後中原淪喪,暗中組織豪傑反抗元兵,三年前為皇城司所接上頭,與皇城司結盟,後來到扶桑。為扶桑諜衛之首。
歐陽九一雙鐵砂掌那是無敵於關中,掌上功夫關中確實無敵手,為人有機警的很,所以闖下了偌大的名頭。王德於是將保護皇帝的重責交於其。其也確實不負重望,趙顯如鐵桶般被保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