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生如夏花(二)
字數:3785 加入書籤
著寒光的刺刀如林,軍靴在大地上響起如雷般的腳年輕而堅毅的麵孔排成整齊的方陣,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滾滾而來的時候,在這一刹那,豐台大營外圍觀的人群都看得有些目眩神迷,張著嘴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都在天子腳下的京城裏呆著,多少也算是見過一些世麵的,可是何曾見過這樣一支完全西式操典的近代化軍隊?當閃著寒光的刺刀與雄壯的腳步聲撲麵而來,忽然之間,每個人的心頭都像是洶湧澎湃著的潮水,鋪天蓋地的衝撞著、擠壓著、翻滾著………更不要說這支剛剛成軍的陸軍第一師,老底子就是那支從遼東一直衝殺到遼南,橫掃日軍如卷席的新建陸軍虎賁。那種百戰沙場後的精悍和肅殺,就如同較場中央那麵軍旗上繪著的蒼龍,在風中舒爪張牙,氣吞山河!
在一陣短暫的令人窒息的沉默過後,人群當中便是再也無法抑製的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皇上萬歲!陸軍第一師威武!萬歲!萬歲!…………”
此時此刻,整個豐台大營內外已經像燒開了的水一般沸騰起來,每個人的眼中都著光,心口怦怦直跳,在莫名的激動與振奮中聲嘶力竭的歡呼著,雀躍著………
這個國家不是沒有熱血,不是不能被激出來,它是躺在過去的輝煌裏麵太久了,躺在一個數千年的大夢裏麵,習慣了在酣然沉睡中變成了一潭死水。當洋人的堅船利炮轟然開進,從大沽口直至北京城,當頤和園被燒成灰燼的時候,這個老大帝國曾經在疼痛中睜開眼睛看了看那一刻它也隻是在夢中翻了個身,換了個睡覺的方式從習慣了輝煌變成了習慣屈辱。
割地?沒有關係,大清地方大著呢,賠款?不就是銀子嗎?反正咱大清又不缺銀子。《天津條約》、《南京條約》、《望廈條約》、《北京條約》、《>:琿條約》………一個又一個的不平等條約,一個又一個的割地賠款,國人在孱弱中變得麻木麻木中失去了血性,在昏昏然的鴉片煙霧中醉生夢死。
直到甲午,直到被一個比清弱小幾十倍的日本生生的從大清身上割下一塊塊血肉的時候,這個衰老而自以為是的帝國才真正感覺到了痛楚,感覺到了茫然,感覺到了無法抑製的憤怒和屈辱!
而眼前這支新的軍隊像是在漫漫黑夜中劈開的一道閃電,在照亮了這個國家的衰老虛弱時,也讓人看到了一種寒光出鞘的男兒血性!
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這個被人的裹腳布糾纏千年的國家,終於在這個時刻,在閃著寒光的刺刀叢林和威武雄壯的腳步聲中然爆出了男人的陽剛之氣!
“皇上萬歲!陸軍第一師武!萬歲!萬歲!…………”
此情此景。讓應邀來地各國公使們都滿臉地震驚和茫然。十年後當時在閱兵台上目睹了整個閱兵過程地英國《泰晤士報》著名記者莫裏遜。在他地自傳遊記《帝國往事》中這樣寫道:
那一刻當人群爆出一陣經久不地歡呼聲時。我忽然感到無比地震驚和迷惘。
這隻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地閱兵儀式者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大清剛剛組建地陸軍第一師地成軍儀式。可是讓我感到意外地是。這樣一個在各國公使眼中平淡無奇地閱兵儀式。竟然會在豐台大營內外激出如此狂熱地震蕩。
望著那片山呼海嘯般地人群。我確信。我地大腦在那一刻出現了短暫地空白。我記憶中這個古老帝國地臣民們從來都不是這樣地。他們含蓄而沉默、矜持而呆板、信守儒家地中庸之道。從來不擅於或者根本不會。用外露和熱情地方式去表達自己地感受。然而今天我忽然現自己錯了。
似乎是冥冥當中有一支手。把他們地胸腔一把撕開。讓他們並不強壯地身體。猛然間迸出了一種從未有過地力量。這種力量是如此地震撼人心。以至於我地直覺和我地理智都同時告訴我。這支冥冥當中地手是真實存在地。而且毫無問就是那位大清皇帝。
我這樣認為當然不是空**來風。據說此次閱兵儀式就是在那位皇帝地提議下舉行地。也是他堅持讓京城裏地百姓前來觀看。以那位皇帝慣常地在每個關鍵節點上麵借力用勢地手段。眼前地這一切似乎更像是他看似無心實則有意地安排。
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卻更加感到意外和困惑,當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場麵出現的時候,那位大清皇帝卻並未出現在閱兵儀式上。
想象一下,他不動聲色的主導了一切,用他一手創建的那支軍隊,激起了他的臣民們從未有過的**和狂熱,在萬眾歡呼的時刻,他卻又悄然消失在人群的視野之外,或許此刻正在某個地方默默注視著這樣的場麵,這樣的情景難道不耐人尋味嗎?我相信此刻不隻是我,恐怕在場的各國公使們心中都存著這樣的問。
伴隨著這個問的同時,是更深的困惑和焦慮。這一點在我與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的私下交談中也感覺到了,從目前的局麵上看,大清這個古老的帝國
老而落後,即便是在那位睿智而強硬的皇帝帶領下,然停留在原地,並未真正邁向近代化國家,這個國家的基礎,它的思想觀念,它的政治經濟製度都沒有生根本性的變化,不過有一點卻不能不讓人感到費解,這個國力還很衰弱的國家正在拚命的擴充軍隊。
前不久那位大清皇帝公布了在5年內編練1c個師的規劃,根據我從歐格訥公使那裏獲得的信息在今年年末,大清就有可能完成1師的組建,或許真正形成戰鬥力還要一段時間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位皇帝真實的想法絕不會僅僅停留在編練1師的新式軍隊上聯係到此前他已經向大英帝國訂購了三艘最新式的軍艦,那麽我不由得不出問,那位皇帝擴充軍力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麽?
難道那位皇帝僅僅想靠著一支軍隊,就能夠引領他的帝國走向強大嗎?這顯而易見是荒謬的,而且也是可笑的個古老帝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方麵,都已經全麵落後於西方世界了,單一的軍事手段是毫無意義的徒勞之舉相信那位皇帝心中也不會荒謬到想用建設一支看起來還算強大的軍隊,去改變這個帝國的現狀,否則他就真的變成了東方的堂吉德了。
那麽,如果那位皇帝沒有這樣荒謬的想法他這樣做的真實用意就顯得相當可怕了,除了針對日本外,我實在看不出他還有什麽別的目的。中日之間剛剛才簽訂合約,他就已經開始整軍備戰,對於這樣一個結論,我也感到無比的震驚可是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或許就是即將到來的事實管沒有多少人會相信我這樣一個結論……………(以上節選自莫裏遜《帝國往事》一書第十二章,1905年英國牛津出版社出版
……………………
“皇上駕到!”隨著門外衛兵的一聲高喊本喧鬧的總參謀部會議室裏頓時一片肅靜,所有被召集前來開會的軍官們都嘩啦啦全部跪在了地上。
光緒手裏拿著鞭軍靴澄亮從門外大步走了進來。環顧了跪在下麵的眾人一眼,光緒皺了皺眉頭,手中的馬鞭在桌上劃了幾下,似乎是在考慮什麽,沉吟片刻後說道。
“都起來吧,軍人,老是跪著麽樣子?……陳卓,依朕看在軍營當中,幹脆就把這跪拜之禮給廢除了吧。軍人,就是要站著去死的,要有軍人的榮譽感!既然現在是仿效西方進行軍製改革,朕的意見,就一股腦把那些瓶瓶罐罐都打爛,留著一條遮羞布幹什麽?這跪拜的禮儀,恐怕遲早也是要廢掉的,就先從軍隊開始吧………”
“微臣遵旨!”陳站起身來,麵色沉靜的說道。
光緒不再多說什麽,揚了揚手,剛身站立的眾人,頓時肅然的坐在了長形會議桌前,光緒也緩緩的坐了下來,望著牆上那幅巨型地圖,淡淡說道。“開始吧。”
今日的這次會議,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