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生絲之戰 生死之戰(上)

字數:3169   加入書籤

A+A-




    南潯曆來是魚米之鄉,家家戶戶世代植桑養蠶,因地處太湖周邊,氣候溫濕,水質優良,桑葉生長特別茂盛,孕育出了隻有在這塊土壤上才能生成的一種優質蠶絲——輯裏絲

    用輯裏絲製成的衣服,柔軟、亮澤、耐用,在曆史上,當地除了要供應曆代朝廷之需,它還是英國、法國上流社會貴族婦女的最愛,是她們日思夜想的上等奢侈品。因為這種絲織品不僅色澤鮮亮,而且拉力好,彈性足,所以長期以來一直是海外市場的搶手貨,平均每年的銷售達到六七萬擔。

    說到輯裏絲,便離不開後來聞名一時的南潯張家。

    上海開埠那年,一個名叫張頌賢的年輕人,從家門口的絲行埭,搖著裝滿輯裏絲的船隻進入大運河,再沿著太湖和蘇州河搖啊搖,在一個落日餘暉的黃昏,載著滿船的生絲和少年人的雄心壯誌,緩緩的搖進了上海灘。那一年張頌賢26歲。

    以前張頌賢是低價從鄉下蠶農家裏把蠶絲收購上來,加價後賣給前來南潯收絲的洋行買辦,從中賺取差價。現在他自己打進了上海灘,在上海洋涇浜橋一帶附設了自家的絲行,直接把蠶絲運到上海自己組織銷貨,這樣可以省去很多中間費用。尤其是與洋行裏的買辦合作,上下聯手做生意,消息更加靈通,張家逐漸壟斷了從南潯到上海的生絲銷售。從此,南潯張家由經營絲業開始,進而涉足鹽業,房地產業,在短短幾十年間便積累了上千萬的財富,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名重一時的海上望族。

    ………

    光緒十六年的這個秋天,張頌賢的二兒子張寶善坐在自家的恒和絲行裏麵,滿臉驚愕的望著自己對麵,正神態悠閑的翻閱著賬冊的林啟兆,一時之間竟說不出話來。

    張頌賢一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張寶慶一直多病,在光緒十三年便因病去世,如今張頌賢年老病弱,張家整個家業的重擔便自然落在了二兒子張寶善的肩上。

    張寶善,字定甫,說起來在顯赫一時的張家並不怎麽顯山露水,但是他的兒子張靜江卻是中國近代史上聲名遠揚的傳奇人物。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孫中山稱他為“二兄”,“中華第一奇人”。曾傾家資助革命經費,為孫中山反清鬥爭出謀劃策。也曾經提供大量經費給******,並多次為蔣指點迷津,並親赴廣州向孫中山說情,使蔣獲得黃浦軍校校長之職。孫中山逝世後,他力挽狂瀾,支撐危局,在擔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代理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期間,為******獲取黨政軍最高權力不遺餘力,出謀劃策,被******稱為“革命導師”。

    能夠養出這樣的兒子出來,張寶善這個當老子的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張寶善自成年後便一直幫助其父張頌賢打理家族的生意,在生意場上也算是一把好手,可是這一次,他卻結結實實的被這個比自己還年輕7、8歲的林啟兆給晃花了眼睛。

    一個月前,林啟兆找到張寶善,提出以高於市價10%的價格收購張家包銷的全部生絲,有多少要多少。這是一個讓張寶善非常心動甚至有些不敢相信的價格。要知道此時生絲的銷售已經比不得過去了,雖然銷量日漸增大,但是價格卻一再下跌,在洋商的打壓下很難賣出好的價錢。

    如今洋人的商行也越來越精明了,每年生絲大約在五月間上市,這時候各大洋行除了購進極少部分生絲維持繅絲廠的運轉外,都處於等待觀望階段,很少有大宗的生意交割。而且這些年外國人也學得門檻精了,知道中國商場的規矩,三節結帳,年下歸總,需要大筆頭寸,有意想“殺年豬”。一直要等到快到年底了,各大洋行才會出手,以低價收購華商手裏的生絲。因為生絲不能久存,放久了便會發黃變爛,江南的商人們此時也隻好接受洋人的價格。

    林啟兆拿出如此優厚的價格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林家隻支付一半的資金,剩餘部分等到明年開春再行付款。張寶善和林家打了多年的交道,知道林家是以錢莊起家的,底子還是蠻紮實的,對林家的實力和信用倒是不懷疑。但是畢竟數額過於巨大,哪怕一半也高達三百多萬兩銀子,即便是張家一時之間也很難籌措如此多的資金進行周轉。

    幾番討價還價,最後張寶善和林啟兆達成協議,林啟兆以高於市價7%的價格收購張寶善手中的生絲,生絲貨款支付7成,剩餘3成等到明年開春再行付款,以林家的錢莊作為抵押。

    這樣一來,雖說價格低了一點,但是比起洋人的價格卻是高了許多,而張家也不用墊付太多資金進去,相應的風險也小了許多。

    協議達成,雙方簽字畫押,不僅張家在上海貨棧裏的全部生絲便歸林啟兆所有,張寶善還以張家在南潯的實力地位,收購了不少生絲轉手賣給林啟兆。這原本是讓張寶善覺得再劃算不過的買賣了,比和洋商做生意利潤高多了。心裏多少還有些過意不去,按照往年的行情,這些生絲放在林啟兆手裏,越往後麵價格便會越低,看林啟兆卻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讓張寶善委實看不明白。

    然而不過一個月時間,整個江南的生絲價格竟陡然間暴漲,起因便是全國各地糧食普遍減產,朝廷有把桑田變為稻田的想法,據說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上的折子。而兩江總督劉一坤似乎也是無可奈何,已經著手準備在一兩個縣份試著施行。

    消息傳來,張寶善吃驚的差點把下巴掉在地上,這個林啟兆莫非是神仙,能夠未卜先知?

    能夠未卜先知還不算可怕,可怕的是這個年輕人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和手段,據張寶善得到的消息,現在整個江南大約八成的生絲都集中在林啟兆手裏。這簡直太令人震驚了,林家雖然也是江南望族,但是要在短時間內調集如此巨大的資金,也是非常困難的,那可是至少有1500萬兩銀子,林啟兆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啊?

    而且,林啟兆擺出這樣的姿態來,那就是擺明了要和洋人較勁。當年紅頂商人胡雪岩也是這麽幹的,可最後鬧得來一敗塗地家破人亡。這才剛剛過去不到7年的時間,這個林啟兆莫非忘記了?倘若朝廷的風向忽然又轉了過來,不搞那個什麽改桑興農的方略了,生絲的價格必定一瀉千裏,單是林啟兆現在手裏的這些生絲,就足以讓林家幾十年都喘不過氣來。以林啟兆不過是讀過幾年洋墨水,他怎麽就敢這樣不計生死不顧後果的做啊?

    但是有一點,張寶善還是看明白了,至少眼前,林啟兆這一把是賭對了,絲價暴漲而且市麵上根本買不到生絲,洋人隻能來找林啟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洋商會出多高的價錢,而林啟兆想要的價錢又是多少。

    然而還沒有等張寶善開口詢問,林啟兆的一番話就再次徹底把他給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