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透露性格的衣裝
字數:591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心理學與讀心術最新章節!
有人說,著裝是流行的文化,是心靈意誌的外延,是梯形台舞動的精靈。因此,一個人的著裝打扮也就不再是單純的防寒保暖了。下麵,我們先簡單地了解一下著裝對於你在交際之中的作用。
第一印象”的作用
在社會交往中,對一個陌生人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依據是外貌,而著裝是形成人外貌的重要因素。人們在觀察他人時,有80%到90%的注意力集中在服飾方麵,因此,服飾的得體與否決定著第一印象的好壞。一般來說,穿著得體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不合適的衣裝就容易讓人遭受冷落和疏遠。
文學名著《圍城》中曾有如下描寫:
到了方家,老太太瞧柔嘉沒有照片上美,暗暗失望,又嫌她衣服不夠紅,不像個新娘,尤其不讚成她腳上顏色不吉利的白皮鞋。
柔嘉一心以為白皮鞋是時髦的象征,卻忽略了老人家的審美需求,從此埋下了與婆婆的隔膜和矛盾的種子。
我們知道,第一印象指交往雙方初次見麵彼此產生的印象。第一印象對雙方今後交往的進程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麵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們就願意同他接近,彼此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並有利於對以後一係列行為的理解。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對方就不願同他接近,可能會錯誤地解釋他們以後的行為,甚至不再同他交往。人生大事莫過於事業、愛情、工作、婚姻,而機遇和緣分都會受到“第一印象”的影響。比如在求職麵試時,穿著打扮就很重要。錄取者往往根據求職者的發型、服裝、首飾獲取第一印象,並把它作為是否錄用的重要參考內容。如果兩者的條件相當,一般會選中那位穿著更得體的考生。
好萊塢巨星費雯麗,為了爭到郝思嘉這個角色,她花了很多心思。她出現在導演大衛·奧·塞爾茲尼克的麵前時,正值攝製組拍攝亞特蘭大的火燒場景,隻見一個女人像精靈一樣穿過大火出現在導演麵前。她的寬邊黑帽半遮住美麗的麵孔,此時被紅色火光照得越發嬌豔動人,深邃的眼睛閃爍出綠寶石般目光,黑色的衣衫緊裹著那窈窕的身段,令人想起郝思嘉那隻有17英寸的細腰……費雯麗的身段、風度、氣質深深地吸引住了塞爾茲尼克,他驚歎道:“天啊!……隻看一眼,就知道她才是郝思嘉,是我心目中的郝思嘉。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眼。”
好萊塢影星費雯麗
雖說“以貌取人”是一種偏見,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現象卻時有發生,我們應該正視它,承認它,這是一種極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外貌美能產生吸引力,能獲得好感。這是因為外貌美能讓人產生這樣一種心理:既然他能夠把自己修飾得這麽漂亮,說明他有文化、有教養,審美情趣高雅,那麽在工作上想必有較強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不是主角,你盡量不要把自己打扮得太過華麗,太過華麗的服飾總是會讓不是主角的你搶了主角們的風頭;喧賓奪主,會讓場麵非常尷尬,這樣無疑會給你與別人的溝通帶來極大的障礙,因此,聰明的人時時刻刻都會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
有一位記者,每次采訪之前,她都要先確定對方當天的穿著,然後配合對方,選一套最能與對方搭配的服裝。她認為這種配合方式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能造成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對方能自由談話。當然,這位記者最後無疑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事實上,倘若雙方的著裝相差懸殊,比如一個人穿西裝,一個人穿運動服,就有可能造成采訪障礙。
我們追求時髦,穿著時裝的時候經常會不考慮時間、地點和場合,我們也完全沒有注意到“服裝與談話”的重要。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也經常發生在我們大部分人身上。我們不了解著裝規矩,也因此忽略了與別人改善關係的機會。其實,在各種場合中,聽者的服裝往往會給說者帶來微妙的心理變化。
你應該根據對方的個性、談話的內容或談話的場合來選擇自己的衣著,你所挑選的款式和顏色,應該盡量體現自己的風格,這樣才能促進你與別人談話的效果。不管是初上講壇的演說者,還是新到任的領導,或是首次登場的主持人,或是剛上班的普通工作人員,要想給別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就不能不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
直接展示的作用
著裝的另一作用是展示,人們往往可以通過服飾來判斷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民族、職業、年齡等等。著裝的這種展示作用是直接的、明顯的。
在古代,服飾是用來區別高低貴賤的重要標誌。在14世紀的英國,各階層的衣著都有法律規定,不準僭越。在文藝複興時期的德國,婦女如果衣著越軌就要在脖子上套上木枷。
古羅馬人的服裝,如羅馬市民穿的寬長袍,因地位不同而色彩不同:執政官穿白地藏青紫紋樣的服裝;王和祭官、騎士的禮服用紫或緋紅與紫的組合色;凱旋的皇帝和將軍身披紅紫地加金絲刺繡的鬥篷。
中國古代貴族的一種叫做“冕旒”的禮帽,帽簷垂有玉珠串,稱旒。天子的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等級的區別是十分嚴格的。在隋代,製定“品服衣”製度,以後各代基本沿襲。“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七品綠,八品九品青。婦女從夫之色”。庶民多穿白衣(本色麻布)、青衣(藍或黑色的布衣)。例如《紅樓夢》中的一段描寫:
一時隻見賈珍、賈璉、賈蓉三個人,將王太醫領來。王太醫不敢走甬路,隻走旁階,跟著賈珍到了台階上。早有兩個婆子在兩邊打起簾子,兩個婆子在前導引進去,又見寶玉迎接出來。見賈母穿著青縐綢一鬥珠兒的羊皮褂子,端坐在榻上。兩邊四個未留頭的小丫鬟,都拿著蠅刷漱盂等物,又有五六個老姨嬤雁翅擺在兩旁。碧紗櫥後,隱隱約約有許多穿紅著綠、戴寶插金的人,王太醫也不敢抬頭,忙上來請了安。賈母見他穿著六品服色,便知是禦醫了,含笑問:“供奉好?”因問賈珍:“這位供奉貴姓?”賈珍等忙回:“姓王。”賈母笑道:“當日大醫院正堂有個王君效,好脈息。”王太醫忙躬身低頭含笑,因說:“那是晚生家叔祖。”賈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樣,也算是世交了。”一麵說,一麵慢慢地伸手放在小枕頭上。
服飾可以展示出職業特征,賈母看到王太醫穿著六品服色,便知道他是禦醫了。這點在現代社會仍然適用。現代社會,雖然等級的區別一般已不再從服飾顯示,但服飾的展示作用依然存在。富者同窮者的服飾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另外,傳統的民族服裝則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和標誌。
現代服飾最重要的展示作用是表示職業。人們習慣於服從信任穿製服的人。比如在馬路上人們習慣聽從穿警服者的指揮,而不服從穿便服者的調遣,所以值勤人員需佩帶袖標才能獲取行人的信任。
製服的展示作用也常常被人利用。比如化妝偵察、越獄、搶劫、行騙等等,報紙上經常登載這樣的消息:幾個無業遊民,穿著警服在公路上攔車,罰款,以此大發橫財。對於服飾的這種欺騙性,我們應予以高度警惕。
間接暗示的作用
服飾可以含蓄地、間接地向他人提供信息,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是語言,但是當語言表達受到限製時,也可以通過服飾來傳遞信息,利用服飾向他人做出暗示。接受者根據當時的情境能做出正確的理解。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正式場合經常穿三件一套的西服,但是在1961年的一次電視講話中他卻換上了軍裝。原來是有人企圖發動政變。關於政變的內幕,有些是不宜在公開場合披露的,這時總統受到了語言工具的限製,於是他利用軍裝暗示出形勢的重要,廣大觀眾不用聽講話內容就能理解他的用意,他用肩章和飾帶向人民顯示了自己的力量和決心。同話語本身相比,這身軍裝的含義更豐富,方式更巧妙,效果更強烈,作用更明顯。
國家元首有時穿西裝,有時穿軍服,有時又著便裝,這並不是偶然的事,他們是在利用服裝傳達意圖。如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有時穿長袍,有時穿西服。國民都能從中領會到他的意圖,穿長袍時暗示他是宗教信徒們的領袖,穿西服時暗示他是一位當代的國家元首。
一身軍裝的戴高樂。
新聞發言人就相當注意自己的服飾。因為他們深知,當他們出現在記者麵前時,首先透露信息的是他們的穿著打扮。例如,美國前白宮發言人斯皮克斯在回憶錄中寫到:
那天,我在新聞記者們麵前露了三次麵,從我每次的衣著情況就能看出,事態的發展日趨嚴重。第一次,我穿的是工裝褲和一件西式襯衣。第二次,我換了件藍色運動上衣和一件細條紋襯衫,但依舊著工裝褲。第三次,我換了身筆挺的西裝。
《圍城》中還有這樣的一段描寫:
那天是舊曆四月十五,暮春早夏的月亮原是情人的月亮,不比秋冬是詩人的月色,何況月亮團圓,鴻漸恨不能去看唐小姐。蘇小姐的母親和嫂子上電影院去了,傭人們都出去逛了,隻剩她跟看門的在家。她見了鴻漸,說本來自己也打算看電影去的,叫鴻漸坐一會,她上去加件衣服,兩人同到園裏去看月。她一下來,鴻漸先聞著剛才沒聞到的香味,發現她不但換了衣服,並且臉上唇上都加了修飾。蘇小姐領他到六角小亭子裏,兩人靠欄杆坐了。他忽然省悟這情勢太危險,今天不該自投羅網,後悔無及。
蘇文紈追求方鴻漸,卻不知道方鴻漸已經愛上了自己的表妹唐曉芙。在月圓的晚上,她有意邀請方鴻漸到她家,還特別梳妝打扮了一番,向方鴻漸暗示愛慕之情。方鴻漸察覺之後,又不好抽身離去,讓蘇文紈下不了台,所以“後悔無及”不應該來!
服飾具有直觀性,它所包含的信息能夠同時刺激接受者的視覺器官。不像講話,說者要一句一句地說,聽者要一句一句地聽。因此,從傳播的速度來看,服飾語比口頭語言要快得多,暗示作用的產生比口語也來得快。
總之,著裝的暗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學會運用它。作為表達者要善於利用它,作為接受者更要能及時正確地判斷它。
情緒感染的作用
著裝作為一種刺激信號,還可以傳遞情緒。著裝對於穿著者本人和他人的情緒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穿戴清新瀟灑,情緒亦隨之振奮。破衣爛衫,情緒亦為之低落。當我們換上一件漂亮衣服出門時,心情往往很愉快。當我們意識到穿著不夠得體時,常常會感到羞慚。甚至連腳下的鞋子也會影響我們情緒。例如,配音演員童自榮在電影《佐羅》中同時為俠客佐羅與總督配音,他借助了鞋對人的心理影響,恰當地把握住兩個完全不同的聲音語調,在為總督配音時穿上海綿拖鞋,聲音飄蕩顫抖,軟弱無力;在為佐羅配音時換上結實的皮鞋,語調豪放瀟灑,充滿了正義。不同的鞋,產生出截然不同的言語表情。
可見,鞋對情緒的影響之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體會到,不得體或不合適的鞋會攪得我們煩躁不安。
著裝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感染也有很大的影響。“背景相近”是感染產生的心理條件之一,相互感染與背景有關。所謂背景指地位、價值觀等。因為同一階層的人在服飾方麵總會有共同之處,所以人們往往願意親近那些同自己服飾觀念相似的人,而疏遠那些與自己審美情趣相悖的人。背景相近,才有可能產生好感,縮小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感染實質上是情緒的傳遞交流,因此相似性就成為感染的基本條件,這也是感染者的心理基礎。”因此,幹部下基層時,首先要在服飾上“入鄉隨俗”,然後才能同人民群眾交朋友,溝通思想感情,了解到真正的民情。
裏根在擔任美國總統時,常穿寬肩膀的典型的“美國造”西服。布什在總統競選中常穿淺色調西服,配藍調子卡其布厚襯衫。裏根和布什之所以穿這些平民化的服裝,也是為了獲取同人民相近的背景,從而博得好感。從陪襯物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與人生觀,同時也可以發現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的飾物能夠生動、直觀地傳達給他人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