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爭奪交州(4)

字數:2929   加入書籤

A+A-




    ps:晚上還有一章!

    護衛隊的所有權雖然在董事們的手中,但日常的指揮權卻是在李健這個會長手裏,再加上李健所下達的命令僅僅是把門堵住,而不是要傷害董事,因此也並沒有違反商會的製定的會規。因此得到命令的衛士忠實的執行了李健的命令,在一番推推搡搡之後,總算是把議事大廳的門給關上了!

    看著大門關閉,一心想要逃命的董事們掉轉過頭來,開始向李健衝來,把李健團團圍住,紛紛質問著李健,責難著李健當初所下達的反擊的命令!甚至有人高聲喊道:“抓住他,把他交出去,說不定咱們就能活!”

    眼看局勢就要失去控製,隱忍了很久的李健突然爆發,雙臂一晃,將圍在身邊的幾名已經嚇得失去了理智的董事推dao在地,高聲喝道:“都給我安靜!”這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董事們如何是天生神力,且習武不斷的李健的對手。被李健推dao在地後,又被李健的一聲巨喉所震懾,一時間倒也恢複了些許理智!

    看著倒在地上的,和正頹廢的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董事,李健怒斥道:“現在害怕了!當初做什麽去了?難道護衛隊動手的授權不是董事會批準的嗎?當初你們在得到了護衛隊上繳的賠償的時候,怎麽不說話!?當你們因為兩地的商船無法出海而大賺特賺的時候,怎麽沒人出聲!?如今事倒臨頭了想要把我交出去,以換取自己一條性命?我告訴你們,那是做夢!這回他們是想要把咱們一網打盡,斬草除根!難道你們以為他士燮對咱們從祖法爾搬回來的一箱一箱的金幣不眼熱嗎?”

    “會長!你既然是商會的發起者,也是商會的會長,那你看應當怎麽辦?”正當幾乎所有的董事都陷入了一片恐慌,而暫時失去了思考能力的時候,趙貴趙老爺子的一句話,讓眾人似乎重新看到了希望。畢竟人在處於極度驚恐的時候,能夠有人站出來指揮眾人,哪怕那條路是條死路,大部分人也會毫無怨言的跟著走下去!

    向趙老爺子投去了感謝的目光之後,李健再次運用起充滿鼓惑的聲音大聲說道:“如今的局麵大家也都清楚了,不反抗,隻有死路一條,而如果我們大家團結在一起,那麽我們不僅能夠有活命的希望,說不定還能打出一片天地來!”

    “可。。。可士燮是朝廷任命的州牧啊!這。。。這。。。這不是造反嗎?”已經初步冷靜下來的董事們在聽到了李健的主意之後,本能的感到了一陣害怕,“造反!那可是要株連九族的!”

    “朝廷!?哼!朝廷在那裏?”如今的年份已經是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就在一年前,靈帝終於在李健的盼望中撒手人寰。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正如史書中所記載的那樣,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在經過了血腥的權利爭奪戰後,勝利的果實被西北軍閥董卓輕易獲得(靈帝在位時就曾想要調董卓進京,以解除他的軍權,但被董卓找借口拒絕)!而董卓也沒有辜負李健的期望,依舊如同曆史上記載的一般,廢黜少帝劉辨,另立獻帝劉協,並對朝中反對自己的異己大肆殺戮!引得舊有的官僚集團反彈,關東十路諸侯會盟(史書上記載就是十路,而且每劉備哥三什麽事,他們還不夠格參加這種級別的會盟),共同討伐董卓。這時的中原大地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那裏還有人會來注意這交州蠻慌之地?

    聽李健這麽一說,眾人一下子清醒了過來,往日高高在上,神聖得不敢仰視的朝廷已經消失了,連皇帝都可以被隨意廢黜,這朝廷還有什麽用?雖然這些消息在更早的時間裏就已經被眾人知曉,但直到如今,眾人才發現,天下真的大亂了!

    正在眾人發愣的時候,李健突然高聲喊道:“李恪!”一直跟隨在李健身邊的李恪,從下麵走了上來,抱拳應道:“家主有何吩咐?”李健從身上拽下隨身的玉佩交給李恪並說道:“這塊玉佩的分量你是知道的!拿著它,回到家中,一麵派人給徐先生送信,一邊調集人手,占領東門,接應徐先生率軍入城!”當年隨著李健東奔西走的李恪如今也已經是二十歲的大人了,雙手接過玉佩之後,躬身行了一禮,轉身大步離去!

    而此時董事中幾名和李健年歲相仿,平日交情不錯的董事,也跳出來支持李健道:“會長!我等願意追隨!”而受到這幾名董事的影響,大廳中原本驚恐的董事們也恢複了過來,紛紛表示願意拚死一搏!就連一貫行事穩重的趙貴也站起身來表示願意聽從李健的指揮!事情緊急,李健也不多做客氣,根據眾人所居住的位置,幹淨利落的分配好了任務,並向眾人說道:“如今正是我等生死存亡之際,一切就看我們自己的了!”眾人紛紛躬身接令而去!

    根據郡中戶籍的記載,整個南海郡,共有七萬餘戶,二十五萬餘人!但由於漢代對交州的開發有限,這二十五萬人中的大部分都是越族。真正漢人的人口不超過十萬!雖然越人和漢人都存在極嚴重的隱瞞人口的情況,但漢人的人口在交州仍舊處於絕對的劣勢。而這十萬左右的漢人,有將近八萬居住在番禺城。而組成番禺商會的四十三家商號,直接控製的人口,就有超過四萬!剩下的三萬多人,還都是或多或少的靠著商會討生活。可以說,郡守的一時貪念將所有的商會成員逼上了絕路的同時,也替自己挖好了墳墓!

    番禺城在這股巨大的力量麵前,毫無懸念的陷落了,當徐庶和維吉爾率領著三千精銳(原本有五千多人,但還有兩千多人未滿十八,所以李健嚴禁他們參加任何大規模實戰行動)趕回番禺城的時候,郡守的頭顱已經被高高的懸掛在了城門之上!城內的五百守軍已經被李健繳了械,正蹲在校場裏等候發落。至於城外駐紮的兩千人,在聽到城中造反的消息之後,立刻失去了控製,分裂成兩個部分。從外地調來的八百人,選擇了逃跑。而一千兩百名本地士兵和一部分低級軍官立刻向番禺商會投了降。等徐庶入城之後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充當軍法隊,負責維護城內治安!可街道上除了因為戰事而變得冷清了些之外,李健預料之中的騷亂卻並沒有出現,那些參與起事的私兵反而主動的幫助徐庶維持起治安來。李健這精心準備了數年的三千精銳,除了在番禺城中仗著精良的鎧甲和嚴格的軍紀組做了一天的武裝遊行之外,楞是無事可做!

    當然,這倒不是說這些私兵的素質有多高。而是因為城中的大商號都是商會會員的產業,各家的私兵自然不能去搶。而一些不起眼的小門臉,大家又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熟人,這些私兵又不是什麽兵痞之流,所以也就沒人去騷擾。當然徐庶手下這一千人也還是起了點威懾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