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不要忘了寒門!

字數:4321   加入書籤

A+A-


    “大將軍……哦不晉公恭喜了”讀完詔諭楊彪行禮參拜道本來他與文遠同殿為臣文遠官居大將軍為百官之首樣表這個太尉頂多隻需要躬身行禮這就是封公之後的區別待遇

    弘農楊氏好歹也是漢末四世三公的名門論權勢門第即便是比起汝南袁氏也絲毫不遜而想到張遼不過雁門一白身白手起家卻能達到如此成就雖然兒子楊修現在大將軍府任官心裏始終不是滋味

    “太尉大人太客氣了”文遠忙將楊彪扶起以弘農楊氏及其門下的影響力文遠當然是不敢怠慢的這也是文遠將楊修招入府中的原因

    不得不說自從文遠實行對外通商對內鼓勵工商的政策以來拉攏豪族勢力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本來以楊彪世食漢祿、世受皇恩的背景如果按照文遠過去一味隻顧百姓的做法相信絕難拉攏到弘農楊氏為自己效力而現在以楊彪為首的一大幫朝臣已經從保衛漢室漸漸的轉變成中立甚至已經有一大批朝臣已經看出漢室傾覆在所難免漸漸的開始倒向自己

    對於這些人文遠當然是不會怠慢的

    “陛下隆恩遼感激不盡隻是……”文遠眯眼笑道:“隻是遼無德無能絕不敢據此高位還請太尉替我回去奏報陛下遼無意官祿能有今時今日之位足矣”

    “晉公您這是難道是要拒絕陛下的好意難道就不再考慮考慮……”楊彪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子他如何能不知道文遠這樣說的用意天子降下如此殊遇身為如果不上書辭謝豈不就顯得恣意妄為了嘛傳出去豈不就名聲掃地

    而就如今這樣的形勢朝野上下那麽大的輿論壓力天子哪還有收回成命的可能在楊彪看來張遼獲封晉公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楊彪之所以沒有揪出文遠抗旨不遵的罪名就是像和文遠打好關係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文遠眯眼心忖笑道:“遼這就修書一封還請太尉大人替我上承天子太尉的好處遼日後定然銘記在心……”

    楊彪大有深意的道:“晉公太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晉公心胸氣度楊彪感佩不已犬子楊修年少輕狂日後在晉公麾下若是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晉公盡管替老朽管教犬子”

    文遠哈哈笑道:“哈哈太尉大人客氣了德祖天資過人才華橫溢日後前途定然是不可限量的太尉大人放心弘農楊氏日後定然後繼有人……”

    二人如同打啞謎一般的一番對話已經私下裏達成了一份協議文遠把手將楊彪請入府中稍坐不一刻便取來一封表文交給楊彪楊彪躬身再拜這才安心回朝複命去了……

    勤政殿上天子和百官正翹首等待這楊彪的消息見到楊彪回來複命帶來的卻是文遠再次拒絕封公的表文

    “眾卿以為當如何是好”這樣的手段劉協如何不知其中用意可是他還是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勸諫好讓自己就坡下驢中止封張遼為公的奏議雖然劉協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根本是不現實的

    “請陛下再次下詔封大將軍為晉公”果然朝堂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劉協分憂連說話都似乎是異口同聲的

    “再擬一封詔書……令侍中董昭前去大將軍府宣讀詔諭告訴大將軍朕意已決不許他請辭晉公之位……”劉協幾乎是咬著牙說出這幾句話的他的心此時就像蒙上了一層塵土灰暗無比……

    董昭領了天子的詔書就去大將軍複命了隻不過他和楊彪帶回來的答複是一樣的大將軍再次上書辭讓請天子收回詔諭

    “第三次了……這場戲終於要結束了……”這一次劉協甚至連百官的意見都不問了直接讓尚書令沮授挾詔第三次去大將軍府宣讀旨意而這一次隨同前去的還有諸多已經知道結果的朝臣這些人大都出自文遠一係

    此時的大將軍府內文遠已經做好了準備就要封公了從此就要有屬於自己的王國從此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一國之君不知道為什麽除了一開始還有些激動現在文遠反倒有些警惕

    對這所謂的晉公文遠其實並不怎麽上心如今真正推動自己一步步走向權勢頂端的反倒是身後的一幹文武大臣這些人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個以自己為領袖的龐大勢力集團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他們隻有不斷努力的推動著自己一步步的向上邁進就封公這件事情上文遠已經感覺到事情有些脫離自己的操控這讓文遠不禁對未來有些擔心

    從來到這個時代文遠自認一向能掌控著大局即便是後來曆史已經完全偏出了原有的發展軌跡文遠仍能憑借著對這個時代的熟悉一路走來順風順水

    可是這一次的封公事件卻讓文遠覺著自己有一種失去掌控的無力以後晉國這個強大的勢力是會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前進還是自己被這份力量牽製再不能暢所欲為

    而如果有那麽一天自己萬一站在這個龐大勢力的對立麵上的時候那自己會不會被這個親手創建起來的勢力所碾碎

    文遠有些後怕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為華夏、為漢人辛苦打下的這樣一副大好局麵豈不白白浪費

    “主公主公……公與先生來了”

    郭嘉的呼喚讓文遠從沉思中醒來點了點頭道:“哦知道了準備迎接他們……”

    郭嘉疑惑的看著文遠猶豫了一會才問道:“主公臉色不對莫非是還有什麽疑慮”在郭嘉看來主公一向沉著冷靜遇上在艱難的事情都不能讓他慌神可是今日從他有些略顯慌亂神色微微皺起的劍眉一向和文遠私交甚篤的郭嘉敏銳的感覺到不對

    文遠複雜的看著郭嘉郭嘉性子放蕩不羈最對文遠的脾氣以前除了自己的前世文遠和他幾乎是無話不談的可是剛才文遠想到的事情卻不能和他提及因為文遠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一天郭嘉因為立場的變化和自己走向對立

    世事無常人總是善變的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文遠隻能深深的看著郭嘉道:“奉孝可還記得我當初和你說的那八個字……”

    郭嘉不假思索答道:“記得主公當年說過科舉之後再無寒門”

    文遠搭著郭嘉的肩膀鄭重其事道:“對奉孝記住我今天說的話即便你日後身居顯位也不要忘了你當初的誌向不要忘了寒門”

    郭嘉神情堅定的道:“是嘉定然會銘記一生的……”

    麾下的文臣之中隻怕也隻有郭嘉這樣的真性情才有可能不會被環境改變自己得到郭嘉如此肯定的回複文遠多少提振了一些信心振作精神道:“好這才是我張文遠的好兄弟走咱們去迎接天子的詔諭”

    “天子有詔大將軍張遼接旨”

    “臣接旨……”文遠跪伏於地身後大將軍府的屬吏文遠一係的文武呼啦啦跪了一地……

    “朕聞……”沮授接著開始宣讀詔書第三次的詔書顯然要比急切許多大有不可抗拒之意不過文遠這一次仍舊要按照程序請辭的因為下麵還有群臣勸進的戲份

    果然文遠這邊剛一拒絕沮授就取出早就準備好的附有眾臣聯名的表文

    文曰:“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興封秩輔佐皆所以褒功賞德為國藩衛也……昔周公承文、武之夡受已成之業高枕墨筆拱揖群後商、奄之勤不過二年呂望因三分有二之形據八百諸侯之勢暫把旄鉞一時指麾然皆大啟土宇跨州兼國周公八子並為侯伯白牡騂剛郊祀天地典策備物擬則王室榮章寵盛如此之弘也逮至漢興佐命之臣張耳、吳芮其功至薄亦連城開地南麵稱孤此皆明君達主行之於上賢臣聖宰受之於下三代令典漢帝明製今比勞則周、呂逸計功則張、吳微論製則齊、魯重言地則長沙多;然則晉國之封九錫之榮況於舊賞猶懷玉而被褐也且列侯諸將幸攀龍驥得竊微勞佩紫懷黃蓋以百數亦將因此傳之萬世而明公獨辭賞於上將使其下懷不自安上違聖朝歡心下失冠帶至望忘輔弼之大業信匹夫之細行臣等所大懼也”

    沮授一口氣念完了勸進表文接下來又將署名之人一一高聲念誦出去聯名的有那些人

    尚書令沮授、司隸校尉鍾繇、太常賈詡、侍中董昭、少府甄逸、郎中令賈穆、中軍師郭嘉、左軍師徐庶、右軍師陳宮等另有青州刺史孔融、徐州刺史陳登、幽州刺史劉和、並州刺史張燕、兗州刺史王修、豫州刺史崔琰、前將軍清鄉侯趙雲、左將軍高陽亭侯張頜、右將軍安平亭侯太史慈後將軍沂水亭侯郝昭、平北將軍範陽亭侯麹義驍騎將軍溫侯呂布、龍驤將軍顏良、虎威將軍城陽亭侯呂蒙、破軍將軍越兮、護軍中郎將高順……等大小文武將校合共二百二十七人