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好人壞人確實難分
字數:2954 加入書籤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多深李清不知道,這個相府多大李清今可算是見識了,之前還驚歎秦時樓的規模比想象中大很多,丁老相爺的府邸可以開好多個秦時樓了,姑娘都是現成的,一路上就見了不少。想來是早已經打好招呼,張先帶著李清進門也很順利,連門房對安小哥都客氣的很。
丁相爺其實隻是客氣的一個稱呼,自本朝太宗見當時的宰相趙普權位日重,便從唐朝扯來個閑官名叫參知政事,不過到了宋朝可就不是閑官了,雖然還有所謂的宰執,實際上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了,這樣一來,宰相一個人的權利就沒那麽大了,大家都把參知政事也尊稱為宰相。
丁相是在後花園見的李清他們,既然是在後花園,丁相也沒穿官服了,隻是一身常服,腰上係著個金魚袋,頭上沒戴帽,隻簡單的紮了個髻,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丁相這麽個打扮,根本就不象個巍巍朝堂上人見人畏的重臣,和一個養花弄草頤養天年的尋常老人也沒什麽兩樣,沒了頭上那宋朝極具特色的官帽,花白的頭發,看起來反而使他更加令人親切了。說起宋朝的官帽倒算是個笑話,之所以它的帽翅特別長,在中國古代也是空前絕後的,弄成這樣的原因卻是非常有趣,宋太宗取了兄長的帝位後,與大臣們商議國事,這大臣們卻老在下麵交頭接耳,那時候並不象電視劇裏演得那樣,見了皇帝都得跪著,和皇帝說話,大臣們還有個位置坐著的。領導上麵講,你們在下麵講,當然就會不高興,宋太宗得國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心自然就虛些,不過宋朝政治比較開明,加上太祖說了,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於是宋太宗便把官帽邊上的帽翅加得特別的長,這樣轉頭晃腦的便不方便了,自然也不好交頭接耳了。
丁相見過幾次了,李清也沒什麽大感覺,反正老頭一直對他客氣的,笑容滿麵的一直都很慈祥,可丁相邊上站的那個年輕公子讓李清一見,心裏有些緊張,不正是那晚不專業調戲小姑娘的王六公子麽?這是什麽意思?告狀到丁相這叫我來興師問罪?張先你也太不地道了吧,居然誆我?李清有些惱怒的看了張先一眼。
丁相一見李清,照舊是親熱的寒暄,從李清的衣食住行一直關懷到心情,李清不喜歡吃羊肉都差點被套問出來,如果不是心有芥蒂,坐在後花園裏喝著茶,賞著花,與丁相這樣的老頭聊聊曲子,說說風月本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可李清現下可輕鬆不起來,等著問罪呢。好不容易等丁相評論完今天的天氣與邊上那株桃花的辨證關係,才聽到丁相笑咪咪的說道:“這位王公子,三郎想來也是見過的,王公子乃是本朝名相王欽若的六公子,為人也極是風liu俊雅,家中管教也是極嚴的,聽聞你二人之間有些誤會,都是難得的後進才俊,應該多親近些才是,老夫今日腆顏想居中做個調停,何妨化幹戈為玉帛,一笑釋前嫌如何?”
王欽若?後世評書裏害了楊家將的那個?那丁相。。。。。。丁小鬼!麵前這個笑容可掬,看起來人畜無害的老頭就是合稱五鬼之一、把執朝庭幾十年的丁謂了,寇準就是他給逼出去的,想起那日為寇準送行時,丁謂那親切的笑容,李清心裏一寒,趕緊起身說道:“那日與王公子衝突確實是誤會,還望王公子見諒,既然丁相吩咐,清莫有不從,李某在這裏給王公子陪個不是了。”王公子也是麵上一紅,也是欠聲道:“那晚某亦多有不是,如何敢叫李兄陪罪,也請李兄不要見怪才是。”
不是奸臣麽?怎麽這兒子一點都不霸道的?丁謂看起來又那麽可親的,雖然李清知道這人絕對是惹不起的主,笑裏藏刀暗箭傷人是拿手活,可心裏怎麽也起不了太大的反感來。
“王公子可曾聽聞這李三郎日前為今年的狀元紅,與太學陳啟先邀鬥於宏毅寺,據人言三郎神勇非常,三招兩式陳啟先打翻在地,現下京城已然傳遍,王公子錯過如此好戲,可惜啊可惜。”隻聽丁謂笑嗬嗬的說道。
是可惜,要不是陳啟先代人出頭,換了這王六公子去,也叫李清給放趴下,估計轟動效應怕是會更大些的。
這丁謂接著說道:“三郎才氣過人,為人也是放蕩不羈,今日一見,果見胸襟過人的。”
放蕩?汗一個,這可不是好詞語吧,連聲道不敢不敢。
“人不風liu枉少年,可惜老夫年事已高,否則亦願與三郎把臂同遊,也是一大樂事。”丁謂不已為意的說道,笑指著王六公子:“他老子王相當年殿試第一,也因縱情喝酒,袒腹失禮,被太宗皇帝下旨再試,結果丟了狀元,可見也是一風liu人耳。”
見被人說到老子,王公子也是起身恭聽,結果說出來卻是這麽件事情,臉上也啼笑皆非,有些尷尬。
原來真不是要興師問罪的,張先也得意的邊上擠眉弄眼。如此紈絝子弟,李清還真有些好感的,沒辦法,李清心裏有個成見的,會害羞的不會是壞人,即便他老子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奸臣,心裏也生不出多少反感來,特別丁謂的樣子真的看起來親切。
心裏不反感,又有些懼怕,小心奉承的說話,自然是言談具歡的了,丁謂確實是個通音律的人,想來也確實喜歡,倒是問了很多李清關於那所謂奇形樂器的很多問題,一點不擺架子,李清也識趣的很,馬上說已經定製了不少,一拿到肯定送一把到相爺府上,至於請教絕不敢當的,相爺想府上歌妓亦會此技,李清願意傾囊相授的。
說著說著,時間也不早了,李清想著肯定丁相是要留飯了,正好見識下這大宋的宰相府是如何個奢侈法啊,誰知道丁相爺卻要逐客了:“春日苦短,正是爾等冶遊歡躍之時,老夫力不從心,也不耽擱時日了,三郎不妨與小王公子一同去賞風月可好。”
李清與張先等趕緊起身告辭,卻聽丁謂不經意的說道:“汴京風月無邊,不獨秦時樓一家,聽聞三郎亦與人有約,可不要忘記才好。”
李清才想起那日答應楚雲館的依依姑娘要去館中探她一事,這丁老相爺果是風liu同道中人,居廟堂之高還能記得這些事,如此關懷風月,不得不叫人歎服。
隻是李清已經知道秦時樓是個銷金窟,楚雲館和它齊名,收費怕也是少不到那去,我隻這兩貫錢,怕是打發看門的都不夠,如何去得起這楚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