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巨變 一

字數:2041   加入書籤

A+A-




    王德雖然不是正統的文人出身更容不進士大夫的圈子裏,但是科舉的重要性不會一無所之,強如皇帝都不敢和全天下的讀書人對抗,奸臣如史彌遠之流尚且知曉“學生運動”惹不起,王德不會不知曉,“國本”這就是“國本”。

    但是科舉對王德來說始終隻是個手段而已,治理流求的手段,當然隨著人口的增多,官吏的選拔自然也要形成製度,從軍中選人終究不是長久之道,王德也知曉這些來自三山五嶽的好手們江湖拚搏也許是把好手,可是治理一方,為民請命那是萬萬不可的。

    皇城司的老人們搞探聽暗殺是好手中的好手,栽贓陷害,炮製冤案也是第一流的手段,但是說到怎麽造福一方那是無論如何都不成的。壓根就是“專業不對口”。

    王德所慮於此已然點點頭道“既然是好事情還有什麽好說的,自然是允許,當然科舉開,有文自然有武,軍中也要有選拔有用之才之道。”

    許弘文忙道“那是自然,就用朝廷一直延傳下來的製度即可。”

    許弘文接著道“陛下可有何意見?畢竟大宋號稱為天子門生是為陛下選拔良才?”、

    王德淡淡的道“先生認為陛下能有什麽良策?不滿弱冠的少年能怎樣,唐太宗天縱之才尚且十六領兵,莫非咱們的陛下比李世民還厲害?這樣小的年紀就能做得一個好皇帝?想流求雖然不大,可也不小,十數萬軍民可是一般,漢朝那些小皇帝又怎樣的故事還少了?霍光終究是大英雄啊?”

    許弘文聽聞臉色微變,許弘文熟讀史書自然知曉霍光之名臣,卻也知曉其死後之族滅,廢帝之臣主上誰能容忍?元平元年,二十二歲的昭帝病死。因其無後,群臣推舉武帝唯一尚在世的兒子廣陵王劉胥繼位。史書上稱劉胥好倡樂逸遊動作無法度不為武帝所喜愛,亦不孚眾望,所以有人提出廣陵王劉胥不可以承宗廟的意見以後,霍光當即表示同意,遂以皇太後詔昌邑王劉賀繼位。劉賀入朝受皇帝璽後不久,霍光又以其行亂失帝王禮儀,亂漢製度數進諫,不變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為名,率群臣上奏皇太後將其廢黜。霍光選擇了武帝太子劉據之孫、十八歲的劉詢繼位,是為宣帝。劉據因巫蠱之禍死後,出生僅數月的劉詢被送至民間收養,後遇赦回至皇宮,被稱為皇曾孫,但其地位與平民無異,娶嗇夫許廣漢之女為妻。由於他自幼生長民間,左右無眾多心腹,在中央亦無勢力,霍光便以其躬行節儉,慈仁愛人為由,迎入未央宮,繼皇帝位。宣帝深知霍光家族在朝中的勢力尊盛日久,內不能善,所以在其繼位之初,當霍光表示歸政時,宣帝謙讓不受霍光遂繼續把持朝政,群臣凡事先請示霍光,然後再向宣帝報告。霍光每次入朝拜見時,宣帝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表麵上卻作出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的姿態。

    如此之人怎能為帝王家所容。

    許弘文為落地之書生,自然談不上對大宋有何忠心,更何況是現在這般的大宋?王德為流求主其實一直是許弘文的心願,但是王德始終是以大宋為前提在做事情,縱然誰都知曉,皇帝隻是一個擺設,一個旗號而已。

    許弘文饒是見多滄桑對王德的話也不免一驚,自家大人想做霍光?可是要做就沒有回頭路,曹家,司馬家縱然不篡位也會被帝王家所誅殺,大人想不有如此之命運就得永遠不死,可是隻要是人如何有不死之身,自然是要死的,否則隻有做主子,做了主子自然也安全了。

    可是王德有這種心願嗎?還是王德隻想做霍光輔政,讓皇帝張大,還政於皇帝陛下?若是如此跟隨王德嫡係之人未必有好下場,沒有哪位做皇帝的能容忍自己還有一個太上皇,縱然是親如父子也不成。

    許弘文眼中突然寒光一閃,暗暗打定了主意。

    許弘文點頭道“大人說的是,隻是要提防那陳宜中,此人在臨安的時候就以內鬥出名,此人自認為做過宰輔就高人一等,從來不把咱們的人看在眼中,卻不想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若不是我們出手,流求能有今日?此人恐怕還在異國他鄉做流量狗,此人為正統文人出身,想必要再此撈極大的好處?說不準想做主官,把一時俊傑都拉攏於其門下。”

    王德聽罷,眼中一寒道“流求不可政出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