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入學通知
字數:2885 加入書籤
蕭瑟暮色天深色,
水冷茶冰爐不熱。
無光無影人還醒,
一書一椅一張桌
作者的故事開始了!
--------------------------------------------------
第零章:入學通知
隨著鑰匙轉動鎖眼的哢嚓聲,一個藍色的信箱被打開,一雙手在裏麵摸索了半天又收了回去。淩風易歎了口氣,估計是高考落敗了。今天是能接到通知單的最後一天。要是今天晚飯之前再沒有,估計一切就泡湯了。唉,淩風易為了通知書都好幾天沒睡好覺了。612分的成績按理說已經是很高吧。但是自己報名的學校卻一個都沒有音信。到底怎麽了?會不會是通知單郵寄丟了呢。淩風易開始胡思亂想。“索性就不吃飯了。就在這裏等了。”淩風易自言自語道。
晚上9點,淩風易終於被無情的命運擊敗了。他就在半個小時前還抱有一絲希望。可老天爺呢,跟出差了一樣不搭理他。雖然淩風易這個小子從來就是個無神論者。但是有的時候他特別希望有個神啊鬼啊的出現可以讓他許個願。淩風易緩慢的站起來,要知道他已經足足蹲了3個小時了。他站起來的時候就和嬰兒學走路一樣搖擺不定。兩隻腳麻麻的。說不上是左腳帶著右腳麻還是右腳帶著左腳麻。總之,淩風易單手扶牆緩了好一陣子才能邁開步子。
“同學,你是淩風易嗎?”一個老人的聲音在這寂靜的9點就像在水裏投入了一顆石子一樣,聲音回蕩在傳達室的大廳裏。
淩風易本來腿就軟,這麽冷不丁的一聲差點讓他摔倒地上。隻見一個麵目慈悲的老人穿著一件舊的不能再舊的郵遞員服,斜跨著一個綠色的布兜,裏麵裝滿了報紙和信件。淩風易有1秒鍾感覺自己因為沒吃晚飯饑餓過度出現了幻覺。
“同學,你是淩風易嗎?”老人又一次重複了那句話。聲音還是那麽的空洞,回蕩在大廳裏。
“是,我是。”淩風易突然明白了發生了什麽。他的雙腿也不由自主的好了。他心裏清楚,一定是他的通知單到了。淩風易欣喜極了,快步走到老人麵前問道“我就是淩風易,是不是有我的錄取通知單?”邊說變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準考證。
“這是你的信件。”老人遞過去一個大信封。並核對了準考證。
“謝謝您,您就是我的神啊。”淩風易高興的語無倫次了已經。老人什麽都沒說轉身要走。淩風易高興的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隻是嘴裏念叨著“辛苦了,謝謝您”之類的客套話。
老人走後,淩風易用最快的速度拆開信件。果然是一張錄取通知單。隻是,這個學校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地點也沒聽過。更重要的是這所學校他連報考都沒有報。錄取通知書的寄件地址是:北京612大學。
淩風易上網查了半天沒發現有這麽個大學。“一定是騙子大學”淩風易心想。想到這裏淩風易無比的鬱悶。完蛋了。被父母知道了的話,淩風易就有好果子吃了。但是父母工作超級忙。對於自己的學習狀況一向都是問的少聽的多。索性就拿這個假的通知單去糊弄一下父母吧。
淩風易把自己的通知單掃描近電腦,用郵件發給了出差的父母。父母的回信卻讓他驚訝到快瘋了。。。。
父親信中居然說612大學已經通知了考生的父母,並且淩風易的父母已經幫淩風易交了學費。
淩風易本來晚飯就沒吃,剛剛泡了碗泡麵。現在收到父親回信已經什麽都吃不下去了。最關鍵最驚訝的是父親回信的附件裏居然還有父母與校方簽訂支付學費的圖片。這麽詭異的事情淩風易活了18年都沒見過。難不成不是騙子學校。。。。。
到底怎麽辦呢。淩風易整個晚上都在翻來覆去的思考。去還是不去。
第二天淩風易醒來發現那封錄取通知單還在桌上。便走過去想要折好收起來。剛剛折起來。淩風易像被電擊了一樣想到了什麽,他速度的又拆開信封看了一遍通知單。北京611大學。對沒錯,北京611大學。
北京611大學,淩風易的眼睛差點瞪出來。不是昨天還是612大學嗎。怎麽今天就是611大學了。難道是自己昨天實在是幻覺了。淩風易打開電腦,翻出給父親的電子郵件,郵件裏的照片上居然也是611大學。淩風易腦子不夠用了。是自己見鬼了還是自己幻覺了。
說到底還是淩風易膽子大。從小家裏父母外出忙,自己經常一個人生活。小時候打架也是自己一個人。睡覺也是一個人,連做飯都經常是一個人。所以不管走到哪裏,都有膽子一個人把事情做完。這回攤上這麽個詭異的事情,淩風易豁出去把事情要搞個水落石出。“今天晚上,不睡了!!!”淩風易自己說。“我看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下定決心的淩風易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晚上12點。淩風易大眼瞪的圓圓的。因為就在前一秒鍾,他親眼看到通知單上的大學變成了北京610大學。“這是。。。。。。。什麽意思?”淩風易自己已經摸不著頭腦了。
但是他又覺得,這件事情落在自己身上簡直就是一種幸運。對於一個人生活的他來說,小小年紀就已經厭煩了柴米油鹽的枯燥了。是時候找一些刺激了。淩風易決定了,他要去這所名字會變的大學就讀。這所學院到底是怎麽回事他要搞清楚。想到這裏,淩風易又開始興奮了。無聊,無聊終於可以趕走了。這下肯定會變得異常有意思。淩風易露出獵人看見獵物般的笑容。將這個神秘的通知單折好放進了信封裏。一切的旅程就從他走進大學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